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对疫情已经疲惫的美国人更怕通胀

对疫情已经疲惫的美国人更怕通胀

财经


基本上美国人的收入和通货膨胀的涨幅未能出现相关一致性,他们在食品和家庭必需品方面已经转向了更便宜的替代品

 图/视觉中国


文|《财经》特派记者 金焱 发自华盛顿

编辑|苏琦

 

当地时间5月2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2018年底以来首次达到3%,创下数十年来最大债券抛售潮的一个新里程碑。 

  

基准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约11个基点至2.994%,基准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在美国交易时段开始时大涨,并于后市一度触及3.002%的高点。30年期美债收益率跳升超过9个基点,至3.044%。20年期国债收益率此前已经率先在4月11日突破3%的水平。

       

10年期美债的走势使收益率达到2018年12月3日以来的最高水平。基准收益率在2021年底接近1.5%之后,今年迅速上升。3月底时仍在2.33%附近交易。5月2日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随后小幅跌破3%,收于2.995%,仍高于4月29日的2.885%。

       

在华尔街从业20余年的贝瑞研究CEO吉俊礼(James Early)对《财经》记者解释说,华尔街的交易员终于在现实面前警醒了——投资者已习惯了超低的利率,在低利率泡沫中过了十多年,他们意识到现在情况正迅速改变。美联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严重低估了通货膨胀,现在它必须弥补这一点,他们在和看不见的对手作战,也可能出现过度补偿,以防重演上世纪70 年代糟糕的滞胀,它扼杀了美国经济。所以,利率可能会升得很高。 

      

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是从房贷到学生贷款等各种借贷成本的参考指标,该收益率上次收在3%上方是在2018年11月,去年底的水平仅为1.496%。俄乌冲突和疫情相关供应链问题而加大的通胀压力,今年帮助推高了债券收益率,并提升了市场对美联储收紧政策的预期。美联储官员几天后将开议息会议,人们普遍预计将把基准利率大幅上调50个基点,并在之后的会议上进一步加息。届时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发布货币政策声明。  

       

花旗集团前全球外汇主管、深数宏观(DeepMacro)联合创始人兼CEO杰弗瑞·杨(Jeffrey Young)对《财经》记者指出,美联储正在上调基准利率来进行量化紧缩。美国经济将放缓,贷款抵押利率已经升高,同时平均房屋支出在收入中的占比也在今年内随之升高,房屋市场因此将会受到显著影响,美元走强则会持继,新兴市场的货币略显薄弱,然而因多数新兴市场出口大宗商品的原因,新兴市场的货币少有崩盘的趋势。

 

通胀如虎


近日刚刚发布的通胀报告凸显了宏观环境的艰难。美联储首选的通胀指标: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比一年前上升了5.2%。投资银行Jefferies日前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由于通货膨胀,不同收入水平的美国人都在改变他们的支出计划。该行最近对约3500名美国消费者的调查显示,超过70%的人说,他们在食品和家庭必需品方面已经转向了更便宜的替代品。近40%的人表示,他们会推迟购买旅行、家具和电子产品等大宗商品。

        

杰弗瑞·杨指出,基本上美国人的收入和通货膨胀的涨幅未能出现相关一致性,自2021年4月起,通货膨胀的增速远高于平均时薪。企业的净利润率不足以支撑与通货膨胀同比例增长的时薪。科技和金融行业等营业利润率相对而言偏高,除此之外,因商品价格飙升而受益的只有能源和材料产业。更加接近最终需求端产业则更倾向于控制工资。过去的一个月,部分产业实现了强有力的增长,描画了生机勃勃的劳动力市场前景。交通运输、零售批发和专业性强的服务部门就业已好于疫情前的表现。更深层次来讲,交通运输行业的涨幅贡献主要来源于本土的运输,反映了疫情后人们逐渐选择网购和配送的习惯。这类行业的繁荣体现了疫情后居家办公的影响,也体现了美国劳动力市场的潜在动力。现在的美国劳动力市场不仅是要回归疫情之前的状态,更有意进一步发展。

       

奥本海默公司首席投资策略师约翰·斯托尔茨福斯(John Stoltzfus)在给客户的一份说明中表示:“当前通胀爆发的全球性质使得美联储降低美国通胀的工作更加困难。由于大部分通胀压力来自外在因素(全球油价、供应链瓶颈等),美联储使用其主要政策杠杆,提高隔夜借款利率以推高企业和消费者的借款成本,使其阻止这些全球通胀压力的能力有限。”

        

吉俊礼认为,当美联储成功把通胀水平降到低于5%或低于4%的水平,他们将开始关注就业人数,假如失业率上升,他们将面临高通胀、高失业率以及优先考虑的问题。

  

美联储前理事Roger Ferguson则在5月2日表示,美国经济几乎不可避免会在2023年出现衰退,其可能性“肯定超过50%”,他说:“我认为,现阶段的衰退几乎是不可避免的。2023年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肯定非常高,因为要控制住这种飙升的通胀挑战很大,而控制经济供给方面的工具又太少。”

 

疫情疲倦   


当地时间5月2日,美国纽约市卫生部门宣布上调当地的疫情风险等级,反映出近期当地再度抬头的感染形势。纽约市今年3月重启社会活动后引入的新分级系统,自那以后一直处于最低一档的水平,意味着大部分地区每周每十万人中新增确诊病例在200人以下,但这个关口已经被传播力超强的新变异病毒轻松踏过。相较于3月初每天近600个病例,目前该市平均新增病例数又回到了2500人左右。

  

根据当地卫生部门报告,造成纽约这一波疫情抬头的主要毒株为奥密克戎BA.2的变异株BA.2.12和BA.2.12.1。刚刚履新不久的纽约市长表示将会综合评估事态后做决定,强调虽然市民们已经对疫情感到愤怒和疲倦,但光靠祈愿是无法让疫情消失的。

  

多位纽约市民对《财经》记者表示,疫情措施已经相继放宽,纽约人在过去的两个月中许多正常的生活都恢复了。各种聚会, 地铁客流量攀升,戴口罩的人很少。

  

在美国的许多地方,人们早就恢复了往常的生活,他们不愿再回到疫情期间的蛰伏状态。图为一场爆满的音乐会。摄《财经》记者金焱


新冠病毒BA.2变异株正在美国传播,尽管很少有人愿意去谈论它。图为人们排队参观,只有小部分人戴口罩。摄《财经》记者金焱


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南非健康研究院教授亚历克斯·西格尔(Alex Sigal)谈及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用科普的口吻表示,对于此前已经打过疫苗或者感染过奥密克戎BA.1病毒的人群而言,如果接触到BA.4和BA.5时很有可能会再度感染。由于这两个病毒逃脱免疫的能力,很有可能会再度引发新一轮疫情。南非国家传染病研究所光是周日(5月1日)一天就报告了4000多例新增确诊。这个全球第一波迎来奥密克戎疫情的国家,再度出现了疫情抬头的趋势。

       

不过纽约疫情抬头的新闻并无多少报道,主要原因是,纽约市场强调说,目前纽约的新冠住院率和死亡率仍然很低;目前,该市平均每天新增住院病例超过50例,平均每天死亡人数为四五人。相比今年1月,纽约新增住院人数为每天1000人,死亡人数每天120多人。 

 

(实习生田依水对此文亦有贡献)







责编 | 田洁

本文为《财经》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添加微信:caijing19980418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通胀调整后的美国第一季度GDP公布了疲惫、空虚、没意思...该如何摆脱麻木,找回生活的意义感?澳统计局公布最新工资增长数据!收入与通胀之间的差距达9年来最高水平,通胀率创22年新高!在美国32. 总放假怎工作?当美国人的爹,赚美国人的钱!怎么才能到美国工作,薅资本主义羊毛?8个心理法则让“小神兽” 面对疫情不焦虑俄乌战争之随想(续)猴痘疫情已扩散到亚洲,为何还不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赴华:今天UA857超售了,最后不得登机口踢人||针对疫情,再谈美国航司超售那些事儿增53081例!法国12个省启动热浪最高警戒!未来可达50-55°C!明日驾车要减速!新一波疫情已上路近期辟谣汇总 | 推特抹去打压保守派的证据​?川普和奥巴马对疫苗态度不同?大通胀时代到来,被侵蚀的美元信用如何重建?宁为太平牛,莫作乱世人《我的解放日志》|在这部9.1分的韩剧里,我们都看到了自己疲惫生活的样子别傻等了,你的美国移民案件早已经到NVC了面对疫情,北上深广(城市)怎么办?好消息!BC的这一波疫情已见顶开始下降人生如戏,全凭演技!美丽的敖德萨从支持日本入常到进行猴痘疫情演习,法西斯化的美国应引起我们高度警觉!童话?丹麦成全球首个躺平后不再打疫苗的国家…“春天已经来临,疫情已然逆转”美国人也“润学”?富有的美国人都在购买“黄金护照”,以应对疫情,气候变化和政治动乱!疲惫不堪的妈妈如何自救?这部爆火新片,10分钟就让人服了!美国疫情已经结束了吗?!超猛新变异毒株登陆澳洲!海外疫情已反弹!全球股市则惨遭血洗...疲惫的楼市,水逆的贝壳“烟火气”的上海,更多人疲惫地认命盾恩医学创始人陈志君:专注精准药学服务,助力国人更好地用药,用更好的药亚马逊财报前瞻:成也通胀,败也通胀?美国与欧元区通胀“高热难退” 市场从关切通胀到担忧衰退疫情让通勤的燕郊人更艰辛,北京河北需持续发力帮他们“你面对疫情已经躺平了?”“我没有那么傻。”明早开放签证,更多中国人可来新西兰!疫情还要持续5年?疫情部长被“围攻”,透露了这些真相……通胀周报:美国楼市数据应证担忧,通胀犹如“潮水”突发!日增5.4万,澳洲冬季疫情大爆发,新州确诊及死亡一夜暴增!超万人二次感染!神秘疫情已席卷20国...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