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差异与重复——后现代哲学的学理溯源

差异与重复——后现代哲学的学理溯源

公众号新闻

6折抢先特惠价

转自:社会科学家杂志社

如涉版权请加编辑微信iwish89联系

哲学园鸣谢


尚 杰


作者简介:尚杰(1955-),辽宁沈阳人,哲学博士,郑州大学哲学学院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哲学研究。

 

摘 要:后现代哲学讨论的“差异”,是不同于“存在”概念的差异,它可以追溯到尼采的“永恒轮回”命题,返回的,是一个不同于同一性的异样的思想情景,重复的真实内容是差异,差异导致的重复突破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同一性,当代法国哲学家,以德勒兹和德里达作为典型代表,揭示了一种差异哲学的可能性,超越了传统理性的界限,并且独创出一系列“家族相似”的后现代哲学概念,它是我们时代的新启蒙精神。

 

关键词:差异;重复;偶然性;同一性;后现代哲学



西方哲学史有阴阳两面。阳面叫光明或者启蒙,就是通常西哲史教科书的内容。至于阴面,或者黑暗的一面,教科书里讲的很少,但是这黑暗的一面,它也发光,但它是“黑光”。它也叫启蒙,但是“黑色”的启蒙。它有看不见的光,就像“灯下黑”。就是说,你明明看见了或者听见了,但其实你什么都没看见,什么都没听见。这种寂静之声,或者说是不可说的东西,有其价值与意义。
这道“黑光”,就是需要追溯的后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从学理上追溯,这黑色的启蒙原本只是星星点点、零零散散,直到19 世纪,它才让这些黑色的思想种子生根发芽,迅速分岔,长成思想上的参天大树,这就是所谓后哲学-后形而上学-后现代哲学。它有自身的逻辑,它也是理性的,它敞开了传统逻辑和理性的边界,颠覆了我们对于哲学的看法。有人说它是“反哲学”的,但“反哲学”仍旧是哲学,这就像说“我现在什么都没想”,但这仍旧是一种想。
传统西方哲学,是建立在逻辑同一性基础上的,这是传统理性的基础,它强调整体性、必然性、永恒性,这就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创的传统。在方法论上,它把事物一分为二,形成对立统一的思维结构。一切哲学概念,都要放在这个框架内理解。总之,传统哲学就是一套规则体系的总和,这当然是必要的,它是光明,但它只是思维的结果,而不是思维的起源。作为思维的结果,一切规则都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是某种公共的约定,作为约定,它是可重复的,而且在重复过程中,约定的意思保持不变。它还是社会性的,停留在一般性。比如语言,无论说话还是文字,都是这样的约定。
传统哲学是从约定好了的概念出发的,这些概念有的是基础性的,有的是派生性的。比如逻各斯、存在、本体、先验,理性,这些是基础性的概念;现象、经验、感性,这些是派生性的概念。此观点也许有人反对,认为这是在谈论唯心论,其实唯物论也是这样的:物质是基础,精神是派生的,但无论唯物论还是唯心论,都同意必须区分基础和派生。在这个意义上,两者的思维模式是一样的,这就是传统哲学共有的思维结构。作为结构,它有中心,有概念的边界。
传统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似乎完全忽视了风格,这是由于它是全视角的。所谓全视角,也可以叫作“上帝视角”,它是全知全能的。在这里,语言的表达、修辞,可以忽略不计。只要表达清楚就行了。现在国内哲学界强调的规范性,它的学术意义,就在于它属于传统哲学。我们读一读现在学术刊物的文章,它的风格就是没有风格,就像叔本华对康德的批评,他说康德的文体风格,就是一种“辉煌的枯燥性”。
但是,传统哲学是从约定好了的概念出发的。这相当于说,从现成的东西出发,从思维的结果出发。这具体体现在传统哲学基本的提问方式,是问事物是什么?例如,什么是美?什么是真理?什么是人?什么是正义?甚至什么是自由?但这种下定义方式的提问,其实是一种假问题,因为提问者事先已经知道了答案。例如别人问我“这是什么”,我回答:“这是一部手机”。我是怎么知道的?因为我事先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手机。还有,这种问答,都是概念性的、用名词回答名词,用概念回答概念,在哲学上,这叫作观念论。
从现成的东西出发,海德格尔说,这相当于从“存在者”出发,但这种现成在手的东西,忘记了它是怎么现成在手的,它登场亮相的途径是什么。他说,这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个明晃晃的障碍物,但是被哲学史遗忘了。追问关于“怎么”或“如何”的问题,就是在追问概念的起源。这个起源,就是“黑光”。
也许有人不同意,认为传统哲学一向是追问起源的,比如笛卡尔和康德,他俩都怀疑从前的哲学,都想为形而上学重新奠基。但问题在于,他俩都是从自认为已经找到了的,或者说已经确定了的起源出发,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但此处的“黑光”的意思,是问他们究竟是如何找到的。对于这个问题,在他们的哲学体系中,被边缘化了。在笛卡尔那里,就是在得出“我思故我在”之前普遍怀疑的痴迷或者疯狂状态。在康德那里,就是如何超越经验而实现了先验。
有一种数学方法,叫“合并同类项”,在哲学上也可以这样,没有这种抽象能力,就不能发现真正的问题。海德格尔给他发现的同类项起了一个名字,叫“存在者”。在此也可以将以上关于真正的起源问题、“如何”或“怎么”的问题,合并同类项。借用维特根斯坦“家族相似”的说法,寻找以上提到的“黑光”的相似词,例如:不同于存在的差异、不确定性、亦此亦彼、自相矛盾、不对称性、混沌性。19 世纪后期以来欧洲大陆主要哲学家的关键词,都属于“黑光”的相似家族。例如,尼采的“永恒回归”与“强力意志”、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克尔凯郭尔的“荒谬”和“绝对个体”、柏格森的“绵延”、胡塞尔的现象学描述、海德格尔的“此在”、列维纳斯的“他者”、萨特的“自由选择”、福柯的“异托邦”、德里达的“延异”或“解构”。对这些家族相似的“黑光”,继续“合并同类项”,它们大致具有这样的相似特征。例如,与语言表达相冲突,甚至抗拒语言,它们是描述性的哲学,而不是论证性的哲学。它们要以某种思想情景显示出来,它们返回生活世界,返回活生生的生命状态,它们都不是整体性、总体性、对象性的思维,它们都敞开概念的边界、它们都诉诸直觉,最后,它们都强调视角或者差异,而不是重复与同一。这些特征,也就是广义上的,而不是绝对的。例如,不是排斥论证与理性,而是描述中的论证与理性,而这些描述过程中使用的词语,不是名词化的,而是动词化的行为,它们是片段的、不连续的,它们搁置绝对唯一的起源与目的,它们将身体和个人经历纳入了哲学,它们使用的词语是“不是概念的概念”,它们甚至是一种图像的哲学,如此等等。
当我们试图追溯所谓“后现代哲学的学理”,我们怎么把它说清楚?怎么能将原本就不清楚的东西说清楚?如果说清楚了,就不是后现代哲学的学理了。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陷阱。这些问题不是到了现代才存在的,在古希腊哲学那里就存在,后来不同的“黑暗”哲学家用不同的术语描述这些问题,直到20 世纪法国哲学家,才试图将它们“合并同类项”。这种合并或归纳的结果,形成了一种家族相似的逻辑、一棵思想上的参天大树、一个类似于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熵”的概念的情景。就是说,在这种“黑光哲学”自然而然的生成过程中,混乱的程度不会减少而是愈演愈烈。
后现代哲学家的哲学书,更像是作品,他们也是作家,是文体学家、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面对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它们是一些哲学事件、哲学疑难,可以用一种快乐活泼的方式描述它们,但无法给出答案。对于这些哲学疑难的解答,不像是在论证,更像是描述。但是,在描述过程中已经包含哲理了。这样看来,这种貌似不靠谱的感情或者激情,却是靠谱的,甚至是理性的。就像法国新一代现象学家马里翁说的,所谓理性的原义,就是合理性,这就打开了理性的边界。理性的边界线是敞开的,对于直觉、疯癫、无意识的合理描述,探讨其中的理由,也属于理性。或者像萨特在小说《恶心》中的一段对话,主人公罗冈丹听到自学者说“做人很难”的时候,罗冈丹回答说,“我认为做人并不难,只要随意就行了”。于是,对于这种不靠谱的靠谱,可以用具有文艺色彩的哲理语言这样描述:
首先,它们抓住了瞬间的美好,这是19 世纪法国诗人波德莱尔说的,他认为这就是现代性的根本特征,但他是诗人,他说是“最后一瞥之恋”。后来本雅明对此大加赞赏,认为这种感情更像是现代大都市的产物。现代生活强调的是速度,远远超越了慢吞吞的农业文明。又像当代法国哲学家德勒兹被人批评他的哲学书晦涩难懂时,他反驳说,“你懂就懂,不懂就不懂,没什么可争论的”。他在这里强调的,是理解的速度。
其次,生活的真谛,就是一切从现在开始。这个表达是哲学的,是时间哲学,是关于有厚度的瞬间的哲学。传统哲学在时间问题上不靠谱,因为传统哲学家将明明是瞬间的灵感,一闪而过的念头,加以永恒化了。这就像将把一个大活人变成了雕塑。但是这个雕塑只有眼睛却没有眉眼,因此不真实。
最后,它们是感官世界的诗意旅行,这句话,是2008 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委员会,对于获奖者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的颁奖词中的一句话,用在此情此景很合适。
一见钟情是不透明的,多数情况下也是不对称的,但这种纯粹感情所唤起的向往,显然不同于自恋。自恋相当于“我思故我在”。可是,通常哲学史教科书却说,在笛卡尔那里,“我思故我在”建立起主体性原则,以至于对康德和黑格尔影响巨大。但透过笛卡尔的“我思”的表面,他在原文中还透露出这样活生生的思想:我在,是因为我被另一个人想到,否则我就不存在。我们可以这样扩展笛卡尔的思想,比如,一个作者的作品,只有在被他人的目光关注的时候,才是存在的。同样道理,一个人只有在被他人想到的时候,才是存在的,而无关乎这个人此刻在肉体上是活着还是死了。这是在我之外比我更为强大的力量,而类似这个说法,古代哲学家奥古斯丁说过,他说是无限。当代法国哲学家列维纳斯也说过,他说是“他者”。这里,引入了某种不对称性、陌生性、不透明性。

6折抢先特惠价


这种陌生的不透明性,使我们既焦虑又快活,这里有一种冲劲。这使我们想到了卢梭。很少有人想到卢梭的思想,是后现代哲学的一个来源,它首先是尼采思想的一个来源。在说明他俩思想的继承关系之前。首先得弄清为什么卢梭的作品中有后现代哲学的苗头。这个在斯塔罗宾斯基的《透明与障碍——论让·雅克·卢梭》一书中有提及。这本书是20 世纪研究卢梭的最杰出的作品之一,福柯和德里达都受过这本书的影响,它已经有中译本。卢梭的作品,走在传统形而上学与后现代哲学之间。透明,指的是卢梭向往的自然状态,也就是活生生的原始状态。卢梭作品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呢?一个是冲劲,或者叫作激情、浪漫、革命。另一个,是雄辩。冲劲的激情加上雄辩,成就了卢梭。卢梭的天才在于,他将这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能力几乎天衣无缝地融为一体,以至于我们首先将他看成是一个作家或文学家,然后才是思想家或者哲学家。他的思想是激情带动起来的。例如,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扉页上,有这样的名言:“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个句子,明显区别于康德的论证方式。卢梭这句话不属于论证,而属于雄辩。第一,这句话的速度很快,有冲劲,属于德勒兹说的,懂就懂,不懂就不懂。第二,这句话中的哲理,是被激情带动起来的,因为其中包含着浓厚的感情,因而具有更为强大的深刻性。而且我们立刻就理解了,顷刻之间就被它点燃了,正如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的,“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卢梭的冲劲是冲着透明性去的,这是他的初衷,但是,他在《忏悔录》中说,由于他天性害羞,不善言辞,以至于在社交场合,根本就没有存在感。他说,只有躲在人们的背后,人们才知道他的价值。在这里,卢梭指的是他作品的价值,也就是写作活动。在这里,有后现代哲学的一个关键问题,也就是置换。按照卢梭的初衷,热情应该是直接的、面对面的交往,说话、唱歌跳舞,原始的幸福。卢梭认为,当文字代替说话时,我们用阅读中的快乐,取代了原始的快乐,这是一种疏远、隔离、异化,这是一种危险的替补性。这种置换所产生的差异,或者说文字与说话之间的差异,看似微小,但却是实质性的差异,它构成直接交往的障碍。就像我们这些读书写作的人,大脑发达而原始的感官能力退化。但卢梭在这里,陷入了自相矛盾的两难境地。也就是说,正是文字生涯,成就了卢梭。因此,卢梭说,“毁灭我的东西同时也是拯救我的东西”。
德里达认为,卢梭在无意间,遵循了一种“替补性的逻辑”。也就是说,这种置换并没有遵循同一性的原则,置换过程中产生的差异或者疏远、异化,是不可逆的,不对称的。这种情形,传统西方哲学几乎完全漠视,就像亚里士多德说的,说话是心灵的符号,文字是说话的符号,因此,文字是符号的符号。德里达说,亚里士多德这里假定了心灵-说话-文字之间的同一性关系。这就像我们念小学时,语文老师就这样对我们说,“你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但是,这个语文老师和亚里士多德一样,都忽视了文字具有独立于心灵与说话的效果,这是一个极其细微之处。但这种小小的差异,却是本质的差异。否则“文盲”这个说法,就不再具有任何意义。显然书面语的效果不同于口语,文字不仅有形状,而且具有心灵和说话都无法表达的特殊意味。
这种置换,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比如你无所事事,感到无聊,怎么办呢?这个时候,书生比“文盲”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我的意思是说,你把你的无聊感受写出来。在你写作的过程中,无聊就悄然消失了。这既是一种置换,也是一种实质性的差异,它甚至可以医治你的精神创伤。据说,在人所获得的所有快乐中,写作的快乐是无与伦比的,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萨特被称为“会写字的豺狼”。这种快乐不仅是思维和心灵意义上的,它甚至还是感官的快乐。
以上谈到卢梭的冲劲与雄辩。那么尼采呢?尼采有两个标志性的命题:强力意志与永恒回归。什么是强力意志?这意志的强力,与目标无关,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谓“愿望”,而是一种冲劲本身。作为冲劲它甚至是盲目的,它与身体本能有关,与生理因素有关。在这里,尼采已经触及无意识问题,它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有重要影响。什么是“强力意志”中的“强力”呢?国内有人翻译成“权力意志”,这是不对的。尼采说的“强力”与世俗权力没有关系,他说的“强力”,要结合他的“永恒回归”才会有更准确的理解。尼采说,我们今天所经历的痛苦和快乐,明天还要再一次经历,没完没了,直到生命的终结,这似乎就是“永恒回归”的通俗理解,但是,就像德里达说的,你今年过生日,明年还过生日,每年都过生日,直到你生命的终结。但什么是过生日呢?过生日,就是纪念“不是今天的今天”。“今天”这个词,重复一遍说,就不再是原来的意思了,它多出来其他的意思。你小时候喜欢过生日,因为有童真的快乐,收获了糖果和礼物。但是一个人40 岁、50 岁、60岁再过生日时,伤感就会加深。在这种情景下,说“生日快乐”是不对的,因为这显然不是对心情的真实描述。真实的情景,应该说是对于自己过往生命的“悼念”,因为它们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里有一种淡淡的忧愁,可以写一首诗来悼念。
如果以上的情形是真实的,那么我们可以将尼采的“强力意志”中的“强力”,理解为再次重复过程中的偏离或者差异,这种差异具有某种力量或者说“冲劲”,因此也可以称作“强力”。
以上提到形而上学的起源问题,尽管笛卡尔和康德都意识到起源问题的重要性,试图为形而上学重新奠基。但无论是“我思故我在”还是“先验”,都成为哲学的一个新的出发点,但是,这个出发点,成了一个重新思考哲学的前提条件。这个新的前提条件究竟是对的还是错的,在我看来是无所谓的,关键的问题在于,这个前提相当于“有”,也就是海德格尔说的,它们已经是现成的存在者,而不是无。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对此,德里达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它区别于从前的所有哲学。德里达提出“起源的原初复杂性”。起源不是一个点,就像时间没有起源一样。
我们知道,胡塞尔有一篇重要文章《几何学的起源》,德里达翻译了这篇文章,并且写了一篇很长的“导论”。他指出,胡塞尔不关心谁是第一个几何学家,尽管一定有第一个,但这只是经验层面的问题,而不是先验的问题。几何学公理是超验的,与经验无关。但是,几何学是如何从经验跳跃到先验的?这事关几何学的起源。德里达指出,胡塞尔忽视了“起源的原初复杂性”,也就是利奥塔尔提出的“有厚度的瞬间”。在这个瞬间,几何学的起源既是先验的,也是经验的,走在先验与经验之间,这就是“起源的原初复杂性”,这个瞬间是亦此亦彼的,它与第一个几何学家的心理活动有关。这种原初复杂性蕴含着德里达解构思想的全部秘密。第一个几何学家从经验跳跃到先验,或者说纯粹的观念,这是选择的结果。
那么,形而上学的起源,就不再是纯粹的,因为有“起源的原初复杂性”发挥作用。现在,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讨论,由浅入深,讨论形而上学问题的起源。这就要涉及自由选择问题,它是一个哲学疑难,关于选择的疑难,一个很有名的哲学故事,涉及自由意志,这就是“布里丹的驴子”:一头毛驴又饥又渴,它两边各有一堆草料,距离相等,好吃的程度也是一样的。但这是一头理性的毛驴,它相信“充足理由律”,它一定要找出先吃哪一边草料的原因。原因自然是找不到的,但这头倔驴在找不到原因的情况下,宁可放弃选择,最后饿死了。它为什么不任性一下呢?先吃饱了再说,管它什么原因。第二个例子,它来自克尔凯郭尔,他说:“结婚,你会后悔。不结婚,你也会后悔。无论结婚还是不结婚,你都会后悔。”这是变相的“布里丹的驴子”的问题,自由意志问题。它涉及一切选择。
可见,没有什么重要的选择,只是选择。与传统哲学家不同,传统哲学往往只是从哲学史、哲学经典著作中寻找思想资源,但是后现代哲学家除了从哲学史,还从文学艺术中寻找思想资源,这是由于文学艺术是创造而不是解释或注释。创造,比如新小说,它的意思是说,我这样写,也算写小说。德勒兹就认为,可以把哲学写成类似悬疑的侦探小说,有思想的情节。而拉康借用了爱伦坡的小说《一封被偷走的信笺》,来阐述他的精神分析理论。爱伦坡当然不是哲学家,但一切大文学家,都具有很强的思考能力,提问题的能力,这些问题往往具有哲学性。
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里的“头撞南墙”,一种病态心理。尼采曾说,他不是从哲学家那里,而是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里,才学到了一点心理学。还有法国有个小偷作家热内,有一次,他向德里达提出这样一个令他困惑的问题:“请您告诉我是否通过认真的思考就能在哲学上‘选择’决定论或其反面。这样的选择是经由怎样的精神活动作出的?它是在信仰行为之后自然而然产生的吗?就像首先掷出赌博的色子,然后才加以解释?为什么我是共产党员?是因为事后理性化的慷慨秉性吗?或者,我是民族主义者吗?为什么,怎样?非理性或者偶然性难道不是处于每种哲学信念的开端吗?我知道,或者我想我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为一种选择进行辩解,但我不知道这选择是怎样做出的。在我看来,人们首先自然地倾向于一种选择,然后再寻找理由。”[1]
热内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切合德里达的思想,他的全部思想,都可以从“起源的原初复杂性”中获得理解。在这样的时刻,一切还处于混沌状态,因为选择还没有发生,先验的态度或者世俗的态度还没有发生。这种状态,相当于不是虚无的虚无,就像“0”在数学上不意味着什么都没有。但事情总要发生的,它是怎么发生的呢?它来自任意性,也就是自由意志,它相当于“赌博”,或者叫作“掷色子”。一旦这个色子落地,就有了结果,就有了海德格尔说的“存在者”,而在这之前,就像19 世纪法国诗人马拉美说的:“骰子一掷就永远摆脱不了偶然”。掷色子就相当于哲学家原创性思考的过程,思想的色子一旦落地,被大家公认,就有了约定,就形成哲学知识。显然,研究哲学不能从现成的哲学知识出发,这就像无论你的哲学史知识有多好,你不会投掷思想的色子,就成不了原创性的哲学家。
去思想,就是去拼接思想,在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建立某种关系。凭什么一定要建立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关系,其中并没有一定之规。你怎么建立其中的关系都行,但是又不能乱来,因为任何专业都是有准入规则或者说内部门槛。如何评价哲学门槛呢?如何判断你已经具有准入条件迈进了门槛呢?就看你是否具有在专业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问题的能力——你要用这样的方式,在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建立联系,它们构成了你的写作方式。用这样的方式写作,在阅读效果上非常紧凑——因为你的想法紧凑,由于你有问题意识,你此刻就不愁没有话说。

6折抢先特惠价


去思想,就是投掷思想的色子。现在我们假设有一个无限多面体的色子,它象征着思想的各种可能性,甚至是不可能的可能性,这也是后现代哲学的一个学理来源,它的意思是说,哲学的起源是悖谬的、不透明的,我们可以用把一个词语重说一次的方式,揭示它的不可说性,例如绝望就是“没有希望的希望”,宽恕就是原谅了不能原谅的罪行,过生日就是纪念“不是今天的今天”,送出不需要回报的东西,才可以称为礼物,去爱而不仅是被爱,才叫真正的爱情,如此等等。这些过程,都有一种不对称性。按照这样的思路,还可以继续说,这其中的差异,德里达叫作“延异”,也就是推迟原有动机的实现,实现了某种差异的效果。它们是澄明过程中的障碍,是思想上的高难动作,是意料之外的其他效果。按照德勒兹的说法,它们是“思想的褶子”。
我们还可以按照这种不对称的思路造句,比如“你好,忧愁”,我把这叫作哲学诗,它是没有诗歌形式的哲学诗。“你好,忧愁”的哲学性是后现代的,它的后现代性,就在于它是意料之外的其他结果,它呼唤出一个不对应的词,它使“你好”连接了一个陌生的情景,它推迟了“你好”通常意思的实现,它呼唤某种陌生的东西,甚至是莫须有的东西,很像是思想的情绪或者调调。它们符合思想的事实,而不是计划中的思想。它们也是语言的事实,比如,现在学界提出汉语哲学,但这种提法的初衷隐含着某种危险,因为后现代哲学对于语言的态度,就像德里达说的,“不是一种语言”,因为一种语言是在另一种语言中丰富自己的,汉语同样也是在外来语中丰富自己的。没有纯粹的哲学语言,哲学从日常语言中、从其他学科的语言中、从文学艺术语言中丰富自己。同样道理,全国统一的教科书,不利于唤醒学生的自由想象力,因为没有竞争,没有来自他者的目光。
以上说到“你好,忧愁”的哲学性,就在于它是意料之外的其他结果,它属于后现代哲学的表达式,因为它会使我们想到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列维纳斯的“他者”,德里达的“延异”。
“你好,忧愁”的文学艺术性,为什么说它是诗歌呢?因为“你好,忧愁”不是在陈述,不是散文。散文是由陈述句组成的,但是诗歌,按照萨特的说法,诗歌中的语言其实不完全是语言,而是物。“你好,忧愁”这句诗只是字面上像是词语,其实它是物,我们可以把它转化为梵高的油画《向日葵》。梵高很忧郁,但是,当他画出著名的《向日葵》时,并不是在通过向日葵表达自己忧虑的心情。绘画是在表现而不是在表达,梵高画的向日葵的黄色本身就是忧郁,而不是为了激起忧郁。如果梵高画黄色的天空,并不是满布忧郁的天空,也不是带着忧郁情绪的天空,而是物化了的天空。同样,“你好,忧愁”也是物,它具有某种画面感,它的寓意不是散文所能表达的。
后现代哲学是哲学史的断裂,它思考从前不曾思考的问题,它从其他学科中借鉴研究成果,从看似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新问题。比如从语言学中,我们现在给学术期刊投稿,比如,你有一种观点,如果如实写,你得写:“我认为”,但是编辑看了,会很不高兴,因为这不符合严格的学术规范。编辑认为这样写“我”太感性,会管住不住“我”。于是,编辑就把“我认为”改成“我们认为”,或者“笔者”,这叫作对“我”实施了一种粗暴的思想暴力,强行将“我”一般化,似乎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我”只是语言层面的意思,这就是语言的界限。
这个貌似不起眼的语言学问题,却是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它来自法国当代语言学家本维尼斯特的发现。他认为“我”超越了语言表达的意义或者价值,指的是感性的具体场景。“我”从语言内部突破了语言的界限,类似“上下左右”“这里、那里”。“我”这个指示词的意思,不可以在语言层面自身得到理解,而必须在具体的时空场景中直接实现,它们得向具体的经验-体验开放。我不仅是“第一人称单数”,这没有实现我的意义。我的意义在这里或者那里,在上下左右,这有点像海德格尔说的“此在”,在某个具体的时空场景。或者像萨特在小说《恶心》中描述的:“我注视着这个啤酒杯,我看它的上方、下方,但就是不看它。”这就是“我”这个词语的图像化、场景化。“我”是“看”出来的,而不是听出来的。而且这里的看,不仅指冷眼旁观,更是一种参与其中的行为。这就相当于“我”在语言中凿出了一个洞,透过这个洞穴,视线钻入其中,将“我”送回到围绕我的身体的空间之中。“我”与我的生理感官密不可分,而不是纯粹智力判断问题。
那么,这个“我”导致了思想的立体化、空间化。用德勒兹的说法,这叫作“思想的n 次幂”。在这个意义上,借用海德格尔的话说,“我们还不曾思想”。为了实现思想的n 次幂,感受性的力量就得突破人之常情的理解,理解就得朝向别的方向。去思想,等于重新思想。例如,重新思考一句表达式:“树叶是绿的”——但这句话不是绿色。绿色对这句话有特殊力量,我们不再思考绿色而是畅饮绿色,这就是思想的n 次幂。它不是被判断、被表达出来的,而是显露出来的,我们在绿色的里面触摸它,体验它,这是轻盈的、欢快的,甚至是狂舞的——如果这与某位画家的创作感受不期而遇,这绝非是“我”特意的,因为“我”从思想之路走来,因为“我”使用“因为与所以”,“我”试图用极其感性的词语突破词语字面的意思,但“我”这还是语言。而画家在谈及自己的创作体会时,是从色彩之路走来的,画家会说那绿色像什么,绿色变成了粉色,使自己感到多么兴奋什么的。
去思考,就是去再次思考。人们不是每天都面对物理世界的新东西,而是对于似乎熟悉了的东西有了新想法,但我们不是被迫思考的,我们看到某个人昨天那样,今天却这样,出乎我们原有印象,我们就有了比想还多的想。人家越是不想让我们思考的,越是不想让我们知道的,就越是要思考和知道,因为真正的思想,就是去思考那些思考不了的东西。思考那些我们感到无能为力的事情,管不了的事情。我们喜欢饱受思考的折磨。
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进入后现代哲学:尼采的超人、克尔凯郭尔的绝对个性与荒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人、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式的忧郁、海德格尔式的焦虑、列维纳斯的他者、德勒兹的“重复与差异”、德里达的解构、拉康式的我在我不思的场所。还可以从本雅明式的意象蒙太奇、从科耶夫的历史终结论、从福柯的异托邦、从哥德尔不完全定理、从毕加索的立体绘画,等等。这些看似不相似的思想或者行为,彼此差异极大。但有一点是相似的,告别近代思想启蒙运动,告别传统西方文明的范式。这是为什么呢?这就像哈姆雷特说过的一句疯话:“时间脱钩了”。
以上种种,看似混乱,花里胡哨,但它们都冲击着“唯一合法性”和一切整齐划一的“正确思想”与行为规范、整体性思维,冲击着黑格尔那种登峰造极的宏大叙事、从某一根本原因推演人类文明、强调永恒与确定性,如此等等。
上述哲学家,大都没有打出“后现代”的旗帜,也不自称“后现代哲学家”,但人们还是给他们这个头衔,意思是说,思想的标签并不重要,思想的内容才重要。但有一个例外,就是法国哲学家利奥塔尔,他于1979年发表了《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这本书附有对利奥塔尔的访谈《什么是后现代主义》,简明扼要,可以视为后现代思潮的基本态度。他开口直截了当:这是一个花里胡哨的时代——也许听者会觉得他在哗众取宠,不是的,他这是故意制造感官刺激,也是在描述我们时代的特色。花里胡哨不是贬义词,而是对20世纪西方文明现状的如实描述,就像现当代艺术那些招摇过市的流派使人眼花缭乱。一个世纪的西方学术也是这样,甚至流行文化也是这样的。坚持传统文明立场的人,以最不屑的态度,对此大加鞭挞:后现代哲学破坏公共交流的秩序、制造理解的障碍、埋葬了意义,使人们丧失了理想——但这些说法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前提,即合法性的唯一性,它使我们心安理得。如果破坏了这种政治或者哲学的“正确性”,思想就朝向了恐怖与发疯。
利奥塔尔也是冲着哈贝马斯去的。从根本上说,哈贝马斯是传统启蒙精神的捍卫者。在哈贝马斯看来,生活的支离破碎连同如此的愿望,都不可容忍。那么波德莱尔就是一个颓废堕落的诗人代表,描写无聊的心态,就像本雅明说的大城市里的现代人,在闹市区无所事事地闲逛——但是这些,并不属于立场问题,不是我们喜欢或者不喜欢的问题,不是初衷与目的不符的问题,而是环境如此,事实如此,心情如此。它们不符合古典学术的主流,它们是学术、文化与社会生活的边缘现象。
20 世纪西方学术与文化最活跃的部分,最有创造力的场所,正来自这些边缘,受压迫的底层。从落选的、“堕落的”印象派画家,到居住在简陋的“洗衣房”的青年毕加索。从美国“垮掉的一代”的放荡不羁,到乡村音乐的流行。从尼采的超人,到德里达奋力写在哲学的边缘。且不说以上种种,现如今已经被视为现代经典。更恰当的说法是:它们始终处于边缘,是边缘的学术与艺术价值,是后现代意义上的。
后期维特根斯坦,也被认为是后现代哲学家,他是这样看待语言或者叙事的,他这样写道:“我们可以把语言看成一座古都;其中遍布纵横交错的街道和广场,新楼旧舍错综杂陈;不同时期兴建或补建的房屋,散乱地耸立四周;这些建筑物又被新市区规划的笔直街巷和整体划一的房舍围拢。”纵横交错的语言古都,也像是后现代思潮的流淌方式,它们都像是网络状的,各种不同的语言用法,呈交叉状。不同的网站、不同的陌生人,偶然而迅捷地连接在一起,又迅速消失在人群之中,建立起新的连接。就像电影镜头的拼接或蒙太奇,在我们欣赏电影过程中不会留下断裂破碎的印象。这就像我们真实生活中从一种身份进入另一种身份,是不知不觉的,根本没有突兀感或者不适应。
德勒兹和伽塔利合著的《反俄狄浦斯》一书,警示我们可能会诞生一种精神分裂式的伦理学:自我分裂并播撒在一大片社会组织和关系网络之中,沉溺于相互聚拢又相互矛盾的讯息网络之中。知识与科学所追求的已经不是共识,而是不确定性,这也是量子力学与当代天文学的前沿问题。这些不稳定性使当代人的焦虑远比18 世纪启蒙时代更为复杂,我们处于一个支离破碎的欲望时代。
所谓“公共知识分子”日渐式微,卢梭-伏尔泰式的一呼百应的情形,已经不复存在,全社会的良心到萨特已经画上了句号。因为在后现代社会无论谁都无法代替社会全体成员说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我意识,而且不可置换。
那么,我们可以说,所延续下来的教育体制与社会管理模式,明显滞后,它无视或者蔑视以上种种现象,仍旧在自说自话,仍旧试图以一揽子方案,以“削足适履”的方式,设计未来的社会人,制造一些不会独立思考的人,它们是国家机器上的螺丝钉。或者说,是会算计的机器人。
在后现代视野中,“唯一合法性”或“正统叙事说”遭到严重质疑,因为它们都是有预设的,有固定的因果关系,美其名曰“必然性”。它们的所谓知识,相当于已经知道,但从不询问怎么知道,不询问知道的界限,更不会暴露它们只是遵从某种规则的某种叙事方式,而这些方式披上了真理与崇高的光环,掩盖了它们不过是人性爆炸过程中所拾起的一个碎片。
不能从某个已经定义好了的观念与立场出发。已经知道的状态,是精神的死态,它的根据在于过去,而过去已经不复存在。知识与生活的真相都朝向未来,而就要来的细节,如实道来,我们还不知道。
非常明显,我们的时代,每个人都该对自己负责。这个时代解构因果必然性,一个诱因会导致怎样的结果,某个结果来自哪一种微妙的诱因,取决于事情真实发生的当下,不可能预判。
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界限,是模糊不清的。“现代性”这个说法,不是哲学家首先提出来的,波德莱尔已经提出了现代性问题,就是我以上说过的“抓住瞬间的美好”。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就是本雅明。本雅明著有《巴黎,19 世纪的首都》。他分析描述了19 世纪欧洲社会生活的特征,就是现代性。说起来人们会觉得诧异,本雅明这本书的观察方法,除了来自马克思,更主要来自波德莱尔。波德莱尔和马克思似乎没有关联,其实不是这样,他们都是19 世纪的现代人,敏锐地捕捉到现代性的精髓。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是什么关系呢?是延续的关系,不是断裂关系。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是一伙的,它们都区别于古代和近代。那么18 世纪呢?18 世纪的启蒙属于近代,它处于中间阶段,处于终结古代与现代性萌芽之间。19 世纪的欧洲社会区别于以往人类历史的主要特征,就在于现代性的出现。可以深入浅出地进入“现代性”话题,不知不觉地将它扩展开来,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这种方法,不是思辨的,也不是纯粹经验的,它是描述过程中的分析,有赖于我们的想象力。《巴黎,19 世纪的首都》[2] 一书的译者刘北成先生在译者前言中这样写道:“1925 年,一条著名拱廊‘歌剧院拱廊’被拆毁。这件事刺激了超现实主义作家阿拉贡。阿拉贡以歌剧院拱廊为背景写了一部小说《巴黎的乡下人》。1927 年,旅居巴黎的本雅明读到这部小说,受到触动。用他的说法,现代人的欢乐与其说在于‘一见钟情’,不如说在于‘最后一瞥之恋’。”

6折抢先特惠价


这是关于现代人、现代性、现代生活的深入浅出的比喻,一见钟情表面上说的是暂时,其实是永久、稳定不变。“最后一瞥之恋”说的是消失,你所看见的事物、人和事情,在你看到的那一刻,就已经不是你表面上所看见的东西,它是别的东西。一个过程的真相,在另一个过程之中——这种情形,在波德莱尔那里就是他的诗集《恶之花》,在马克思那里,就是类似剩余价值、一切都成为商品。
巴黎拱廊在19 世纪被视为现代性的成就和象征,而到了20 世纪初,这么短的时间说拆就拆了,也许我们当代人还能看见侥幸的残余,它们似乎已是“古代废墟”了——社会生活变化快的情形,从19 世纪就开始了。如何开始的?要看看19 世纪的首都——巴黎,我们读19 世纪的法国小说,那里有时尚、上流社会、市民社会、大城市的繁华,所有从外面来巴黎的人,一时都难以适应,都成了“乡下人”。作为19 世纪的首都,巴黎在一切方面都是先锋,歌剧院、美术学院、科学院、时装、咖啡馆、沙龙,还出现了人类最早的以拱廊形式建造的百货商店。一个新奇现象出现了,就是城市中的闲逛者,无所事事地闲逛,波德莱尔称他们是“人群中的人”,一切人淹没在一切人之中。如果就像马克思说的,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那么人的精神状态,也像行为举止那样在闲逛,这是令人震惊的,因为它完全不同于乡下人的生活。农村生活是静止的,在熟人中间。而“人群中的人”是陌生人,这需要陌生人之间的社交礼仪。
“闲逛”一词,在事实与想象之间,在社会生活与文学想象力之间,居无定所,一切似乎都飘起来了,我们今天把来北京打工的外地人,叫作“北漂”,类似的情形200 年前的巴黎就有了。这些“巴漂”,在巴黎漂泊的人,本雅明称他们是大城市里的“波西米亚人”。
现代生活提供现代生活经验。旧社会不像社会,而像农村。现代性意味着大城市的社会。关于波德莱尔的诗歌,也许人们忽视了这些新诗完全是大城市生活的体验,是这种体验的万花筒,它是支离破碎的。所谓“恶之花”中的恶,与以往“岁月静好”中的安闲,形成鲜明对照。广义上的“乡村生活”一向被认为是善的。而大城市的种种“恶”,是商品与市场的产物。波德莱尔还作有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忧郁是一种恶。为什么忧郁呢?因为以往的经验断裂了,快乐要在罪恶中,或者在忧郁的环境中产生。
那么,学术著述呢?也许从本雅明开始,有了一种崭新的著述方法,它不同于以往的线性写书方法,线性方法是刻板的,它追溯事物的根本起源、目标、方式途径,形成一个思想的自我封闭体系。本雅明怎么写《巴黎,19 世纪的首都》这本书呢?他使用闲逛的写法、波西米亚人的流浪写法,这是现代性的写法。这里所谓“现代性”与我们今天说的“后现代性”并无实质差别。
我们知道后现代哲学家德勒兹的书,是我们时代精神的宠儿。德勒兹发明了很多具有我们时代特征的哲学概念,这些概念很多就类似闲逛,德勒兹说是“游牧”,他也欣赏哲学上的波西米亚人,他自己就是这样的思想家。如果说《恶之花》体现了19 世纪大城市的诗人体验,那么本雅明的著述就是他所处时代的文化体验,德勒兹的书,是我们时代的思想体验。
如果说以往的思维方式是思辨的、推理的,那么现代性的思维特点就是飘起来的,是图像的、直观的,是思想的万花筒。艺术总是最先反映时代面貌。由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19 世纪中叶到整个20 世纪,艺术流派和各种时尚的周期越来越短,令人眼花缭乱。如果我们是一个住在乡下享受“岁月静好”的人,那么很可能我们刚听说一个时尚的新鲜词,它已经开始过时了。你可能是个好人,但你是一个跟不上时代变化的人。我们知道,如今乡下的岁月静好已经不可能了,你或者跟着时代走,或者被时代拖着走。等媒婆来还是自己主动上前搭讪呢?这不是调侃而是一个时代的莎士比亚难题:“活着还是不活”。
我们可以用本雅明的方式,意象蒙太奇的方式,浏览现代性的万花筒,闲逛就是走马观花式的,支离破碎的意向与愿望并非学术含量低,而是说思维的速度足够快,眼疾手快能洞察出事物的幽灵。从事物表面所看见的不是真相,真相在别的地方。19 世纪的现代性,也像文艺复兴时代一样,打着复兴的旗号,却是推销自己的东西。现代性的目光当然不是朝向古代,而是未来。每一个时代都梦想着下一个时代。
旧事物面临严峻挑战,被迫改道。例如,1839 年出现了达盖尔银版照相法。摄影术的出现,对人物肖像画这个行当是一场灾难,它没有消亡却从此一蹶不振。绘画不得不另找出路,开始强调画面中的色彩,从印象派和立体派,到超现实主义。
梦幻、新奇、焦虑、忧郁、闲逛、眩晕感、陌生感,在这个基础上抒情,就是现代文学艺术。在这个基础上思考,就是现代学术。19 世纪以来的西方学术,经验逐渐战胜了思辨理性。脱离了经验世界,思想只是纯粹的乌托邦。要返回生活世界,要琢磨广告、琢磨大众的好奇心、琢磨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体验——这些现代性特征,很重要一点,就像“现代性”一词所提示的,它已经不是单纯的智力因素就能驾驭的。从诞生之日起,“现代性”一词就与艺术有关,它涉及好奇、震惊、想象力,不是古典哲学所理解的“经验”。
波德莱尔在一篇评论中这样写道:“他到处寻找我们当前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美好,即我们可以称作现代性的那种东西。”波德莱尔在这里指的是什么东西呢?一切不稳定的东西,它们是由时代、时尚、道德和情绪提供的。不稳定的东西,是在场东西中的不在场,这属于现代性,它已经没有了18 世纪启蒙思想家建立在确信时代进步基础上的乐观精神。
我们可以把自然比作金子,把人比作金戒指中间的洞。人就相当于金戒指的洞。没有洞,金子就不会成为指环。当然,这个洞也要依托金子。这个洞,象征着趣味、自由、否定性、话语、历史、有限、疾病、数学、诗歌。总之,它可以是你有能力说出来的任何东西。这就像为了说明一个事物,必须引进另一个任意的事物。这个洞里将出来什么,不可预见。


参考文献

[1] (法)伯努瓦-皮特斯,魏柯玲.德里达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36-137.

[2] (德)本雅明,刘北辰.巴黎,19 世纪的首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6折抢先特惠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从系统工程到系统科学的学习与思考——复杂性应对策略【直播预告·港大ICB家族办公室中心】国内外家族办公室的差异与共融世界丨德勒兹:《差异与重复》序言 | “雅典学园” 学习群德勒兹专题何怀宏 | 性恶论与政治秩序——对荀子人性论的分析与重释什么是「后现代」? | “雅典学园” 学习群后现代主义专题海德格尔:宗教哲学的任务和对象德勒兹《尼采与哲学》| “哲学的作用在于使人悲哀”​张世英|“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根本区别尹烨:从百岁到永生,科技进展与人生哲学的碰撞姜宇辉 | 先验经验主义与休谟问题——重思德勒兹哲学的一个视角中国现代化180年:现代化与现代性的两个命题 | 吴晓波季度讲堂一位志在扭转西方哲学乾坤的实践哲学家懂哲学的孩子,未来的学习生活会更有方向感反攻战果通报!乌军宣布收复——王德峰:西方哲学锻炼头脑,中国哲学滋养心灵语音播报│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④利奥塔与后现代技术科学从先验想象力到理念 ——早期德勒兹对康德先验哲学的解释与改造 | “雅典学园” 学习群德勒兹专题为什么说瑞幸才是后现代的纯爱天王?咀外文嚼汉字(242)“二刀流”,“双枪将”【上海美国中心活动】美国现代舞的历史和发展——玛莎·葛兰姆现代舞团的文化遗产,6月9日,周五,18:30-20:00阿兰·巴迪乌 | 法国哲学的探险从先验想象力到理念 ——早期德勒兹对康德先验哲学的解释与改造Nature | 揭示一种基因变异与一部分非洲血统人群中较低的HIV水平有关娘親舅大 (十)同場競技交互隐喻与涉身哲学 ——认知科学新进路的哲学基础精神分析与哲学 & 拉康的客体小a:自身差异的客体 | “雅典学园” 学习群拉康专题在纽大读经济学的学长的亲身感受:清华北大和美国Top30大学的差距在哪里?中共,生的残忍,死的猥琐混沌学园:从百岁到永生:科技进展与人生哲学的碰撞(102页)我眼中的“爱”​姜宇辉 | 先验经验主义与休谟问题——重思德勒兹哲学的一个视角 | “雅典学园” 学习群德勒兹专题哲学拯救现代人的精神处境博士镇长将六年基层工作总结为“四个三”,充满哲学的味道!一对夫妻外加“孩子妈”的家庭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