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何伟的脚步,在90年代的江城City Walk
最近,一种有别于“特种兵旅游”的新型旅行方式——City Walk开始兴起。
品尝美食不再是手机先吃,打卡景点也不再是一味追求拍照发圈,取而代之的是在城市中随意漫步,没有目的地,也没有终点。就像开盲盒,一切相遇都是未知,一路行走都是风景。
根据DT财经和DT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3旅游调研报告》可以看出,在新型旅游方式中,82%的人想尝试City Walk,排名第一,远超其他旅游方式。
但早在二十世纪,美国人彼得·海斯勒(何伟)就已经开启了属于他的City Walk。
他本是因支教来到涪陵,却发现这座江边小城,如中国的所有小城一样,正在经受苦难和变革的洗礼,在狂风骤雨下这座城市却依然能焕发出独特的生机。
彼得·海斯勒
惊讶之余,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成书,这本书就是“纪实中国三部曲序曲”的《江城》,不仅畅销美国十余年,甚至已经成为美国人了解中国的首要选择。这本书中的川渝小城,到底有什么魅力?
上海译文有声书《江城》已正式上线喜马拉雅
前往喜马拉雅APP搜索“江城”,即可收听
1996年8月,在一个温热而清朗的夜晚,长江上空星光闪烁,彼得·海斯勒乘船来到了涪陵,他的中文名为何伟。
即将30岁的他,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毕业后,感到迷茫。他想当一名作家,却又不知道该写什么样的故事。但当何伟在涪陵生活一段时间后,很快就决定:是的,自己要写一本关于中国涪陵的书。
在来到这里之前,他根本不了解这座小城。这里没有铁路,公路也很糟糕,历来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在上岸之前,何伟万万不会想到,涪陵会成为他的第二故乡,并且把他变成一个全新的人。
初来乍到,何伟完全被中国人的热情好客吓到。不仅专门给他们举办欢迎会,还把最好的公寓给他们住。为了让何伟生活便利,学校安上了住宅电话,这在九十年代极其罕见。公寓内也增加了新洗衣机,后来甚至还要为他们修建网球场,一再婉拒后,才不了了之。
何伟在融入中国人圈子的过程中,也闹出了不少笑话。刚来的时候,他总是会被路人喊叫“洋鬼子”“大鼻子”,但后来融入其中后,何伟甚至会在茶楼开玩笑地说:“洋鬼子要一杯茶”。
第一次参加酒席,几杯白酒下肚,何伟立刻头晕目眩。但后来他已经习惯了宴席上的酒量比拼和劝酒花招,敬酒结束,自己已经用四川话大声说着脏话,隔着餐桌用塑料玩具枪和老师互相对射了。何伟彻底融入了进来。
九十年代的涪陵是泛黄照片中的小城记忆,那时的人文风景,现在已很难再见。
无论何伟在教室教课,还是回到宿舍,窗外奔流的乌江消融在长江浑黄激流中的震撼场面,都让他难以忘怀。每当夜幕低垂时,寂静的中国大地,就只有长江在裹挟着前进,以至于何伟在一次次的梦里,都随着河流静静地漂流而下。
何伟主要教学生们外国文学,在那个清贫的年代,根本无法想象脚踩泥土长大的孩子们对于文学、国家以及未来,竟会有如此独特的见解。
他们会假设当英国赫赫有名的绿林好汉罗宾汉,到了中国会发生什么啼笑皆非的故事。他们会表演一出出莎士比亚的戏剧,按照自己的理解编写对话。
何伟和学生讲解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时,仿佛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莎士比亚不曾来过这地方,他们也不曾去过英国,但跨越四百多年的历史长河,此刻仿佛同在。教室里变得寂静,一如何伟每天晚上的梦境一样。
这是来自中国大地的声音,这里的人们勤奋劳作,认真生活。街边一声声的吆喝,江面滑行而过的鹰隼,远处的山峦笃定地看着一切,这是独属于这座江城的力量。
1996年的涪陵,处于历史变革的激流中,改革开放走过了二十多年,生于那一年的孩子们已经长大了,过去的伤痕依然历历在目,在这里,历史从未远离,情感依然浓烈,这让何伟这个外来者无所适从。
在教学的过程,何伟也是在与这个遍布伤痕的民族对话。他能感觉到,这一代人身上承载了很多东西。曾有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每一代人都有他们各自的悲欢。我们上一代人是不幸的,他们没有好的机会和环境去实现他们的价值。但他们的精神,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何伟生长于美国,对国家情感淡漠疏离,而面对中国江边小城扑面而来的民族情感,他感到诧异,这是中美思想的碰撞。但中国与美国的差异,远不止这些。
何伟在收集学生们的文学评论时发现,他们竟可以如此轻易地表达喜欢与否。讨厌哈姆雷特,因为觉得他敏感、保守又自私,而这样的评论在牛津大学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
人们需要把哈姆雷特当成剧本中的人物来看待,一层一层的剖析,用一种又一种的主义去分析。读者似乎被剥夺了讨厌的话语权,必须要寻找人物的深度与意义。这对于何伟来说,何尝不是文学思考的新角度。
除此之外,中美教育方式的差异也让人感慨。为了能更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何伟努力学习中文,但无论他多么认真的读写,老师都会严厉地说“不对”,并纠正他的错误,哪怕在她眼里看到一丝不情愿的赞许,何伟也从未得到一句表扬,这让他沮丧。
他发现中国的老师更注重结果,让学生成为栋梁是他们的目标。但美国的老师,更注重学生成长的过程,何伟平时也会鼓励在课堂上建立一种非常随和的关系。
日子缓缓走过,改革的浪潮在这座小城翻涌着,涪陵的记忆却随着何伟的离开日渐清晰。
那些模糊的中国面孔都是谁?是江面上划船的船夫,是街边等待活计的棒棒军,是含蓄表达的老师,是勤奋劳作的农民……他们的后代奔向了世界各地,承载着又一代人的命运。
相信90年代对于很多人而言,都是一个熟悉又模糊的过去。我们见证了很多人和物的消失,也见证了新的事物兴起。
那年的我们攥着几块钱的纸币,迷失在小卖部门口,当然也不会想到未来竟然刷脸就可以付款。
滑盖手机刚流行的时候,我们正体验着从留言到打电话的兴奋,却不敢想象现在的智能手机已经无所不能。
日新月异的变化,轰炸着中国人的生活,在还来不及反应的时候,已经完成了更新换代。对于江边小城涪陵,也是如此。
何伟在涪陵生活期间,有学生去世、堕胎、辍学,也有很多家庭遭遇变故,婚姻走向死亡。贫困摧毁了他们的生活,可他们仍然坚持地走着,承载着上一代人的记忆,和下一代人的愿望继续前进着。
回首望去,1996年还需要乘船才能出行的小城,现在已开通了好几条高速公路和铁路,这座城市正在飞速发展着,正如中国的所有城市一样,接二连三、势不可挡地前进着。
20世纪,中国曾是西方人眼中“永远停滞的民族”,这本《江城》也曾经被多家杂志社婉拒,在当时,没有美国人想要了解中国的故事。
可后来《江城》不仅顺利出版,甚至一直稳居美国畅销榜首。何伟的学生们分散到了全国各地,他们的故事仍在继续,涪陵的故事仍在继续,中国的故事也仍在继续。但这些都没有写进书里,何伟坦言永远停滞的是这本书。
而这本书作为时代的一个横截面,让我们更能体会回望历史的意义。正如涪陵的长江一样,顺水而下,逆流而上,这是这个民族的选择,这个大地的子民依然在劳作。
何伟的中国故事远不止这些,涪陵的江水还在翻滚着。想要了解更多,就让我们一起跟随着声音的指引,走进1996年的涪陵,走进20世纪的中国。
喜马拉雅与上海译文出版社联袂出品,有声书《江城》正式上线!上喜马拉雅APP搜索江城,即可收听!
用声音丈量城市,漫步在川渝小城间,一起感受曾经的九十年代,寻找你的独家记忆!
- END -
《江城》(译文纪实)
上海译文有声书《江城》已正式上线喜马拉雅
前往喜马拉雅APP搜索“江城”,即可收听
👉 点击购买纸质书
[美]彼得·海斯勒 著
李学顺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微信公众号推送机制更新
为了确保能第一时间看到上海译文推送
点亮文末“🌸在看”
或进入公众号主页将上海译文设为“⭐️星标”
更多资讯,点击关注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