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位HIV有效缓解的患者已出现; 开启哺乳动物生命的关键过程 | 环球科学要闻
将环球科学设为星标
周一至周五
第一时间掌握
最新鲜的全球科技资讯
据NBC News消息,一名欧洲男性2年前在接受干细胞移植治疗血癌后,截至目前,已有长达20个月一直处于HIV缓解状态。如果这种状况能继续维持,他将成为第6位HIV完全缓解的病人。这位病人被称为“日内瓦病人”,年龄已超过50岁。其在1990年被诊断感染了HIV,并于2005年开始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在2018年被确认患上了一种罕见的髓外肿瘤后,他接受了化疗、放疗和干细胞移植。
此前,HIV完全缓解的五名患者都接受了存在特定突变的干细胞移植,但他们接受的干细胞都携带有一种罕见的基因突变。这种基因突变会形成异常的CCR5受体——HIV无法借助这一受体进入人体细胞中,因此感染会受到抑制。但这位“日内瓦病人”的干细胞移植来源并未携带这种突变,这意味着HIV病毒理论上仍然可以进入他的细胞。在此之前,已有多位HIV患者接受了未携带CCR5突变受体的干细胞移植,但他们在停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的10个月内,均出现了病毒复发。不过这位“日内瓦病人”在2021年11月停止抗HIV治疗后,已经有20个月没有复发的迹象。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 Pasteur)的一个研究团队一直密切关注着他的情况。他们运用一系列高敏感性的测试检测该患者体内的HIV,但只检测到微量的残留病毒,并不能排除其体内仍有少量活跃病毒的可能性。研究人员尚不清楚为何这位“日内瓦病人”的病例截至目前能够抑制HIV。相关情况将于下周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国际艾滋病学会HIV科学会议上公开。此案例将为研究者提供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如探索先天免疫细胞在治疗HIV过程中的作用。
图片来源:公众号“中国载人航天”
据公众号“中国载人航天”消息,北京时间7月20日21时40分,经过约8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支持下,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已安全返回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航天员出舱活动期间,完成了核心舱全景相机B在轨支架安装及抬升、梦天舱全景相机A和B解锁及抬升等任务,全过程顺利圆满。四度飞天的航天员景海鹏从神舟七号时舱内配合到此次出舱活动,用15年的执着坚守圆了“太空漫步”的梦想;航天员朱杨柱成为我国首个出舱活动的航天飞行工程师。根据计划,后续,航天员乘组还将开展大量空间科学实(试)验,参与完成多次应用载荷出舱安装任务。(公众号“中国载人航天”)
在受精卵形成初期,其中的基因组处于未激活的状态,需经过受精卵基因组激活(zygote genome activation,ZGA)才能开始全新个体的发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首批转录的基因会激活其他基因,从而使胚胎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近期,清华大学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在一篇发表于《自然》(Nature)的研究中,揭示了一个名为OBOX转录因子家族(包括OBOX1-8),在哺乳动物的受精卵基因组激活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此前,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科学家分析了哺乳动物在早期发育期间的表达谱,发现Obox1、2、3、4、5和7可能是关键的候选基因。在新研究中,科学家通过小鼠实验,尝试敲除所有可能的候选基因,然后系统地恢复单个Obox基因,确定了哪些基因对受精卵基因组激活至关重要。他们发现缺乏来自母系转录因子Obox1/2/5/7的基因,或者合子不表达的Obox3/4基因,都会导致小鼠胚胎停留在2-4个细胞的阶段,并出现受精卵基因组激活受损的情况。研究显示出,Obox基因的功能是高度冗余的:敲除一个基因后失去的功能,可以通过添加另一个基因弥补。这些转录因子能促进RNA聚合酶II 的预配置,也就是会促使其迁移到和受精卵基因组激活相关的基因位点,促使基因激活。目前,科学家还不确定类似于Obox的基因是否参与了人类基因组的激活。这项工作还对理解如何重现编程胚胎干细胞,从而发育成身体的任何组织具有启示意义。(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人类是唯一一种双足行走的灵长类生物,因为我们独特的骨骼形态可以稳定地保持直立姿态。化石证据显示,四肢和躯干长度以及身体宽度等骨骼比例的形态变化,是在数百万年的时间里渐进演化的,但骨骼形态相关的基因组变化却一直难以捉摸。最近,一项发表于《科学》(Science)的研究确定了与骨骼比例形状相关的基因位点,还发现了与骨骼比例进化相关的基因组证据。
研究人员用深度学习技术分析了源自英国生物银行的三万多张全身X光片,精确地测量了数十个人类的骨骼特征。随后,他们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确定了与23个关键骨骼指标(如肩宽、躯干长度、胫骨和股骨角度)变化相关的染色体区域,揭示了与调节骨骼发育基因相关的145个基因位点。这其中的许多基因位点都与人类基因组中演化速度较快的区域重叠。这是第一个基因组证据,表明影响骨骼比例的基因变异存在选择性压力,导致人类祖先从四足行走转变为两足行走。此外,这项研究还确定了与骨关节炎相关的遗传变异和骨骼特征,有助于后续设计出新的方法来预防并治疗这些骨骼疾病。
脉冲星是一种磁化中子星(也称为磁星),它们会稳定地高速旋转,强磁场导致这种天体可以发出周期性的射电脉冲,但它们释放能量的周期通常都很短,间隔约为数秒到数分钟。然而近日,一项发表在《自然》(Nature)上的研究发现了一颗有着22分钟长辐射间隔的新型天体。
2022年初,科学家曾宣布发现了一颗有较长辐射周期的天体,这引起了科学家寻找类似天体的兴趣。此后,科学家通过澳大利亚内陆的默奇森大视场阵列(MWA)发现了每22分钟释放长达5分钟能量的奇异天体GPM J1839−10,它距离地球约15 000光年。历史数据显示,这一现象至少持续了33年。但为射电脉冲提供动力的磁场是通过中子星的旋转产生的,如果它转速过低,磁场也会下降到无法产生射电脉冲的强度。如果GPM J1839−10是磁星的话,理论上它不可能产生射电脉冲。这项发现不仅引发了科学家对这类超长周期磁星的深入研究,对了解中子星的物理特性和极端环境下的磁场有重要意义,也提出了磁星形成与演化的新问题。研究小组将进一步观察并期待找到更多类似的天体。
· 天文学 ·
白矮星是恒星演化末期的一种最终状态,通常在它形成的初始阶段,较重元素会沉入核心,而较轻的元素(氢)会飘浮到大气上层,但随着白矮星温度降低,氢和氦会混合在一起,逐渐使大气上层更替为氦主导。但最近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名为Janus的白矮星,这个奇特的天体像是有“两副面孔”:一面由氢组成,另一面由氦组成。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Nature)上。
Janus最初由兹威基瞬变设施(Zwicky Transient Facility,ZTF)发现,后经过帕洛玛天文台的CHIMERA仪器和加那利大型望远镜的HiPERCAM的观测证实,Janus每15分钟会旋转一次。研究者利用光谱仪将白矮星的光线转换为可见光化学指纹图谱。结果显示,白矮星的一侧仅含有氢元素,而另一侧只有氦元素。这意味着,Janus可能正处于一个罕见的白矮星演化阶段——氢与氦混合的过渡阶段出现了不对称现象。研究者提出一种理论解释道,这种不对称可能源于天体的磁场,一侧不对称或较强的磁场可能会阻止物质的混合,导致一侧以氢为主。另一种理论解释则认为,磁场可能会改变大气中的气压和密度,从而在磁场最强的地方形成 "氢海洋"。为了进一步探究答案,研究小组希望在未来的勘测中发现更多类似Janus的白矮星,以去理解宇宙的奥妙。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