为何中国只有陕西,没有陕东?“陕”是什么?
来源:水煮历史
我国一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以省份为名的一共有23个,他们的名字各有各的特点,且大多都表示着当地的情况。
划分省份区域的时候,我国古代常常根据地形地貌,来作为划分省份区域的一个重要标准,例如江河湖泊山谷丘陵等等。
在北方的黄土高原之上,根据丘陵大河的分界线就分出了7个省自治区,山西几乎全省都位于黄土高原之上。
山西与陕西的分界线正是我国的母亲河——黄河,山西与河北、山东的分界线就是太行山,可谓是泾渭分明。
但既然省份大多以地形地貌来命名,山西山东是以太行山相隔来命名可以理解,但陕西与山西为何不用陕西、陕东来命名呢?
就算是在南方也有湖南、湖北两个省份划湖而治,就说明省份的的名字大多还包含一个地理特征,那么陕西中的“陕”字,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陕西的由来
其实陕西这个名字起初的时候,并不是一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官名,只是民间俗称的一个普通地名而已。
就好比现在的华北、华中地区,东北地区等等,不是一个官方的行政区域名,仅仅是一个比较通俗易懂的区域名。
在唐朝的时候,安史之乱造成天下四分五裂,各地的节度使手中掌握重兵,不听中央指挥,甚至可以要挟中央。
安史之乱后,中央为平定天下局势,就在西北设立了陕西节度使一职,从此开始,陕西就从地名转变成了行政区域官名。
这就是陕西省的雏形。在宋朝时期,行政区域不再是以“道”来命名,而是改“道”为“路”,原先的陕西节度使管辖的区域就改称为陕西路。
后来宋朝灭亡,元朝统领中原之后,再次修改了行政区域名。但其实仅仅只是在地方上设立行省,陕西路又变成了陕西行省。
但此时的陕西行省比之前的区域有所扩大,陕西南部的一部分区域也被划归到陕西行省当中,陕西省的规模也大致确定了下来。
朱元璋灭元之后,又摒弃了原先元朝的行政区域命名,改陕西行省为陕西布政使司,但其实规模区域等并没有多大改变。
清朝重新改为陕西省之后,一直发展到了现在,也就是现在的陕西省。自古以来就是陕西,从来没有改变过。
周武王分陕
其实对陕西深究其根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商末周初的武王夺天下时期,当初武王伐纣胜利之后,开始大封天下。
正是由此刻开始,分封制就被确立了下来。当时的周公旦以及召公爽也是这场大战中的功臣,也被周武王分得了一方领土。
这两人的土地正是现在的陕西省周围区域,许多人所疑惑的“陕东”地区,也正是在此时有了相关记载。
当时的周公旦与召公爽,就是以一个叫做陕县的地方作为分界线,以此来各分东西,周公坐镇陕西,而召公坐镇于陕东。
这就是“陕西省”当中“陕”字的由来,由此可见陕县的历史,比陕西省的历史还要源远流长,且两者是无论如何也脱不了干系的。
而且两人在当地治理的也是井井有条,由于当时周天子比较年幼,因此周公在东边修建了洛邑也就是后来的洛阳。
召公就在西周的都城镐京之内辅佐年幼的周天子,当时的镐京大致就是现在的西安。可见当时西周的政治文化中心就在陕西地区。
因此,在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之时,乃至西周以后长期一段时间,天下还是有“陕东”这个概念的,也就是周公旦所统治的地区。
可以说当初陕西与陕东两地还是实力相当,且地位也相差无几,按理说也可以与陕西一样一起传于后世,成为一个省级行政区。
但事实并非如此,随着历史的进展,“陕东”这个概念似乎已经淡于人世,只剩下当年的“陕西”一名,不禁令人感到疑虑。
为何“陕西”能够一直作为地名传于后世,而“陕东”只能作为时代的弃子,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呢?
“陕东”的消失
其实“陕东”的消失,也是历史的必然,这都是由于当时的天下版图所致。当时的西周天下,只有黄河区域那么一点。
当时的镐京也就是西安,已经是天下的政治文化中心了,而陕西以西,只剩下了一直与中原王朝为敌的少数游牧民族。
而陕西以东,乃是辽阔无际的华北平原,向东发展版图显然更加有利于国家的进步。就这样在当时的陕西以东就出现了好多诸侯国。
但当时的陕西仍旧是由周天子所掌握的地区,自然不能被其他的诸侯国所瓜分。随着诸侯国数量的增多,“陕东”地区就变得模糊不清。
甚至于当时的分陕界碑也被淹没,陕东地区出现的许多诸侯国之间互相吞并征伐,慢慢的又形成了几个较大的诸侯国。
到了春秋战国之时,陕西地区已经尽数落于秦国之手,秦国的函谷关也成为了秦国与其余诸侯国之间的一道界限。
当时“陕东”的概念已经是不复存在,可以说函谷关以东,也就是关外地区,皆可以说成是“陕东”地区。
天下共分四十七郡,外加一个京畿地区——都城咸阳,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地区。可见陕西一直都是比较固定的区域。
且陕西后来多个王朝在此立都,陕西地区就一直被保存了下来。
而陕东早就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广袤大地上的其他省份。
可见“陕东”这个概念在秦朝已经变成了山东六国,在后世王朝中更是不复存在,而陕西却一直完好无损的保留了下来。
结语
深度了解陕西地区后,才能发现“陕”字其实代表的就是两千多年前的陕县地区,陕东也并非没有存在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