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结核酸采样员:多挣点钱,赶紧走
日薪过千的生活已不再来
核酸采样员,你一定对他们不陌生。
故事的一面是令人艳羡的超高薪资,据说行情最好时日薪过千,工作一周就能拿下最新款iPhone。没有比这更诱人的工作条件。
而另一面,他们在高温天气里,在厚重的防护服里,撕开棉签,抬手,再将棉签头塞入试管,这样的流程每天至少要重复1500次。有人把这称之为无情的工作机器,更多描述还包括新型流水线、核酸潮流下的时代大迁徙。
但变化时刻在发生着。薪资没有那么高了,“从6月份开始都是400块钱左右”,工作时长也在变化,如今,许多检测机构只开放半天,于是日结工资降到250~300块。许多人曾怀抱着财富梦想从小县城来到大城市,如今他们偶尔接活、继续流动,或干脆回归原本的生活。
那些在他们生活中出现的不确定性,也属于我们每一个人。
一
核酸采样员:
工作8小时,抬手1500次
早上6点半,天已经大亮。核酸采样检测点前早已经排起了长队,悠闲的老年人们和不停看时间着急上班的年轻人们,一同焦急地等待被核酸采样,以便于健康宝的日期数字显示为三天以内。
核酸采样点的运营时间通常是早上7点到下午5点半。早晨6点半,核酸采样员李晶,和她的搭档身份信息录入员陈凤,已经到达采样点,为即将开始的采样做准备工作。
准备步骤非常复杂。在这个过程中,她需要将医用N95口罩、医用一次性蓝色无菌帽、防护服和防护隔离鞋套、防护面罩、双层的医用橡胶手套依次穿戴到身上,手腕处还要缠上几圈胶带固定手套。裹上这身厚重的装备以后,至少到中午吃饭前都无法上厕所,撕开封条的防护服便算作废。因此,李晶习惯在每天早晨6点前便不再喝水,大多核酸采样员也都保持着这样的习惯,以防突如其来的生理需求。
李晶的搭档,身份信息录入员陈凤,也在此刻穿好了她的蓝色隔离服和防护面罩。采样亭外维护秩序的保安陆陆续续在7点前到达,摆好了健康宝的扫码登记二维码,拿上了体温枪。
临近7点,李晶拿出手机,拍了一段核酸采样亭的排长队小视频发到了她们的采样群里。和其他点位的采样护士一样,视频或图片下按照规范工作标注着:XX点位已开始。
核酸采样棉签与试管
核酸采样员们每天的工作严格地按小时划分。每隔一小时,便有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会开车前来取走采好的样本。李晶需要在装样本的袋子上,写上XX地点,XX管XX人。然后在微信里将采集数据上报给点位的负责人。与此同时,录入员陈凤需要在录入系统里面点击封管和封箱,表示这一小时的采样结束。
紧接着,没有片刻休息,录入员便又扫描出新的开箱码和新的样本管,开启新一小时的工作。
工作时间通常是上午7点到11点,短暂的午饭和休息后,下午1点半至5点半继续如此。平均一天下来,每组人大约会采集1500~2000人的样本。
下午5点半,结束一天工作后,李晶需要统计第二天需要的医疗器械物品,上传到检测公司的群里,第二天会有工作人员运送过来。再整理医疗垃圾,把医用废弃耗材和穿过的隔离衣和防护服,装进黄色的医疗垃圾袋子里,打包封口后,放在核酸采样亭外面,等待收医疗垃圾的工作人员拿车拉走。
这样,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李晶锁好核酸采样亭的门,回家洗去一身咸汗,沉沉睡去,迎接第二天的工作。
二
50元/小时,快速上岗
29岁的采样护士李晶是陕西人,身高175,性格开朗,一个标准的西北女孩,用同事的话来说,颜值高会说话,特别能吃苦。
卫生学校毕业后,她在家乡的县医院当了两年护士,因为受不了白夜颠倒的工作时间和琐事杂乱的工作内容,最后辞职回家结婚。有了孩子以后,她在家乡的私立口腔医院当护士,做着早八晚八的固定工作。
2021年,她无意间发现曾经的护士姐妹高梦瑶,现在去了一线城市上班。她在朋友圈发布招聘信息:招聘核酸采样护士50一小时,录入员25元一小时。工资挺高,她有点心动。但又一想感染的风险太大,离家太远,她还是忽视了这条信息。
接着,连续几天,她一直看到高梦瑶在朋友圈发布招聘信息。不时还夹杂着,她拿着最新的iphone手机,戴着宝格丽的新款首饰,Gucci腰带的各种照片。李晶想,自己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小地方,这些东西只在网上看到过,如今自己如此熟悉的朋友也拥有着。
于是她在微信上联系了高梦瑶,简单地咨询了工作内容。刚开始她担心没有经验,做不好。在微信上说,我没有经验,连防护服怎么穿都不会,有培训吗?可以先去实习吗?得到对方的支持和鼓励后,她下定决心动身去做核酸采样员。
几天后,她在口腔医院办了停薪留职,收拾好行装,做了核酸,便坐上了前往一线城市的高铁。
成为核酸采样员的过程非常迅速。在高梦瑶的接引下,李晶很快安排好了住的地方,去了她们的核酸检测公司。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看了李晶的护士证和以前的工作照片后,便把她拉进了公司的核酸采样群,群名里标注着日期和地点。
第二天,按约定时间到指定地点,在大群里发送“已到位置”,李晶便正式成为了核酸采样员。
等待在核酸采样亭前的人群
检测开始了。当天被分到的采样点因为人多,因此公司派了两组人,相互轮换。最开始,李晶站在采样员王媛身后,看她如何操作。王媛接过样本管,准备采样棉签,酒精喷雾手部消毒,被采样者张大嘴巴,露出嗓子眼,大喊一声“啊”或者露出喊“啊”的口型时,王媛迅速撕开和取出棉签,在嗓子眼里面的舌根咽喉部位进行刮擦,采样完成,把棉签放入样本管,折断并盖好盖,这就完成了。李晶曾在抖音上反复观看核酸检测的采样教程,也对着镜子拿棉签在自己嘴里实验,这和她在网上看到的差不多。
两个半小时后,李晶上岗,她学着之前看别人换穿防护服的样子,有模有样地换好了,之后,防护面罩,双层橡胶手套,手腕处缠胶带。一切就位后,便替换下了王媛。
第一次上岗,她不免有点紧张和拘谨,为了不让被采样的群众看出新手,李晶故作镇定,一个接一个按流程进行核酸采样,虽然动作慢点,但好歹人流高峰期已经过了。
中午吃饭时,王媛跟她交代起以往的采样经验。有人上班着急忘记戴防护面罩,或者防护服上没有粘贴好拉链外面的胶条,被检查组查到拍照重金罚款。还有人不小心将未拆封的采样棉签掉在地上,捡起来以后被采样的人投诉。最可怕的情况是跟采样群众发生冲突,或者下班早退而丢失样本,这不仅会罚款,还会被公司开除,永不录用。
但大多数情况下,意外不会发生,采样员们只需依照着规定的步骤,工作便会顺利地进行下去。
三
流动的现在,不确定的未来
24岁的男护士张林,从事核酸检测工作已经有大半年了。之前,他在一家私立口腔医院上班,单位效益不好,于是他在朋友的介绍下,从事了核酸采样工作。
张林的工作经验丰富,干得时间久,体力好,于是大多数时间,他会听从公司的安排,被调配到不同的位置进行核酸检测。大规模核酸时,他便负责到小区露天采集,其他情况下,有时是去居家隔离的人员家里上门入户,有时是在核酸采样亭里早七晚五。前天晚上交代好,第二天他便会流动到各个位置,做核酸采样。
最耗费体力的是给居家隔离人员上门做核酸。不同于固定采样点位,这项任务得来回不停奔走,不停地打电话联系被采样人员,随身还要携带着所需的医疗物资,酒精杀菌喷雾剂,样本管,采样棉签和垃圾袋。
出发前,张林会得到一张人员表格,他必须提前规划好一天的路线。每当进到一个小区时,便开始打电话联系。由于居家隔离被采集人员住的分散,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只能先带着医疗物资到目的楼层,再迅速穿好防护服,再给这一户做完核酸后,再给自己消杀,脱掉防护服装进医疗垃圾袋,封口打包好带走。如此再进行下一家居家隔离人员采样任务。
除去午饭和晚饭,一天之内,张林不是在去上门做核酸的路上,就是在整理医疗物资进行准备工作。直到名单上的最后一家居家隔离人员核酸采样完成,封箱交完样本后,自己再做个核酸,一天的工作才正式结束。
一天下来,手机里面的微信运动足足好几万步,回家洗漱完毕,他往往根本没有力气看手机,倒头就睡。
小区里的核酸检测
小区的大规模核酸检测没有那么耗费体力,但工作通常会因为高温变得难熬。采样点通常在露天室外,上午温度低,中午温度高。早起时天冷,衣服穿得不少,等过了一段时间,便开始忙得微微出汗,但密闭的防护服不透风也不透气,就只能任汗自流。
在小区做核酸,总能遇到那么几个怪人,和别人格格不入。有时是不带身份证,后面排了一大堆人,慢慢悠悠才开始翻手机里的身份证照片。有时是过分严苛,在进行采样的时候,要是棉签捅深了,便说你不专业乱来,捅浅了吧,逢人就说你糊弄了事。这是采样员们最头疼的地方。
对比之下,在工地或工厂的单位便轻松很多。每个人都客客气气的,不用反复纠正排队的距离,也不反复引导露出嗓子眼,大大节省了采样的时间。采样间隙休息时,许多时候还会留下来吃一顿丰盛的午餐。用采样护士们之间的话来说,这是最舒服的点位。
在核酸检测公司,采样人员之间几乎互不认识。每天的工作结束后,负责人便会在微信群聊里@所有人,询问明天能来的人,再建立新的群聊,设置新的群名称。大多数情况下,每天的采样护士都在变化。他们之间的大多数人都不会再联系,工资通常是次日发放,干得久了周结。但都是线上转账,因此,许多人连发工资的检测公司负责人都没有见过。
经常有人问张林,“你们是不是日薪过千啊?”这可能是过年时的价格,现在根本没有这么多,一小时50块钱,疫情爆发高峰期会涨价到60元左右,钱变得越来越少了。
核酸采样亭里每日所需物资
采样员们的身体诚实地记录了某些印记。一天抬手上千次,右臂三角肌和颈椎难免出问题,通常是贴膏药、拔罐或找人按按肩膀,“回家休息一晚上也就差不多缓解了。”长时间戴着双层医用橡胶手套,指甲也会变得无比脆弱,有时会裂开一层缝隙。还有人的手臂和肘部起了湿疹,防护服和医用N95口罩也捂得人皮肤长痘,工作的时候,采样人员们都不会化妆,因为厚重的油脂最终会化去所有化妆品。
但没关系,没有人打算长期做这份工作。
人们在不同的核酸检测公司流动,一位核酸检测机构的管理人员,曾认真地调研过大家未来的去向,得到了一个意料之内的回答:“多挣点钱,赶紧走”,十个有七个都是这样想的。有些人改了行,去做医美,或者销售,有的人干脆回到原单位去,大部分来到这里的人都属于私立的医院或机构,“反正哪块工资高去哪块”。
作者 吴峥 | 内容编辑 何晓山 | 微信编辑 Jessica
每周一三五更新
投稿给“看客”栏目,可致信:
投稿要求详见【投稿规范】
你可能还喜欢
看客长期招募合作摄影师、线上作者,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查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