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人的多动症......
正文共: 5748字 20图
预计阅读时间: 15分钟
经常不注意细节,或者在写作业、考试或其他活动中粗心犯错; 在写作业或做游戏的过程中,常常难以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 与别人进行交谈时经常看上去心不在焉。
我们认为,与所有其他疾病的诊断一样,多动症的诊断既具有优点,也存在缺点。
诊断的优点
分类系统能够将类似的病症归为一类,这有利于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因为对症状的统一表述能够确保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互相交流研究成果,并且能够利用收集到的信息为患者提供帮助。
如果世界上某位研究人员能够证明注意力集中困难、多动和冲动的儿童能够从课堂短暂的肢体活动中受益,那么他就能将这一结论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公开发表。这样,其他科学家及研究人员就能够通过“多动症”“学习”等关键词搜索出这项研究结论,并将其传达给父母,或将其写进书中。如果有孩子拥有类似的多动症症状,那么他们的父母就能够在互联网或书店找到能够为孩子提供具体帮助的书籍。
此外,诊断要求我们要掌握更加明确和清晰的信息。如果一个孩子在算术课上不能集中注意力,那么为了做出诊断,了解以下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
是否因为患有计算障碍而无法理解数学题目? 是否因为外部刺激分心而无法有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是否因为天赋过高而觉得课程很无聊? 是否因为担心和恐惧而无法集中注意力? 是否因为听觉障碍而无法认真听讲? 是否存在上述多种困难?
越是准确地了解出现的问题,就越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多动症诊断并没有损害孩子的个性,反而更有利于找到适合孩子的解决方法。诊断还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自己,帮助他与其他受多动症影响的孩子进行深入交流。
诊断的缺点
诊断可能会被作为借口或逃避的理由。父母、老师和孩子自己越相信多动症儿童“本来就是这样的”,那么诊断结果就越容易成为放弃的理由。
在这种情况下,诊断可能会导致儿童:
受到他人的歧视;
面对自己的困境感到无能为力;
“破罐子破摔”,不积极解决问题,不相信自己有进步的可能。
理智地对待诊断
多动症诊断是否有意义,取决于人们如何对待它。若诊断能帮助父母更好地了解孩子,寻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或得到别人的帮助,诊断就是有意义的。
媒体经常谈及多动症的流行。多动症是否是一个“时髦”的诊断?过去也有多动症吗?还是说它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
现如今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注意力集中困难、多动、冲动等天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会遗传的。至于某些天性是否会成为一个“问题”,则取决于他人的期望。
患有多动症的孩子能听到、看到周围的一切。与多动的孩子在森林中散步将会非常有趣:他们能听到每一只小鸟的歌唱、注意到每一只甲壳虫的活动。正如我们今天所说:他们极易分心。猎人这一在世界上存在了数百万年的职业,正是得益于这种天性。
孩子多动的天性也是如此,当别人要求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某项任务上时,这种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将会成为一个缺点。在并不久远的过去,人们从事的大多是体力劳动。对于农民或手工业者来说,拥有强烈的活动欲望是有益无害的。然而,如果一个人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不得不安静坐好,主要解决理论问题的话,那么这种想要活动的欲望就会给他造成麻烦。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教育发生了一些变化,导致受多动症影响的孩子面临更多的困境:
1. 在学校的时间更长了;
2.现代的教学形式,如:讲习班课程、小组讨论等,会使极易分心的孩子更难集 中注意力;
3.现代教科书的设计是色彩斑斓、丰富多样的,让那些本就注意力集中困难的孩子容易分心;
4.上学路程变长、交通状况复杂和城市化的日益发展,使得孩子无法获得足够的玩耍时间和运动空间;
5.在组织和计划方面社会对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每周做计划);
6.不固定的兼职教师和科任教师使得建立稳定的师生关系更加困难,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适应新老师;
7.学习内容的增加导致记忆困难的孩子难以进行长期记忆或是灵活运用最基础的知识;
8.新媒体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并通过视频等各种形式不断形成干扰,集中注意力更难。
最终,这会导致以实践为主要手段的学习方式不再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这种方式恰恰是很多受多动症影响的孩子更乐于接受的。
如今,没有高学历却想在公司里谋求高位变得越来越难,越来越多的职业要求从业者拥有高中文凭,甚至是大学学位,而非丰富的实践经验。教育变得愈加注重脑力并且愈加片面,越来越长的学校教育时间让孩子逐渐脱离了实践。
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多动症是一个连续渐变概念:
今天,我们的生活环境让我们越来越容易分心,精力越来越分散。同时,我们又被越来越频繁地要求能够安静地坐下来,有意识地集中注意力,控制自己持续参加一项脑力活动。结果就是:难以达到这些要求的人越来越多。
除了运动不足、用脑过度和数字化进程发展之外,我们的社会还出现了一个变化:“睡眠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牺牲品。西方社会的时间不够用,只能在夜里把时间挤出来。”(Furger,2013)然而,睡眠不足将会导致类似多动症的症状,或使这些症状更加严重。
PS书中还提到了,被诊断为多动症的概率与儿童的入学时间有关系:生日在入学截止日期前一个月的男生,即入学年龄很小的男生,与生日在入学截止日期之后一个月的男生相比,被诊断为多动症的可能性高30%!
所以作者的观点是,对于有些孩子来说,额外的“成长时间”是非常宝贵的。
一些主流专业协会的治疗指南建议人们将不同的方法结合起来对孩子进行治疗,如父母培训、辅导、针对孩子的疗法、改变学校的日常生活,以及在严重情况下进行药物治疗等(参见英国国家健康与护理卓越研究所,2013;德国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学和心理治疗协会,2007)。
(1)父母培训
父母培训的目的是改善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和互动,加强父母教养子女的能力,并让他们意识到哪些教养模式会强化孩子的多动行为。除此之外,父母培训的重点内容还有如何处理规则和边界、建立合作氛围、关注父母和子女的能力和优势,以及努力实现具体目标等。
经过了科学验证的父母培训体系包括:
父母效能系统训练(STEP) 父母积极教养项目(Triple P) 凯斯(Kess)教育 “父母强大孩子才强大”项 以及戈登(Gordon)家庭教育等。 此外,现在也有专门针对多动症儿童及其父母的培训计划。
(2)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的目标是帮助多动症儿童更好地控制自己、做好规划,从而更有能力应对外界的要求,更有意识地感知和管理情绪,建立更积极的自我形象。
(3)学习辅导/学习治疗
学习辅导或学习治疗的目的是改善孩子在学校的境况,让孩子学会如何更好地激励自己、克服学习阻力以及有效地备考。
(4)社会技能培训
多动症孩子通常在交友方面存在困难,经常被同龄人排斥或取笑(Bagwell et al,2001;Unnever & Cornell,2003)。在社会技能培训中,多动症孩子将学习如何接近他人、巧妙地处理冲突,以及在困境中如何做出反应。
(5)学校的干预措施
学校生活对多动的孩子非常重要。如果学校的环境实在太糟糕了,那么父母就非常有必要考虑换班或转学。
愿意为孩子着想并根据孩子的情况调整教学的老师对孩子是极其有帮助的。如果教职人员能给相关的儿童提供特殊的照顾,例如在考试分数不理想时提供补救方法或是调整孩子的学习目标等,那将是非常有益的。这些教职人员包括科任教师、班主任、特殊教育教师和校园心理医生等。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获得了社工的帮助。社工主要致力于让儿童融入社会、自主处理与同学的冲突和学校霸凌,以及向孩子介绍一些重要的学习方法。
(6)饮食治疗
关于饮食对多动症的影响的研究结论尚不明确,但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表明饮食的调整至少会使一部分受多动症影响的孩子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不再食用某些人工色素和防腐剂并注意可能存在的食物不耐受问题似乎值得一试。
虽然饮食治疗一直饱受争议且成本过高,但针对这种饮食法已经出现了一些特定的食谱,例如不含麸质和酪蛋白的饮食(Compart & Laake,2014)。不少研究还讨论了ω-3脂肪酸、锌、镁和铁对改善多动症症状的积极作用(Eckert,2014;Rucklidge et al,2009;Sarris et al,2011)。这一领域的研究在未来会有什么新进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8)运动疗法
初步研究显示,运动对多动症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都有积极的影响(Rommel et al,2013)。参加我们研讨会的父母也曾反复强调运动在纠正儿童注意力集中困难和内心焦虑不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第4章“我的孩子不能集中精力,总是磨磨蹭蹭”中,我们提到了一些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会指导父母如何利用运动来改善孩子的学习状况。
(9)药物治疗
人们通常使用哌甲酯或阿托莫西汀治疗多动症,但药物治疗只有在达到以下指征时才能进行:症状强烈且复杂多样,对患者及其生活环境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并且极大限制了患者的社会心理适应能力(例如无法继续在特殊学校学习、亲子关系面临巨大压力等),以及其他治疗措施成效不足(德国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学和心理治疗协会,2007)。
我们鼓励大家尝试不同的方法,并且要将行之有效的方法坚持下去。
认识到一个人想要取得学业成功所需要的能力其实很有限,这些能力只是日后工作所需能力的一小部分。
牢记这一点: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异常表现也有其积极的一面,例如丰富的想象力、积极的生活方式、强大的意志力和良好的执行力;
相信孩子会走好自己的路,你日复一日的努力将为孩子的强大做出重大贡献。
全文完,以上内容转载自《多动的孩子也能好好学》,其实说起来我家老大一二年级的一些表现,虽然还没到多动症的程度,但也是有多动倾向的,像是健忘、缺乏条理等问题,都是遇到过的。随着孩子的成长,能看到逐渐好转的趋势,但也忘不了经历过的挑战,所以我看这本书的时候,感触良多。也希望今天转载的内容,能给有同样困扰的朋友一点安慰,一点启发。
书中还有针对具体问题的一些建议,这个后面有机会再进一步分享。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