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帮CFO陈飞:上市只是企业成长的关键节点之一 | CFO对话
在监管合规与需求增长的双重红利下,定位为院外医药产业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的药师帮(9885.HK)于6月28日正式登陆港交所。截至8月4日收盘,药师帮股价报54.1港元,较发行价(20港元)上涨170%,折射出资本市场对其的认可。
院外医药产业覆盖医院之外的零售药房、基层诊所等终端及其上下游。2015年成立之初,药师帮通过搭建数字信息化平台,连接终端门店并不断扩大规模,之后逐步在全国范围建立自营仓,直接对接生产厂商。
招股书显示,药师帮目前核心营收来自于自营业务,2020年至2022年占比均超过90%,其余则为平台撮合及其他业务。另据企业公告,今年上半年,药师帮GMV(商品交易总额)达到人民币220.41亿元,同比增长34.4%。
时间拉回到2022年4月,拥有15年投行及财务工作经验的陈飞加入药师帮并担任CFO一职,此时距离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只有不到两个月时间。在这之前,陈飞曾分别任职于汇丰银行、瑞银集团,为国内外客户提供融资、并购等投资咨询服务。
从外资投行banker到企业CFO,陈飞是如何快速熟悉公司、完成自身转型?筹备上市阶段,作为CFO的他怎样积极推进企业IPO事宜?完成上市后,陈飞又是如何从现金流管理、资金运用等多维度规划,保障公司的财务安全和市值稳定?
围绕上述话题,《巴伦周刊》中文版近日对药师帮CFO陈飞进行了专访。
以下为经过编辑和删减的访谈实录。
《巴伦周刊》中文版:是什么契机促成您从投行分析师转型成为企业CFO?在此过程中,过去哪些经验可以应用于现在的工作?
陈飞:在投资银行部工作时,我的工作主要是帮助中国企业在香港上市,或者A股和H股同步融资,以及跨国并购等。在此过程中,我对金融市场、企业财务都有了较为全面、扎实的认知。
同时,工作中我会接触到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客户,例如金融机构、消费品企业、科技公司等,锻炼了短时间了解行业的能力,包括市场动向、核心趋势,以及对接企业在业内所处地位、竞争优势等。
基于以上两点,我发现自己虽然接触了不同行业和企业,但是对于某一个企业的认知还处于外部视角,不能全面深入它的内核。因此,在投行工作差不多十年后,我希望有机会进入企业工作,从内部视角观察它的商业模式和具体业务,进而更好地理解财务与业务怎样融合,以及如何把经营情况呈现给股东、用户等外部利益相关方。
《巴伦周刊》中文版: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CFO这个角色的核心价值分别是什么?成为一名优秀的财务工作者需要具备哪些特质?
陈飞:CFO面向不同阶段企业,工作职责会有不同。举例来说,如果在临近上市时加入,CFO的核心价值就是快速抓住时点完成上市目标,集中所有力量解决影响上市的核心问题;如果伴随企业成长的CFO,则要针对企业早期、中期不同阶段,匹配适合的财务架构。
跳出财务本身,CFO也需要参与企业的战略布局,从财务视角规划业务,确保未来企业走向资本市场的可能;同时不断提升财务支撑业务的能力,并且保证核心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市场。这些都是CFO的核心任务,也是不小的挑战。
《巴伦周刊》中文版:在企业上市这个关键节点加入,您的工作重心是什么?筹备上市期间有没有令您印象深刻的事情?
陈飞:2022年4月入职后,我的核心任务就是帮助公司尽快成功完成上市,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第一,尽快准备并递交上市申请表A1。由于港股招股书有效期为6个月,为了防止财务数据过期,团队只有不到两个月时间完成A1递交申请。而我则要在短时间内熟悉大量工作,推进执行中的任务进度。
第二,递交A1申请之后,快速与港交所沟通并寻求反馈。按照监管要求,凡是2023年3月31日之前没有完成聆讯、或是已经完成聆讯但未在9月30日之前完成上市的公司,都需要去中国证监会进行备案。为了规避不可控因素,我们要争分夺秒推进审批流程。
第三,尽可能面见更多投资者。近两年,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相对低迷,投资者热情不高。对此,我们抓住尽量多的机会与投资者见面沟通,不再过多考虑投资规模或者后续转化,心态更加平和务实。一年多时间里,我个人见了150家到200家潜在投资者。
《巴伦周刊》中文版:您提到资本市场投资热情低迷。对此,CFO的财务工作和资金管理逻辑较之前是否有所变化?
陈飞:面对市场疲弱,公司采取了“底线”思维应对一些极端情况。例如,团队定期会做压力测试,测算极端状况下账面现金能够支撑多久、是否具备足够的安全边际等。在财务规划上,我们的工作重心就是围绕如何降低成本展开,包括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采购、仓储、物流、资金回款等环节的管理效率。
同时,团队更加注重资金使用效率。公司重点业务来源于自营部分,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提前向上游供应商采购产品,资金周转效率至关重要。因此,我们不断强调和提升库存周转效率,同时对下游药店诊所坚持先收费、后发货的原则,从而保证现金流充足。此外,如果公司账面有闲置资金,我们也会尽力争取在稳健的前提下寻找更优投资回报。
《巴伦周刊》中文版:药师帮在招股书中提到,所募资金将有45%用于医药流通业务,能否具体介绍下如何落地这一业务?
陈飞:简要来说,公司要运用数字化方式,改变相对传统的医药流通和服务,提高自营业务及平台交易的效率。例如,我们会加大对自营仓储的建设投入,让仓储距离销售终端更近一些,从而缩短“接受订单——订单出库——商品配送”的时间,以此减少破损率、缩短履约时间、提升用户体验。
目前,药师帮的数字化系统都是通过自研完成的,包括采购系统、仓储系统、物流优选系统、结算系统等。现有大量数据不断累积、不断更新,也会反向驱动自研系统的持续优化。
《巴伦周刊》中文版:2020年至2022年,药师帮的营收规模、用户数量都增长迅速。在您看来,取得这一成绩的内外因有哪些?
陈飞:从外因来看,首先是医药行业红利,药师帮处在市场稳定增长的大环境下;第二,监管层面一直引导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药师帮的客户聚焦三四线、四五线城市以及乡镇一些单体药店,与政策导向是比较匹配的;第三,国人对于慢病管理、日常保健的认知更深,需求也更大,有助于促进公司业务增长。
在内因方面,医药行业是一条复杂的链路,竞争非常激烈。在这个链条上,药师帮找到了契合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的突破口——下沉市场B2B医药电商。2015年切入这一细分领域后,公司逐步打通了冗余的流通环节,缩短了上游到终端的距离。同时,我们非常看重数字化,通过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不断提升自营业务和平台交易的便利性。
《巴伦周刊》中文版:营收不断扩大的同时,药师帮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加之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会对您的财务工作造成压力吗?
陈飞:对于“互联网+”公司,前期投入成本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快速占领市场,后期才能体现出自身价值。特别是做自营业务的药师帮,需要规模上升到一定程度后,才会逐渐实现盈利。资本市场看重的不仅仅是企业当下盈利,更是未来若干年规模更大后持续的盈利能力,也就是未来盈利的可预见性及规模。
在同业关系方面,我们的商业逻辑是专注院外产业的B2B模式,与互联网企业的B2C模式形成了一定差异化区隔,并且和聚焦服务院内市场及大型连锁药店的企业也有所不同。整体来看,药师帮处于B2B院外医药电商的细分赛道,有自己的业务壁垒,仍有较大成长空间。
《巴伦周刊》中文版:上市之后,公司股价和市值的稳定性是CFO的重要目标。在投资人维护方面,能否分享一下您的未来规划?
陈飞:上市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性节点。上市完成后,企业在股价反映公司基本面、股票充分流动性、部分早期股东有序退出、员工有效激励、再融资支持公司发展等方面仍然存在持续的挑战。对药师帮而言,我们是“以空间换时间”——先获得上市地位,再争取更多时间有规划地完成后续工作。
个人角度来讲,我和团队要做的一是基于财务视角以及外部投资者视角对于公司战略和业务发展做持续的输入;二是基于监管及合规框架,通过业绩报告、信息公告等方式,把公司最新的、最完整的、重要的业务布局和财务情况传递给市场;三是与境内外投行、券商沟通,让他们更多关注到医药行业和药师帮;此外还要在不影响公司股价和市场流动性的前提下,帮助有需求的上市前股东有序退出,以及作为一家公众公司如何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文 | 《巴伦周刊》中文版撰稿人 曹妍
编辑 | 彭韧
版权声明:《巴伦周刊》(barronschina)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和金融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