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吃西瓜“中毒”,孩子险些丧命!安全吃瓜指南→
正文
空调房、满格wifi、冰镇西瓜被称为“没有你我可怎么活”夏日消暑三件套。
尤其是眼下开启接近40度的火炉模式,甘甜爽口的西瓜更是注入灵魂的存在。
但是!顶流西瓜频频出事惹上大麻烦了!
“一家三口吃隔夜西瓜患肠胃炎”的新闻冲上热搜第一。
没过多久,又有“老人吃隔夜西瓜腹泻休克险丧命”的事情发生。
这令许多靠冰西瓜“续命”的“吃瓜群众”瑟瑟发抖。
家中有孩子的老父亲老母亲更是一个脑袋两个大。孩子那么喜欢吃西瓜,而西瓜动辄十几斤,一时吃不完,只能暂时先冷藏在冰箱里。
到底怎么才能安全吃瓜?
大伙莫慌,今天老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吃瓜”那些事儿。
“隔夜西瓜”到底能不能吃?
首先便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这隔夜西瓜到底能不能吃?
其实隔夜西瓜能不能吃,主要取决于西瓜的保存条件和处理方式是否卫生。
①切开的隔夜瓜≈细菌培养皿
一个好的、完整的西瓜,内部基本上是无菌的。但切开的西瓜失去了瓜皮的保护,就算是放在冰箱中冷藏,菌落数也依然会上升。
央视《健康之路》中的一个实验显示,实验人员分别用普通切肉的菜刀和专用刀板切取西瓜,封上保鲜膜隔夜保存后检测西瓜面。
用专门的砧板和菜刀切取的西瓜,每25g西瓜中检测出45个细菌。而切肉菜刀处理过的西瓜,每25g西瓜中竟检测出8400个细菌。
②切掉表层仍有致病菌
这时候会有人问老育,那我把表面切去一层再吃不是也一样不会将细菌吃进肚子里?
对此专家也有了相应的解释:
倘若西瓜中已含有致病菌,那么通过汁液的流动,整颗西瓜都会被迅速“传染”变成一个巨大的病菌培养皿。
老育表示此方法切勿使用,大可不必。
虽然隔夜西瓜好好保存也安全的,但从减少风险的角度,老育建议有条件每天吃新鲜西瓜是最安全不过的了。
隔夜西瓜可以吃,但尽量不要吃,按需购买吃瓜更快乐。
健康吃瓜这么做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买的西瓜当天实在吃不完,怎么吃隔夜瓜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①学会挑“好瓜”
咱就是说,安全的基础就是质量在线的保熟瓜,做足功课挑瓜总比市场盲抓的好。倘若连瓜都是生的,那拉肚子妥妥的最后的归宿。
ps:文章结尾老育奉上挑瓜小技巧~
②洗手洗瓜
买到好瓜以后,安全的“操作”也是保质的必要条件,切瓜前不仅要洗干净手,还要洗干净西瓜表皮。
③生熟分开
选用干净的水果刀和案板。并且切西瓜的菜板和刀,和切生肉的菜板和刀,一定要分开用。
④尽快放冰箱
切开后剩下的部分尽快贴好保鲜膜放进冰箱。但尽量不要超过12个小时。
⑤注意冰箱卫生
储存食物时就要做到「生熟分开」「密封储存」「及时清理」,避免二次感染。
⑥注意保鲜膜卫生
保鲜膜放在远离切菜区的地方,避免溅水。
“吃瓜儿童”的正确打开方式
老育对于“吃瓜儿童”也准备了一些小贴士,各位老母亲记在小本本上吧~
①多大的宝宝可以吃西瓜?
即使是西瓜汁也不适合6个月以下的小宝宝吃,因为西瓜的含糖量比较高,而小宝宝的消化道还未完全发育成熟。但6个月以后,宝宝可以少量地吃一些捣烂的瓜瓤,10个月以后就可以直接给宝宝吃了。
②如何让宝宝安全吃瓜?
大多数西瓜是有籽的,尤其是黑色的西瓜籽硬度还是挺高的。真的吞下去问题倒也不大,主要是担心边吃西瓜、边嬉笑玩闹,导致西瓜籽误吸入气管。
所以,给孩子吃带籽西瓜的时候,小年龄的孩子,最好可以给他们把籽给挑走。
千万别边吃边开玩笑哦~
③一天中什么时候吃西瓜最好?
因为西瓜中大量的水分会冲淡胃中的消化液,在饭前及饭后马上吃都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容易产生胃肠胀气。而且饭前吃大量西瓜又会占据胃的容积,使就餐中摄入的多种营养素大打折扣。所以,吃西瓜的最佳时间是饭后2小时。
④宝宝吃西瓜会发胖吗?
很多妈妈担心孩子高糖水果的西瓜吃了会不会发胖,但其实西瓜的水分含量约90~95%,即使吃100g的西瓜,也最多吃下了5~10g的果糖。若实在想少摄入糖分,越靠近中心的瓜肉(瓜瓤)部分通常越甜,糖分含量也越多。给孩子吃西瓜不要只给红彤彤的中心部位,可以适当给一些白色的瓜皮。
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吃瓜群众”
1、糖尿病患者不宜吃太多,不但血糖会升高,病情较重的还可能因出现代谢紊乱而致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2、经期中的女生体质比较虚弱,免疫力降低,最好不要吃西瓜这种寒凉之物。
3、体虚胃寒的人不宜多食。不然会导致腹胀腹泻、食欲下降、积寒助湿。
4、肾功能不全者不可食用。会使致血容量急剧增多,容易因急性心力衰竭而死亡。
5、刚锻炼完的人马上吃西瓜尤其是冰镇西瓜,易刺激消化道,损害肠胃健康。
6、长口腔溃疡的人若多吃西瓜会使体内水分和矿物质过多排泄,加重溃疡。
在炎炎夏日,西瓜稳坐“中国人最爱水果TOP1”妥妥的解暑“神器”没有错。
但切忌不要贪多、按需购买,尽量不放过夜。
当日瓜,当日清!
让一家人做好整整齐齐又快乐的吃瓜群众哦~
附上挑瓜技巧小tips
↓↓↓
图源 @央视新闻
感谢你读到最后,点个“赞”+“在看”,并“分享”给更多人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