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钱理群: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连老师也不看书了
这些年我们把教育越说越复杂,越糊涂。现在应该返璞归真,回到常识上来。
教育是干什么的?老百姓有一个最朴实的说法:孩子上学,就是“去读书”。读书,这就是关键;引导学生读书,是教育的根本职责。我们现在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大家都不读书,老师不读书,学生也不读书;或者说,老师只读教学参考书,学生只读和应试有关的书,学校里完全没有自由阅读的空间和时间。
现在,我们要恢复教育常识,就是要重新营造自由读书的条件,环境和气氛。
在我看来,要办好教育,需要三个条件。第一就是要有“好校长”。而好校长的一个重要品质,就是“喜欢读书”。还要有“好教师”。好校长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物色、培养一批好教师。什么是好教师?应该有三爱:爱教育,爱学生,爱读书。
还要有一个好的图书室。里面不能只有与应试有关的书,应该有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适合孩子读的好书。现在是网络的时代,图书室里还应该有电脑设备。即使现在难以做到,以后也要创造条件,完善网络设备。要知道,网络将是年轻一代主要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在这方面路落后了,将处处落后。
什么是教育?就是“爱读书”的校长和“爱读书”的老师,带领着学生一起“读书”。就这么简单。但真要做到,还不容易。中小学教育是干什么的?也是三条:
一是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二是教给学生好的读书方法;三是养成读书的习惯。做到这三条,学生就会一辈子读书,受益无穷。除了引导学生读纸质的书,还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
还应该引导学生读“生活”这本活书,大书。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脚下的土地,土地上的文化与父老乡亲。“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每一个地方的老百姓都找到了一种适合于在自己乡土上生存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形成了相应的地方文化与地方知识。
我们的教育,特别是乡村教育,应该编写“乡土教材”,开设乡土课程,引导学生学习地方文化和地方知识,从而和养育自己的这方土地建立精神联系。以后学生长大了,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自己的“根”。
即通过读书,养成了读书兴趣、方法和习惯;又通过乡土知识的学习,在自己的家园扎根,这样,就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个终生学习的底子,一个终生精神发展的底子,有了这两个底子,以后无论遇到什么,都能从容应对。培育这两个“底子”,我们基础教育就尽职尽责了。
我为什么不谈教育呢?坦白说对教育非常熟了,我很强烈感觉到我们的追求和我们能做的东西之间的矛盾实在是太大了。现在不是大有作为的时代,但是我们是可以小有作为。如果我们努力可以中有作为,就很不错,就很了不起了。我们要静悄悄的教育存在变革,一点点的做。在帮助孩子的这个过程当中,你自己也改变了,你也感到你的生命力有价值。
我们要推动教育改革,也可以考虑从组织读书会开始。现在教师中组织读书会,校长也以普通读书人的身份参加。定期共读一本书,边读边讨论,不仅读教育的书,还要读文学、社会、历史方面的书。
一本一本读,就会形成某种共识,然后大家商量着共做一些关于教育改革和乡村建设的事情,把读书与实践结合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就会逐渐形成学校的教学骨干队伍。以后还可以推广到学生中去。这样逐渐积累,就会在学校里自然形成读书的氛围。我把它叫做“静悄悄的教育存在改革”。
不声不响的,实实在在的,一点一滴的做,而且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就看你是不是“有心人”。我们现在正要呼唤教育的“有心人”。
本文选自公号2keys,选编
▼精英说今日视频推荐
你“在看”我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