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正在全面超越?重磅解读来了

正在全面超越?重磅解读来了

公众号新闻


私募量化VS公募量化哪家强?
人才与科技的竞争是关键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近年来,量化私募行业发展迅速,在业绩表现等方面似乎在全面超越公募量化。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私募指增产品平均收益超过5%,好于公募指增表现;拉长时间看,2021年、2022年私募指增的业绩也好于公募;同时在超额收益方面,近几年私募指增也好于公募,且持续性较好。
           
业内人士分析,投资策略、投资工具、交易约束、运作模式、人才团队等方面,都可能是影响因素。但实际上,这几年公私募量化都涌现了较为优秀的机构和产品。这几年量化私募迎来发展大时代,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策略和产品,与公募量化产品形成互补,市场人士认为发展的关键是人才与科技的竞争。
           
近年私募量化表现超越公募?
           
2021年以来,私募量化指数增强产品的平均表现均好于公募指增。朝阳永续数据显示,2021年私募指增的平均收益为23.02%,而公募指增同期收益为5.85%;2022年私募指增的平均亏损为11.92%,而公募指增平均亏损19.13%;从今年情况看,截止7月7日,今年以来私募指增的平均收益率为5.19%,好于公募指增0.63%的平均收益率。           
           
           
雪球副总裁张舒冰表示,不考虑被动指数基金的话,公募量化的整体规模相比私募量化要小很多,公募量化以指数增强策略为主,私募量化可以投资各类衍生品、开发更多样的投资策略,两者对比的话,只有指增策略有数据参考意义。从近几年来看,2019、2020年公募指增表现略强,平均绝对收益率分别为37.84%、39.80%,这两年代表私募指增的朝阳永续指数增强细分策略指数收益率分别为33.25%和33.11%。但是,2021和2022两个年度私募指增表现更好一些,朝阳永续指数增强细分策略指数收益率分别为18.88%和-9.53%,同期公募指增的平均收益分别为8.90%和-19.14%。
           
从超额收益来看,排排网财富合伙人项目负责人孙恩祥称,量化公、私募产品各具优势,但综合考虑更易做出超额收益的量化产品,私募更具天然优势,近年来私募指增产品费后整体业绩表现优于公募。比如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今年上半年有业绩记录的882只量化多头产品整体超额收益为6.10%,其中近92%的量化多头产品实现正超额。
           
招商证券金融产品研究首席、金融产品部执行董事贾戎莉认为,从私募指增近年来的发展情况来看,整体业绩普遍优于公募,且持续性较好。“从我们跟踪的优选产品的超额收益表现来看,私募量化指增管理人的中证500指增策略的长期年化超额收益多数分布在20%-25%;从近一年情况来看,虽然超额收益较往年有所下降,但仍然有10%-20%的超额收益。私募1000指增的长期年化超额收益多数分布在25%-35%,近一年的超额多在17%-25%。中小市值股票的高波动特征为量化策略挖掘超额收益提供了肥沃土壤。相对而言,优秀的公募量化指增产品长期年化超额收益多在5%-15%,与私募量化相比存在差距。”
           
格上财富金樟投资研究员遇馨也举例,选取百亿量化私募500指增和近1年排名前30的股票型公募500指增(产品名称中含“500指数”之类),截至2023年7月14日,百亿量化私募500指增年内平均超额5.7%左右,而公募的平均超额大约1.3%。
           
“我们留意到,公募基金的投资要求限制比私募产品要多,比如名称中带有‘XX指数增强’的公募基金,至少80%的选股要来自成分股内,同时换手的要求,包括满足流动性等,比私募的限制要多。但公募带‘XX量化多因子’,虽然对标中证500,但可以全市场选股,超额来源更广,其年内超额收益在10.5%左右。”
           
投资策略和工具、运作模式等
私募量化相比更加灵活
           
业内人士分析,投资策略、投资工具、交易限制、运作模式、人才团队建设等方面,都是近年来私募量化超越公募量化背后可能的原因。
           
关于私募量化表现好于公募量化,张舒冰直言,这个结论无法通过业绩简单对比结果得出,这与公募与私募产品策略选择与交易约束、市场环境选择都有一定的关系。首先,市场上的私募量化以量价因子居多,具备换手率较高的特征,多数年化换手率在60-150倍,持仓周期为日内到数日不等。但由于短周期量价策略有效性衰退快,因此对私募管理人投研能力和交易系统更新迭代能力要求高,比较适合在市场交易量大、波动大、风格轮动频繁的时间段。而公募量化以基本面量化策略为主,年化换手率水平为10-25倍水平,需要信息较为多维。其次,私募量化产品受到的投资限制较少,可以做T0交易且接受一定的行业偏离度;而公募量化不能进行日内反向操作,对衍生品的运用有较大的限制。
           
孙恩祥称,多数私募量化业绩能超越公募量化来自多方面因素:第一,量化私募投资策略丰富,能够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量化公募策略相对单一;第二,量化私募投资工具较多,市场现有投资品种其都可以涉及,而公募因其投资限制,可投标的较少;第三,从行业看,近两年新增量化私募较多,规模扩张显著,而量化公募发展虽稳步增长,但目前市场仍以主观多头为主,量化产品相对较少;第四,运作模式上,私募起投金额较高,流动性较差,而公募起投门槛低,流动性较强,遇到大额资金申赎会对整个产品业绩造成影响。
           
遇馨表示,私募量化的限制更少,获取超额收益的空间更宽泛。从策略来看,私募量化可以叠加T0,可以做高频策略;公募由于交易限制、仓位限制等,策略上有所不同;在投资工具方面,私募量化更宽泛,可以使用更多的衍生品工具;从行业发展看,公募可以发挥中低频策略的优势,私募量化可以发挥高频方面的优势,或者在策略的多元化方面更加丰富;运作方面,私募量化一般有份额锁定期等,流动性方面不如公募基金。
           
从投资策略角度分析,启林投资认为,近年私募指增产品整体业绩表现优于公募,且持续性较好,原因主要有:第一,私募指增产品采用量化作为投资手段,公募基金产品主流以主观投资作为投资手段,过去几年市场风格波动较大,对于主观投资难度较大,整体来说量化的手段更适应市场环境一些;第二,公募基金有部分基金规模较大,持股集中,对于基金的交易和投资造成难度;第三,大部分公募基金产品在行业和风格上有较大的暴露,这导致其业绩表现相对于指数来说有较大的波动。
           
鸣石基金也持类似观点,公募量化和私募量化在投资策略和持股数量等方面差异明显。公募量化目前的投资策略以低频的基本面策略为主,在投资决策上以基金经理主导,持仓数量较少集中度较高,受交易限制和换手约束等因素影响,其交易频率低,以月度或季度为周期换仓。私募量化投资策略由量化投资模型决策,由计算机程序化交易,既有量价策略也有基本面策略,在选股上是全市场选股,持股数量可达几百只,换手率较高。
           
另外,从人才角度看,孙恩祥表示,人才竞争上,私募机构在高精尖人才上的投入毫不吝啬,公司内部具备成熟的考核机制筛选、留住人才,近两年部分业绩优秀的公募基金经理选择去私募任职。遇馨也称,大型私募量化公司可能投研上百人,竞争激烈,一般会用有竞争力的薪水吸引人才。
           
贾戎莉认为,私募量化的投资策略更加多元化,交易更加灵活,因子结构更为丰富,尤其在不同期限的量价、基本面及另类等因子的累积深厚,组合优化与风控更加严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前沿方法的使用,软硬件的投入、算力升级、人才配置等。此外,重要的是私募管理人的公司治理优势,容易形成“业绩优秀-规模扩张-收入增加-投研投入-业绩优秀”的高效的正向反馈效应。
           
朝阳永续基金研究院研究总监、向日葵投资FOF研究总监尹田园表示,以股票量化为例,私募量化受到的限制小于公募,可以高换手,策略上也就丰富很多,提供了更多Alpha来源,此外人才也更多地聚集在私募领域,推动了策略上的快速迭代开发。
           
量化私募迎来发展大时代
人才与科技的竞争是关键
           
不少机构认为,实际上近年来私募量化和公募量化都有比较优秀的机构和产品涌现,但私募量化发展速度更快。
           
“从行业发展看,私募量化大概从2014年逐渐兴起,过去几年发展较快,目前在私募基金占比接近25%;公募量化起步更早,但整体发展较慢,在公募基金中占比低于10%。”启林投资称。
           
启林投资进一步表示,从运作模式看,私募量化一般采取平台型多PM或者大团队作战两种模式,公募量化一般以单一PM为主。在投资策略和工具使用上,私募量化逐步用AI赋能策略开发的各个流程,有完善的策略研究平台,在基础设施方面有较大的投入和长期的积累。还有人才竞争上,由于私募基金有业绩报酬,可以提供顶级人才更好待遇,有相对更强的对人才的吸引力。
           
鸣石基金认为,私募量化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策略迭代速度、策略频段、人才积淀、新技术应用、硬件支持等方面均有较大优势,近年来,其在产品超额收益上更加持续稳定,管理规模增长也更加迅速。而且,随着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交易算法等新技术手段的使用,提高了私募量化策略的投研效率,使新策略的研发更加纵深化,更多另类数据的处理及复杂模型的应用也成为可能。
           
张舒冰称,相较公募量化,私募量化在算力投入、人力投入、统计学、数学方法应用,因子挖掘、模型构建、因子数量、因子质量、因子迭代、回测效率、持仓频率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同时,私募量化的策略也相对更丰富,如雪球基金上线的量化策略产品中,就覆盖了套利、中性、指增、量化选股和CTA、CTA+等方向。尤其是套利、中性等中低波动策略,很好地与公募基金空缺策略形成互补,可以给投资者提供波动适中、收益性也还尚可的投资选择。
           
对于量化投资来说,核心竞争力在于策略的持续迭代,本质上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鸣石基金表示,私募需要源源不断的软硬件研发投入,以保证策略的有效性,快速适应各种市场风格。公司除了有传统金融专业人才,也有人工智能、计算机、数学、物理等专业的顶尖人才。
           
启林投资认为,量化私募本质可以看作一个技术公司,对于新的技术的追逐和高的研发投入哪怕相较于其他的高科技公司都不逞多让。启林投资是业内最早一批以人工智能方法作为主要策略研究方式的公司。在人才、算力和数据三个维度坚持长期投入,积累技术优势。


公私募量化各有千秋
量化行业将迎来长足发展

                      

中国基金报记者 任子青
           
近年来,随着量化行业的快速发展,公、私募量化之间的差异逐渐显现。其实,公募量化与私募量化在运作模式、策略研究、人才团队等方面各有优势,投资者应当理性看待,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展望未来,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国内公募和私募量化在国内依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未来行业将呈现百花齐放、各展所长的高质量竞争格局,为投资者提供多元的资产配置类别。
           
公、私募量化各有千秋
投资者需理性看待
           
具体来看,公募量化与私募量化在运作模式、策略研究、人才团队等方面各有优势。鸣石基金表示,就量化行业而言,私募量化的优势在于投资的广度,量化投资全市场选股、持股分散、策略迭代迅速、中低交易频段齐全,且策略类型也很丰富。此外,私募量化在顶尖人才和新兴科技的使用上领先公募量化。而公募量化的优势在于研究的深度,其基本面策略在产业趋势、个股研究深度等方面具备有一定优势,投资门槛也比较低。
           
排排网财富合伙人项目负责人孙恩祥表示,从策略构成方面来看,量化私募的策略丰富多样,而量化公募因监管限制可投资的品种较少。从系统搭建方面来看,大部分量化公募在交易系统上的投入通常不及私募,一般会采购外部现有系统进行交易,而量化私募从初创期就开始使用自己内部开发的交易系统,并根据规模的增长不断更新迭代,寻找有效因子增加策略容量。在投资标的方面,以指数增强为例,公募要求投资80%以上对标指数的成分股,主要以基本面因子为主;而私募理论上没有限制,可以放宽敞口通过不断挖掘量价、基本面因子等创造更多超额收益。在公司收入方面,量化公募收入由认申购费和管理费构成,管理规模是公募机构收入的关键要素,而私募增加了计提20%的后端收入,相比之下产品业绩表现更为重要。
           
“私募量化和公募量化并没有一定的孰优孰劣。”雪球副总裁张舒冰认为,首先,量化强调投资的分散性,公募量化相对更多偏向低频、基本面因子构建的策略模型多一些,而私募量化更多是赚取市场短期定价失效的钱。
           
其次,公募与私募产品的投资限制、风控约束条件不同。以1000指增产品为例,公募指增与基准指数表现年化跟踪偏差约6-8%不等,而私募产品多以跟踪指数的Barra各个因子均值加减0.5倍标准差作为上下限,并且接受一定的行业偏离度,所以私募产品之间的业绩表现偏离度更大。
           
最后,费用不同,私募量化会根据产品表现进行超额业绩提成,且资金门槛更高。综合看,二者各有优劣,更建议投资者结合自己的理财目标与策略偏好进行选择。
           
格上财富金樟投资研究员遇馨补充道,从业绩透明度来看,公募基金由于监管的要求,定期会披露持仓等各种信息,相对而言私募基金的透明度低很多。
           
此外,招商证券金融产品研究首席、金融产品部执行董事贾戎莉表示,就量化行业而言,私募在过去几年无论是业绩还是规模都表现出较强优势,尤其在绝对收益目标策略上,精进的管理人始终在持续追求超额收益的高质量与稳定性。当然,对于投资者而言,也存在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充分、策略的稳定性、较高的门槛及费用、产品业绩一致性等问题,需要认真甄别。就公募量化而言,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交易便利、流动性好、费用低廉、投资门槛低以及在量化基本面方面的投研优势。除了业绩挑战之外,对投资者的沟通和服务也将成为公募量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百亿量化私募同样表示,公募的投资者更加广泛,起投金额低,投资者覆盖更广,可以给A股带来稳定的资金。公募多以基本面因子为主,在基本面深度研究上有优势。而私募的投资者需要是高净值人群,起投金额在100万以上,需要有至少半年的封闭期,对投资者来说,流动性有一定限制。优势在于策略更丰富,算力投入上更多,决策流程上约束较少,在人才激励机制上更灵活。
           
启林投资认为,公募量化基于平台的诸多资源,可以把主观基金经理的研究和量化投资的手段结合进行投资。公募量化在公募基金的整体占比较低,未来发展空间大。但由于量化需要长期高的研发投入,公募由于机制的原因比较难支持长期大的技术研发投入,对于顶级人才吸引力也有限。另外对于私募量化来看,技术积累和对人才吸引力强,长期业绩好。但品牌和宣传不如公募,产品门槛相对高,募资较难。
           
朝阳永续基金研究院研究总监、向日葵投资FOF研究总监尹田园称,公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整体运作规范性上,产品间的业绩方差相对较小,此外还有费率上以及流动性上的优势,不过公募量化在策略丰富度以及迭代速度不及私募。
           
未来量化行业将迎来长足发展
行业白热化竞争状态将会延续
           
因公募量化与私募量化的优劣势不同,所以其受众客户也不尽相同。孙恩祥表示,量化私募产品比较适合追求超额收益,且要求策略多样性能够长期投资的高净值客户;而公募因投资门槛低、流动性强、投资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全面适合普通投资者以及专业投资者。
           
张舒冰同样表示,私募量化基金覆盖的投资策略相对更多样,能够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但对资金门槛的要求较高,更适合作为核心策略、投资资金可满足、理财目标多元化的投资者进行配置。而公募量化基金资金门槛及费用更低,更适合普通投资者进行配置。总体来看,投资者在过去一年对公私募量化策略的认可度均有所提升。
           
贾戎莉认为,公募量化适合于个人客户以及交易型客户。而私募量化产品适合高净值及机构客户,尤其基于严谨的风险管理思路所衍生的对冲套利类策略,适合构建绝对收益策略。
           
对于公私募的未来发展路径,孙恩祥认为,公募量化因监管法规限制以及内部风控严格,未来发展路径只能在现有策略基础上不断优化并控制风险,加强基本面研究深度。量化私募未来发展路径较为灵活,无论是主动尝试监管新开放的投资工具,还是优化迭代策略本身等,通过多种方式为客户创造超额收益。
           
展望未来,贾戎莉认为国内公、私募量化行业仍然拥有长足的发展空间。虽然超额收益的收敛是必然趋势,但目前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中,个人投资者交易占比仍然较大,量化机构的策略迭代效率仍然比较高,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使得优秀的量化管理人能够不断提高生产力。同时,伴随着我国A股市场的完善发展,衍生工具逐渐丰富,量化策略的容量也会动态提升。未来,量化行业的竞争格局或将围绕在超额收益的质量与稳定性、细分领域的聚焦深挖、多策略的配置与组合等几个方面展开,买方视角的金融产品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鸣石基金表示,当前国内公募加私募的量化管理规模约占市场总规模比例很低,而美国市场量化资管规模占比达40%至50%,中国市场量化产品的“饱和程度”只是发达市场的约十分之一,国内量化行业发展前景值得长期看好。
           
张舒冰称,2019年后,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开始在量化策略中得到运用,市场竞争加剧,不同管理人发展的策略和思路开始出现分化。相较海外市场,国内市场量化管理人对于市场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还相对较小,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同时,量化策略依赖的金融衍生工具在国内丰富度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相信未来整个量化行业将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为投资者带来更多更丰富的产品。
           
启林投资认为,长期来看,公募和私募量化在国内依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行业将呈现百花齐放、各展所长的高质量竞争格局,为投资者提供丰富多元的资产配置类别。
           
“未来,公私募量化都会有比较明朗的发展前景,但在人才、技术方面的竞争会愈加激烈。”遇馨说道。
           
孙恩祥也表示,公、私募量化各有千秋,未来发展两者应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占据规模优势的公募机构应努力做出超额业绩,超额表现优异的私募机构应保证业绩的同时不断提升策略容量,扩大规模。随着量化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攀升,未来整个量化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主流宽基赛道愈发拥挤,各量化机构只能另辟蹊径,通过多元化投资策略寻找机会。在极端行情下,整体业绩没有优势的量化机构更是会通过降费、提高流动性等方式存活下去。

编辑:小茉
审核:陈思扬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读木心《豹变》​券商首席,重磅解读!二季度GDP同比增长6.3%,专家解读来了→资本市场改革又一次提速!重磅解读来了高水平高校如何培养高素质中小学教师?“国优计划”权威解读来了!托福和GRE考试改革后有什么变化,官方直播解读来了!阿里巴巴2024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全面超预期;美的拟赴港上市|绿研院日报全面超越LLaMA2,月下载量超三百万,国产开源大模型如何成为新晋顶流?严禁出国养老?!网传大批国内退休干部出国养老,引巨大争议!解读来了!澳洲也有类似做法,但养老金可能“打折”正式落地!『希腊买房移民』50万欧新政最新解读来了中央定调!买房“四限”政策调整?最新解读来了老烟记事(351) 不来电刷屏了!证监会重磅出手,加强程序化交易监管!影响多大?最新解读来了磁力聚星双11政策重磅解读!达人营销作战宝典助力商家决胜大促老高讲《灌篮高手》Elon MuskNot teaching and explaining the relevance is core probl《上海灘》下半年股债投资如何做?行业大咖重磅解读配置的力量!最新投资思路大曝光!影响很大!刚刚,最新解读来了!“稳增长,提信心”!重磅解读来了人民币汇率跌破7.2!未来怎么走?出国留学、企业进口怎么办?全面解读来了→中国旅游强劲复苏 箱包巨头新秀丽核心数据全面超越疫情前10000字重磅解读!万亿市场迎来"牛回头"!限购令纷纷袭来,影响多大?机构解读来了"三重利好"!关于自贸区、自贸港制度开放33条,权威解读来了!EVUS超过2年不更新取消美国签证?莫慌!信息核实+官网解读来了!他说:“中国已在很多方面超越美国”人民币汇率跌破7.25!分析师:警惕汇市“羊群效应”!原因是什么?未来怎么走?全面解读来了刷屏了!刚刚,重磅解读来了!万亿级板块机会来了?重磅解读!无需人类反馈即可对齐!田渊栋团队新作RLCD:无害型、有益性、大纲写作全面超越基线模型【G1-G12】学数学,如何轻松领先同龄人至少2-6个年级?重磅解密!降费大利好,私募解读来了智源开源最强语义向量模型BGE!中英文测评全面超过OpenAI、Meta官方解读来了!促消费政策不是"掏空钱包""透支需求"…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