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办不成事”窗口办事
▲ 2021年10月9日,河北邯郸峰峰矿区政务服务大厅的“办不成事”受理窗口。 (视觉中国 / 图)
全文共4074字,阅读大约需要9分钟
一对老夫妇拿着一张手写的结婚证来了。他们希望能把手写的结婚证换成新版结婚证,但办事大厅没有婚姻登记窗口,夫妻俩就到“办不成事”窗口反映了这个问题。
孝南区便民服务中心主任于是提出,增设一个“办不成事”窗口,给没有办成事的群众一个“吐槽”的地方:“对群众来说,在常规窗口办理业务受阻后有个诉求通道,是这个窗口存在的价值。”
“有的改革政策要求缩短审批时间,办事人是不是真的享受到这一改革成效了?有些政策要求审批时间是5天,办事人花了6天,具体原因是什么?”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2022年7月8日,安徽省政务服务中心1号办事大厅新增了一个窗口,专门处理在别的窗口办不成的事。这个窗口由安徽省直效能办、省数据资源局共同开设,名字就叫“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下称“办不成事”窗口)。
公开信息显示,该窗口受理范围包括受理不及时、办理超时、推诿扯皮、办事拖拉等四大类,工作人员将认真登记服务对象反映的“办不成事”相关问题,同步录入信息到“互联网+效能管理”信息化平台,跟踪督办。
事实上,除了安徽,全国多地都曾设立“办不成事”窗口。据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7月,全国至少有30个省份都已开设此类窗口。
南方周末记者梳理发现,不同省市和部门下辖的“办不成事”窗口能办理的业务各不相同。解决部分问题的同时,也有专家表示,更希望通过“办不成事”窗口倒逼所有窗口提高办事效率,为“办不成事”窗口画上“休止符”。
“发现问题、暴露问题、整改问题”
在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不成事”窗口设于一号窗口,离大门五步远。台账上,已接办的事项清晰标明了时间、来源、办事人、办事需求、经手人、办理情况和满意度等。
2022年6月中旬,一对老夫妇拿着一张手写的结婚证来了。他们希望能把手写的结婚证换成新版结婚证,但办事大厅没有婚姻登记窗口,夫妻俩就到“办不成事”窗口反映了这个问题。
窗口的接待专员告诉两位老人,要更换结婚证,必须到有婚姻登记窗口的政务服务大厅,或民政局。为了方便老人出行,该窗口的接待专员帮老人联系了离家最近的可办理地点。
为了避免出现“来回跑、走弯路”的情况,在“办不成事”窗口,接待专员还帮老人准备好了更换结婚证需要的材料并盖好公章。老人拿着材料去办理地点,就能换证了。
公开信息显示,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办不成事”窗口是2022年4月2日设立的,为杭州首个。接待专员蒋安(化名)介绍称,在政务服务中心的受理范围内,凡是正常窗口办不了的事,都可以来这个窗口咨询、办理。
疫情防控下出现了一些特殊的困难。例如杭州一家公司想变更股权,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外地无法回杭州,快递也因疫情停滞,办事材料没法寄过去盖章,事情办不下来。经办人向“办不成事”窗口求助,接待专员找到审管服务科,立即通过微信联系上企业法定代表人,确认材料真实性后容缺受理,解了一个燃眉之急。
“‘办不成事’窗口更专注于处理具体的问题,而不是从这边推到那边。”蒋安解释称,“其实群众想要的可能不仅仅是一个解决方法,更多的是你对事的态度,你如何去处理这件事,哪怕给他指明方向也好。”
据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7月,至少有30个省份已开设“办不成事”窗口。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市的“办不成事”窗口在全国范围内开设较早。其中,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于2020年9月就已开设。
2021年3月,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办不成事’专项治理行动”写入了年度工作计划。截至2021年4月中旬,北京全市已开设近五百个“办不成事”窗口。
北京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管理部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该窗口的设立是为了了解在政务大厅内,群众遇到了哪些非自身原因导致的“办不成事”的情况。“也就是说办事人自己材料齐全,正常提交,但出于我们内部或是政策的原因,导致事情没办成,这就需要反映到‘办不成事’窗口受理。”
2022年7月21日,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2018年以来,随着政务服务改革,“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前台统一出件”的工作模式在服务大厅推行。
“大厅内不再由专门的审批人员坐窗口,而是由综合窗口工作人员统一收件,所以一个窗口能办很多事,内容涉及多个部门。”前述工作人员解释称,“这也使各环节的问题分散了,‘办不成事窗口’就是在这一改革过程中发现问题、暴露问题、整改问题的窗口。”
2022年7月8日,安徽省政务服务中心1号办事大厅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视觉中国 / 图)
隶属部门、办理事项各不相同
虽然各地都有“办不成事”窗口,但从职能上看有所不同。其中,部分设立于各地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内,由当地政务服务管理局、行政审批局管理。
“只要是进了我们中心的事项,遇到办不成事的情况,都可以向这个窗口反映。”北京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管理部工作人员称。而北京西城区政务服务中心管理人员则表示,涉法涉诉一类的投诉举报事项,不在该窗口受理范围内,但工作人员会对前来咨询的办事人解释和安抚。
据《北京日报》报道,2021年1月,北京东城区政务服务大厅的“办不成事”窗口设立之初,便帮助一名即将退休的老人办理了退休手续。老人多年没交过保险,也不知道自己的档案在哪里。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找到了他存放档案的东城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并对接了公服中心专人窗口,老人得以顺利办理退休。
另一类“办不成事”窗口则属于各省直部门、市直部门,仅负责经办部门自身工作范围内所涉及的事项。
2021年8月以来,天津市便于市社保中心、北方人才市场、市人社执法总队、市仲裁院4个窗口单位都设置了“办不成事”窗口。安徽省除在各政务服务中心开设该窗口外,2021年起也在全省各地公安机关、出入境服务大厅、车管所、派出所等开设。
为处理涉及诉讼的事项,部分地区也在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开设了“办不成事”窗口。吉林省便于2021年5月起在各级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开设了“办不成事”窗口,由经验丰富的法官值班。
据吉林省蛟河市人民法院公开信息,该法院的“办不成事”窗口,在2021年9月开设伊始,便处理了一起“疑难杂症”。一名残疾低保群众名下财产被冻结,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来到法院申请执行异议。由于不清楚申请书格式、书写方式,且无能力支付律师代写费用,诉讼服务中心负责人安排工作人员,通过当事人口述、工作人员书写记录的方式,协助该群众进行执行立案。
除了咨询、办项以外,“办不成事”窗口另一项重要功能是接收投诉,“刀刃向内”地建立责任倒查、追溯机制。
据《湖北日报》报道,孝感市孝南区便民服务中心因一个“差评”引出了“办不成事”窗口。
2021年5月,一位六旬老人前去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按规定,需要提供书面申请、户口本、居住证明等资料。老人所带资料不全,社保服务窗口一名工作人员耐心解释后,没有予以办理。气愤之下,老人在评议器上按下“不满意”键。
当日,这个“差评”被反馈到孝南区相关主管部门,便民服务中心被要求立即整改,同时,对当事人2021年“评先”实行一票否决。然而,中心的调研发现,许多“差评”的产生,除客服人员因素外,往往是由于群众对所办事项相关政策、程序不清楚,或因所办事项有其特殊性,导致不能顺利办理。
孝南区便民服务中心主任于是提出,增设一个“办不成事”窗口,给没有办成事的群众一个“吐槽”的地方:“对群众来说,在常规窗口办理业务受阻后有个诉求通道,是这个窗口存在的价值。”
“办不成事”窗口办得如何?
“办不成事”窗口开办至今,暴露了哪些问题?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工作人员称,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是四类:人员服务态度是否良好、改革政策是否协同、办事流程是否科学、系统运行是否顺畅。
“比如,有的改革政策要求缩短审批时间,办事人是不是真的享受到这一改革成效了?有些政策要求审批时间是5天,办事人花了6天,具体原因是什么?这一类问题就会在这个窗口暴露出来。”前述工作人员解释道。
“办不成事”窗口收集问题的机制也在进一步优化,由办事人“主动登记”,转变为管理人员“主动查找”。前述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目前,政务服务大厅管理机构的一项新工作,就是分析办件情况。“例如一天内整个大厅有三个退件,我们就要去分析,每一个退件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开设“办不成事”窗口,也能倒逼政务服务机制改善,从源头减少“办不成”问题。
据《羊城晚报》报道,2021年6月25日,广东中山市民鲁女士到三乡镇“办不成事”窗口反映限号误事的问题。因为取不到号,鲁女士无法领取企业营业执照。“办不成事”窗口接待人员解决了鲁女士遇到的问题,并举一反三地对领取营业执照、开具住房证明等业务取消限号,实行“即来即办”。
设置“办不成事”窗口以后,多地政务服务大厅获得好评。蒋安介绍称,截至2022年7月22日,窗口近四个月接办的74个事项全部办结完成,群众满意度达100%。
广东中山三乡公共服务办副主任王锴则称,自设立“办不成事”窗口和吐槽室,99%以上的群众对政务服务大厅表示满意。
和常规窗口的业务量相比,“办不成事”窗口比较“冷清”。孝南区“办不成事”窗口问题登记表,一个星期一般只有一到两条记录,有时十几天才有一条记录。而该中心日均接待群众达1800人次。
接受《湖北日报》采访时,孝南区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刘霞认为窗口“冷清”是好现象。窗口启动频率低,“从侧面说明大多数事项都能顺利办成”。
不过,辽宁丹东市社保中心负责人曲立志曾公开表示,不能以办成率来衡量“办不成事”窗口的价值,“百姓看到(这个窗口)后心里会比较有底,知道实在遇到困难了,还有地方能管。”
曲立志表示,他更希望通过“办不成事”窗口倒逼所有窗口提高办事效率。在他看来,设置“办不成事”窗口,最终目的是为“办不成事”窗口画上“休止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