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的3个可怕细节:这种极其隐蔽的PUA,最擅长精神操纵亲近的人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封神第一部》票房破12亿,口碑逆袭,你看了吗?
让许多人惊喜的是,这部电影与过往同题材影视剧传达的内核不同。
妲己不再是祸乱朝纲的“红颜祸水”,而是个单纯想报恩的小狐狸。
纣王殷寿也不是个荒淫无脑的昏君,而是个有雄图大略、甚至擅长操控人心的“PUA”大师。
在前期,无论是亲生儿子殷郊,还是称他为“父亲”的各国质子(诸侯将自己的儿子送到朝廷作为人质,被称为质子),都对他充满敬仰和崇拜,认为他是一心为民的大英雄。
他的PUA手段有多厉害呢?
印象深刻的第一个PUA细节,是在电影开头,他仅仅说了几句话,就让质子苏全孝为了成为他心中“最勇敢的儿子”,心甘情愿地自杀。
第二个PUA细节,是纣王让四个质子亲手杀死自己的亲生父亲。
理由是:他们都不爱你们,才会送你们来做质子。但我不一样,我看重你们,只要杀了亲生父亲,你们就可以继承爵位。
第三个PUA细节,是姬发在去牢里看望被指谋反的父亲姬昌。
姬发仍在内心深深认同纣王的为人,觉得一定是父亲做错了,纣王才会让他杀死父亲,劝姬昌低头认个错就行。
姬昌这才发现,姬发已经被纣王彻底精神控制,就提醒他:
你看到的,只是他想让你看到的。
但姬发很坚定:“纣王是大英雄,他不会骗我的!我是您的儿子,我怎么能杀您?”
姬昌则说:“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
这句话,才让姬发有了一点自我觉醒,开始动摇对纣王的绝对信仰。
由此可见,这些质子在纣王常年累月的PUA之下,早已习惯了对殷寿无条件绝对服从,通过自虐式的奉献与报恩,以求证明自己的价值。
质子们之所以这么听话,是因为纣王不仅是权威的王者,还是权威的“精神父亲”。
而这种权威下的PUA能引起巨大共鸣,正是因为它极其隐秘,却又很擅长操控身边最亲近的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无处不在,家庭、学校、职场……
我们很多人,在面对欺凌、不公平、语言暴力,甚至是身体伤害时,都会选择 “听话”“服从”“忍耐”。
因为从小到大,很多人都会告诉你:你要做个听话的孩子。
尊师重教,孝顺父母,服从权威。
却很少人告诉你,即使是权威,也要学会质疑,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做自己。
为了避免更多的剧透,今天我们不讨论更多的剧情,而是聊聊生活中的PUA现象:
为什么权威下的PUA时如此可怕?遇到PUA该如何识别与逃离?
为什么很多人在被PUA时,很难拒绝呢?
想起一则曾经轰动一时的新闻,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陶崇园,从小品学兼优,却在即将毕业时跳楼自杀。
跳下去之前,他还跟母亲说:“我受不了了,我真的受不了了,我不知道怎么摆脱王老师。”
陶崇园口中的王老师,就是他的导师王某。
王某经常让门下学生到宿舍站军姿,然后升级为要求学生给自己按摩、端茶倒水、做司机……到最后选为义子。
那个时候,同时被王某“盯上”的,并不止陶崇园一个学生。
很多人都因为觉得不对劲而选择了拒绝,只有陶崇园,不敢说不。
他的好朋友从宿舍拿出他的电脑,破解密码之后,在一个命名为“2018毕业材料”的文件夹里,找到了他和导师多年的聊天记录截图。
2017年12月16日22时的对话:
王某:“晚安前等这六个字。”
陶崇园:“我还是不习惯这么说,个人认为说出来感觉很假,我的方式是看行动和表现。”
王某:“你的确在做人的灵活性方面很有问题,这必将限制你的发展。你毕竟比不过xxx,但是我还会教化你。”
2017年12月26日22时的对话:
王某:“陶崇园!”
陶崇园:“到!”
王某:“坦坦荡荡说出那六个字!”
陶崇园:“爸我永远爱你。”
所有人都在问:“你为什么不拒绝?为什么不曝光他?”
表面上,是因为怕拒绝之后,就失去了老师对他的那些承诺,例如送他出国读博,给他好的机会等。
实际上,却跟他的性格有关。
所有人回忆陶崇园,都会说他尊师重道、善良友爱,对谁都特别好。
这些特点,正是心理咨询师李松蔚所说的“打败原始本能的文明”。
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自己的直觉,这人类的原始本能;
而权威下的听话教育,有时候恰恰抹杀了这些原始本能。
所以这些人在被pua的时候,不敢愤怒,不敢拒绝。
在他遇到王某之前,他的成长已经带给了他这些品质。
这也是为什么,容易被PUA的人,往往都是好孩子,好学生。
没有受教育以前,人天生是不愿意“乖”的,不喜欢被管教,不喜欢被批评。
如果你对小孩子说“你哪里做得不好”,他们会生气,会勇敢提出,你说的不对。
就像李松蔚说的,拒绝被PUA是人类的原始本能,不需要教;
被批评、被侮辱时表现出愤怒,本身就是一种保护机制。
可惜,这种能力在听话教育下,被逐渐抹杀掉。
优秀的学生需要履行一个义务,就是“听老师的话”。
曾经看过一个纪录片《盗火者》,讲述了一群“坏孩子”的挣扎,他们就是不愿意听老师的话写标准答案的人。
这是一道语文阅读理解题目,问的是三国时期最足智多谋的人是谁。
纪录片中女孩廖小乔的答案是:孔明和庞统。
三国时期,无论小说还是正史,谁是第一谋士,尚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倘若一个孩子能讲出孔明之外的人物,理应是一件值得鼓励的好事。
但廖小乔还是得到了一个大大的红叉,因为标准答案是诸葛亮。
老师告诉她:“你这样想是不对的,我告诉你什么才是对的,老师这么教是为你好。”
我初二的时候,也遇到过一个喜欢当众羞辱学生的老师。
当时班上成绩最好的同学,跟一个成绩经常倒数的学生同名同姓。
有一次,班主任把成绩好的同学叫上来,说“她跟你名字一样,但她每次都倒数,简直丢了你的脸,你现在走过去,羞一羞她。”
这个同学愣住了,说:“我没有权利这么做!”
老师说:“我给你权利。”
那个同学接着霸气地说:“我不要这种权利。”
她就这么跟老师刚着,班上一片安静,大家都等着看老师会如何做,没想到后来老师放弃了,让她坐下。
但在那之后,听到班主任劝这个同学说:“要成熟一点,不要总跟老师对着干,你再优秀也总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你总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吊诡的是,这种看似理性的教育,不仅抹杀了自我保护的原始感性,也让我们丢失了自主思考的理性。
就像李松蔚说的,因为现代理性教育常常告诉我们:
不要光凭自己的直觉,当你被批评感到不高兴的时候,你不要生气,要去吸取其中对你有用的建议,才能进步。
于是乖孩子们常常不敢表露出被批评后的愤怒,因为要戒骄戒躁、要虚心追求进步。
更重要的是,这会被认为是成熟的表现。
也就是说,不管你坚持的对不对,学会控制情绪才是成熟。
习惯了“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样的乖孩子,不正容易在权威关系中被pua么?
于是,因为这些扛不住的乖孩子,来求助了。
李松蔚说:“我一直在教那些找我咨询的女生:听到别人批评你的时候,你该生气的时候就生气。”
在所有被pua导致的悲剧里,还有一个问题是:“我有没有权力说不”。
毕竟父母或者老师作为一个教育者的角色,树立权威是理所当然的事,这种权威也确实会帮助孩子成长。
但问题是,这种权威需要一个边界。
圆桌派中许子东老师提到一个观点,他说:我会把我的课程规范告诉学生,也会告诉他们要学习什么内容,才能拿到高的分数;
但是,我不会告诉他们,只有我说的才是对的,你们不要迷信任何权威,如果你的答案跟我不一样,但是合理,我会非常高兴。
这种有边界的权威,是教育当中常常容易忽视的。
语文老师可以给学生的语文卷子打分,但如果学生在任何一个方面,都无法对这个老师说“不”,则是很危险的事。
就好比陶崇园和导师王某的关系,王某除了要在教学上不允许陶崇园说不,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也要有求必应,这就显然没有边界了。
所以,当成年后的我们,发现自己无法对某一个人说不的时候,都要提高警惕。
毕竟任何一个人对我们的约束都是有边界的,哪怕是男女朋友、是亲生父母,爱也是有边界的。
如果你的老板不仅要求你加班,还要批评你不是个好父母、好儿女,那他无权这么做。
该说不时要说不。
如今的你,在面对别人的批评甚至羞辱时,敢于表达愤怒吗?
我们或许都可以常常问问自己这件事。
所幸,听话教育剥夺的那部分,心理学还一直在帮我们提升。
成年后的我们,还能通过正确的情绪引导,来渐渐恢复这些“直觉”本能,在面对PUA时学会识别和反抗。
a. 培养并学会相信自己的直觉
你可能会说,我已经分不清真实的情绪感受是什么,该怎么办呢?
很多人在面对批评和否定的时候,第一时间出现的是“我应该做什么”,而不是“我的感受是什么”。
例如老师说:“你就是个废物,这点事儿都做不好。”
你的真实感受可能是愤怒,但你却觉得自己应该感觉到的是自责、焦虑。
可以尝试记录下你自己的“感受”和“应该有的感受”,试着将他们进行分离。
这种自我省察,将会帮助我们在被pua的时候,第一时间利用真实感受自我保护。
如果一个人只是让你短暂感到愤怒、不解,大部分时候都是在鼓励你、让你产生动力,那么或许他真是为了你进步;
但如果你长期感到愤怒,却还要不断自我PUA去奋斗,那么很可能你正在被pua。
b. 给权威一个边界
成年后的我们应该明白:
无论对方是谁,我有权利给自己一个答案;而他对我的权威,仅仅是他职责范围内的而已。
举个例子,领导对你的权威,只是工作,如果他对你生活上也指指点点,那就是越界了。
c. 永远不要利用自己的羞耻
从小到大,羞耻感一直被教育者利用得很充分。
比如:
“答不出来,就当众罚站”;
“不听话,就当着别人面打骂”;
“考试公布分数,排名差的学生老师不会给好脸色”……
太多了,长辈都认为,这种羞耻感可以帮助人自我反省,让我们发愤图强。
但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羞耻感不会让一个人发愤图强,只会因为自卑而更加堕落。
如今,当有人让你感到羞耻的时候,你要离开那个环境,自我保护。
因为无论你做得是好是差,羞耻不是你应该承担的,而是别人强加给你的。
想走出PUA还有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对给你施加精神控制的人祛魅,才能成为你自己。
就像《封神第一部》中的姬发,他最开始在精神上将纣王视为信仰的理想父亲,对他做的一切都无条件信任和支持。
直到后来,他发现纣王弑父杀兄,还害死他的哥哥,冤枉他的父亲,甚至对自己的亲生儿子殷郊也狠下下手,所有人在他眼里都是工具人。
他从前的信仰,才轰然坍塌,在精神上“杀死纣王”。
至此,他才真正理解父亲姬昌对他说的:
“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
而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其实都是要经历这种痛彻心扉的痛苦挣扎,才能迎来脱胎换骨的涅槃成长。
如此,自我意识才能慢慢觉醒,才能学会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定义“我是谁”。
这样在遭受精神操纵或者其他伤害时,你就能更坚定地说 “不”,保护自己 。
最后,如果你遇到了伤害你的人,你一定要尝试相信你真实的感受。
别被老师、父母或者其他权威者,驯化一辈子。
独立思考,保持愤怒,保持边界感,才能做回健康的自己。
世界和我爱着你
作者:小七
编辑:Jessica、笛子
图源:网络、unsplash
参考文献(滑动查看)
PUA往往是借着爱的名义来进行情感与精神控制,而许多家长也正是以爱之名,行控制之实。
从小被父母PUA的人,该如何自救?
8月3日19:00,社群专场咨询师直播来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军奇老师,将带大家正确识别及面对PUA,勇敢做自己!
现在进群,聊聊PUA给你带来的心理困扰,即有机会被心理咨询师选中,并在直播中进行专业解读哦~
扫码进群,届时免费观看直播👇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