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秒超声,就能让哺乳动物陷入“冬眠” | 环球科学要闻
将环球科学设为星标
周一至周五
第一时间掌握
最新鲜的全球科技资讯
脑-脊髓接口使患者能自然行走。图片来源:JIMMY RAVIER
Gert-Jan Oskam于 2011 年在一次自行车事故中脊椎受伤,从此失去了行走能力。研究人员在他身上测试了一个脑-脊髓接口(BSI),BSI由一个植入的记录和刺激系统组成,能让大脑和参与行走的脊髓区域连接起来:想要步行的脑电波从植入头骨的设备传输到负责刺激脊髓的地方,从而使在受损组织周围传输信号,并将电脉冲传送到脊髓以促进运动成为可能。根据该患者的报告,这个BSI能让他自然控制腿部在站立、行走、爬楼梯甚至是经过复杂地形时的运动。甚至在BSI关闭后,该患者也能重新掌握能力,用拐杖在地面行走。这种在大脑和脊髓间搭建数字桥梁的概念,或有助于改善对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运动障碍的治疗。
通过超声波诱导冬眠样状态。图片来源:Chen laboratory,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可安装在自由活动的小鼠头部的超声发射器,并针对下丘脑视前区(可调节冬眠活动)施加了10秒超声脉冲。结果显示,这在雌鼠和雄鼠中激发了即时体温下降数度(平均3~3.5℃),同时伴有心率下降和氧消耗下降,并在2小时内完全恢复。为了使这类蛰眠状态维持长达24个小时,研究人员通过结合超声发射器和一个自动系统,在它们体温开始回升时发射重复超声脉冲——实验动物并没有伤害或不适的迹象。值得一提的是,大鼠通常不会自然冬眠,然而这一技术在12只大鼠身上生效了,尽管它们体温仅下降1~2℃。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延缓代谢、降低体温的非侵入性且可逆的技术,或许可以应用于急救等。但还需更多研究来调查这一方法对人类的安全性。
通常条件下研究团队此前就曾发现,类似单层二硫化钼这样具有特殊晶体结构的伊辛超导体,能抵抗磁场对超导性的破坏,在强磁场下仍能保持超导性。他们还发现双层的二硫化钼会失去对超导性的伊辛保护作用,但通过电场调控又能恢复。他们那时就在样品中观察到了FFLO态,但没有足够的证据。在重新制备出样品后,他们发现伊辛超导体中的确存在FFLO态。与经典FFLO态由塞曼效应与自旋轨道耦合相互作用驱动不同的是,伊辛超导体会锁定自旋从而抑制该相互作用,转而由轨道效应驱动,形成特殊的轨道FFLO态。这项研究为实现FFLO超导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并提出了一项实现轨道FFLO态的通用机制。(UNIVERSITY OF GRONINGEN)
研究人员表明,小鼠母乳中称为γ-亚麻酸(γ-linolenic,GLA)的脂肪酸负责引导出生以后新生心脏的代谢适应。GLA不能被小鼠(或人类)合成,它必须通过摄入才能得到。新生小鼠服用的母乳如果来自摄入无脂饮食的母鼠,这些小鼠无法在出生后活过两天,但如果在这些乳汁中补充GLA,就能恢复新生小鼠的正常生存。研究者还在心肌细胞中识别出类视黄醇X受体(retinoid X receptor),作为GLA结合和激活的靶点,以启动心肌细胞的代谢成熟过程。研究人员表示,这一研究仅聚焦于小鼠, GLA是否在人类乳汁中对新生儿心脏功能或代谢成熟同样必要,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撰文:不周、王怡博
编辑:不周、王怡博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