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的两棵梧桐树
近日回老家山里探亲,看到路边两棵小小的梧桐,不禁驻足拍照。
准确地说,这两棵还算不上树,实际上是两根被砍削使用后又自己活过来的树枝。
当年,这两根梧桐小枝,大约手握粗细,不足两米长。因其树干笔直,顶端有个小树杈,便不幸遭了人砍,搬到屋后,插进土里,在两根小杈上横放一根竹竿,做成了晾衣杆。
没想到,两根小枝并不就死,扎进泥土里又活了过来。几年后,村民修公路,两棵小树又遭连根挖起,移到路边。风吹雨打,它们依然没死,再次生根长叶抽条,渐渐茂盛起来。
这就是梧桐树。在家乡桐城被称为青桐树,树干笔直平滑,皮青绿色,可搓为绳,结实耐用,鲜叶大过手掌,成心形,可铺在蒸笼里,蒸出来的馒头,食之别有清香,大异厨灶烟火气,实非今日蒸笼里的纱布可比。
《诗经》云,“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国人于是希望种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又有词道:“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便有了更丰富的意象。
然而,今日亲见梧桐的不死韧性,比幼时记得的那些皮叶躯干的实用更让人惊叹,也比那些高雅富贵的意象更让人震撼。
我的家乡叫桐城,不知是否与梧桐之桐有些关系。若有,真是个好意象。桐城历史上出文章、出读书人,今日全力“外联乡友”,一直在“桐”字上下功夫,种得梧桐在,不愁凤不来。但今日亲见这两株梧桐树后,我颇觉“桐”字的文章,不仅要在筑巢引凤上作,也不仅要在文化传承上作,而更要向那扎根泥土的方向去努力,要向那求生而不甘于死、坚韧而不认命摆烂的方向下功夫。
前天到母校桐中与学弟学妹们交流,谈到今日同学们的主动和奋争,我不意很为六尺巷的吴家说了几句话。张家宰相了不起,几百年佳话值得传颂,礼让和谐确实应该弘扬,这些我都是完全同意且极为尊重的。但巷能成巷,须有两堵墙,一堵墙不成巷。如果没有吴家的力争来引发,就没有张宰相的家书来让墙。古往今来,宰相肚里能撑船,“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宰相有不少,敢向宰相家争三尺的小民能有几个呢?敢于去争,要有理有据,还要有胆气魄力,更要冒着风险。六尺巷虽由两个“让三尺”而成“六尺”,却因一个“争三尺”才有了由头。不争,则无让,“让三尺”的气度值得礼赞,“争三尺”的精神也要弘扬。
窃推想,张宰相能成为宰相,大概也不是“让”来的,而是“争”来的。他的“争”,不是争一时意气、一己私利,而是从年轻时读书学习之奋斗,到为朝廷社稷尽职尽责之奋争。桐城历史上的科考盛况、冠盖京华,有“让”而成之的大格局,也有“争”而为之、奋而赴之的坚韧和努力。桐城在上世纪80年代的推销大军和乡镇企业大发展,也是奋争和坚韧的生动写照,那时活跃的经济也是一点一点“争”出来的。
梧桐不死。虽遭斩遭削、连根拔起,只要沾着泥土,就要顽强地活下去,长起来。
吾爱吾桐。虽仰慕其巢凤之高贵,更爱其奋争之坚韧。
愿人有顽强的生命渴望和坚韧的生命努力,生生不息。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