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舅刷屏全网,几万人为他泪奔: 苦难背后,是崛起的力量
文 | 米粒妈 (公众号米粒妈频道)
这两天,米粒妈的朋友圈被一个叫做《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刷屏了。
这支视频时长11分28秒,短短两天,拿下8个热搜位,而视频的制作者甚至并未将其上传到微博。
一向“难讨好”的网友,为啥无一例外地被这支视频收买了?
米粒妈把视频认真看了三遍,似乎可以归结出无数个能支撑这一视频爆火的“元素”——
平淡而幽默的三千多字文案、不加修饰却足够丰富的影像内容、比电影还波澜起伏的人生剧本...
但最终我不得不承认,真正让这个视频爆火的,恰恰是远离所有套路与模板的真实。
这种真实的力量,都来自主角二舅。
认命,不认输
二舅,是b站up主“衣戈猜想”的二舅。
因为疫情,在外打拼的衣戈已经三年没回家了。今年夏天,他终于有机会带着妻儿回到了这个地处华北的偏远村落。
回家的衣戈发现,印象中老旧的村子已经翻新,村里的人也老了很多,可二舅,却好像没变。
66岁的二舅,拄着木拐站在天井里,眉目间道道沟壑,显得平静又温和。
谁能相信,五十多年前,他是整个小镇上最出名的“天才少年”呢?
二舅聪明,在学习方面天赋异禀,读小学和初中时,一直是全校第一。
那会儿,村里相亲看见他,都像是看着“全村的希望”。
但十多岁的时候,二舅突发高烧,隔壁村在医生来治,给他屁股上打了4针。
后来烧退了,二舅也残废了。
瘸掉的腿,终结了二舅的天才神话。
他在床上躺了一整年,翻烂了一本名叫《赤脚医生手册》的书,才终于接受自己腿已经废了的事实。
但就在人们都以为二舅已经一蹶不振的时候,他却突然下了床,在院里“坐井观天”。
事实证明,残疾了的二舅依旧是聪明的,他在天井里聚精会神地看了三天木匠干活,便学会了人家的看家本领。
后来,他就成了村里生产队的“小木工”。
木工这份活计,持续至今。
跟着当兵的堂弟住到部队里,二舅就给子弟兵们做桌子、柜子;自己两个亲妹子要出嫁了,二舅就亲手给她们做一套高档的“上海牌”家具做嫁妆。
二舅靠着这个本事,养活了自己和家人,熬过了残疾证没办下来的那些年,甚至闷不吭声地攒了一笔钱。
二十多岁的时候,二舅收养了一个出生时就被抛弃的小女娃,叫宁宁。
为了这个女儿,二舅更加卖命地干活赚钱。到十年前宁宁结婚的时候,二舅一下子拿出十几万,给女儿买了房。
在女儿的婚礼上,掏空全部身家的二舅,笑得比谁都开心。
从这往后三十年,二舅都一个人陪在老母亲身边,做工、做饭,过着乏善可陈的生活。
他也曾路过爱情,但无疾而终;也有人给他说媒成家,但他一一推拒。
到如今,二舅依然是那个“无所不能”的二舅。
他手艺很好,不光能处理木具,也能修理家电,这些年来几乎帮遍了村里的人。
此外,他还会针灸、国画、木雕,甚至还能算命。(这不是妥妥新时代“T型”人才?)
现在66岁的二舅,放下了木工活儿,全职陪伴和照料88岁的老母亲,母子俩生活得平静又温暖。
因为走路一瘸一拐,村里人都喊二舅“歪子”。但这个“歪子”,偏偏行得最正,坐得最直。
他不去回头看生活留下的诸多遗憾,因此活成了“第二快乐的人”。
就连碰到那个四针扎残他的“庸医”,二舅也能笑骂一句了事。
正如衣戈所说,二舅身上,有着我们这个民族所有的平凡、美好与强悍。
我们身边,都有一个“二舅”
看完视频后,米粒妈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二舅身上真实而浩瀚的能量,实打实地捶打在心口,让人感动,也让人清醒。
疫情这些年以来,不断变化的生活环境,让很多人都感到力不从心。
在日复一日的焦虑和恐慌中,我们丢失了很多东西。
往大了说,我们的“价值感”在时代风云中无处着落;往小了说,生活的不可控卸掉了我们迎击难题的韧劲儿。
而二舅的出现,让人突然意识到,在这场与生活、与命运旷日持久的博弈中,反败为胜的转机,一直都握在自己的手里。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唤醒大家的其实不是二舅,而是一种精神,一道影子,它存在于一个个具体的人身上,他们共同叙述了一部“普通人的英雄史诗”。
前段时间,米粒妈“结识”了一位文学怪人,她叫方瑜。
她早产后第40天,就因一次护理不当的洗澡,导致小脑部分瘫痪。
从那以后,方瑜全身的肌肉都几乎没用了,不能站立、不能拿物,甚至无法学会说话。
七岁那年,方瑜的病被医生判了“死刑”,说她很难熬过十七八岁。
但父母没有放弃她,方瑜自己也争气。经过大大小小几十次手术,方瑜奇迹般的熬过了“鬼门关”。
如今她34岁了,可疾病依然缠身,行动依旧受限,语言表达能力也还是很单薄。
但让米粒妈震撼的是,这个34年来完整讲话不超过20句的女孩,竟然码出了2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
这些字,都是她用脚在键盘上敲打出来的,从每天几十字,到每天几百字。
18岁的时候,方瑜就认完了所有常用字。没人教她,她是靠看电视上的字幕,听声辨形,一点点学起来的。
后来,在妈妈的帮助下,方瑜学会了用全身上下唯一灵活的脚趾,翻看书本、使用电脑。
二十多岁的时候,她通过网络把自己渴望打字的需求传递给了某输入法创始人,并最终优化推广了“点点输入法”,不仅解决了自己的打字难题,还让“鼠标打字”惠及更多残障人士。
现在的方瑜已经可以熟练使用鼠标打字,她缓慢而坚定地把自己的思考、感受写成诗歌、文章,在报刊杂志上发表。
文字再生了她的翅膀,她梦想着有一天靠写作经济独立,不再拖累妈妈。
20多年求生路,方瑜说“文字是空气,阅读是水”,对文学如饥似渴地痴迷,就是支撑她和生活死磕到底的力量。
这种力量与二舅身上的如出一辙,就如史铁生在《自由的夜行》里写的那样:我们都在时光的罅隙里苟延残喘,可是我们都还有一个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这种英雄般的力量在二舅和方瑜身上有,在我们千万个普通人的身上,也有。
我们歌颂的不是苦难
一个视频的走红,注定要面对各种不同的声音,二舅也不例外。
这两天,网上涌现了越来越多对“二舅”的质疑。
有人怀疑二舅的真实性,也有人怀疑衣戈上传视频的目的。
而更多的人,把矛头对准了“追捧二舅”的网友。
他们痛批廉价的感动,抵制“消费苦难”,声称膀胱“二舅的苦难”,并不能“治好当代人的精神病”。
但米粒妈想说,这些人错得离谱。
因为我们之所以感动,并非只因为旁观了赤裸裸的苦难,而是看见了苦难背后,那股热乎乎、茂腾腾的力量。
后疫情时代,我们太需要这股力量了。
这种力量,在与病毒抗击的一线上,支撑着那些医务战士、后备人员们走到“生命的拐点”;
这种力量,在一道道拉紧的封锁线后,支撑着被风雨围困在“孤岛”上的你和我,守望相助,拨云见月;
这种力量,在随时预备直面疫情伏击的平静生活里,扛住了一次次徘徊在失序边缘的精神压力。
这力量,小到写在流调报告中,大到刻在时代的脉搏上,它被疲于奔命的打工人承载着,被链接物资与你我的外卖员传递着,被坚守岗位的医护、警卫们积蓄着。
看到了吗?与苦难抗衡的这股力量,朴实,却也扎实;平静,却也坚毅。
那是足以抵抗虚无,摆正生活天平的力量,如戴着镣铐尽情舞蹈,它写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骨子里,生生不息。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莫言通过B站,给当代年轻人讲了一个故事。
那是普通的一天,少年莫言跟着爷爷一同去割草,遭遇了一场狂风。
狂风把一车的草席卷上天,莫言自己也被大风吹得倒在地上。
倒地之后,莫言死死攥着地上的牛筋草保持稳定,而爷爷则站在他身前,抵住车子,把脊背绷成一张弓,两腿战栗地与大风对抗,即便身上的衣服都被风刮烂了,也没退一步。
等狂风停下了,野草一无所剩,可爷爷推着的车子,虽然没有前进,却也毫厘未退。
一个简短的故事,就是莫言对“如何度过人生艰难时刻”这个问题的回答。
其实这段话,我们每个人,都该听一听。
正所谓“疾风知劲草”,在与人生中的“至暗时刻”对抗时,我们能做的,就是直面困境,硬着头皮熬过去。
这种时候,怨天尤人没有用,沉溺过去没有用,只有放过遗憾、向前看,我们才能走得出来。
有人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但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刮起时代风暴的那阵风呢?
风暴可以卷起那粒灰,我们就能顶起那座山。
何必四处看?我们自己就是答案。
写在最后
二舅爆火后,要求他直播的声音甚嚣尘上。
很多人都觉得,直播是一个让二舅“腾飞”的机会,也是二舅真实存在的最好证明。
但米粒妈觉得,真正认真生活的人,怎么会需要观众呢?
所以Up主衣戈回应说,“二舅认真的活了半生,我分享了二舅的故事,大家听了还有点触动,这三者合起来就是个美好的小故事,美好的故事应该有一个美好的结尾。让二舅安安静静的陪姥姥生活在那个小山村,就是故事最美好的结尾。”
但让人感到无奈的是,现在二舅和姥姥为了躲避热度,已经离开了小山村。
在这里,米粒妈想呼吁各位,对我们来说,故事参与到这,就够了。
别去打扰二舅和姥姥的生活了,请带着他给予我们的力量,过好我们自己的人生吧。
点赞+在看,我们都将走过风雨,拥抱彩虹。
PS:最近不少米粉说经常会错过米粒妈推送的文章。米粒妈特意让技术小哥哥做了一个小程序,每天来这里打卡,一来提醒自己每天按时来读米粒妈文章;二来连续签到打卡可以获得米粒妈为大家准备的小礼物:
无门槛优惠券(米粒妈商城可以使用)+福袋大礼包(米粒妈自掏腰包给你们安排的福利盲盒,包括小棕瓶,refa美容仪 、还有日用品、畅销书等等)
连续签到3天:10元优惠券(在米粒妈商城里可使用)+100元福袋
连续签到7天:20元优惠券(在米粒妈商城里可使用)+200元福袋
连续签到15天:30元优惠券(在米粒妈商城里可使用)+300元福袋
操作简单,在小程序里签到,按照操作上传截图即可。记得每天来看文章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