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看一张知乎截图
点击下方加入谷声熊读书会吧
“高考失利,真的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
“他出轨了,他说他不爱我了……”
“还有什么比在这个时候被裁员更惨的吗……”
以上,是熊最近在后台读到的三条留言。
人们常说,生活就是逃不过的一道坎儿接着一道坎儿。
虽然这三位伙伴没说,但熊也能感受到在面临这些坎儿时,他们内心的痛苦、迷茫与挣扎。
不过,在这些留言面前,熊常常觉得有些嘴笨。
因为,每道坎儿的背后,都是不同伙伴正面临着的不同人生课题。
熊很难给出建议,有时甚至不知该如何送上安慰。
直到,在一次刷知乎的时候,无意间点开了这样一个问题:
如截图中所示,这个问题被浏览过接近1000万次,被10000多名伙伴关注。
真正让熊有所启发和触动的,是其中一个高赞回答。
截图给大家——
回答里提到了苏轼在逝世前说的最后一句话:
着力即差。
这四个字一下子抓住了熊的眼球,似乎所有生活的坎儿所带来的迷雾都得以被驱散。
该怎么理解呢?
今天熊就为大家带来了一本书,《好诗好在哪里》。
在书中描写苏轼的章节中,就对「着力即差」做了更加深刻的讨论与阐释。
苏东坡
任生命之风四面吹拂
去年八月,我在四川阿坝。高原的气候干燥,紫外线强烈,我们一行三人被晒得像三个康巴汉子,鼻子和脑门都开始脱皮。我们边笑边互相拍照,拍着彼此陌生又好笑的模样。当我笑嘻嘻地把照片发进家族群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我的任何改变姥姥都看不到了。无论是我晒黑了,变老了,都已经不再是她离开时的样子。即使今夜入梦,她能认出我吗?
于是在姥姥离开的两年之后,我突然就懂了苏轼写的“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01
乐尽天真
苏轼,北宋景佑三年(1036)十二月十九日卯时,生于蜀地的眉州眉山。
苏轼从小健康聪明,十岁就能提笔作文章。他的童年,是和小他三岁的弟弟苏辙(字子由)一同度过的。它们一起爬高上低,一起读书、闯祸,深深根植于彼此的生命中。有人统计过,苏轼的诗词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就是“子由”,足足有两百多次。
苏轼十九岁时娶了青神县乡贡进士王方之的女儿王弗为妻。王弗贤良恭俭,将苏家大事小事安排得井井有条,尤其是照顾婆婆程夫人时,更是仔细耐心,知冷知热。王弗常伴青年苏轼一起读书,冰雪聪明如她,很多时候苏轼都忘了的诗书内容,她还能在一旁提醒。
嘉祐六年(1601),二十五岁的苏轼被任命为凤翔府判官。王弗陪着她一起去凤翔赴任,她谨言慎行,见微知著,二十多岁的苏轼避免不了锋芒毕露意气用事,她便在旁小心观察,帮着苏轼辨析人情事理,给出自己的建议。同甘共苦十年,她始终像一座温柔宽厚的港湾,苏轼事事都有她能商量和依靠。
这样的日子过了十年,王弗留下他们七岁的儿子撒手人寰。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经历过的人自然就懂了。
02
西湖虽好莫吟诗
熙宁元年(1068),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适时外患严重,朝廷内外散漫成风,民穷财尽,急需振奋求变。王安石行事果敢,他决心变法,推行一系列新政,颇有一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气势。
包括苏轼在内的司马光一派对新法持反对意见,觉得一切操之过急。他们认为,王安石属于顶层官僚,不太能看得到民间疾苦。
苏轼当时不过是个八品闲官,却像一把锋利的小刀,奋不顾身。他写了一篇又一篇文章,一次又一次地明讽暗谏。这期间当然少不了遭人谗诬。
果不其然,熙宁四年(1071),苏轼遭人弹劾,于是自请离京,被出为杭州通判。好友文同为他作诗送行,还特意叮嘱他“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西湖虽美,你可别胡乱作诗啊。
在杭州任满三年,为了离弟弟苏辙近一点又改任密州知州。他在密州做《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气象恢宏,给词这一文体注入了豪迈之气: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关于密州,如果让苏轼讲一个最快乐的夜晚,大概是这个晚上:
熙宁九年(1076)的中秋节,苏轼和几位好友于超然台上欢饮达旦。虽然是密州知州,但苏轼的工资其实也没多少,连酒钱都不够,根本无力支撑他常常宴请宾客。爱交朋友如他,平时自然是有些拘束的。这次正逢佳节,又有好友,苏轼开心不已,大醉。此时清秋的风吹散了一丝醉意,抬头看看这轮完满的圆月,苏轼想,要是子由也在就好了。
于是苏轼提笔就清辉,一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成为后世万千游子在中秋夜不断回望的精神坐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值得一说的是,王安石罢相一年多后,由于朝中弄臣厮杀,腥风血雨,民不聊生,王安石遂复相。
适时,苏轼回望自己在变法之初颇有些意气用事的言辞,自省“虽此心耿耿,归于忧国,而所言差谬,少有中理者”。
元丰二年(1079),苏轼赴任湖州,作《湖州谢上表》,发了两句新政的牢骚。就是这篇文章,被有心之人抓住把柄,成为新旧政争的祭品。王安石卸任后,新官上任急于清除异己,小弟们便开始出谋划策:司马光早就归隐洛阳,没什么好议论的,倒是苏轼话多,就拿他来做文章!
朝中一时间群攻蜂起,群臣纷纷上书弹劾苏轼。苏轼就任湖州知州仅两个月,神宗便准奏罢任苏轼,并令御史台将其追捕回京师。
目击者在回想这场抓捕时写道:“拉一太守,如驱鸡犬。”
可想而知,乌台诗案给苏轼的第一层精神感受,是如此惊恐忧虑。如今后世得苏轼诗词三千多首,而他在青葱岁月所作的其他激昂文字,大概有不少于这场浩劫中被烧毁。
被押解回京后,苏轼被关进囚房。随即而来的是夜以继日的严刑拷问,甚至连苏轼一二十年前写的诗也被拿出来算账。折磨足足持续了四个多月,期间苏轼无数次想过,这日或许就是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日。
元丰二年十二月二十九,苏轼的定谳文书下来了,乌台诗案尘埃落定: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
罗织罪名,曲解文章,想要致其死地的人终未得逞。
就这样,元丰三年(1080)新岁的第一天,开封处处沉浸在新年的欢愉里,苏轼却在风雪中踏上了前往黄州的路。
当你曾有过必死的境遇,拥有过赴死的勇气,那么接下来的每一天都像新生一样,多闪几倍光。
03
苏轼的元丰五年
“乌台诗案”是苏轼命中的试金石,它给了诗人从未经历过的惊恐、惶惑、苦难,也造就了他后来的超然洒脱,甚至催生了美食家苏东坡。同时,于文学史和艺术史来说,这场浩劫精雕细琢,成就了苏轼神迹天成一般的元丰五年。
有段时间,他充满劫后余生的后怕,因此白天都在家睡过去,到了夜深人静之时,才敢悄悄出去散散步。从天之骄子,沦落至此,他的周边突然就“安静”下来,他得以一寸一寸向内探索。他作《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样的生活过了一阵子,初来乍到的新鲜已经变成庸常。这期间,苏轼给老朋友写了一封又一封的信,但都没有收到回音。他在黄州,只能跟当地农民、渔夫还有市井百姓交往。日子久了,他想了很多办法解闷儿,有时候在袖子里藏很多石头,去江边和人比赛打水漂;有时候在路边凉亭歇脚,遇上路人就缠着人家要让人家给他讲个鬼故事,人家说实在没有,他说“那你编一个也行”。
这一年,苏轼真正开始务农。他和老农苦苦学技,当地的农人也确实教了他一些土地的法则,“再拜谢苦言,得饱不敢忘”。
元丰五年(1082),对于苏轼而言,依旧是无人问津的一年。这天下真已无人识他,他却很喜欢这种状态,“自喜渐不为人识”,与大自然相处,自得其乐。
正是这样的生命体验,让苏轼褪去了知识分子身上不易自知自除的优越感,不再去在意什么阳春白雪,什么下里巴人。田舍村落间植物自开自落的美,街头巷尾市井小民细碎生活的美,是一种踏踏实实的美,一种脚踩大地的美。都说由奢入俭难,跌落至此的诗人却拥有一份心安。他无须再日日焦虑担忧,无须思考如何在激流中勇进、逆行。事已至此,退无可退,他走的每一步都是对的一步。
生命的视野越低微也就越宽阔,因此这一年苏轼的文章充满大智慧,能装得下整个世界的优美。
说说《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还有《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诗词常读常新,它会随着我们人生经历的丰富而不断生长,最终只从别人的只言片语中,延展出你我各自人生的千言万语。
黄州给了苏轼它的一切,美食、天气、古寺、牵挂、超脱,苏轼全都接住了。
04
泛若不系之舟
元丰七年(1084),宋神宗下诏“人才实难,不忍终弃”,将苏轼调离黄州,赴任汝州。这一年他去了庐山作《题西林壁》,路过金陵,拜访隐居多年的王安石,两人一笑泯恩仇。
元丰八年(1085),他又触怒旧党,再次陷入政治漩涡,无奈请求外调。
元祐六年(1091),回京不到一个月,苏轼再次受到新法的人的攻击,被贬岭南惠州。他在惠州作《食荔枝二首》,说“不辞长做岭南人”。
绍圣四年(1097)五月,苏轼再次被贬,这一次的地点是海南儋州。至此,苏轼已贬无可贬。
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苏轼得以北归。路过镇江金山寺,苏轼看到昔日好友李公麟给自己画的画像,作《自题金山寺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他还是用那样略带自嘲的口吻,如此总结了自己的一生。
北归路上,苏轼没能等到三年前的好运气,又或者于他,无论何时化去,都是好运气。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盛暑久旱,苏轼气数散尽,卧床不起。二十八日这天,他几乎已经丧失了听觉,但面色依然平静。他的忘年至交钱世雄在病榻旁照拂,眼看其神识欲逝,钱世雄复诵维琳长老的请愿:“端名勿忘西方。”苏轼答:“西方不是没有,但个里着力不得。”世雄又凑近耳畔劝:“至此更需着力。”苏轼答:“着力即差。”随后溘然长逝。
“着力即差”,这是坡仙走完一生后留下的答案。我理解这其中的顺其自然,是黄州酒后踩土地的夯实之感,一步一步走向明天;是惠州“此生归路愈茫然”之时,定了定神,又入人间;是儋州万丈泥土之下,还发新芽。
是一种生命最崇高的姿态。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这一世,我已极尽鲜活,无论接下来是风声四起还是縠纹静谧,我都笑纳。
熊写在最后:
「着力即差」,它说的是:
凡事不要太用力,因为,用力就错了;
更不应该太刻意,因为,执者失之。
生命起起伏伏,许多坎儿,无论我们如何用力、执着、计较,都终究避无所避。
那么既然如此,就顺其自然、坦然面对罢。
高考失利,就放下执念,顺其自然,去自己能去的大学里看看,总会有收获;
被劈腿,就放下执念,顺其自然,经营好自己的生活,便会收获更大的快乐;
被裁员,也放下执念,顺其自然,无论是一个gap year还是立马着手找新工作,都能在过程中找到生活为我们准备好的糖果……
总之,不妨吟啸且徐行咯~
在留言区写下来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