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ome Biology丨结构变异新抗原的泛癌症图谱
癌细胞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基因组变异,其中部分会导致相应蛋白序列的改变,并进一步被MHC分子呈递至细胞表面,形成新抗原(neoantigen)。新抗原不存在于正常细胞,且均为后天产生,未形成免疫耐受,因此成为了免疫治疗领域中被寄予厚望的靶点。然而,目前对于新抗原的研究集中于单核苷酸变异(single nucleotide variation,SNV)和短片段插入缺失(indel),而忽视了另一类常见的基因组变异:结构变异(structural variation,SV)。相较于SNV和indel,SV所引发的基因组重排会生成全新的蛋白序列和更高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的新抗原表位。此外,对于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 TMB)较低的癌种,其可选择的SNV和indel新抗原数量有限,SV新抗原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近日,来自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席瑞斌团队在Genome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neoantigens derived from structural variation across whole genomes from 2528 tumors的文章。该研究利用其建立的生物信息学流程,预测并描绘了泛癌种的SV新抗原图谱,发现其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均可显著地扩充现有新抗原库,为癌症患者和癌症疫苗的设计提供新的靶向方案。
研究者首先搭建了一套完善的SV新抗原预测流程,可根据二代测序数据中鉴定出的SV进行注释及新转录本拼接,并预测其所产生的短肽与MHC分子的结合能力。研究者利用这一方法分析了PCAWG(Pan-Cancer Analysis of Whole Genomes)项目中约2500个肿瘤的全基因组数据,发现SV新抗原主要富集于染色体不稳定性较高的癌种,如肉瘤、乳腺癌和消化道肿瘤,且其数量不亚于传统的SNV和indel新抗原。此外,研究发现了一些人群中高频出现的SV新抗原,其主要位于脆性位点(fragile site)上,如MACROD2、LRP1B、WWOX等基因。在部分癌种中,其人群频率可达10%。这提示针对此类抗原设计针对广泛人群的固定癌症疫苗(fixed cancer vaccine)潜力巨大。
图1. a. SV新抗原的预测流程 b-e. SV新抗原的泛癌症图谱
新抗原的免疫原性决定其能否有效激活免疫系统。由于缺少直接的实验证据,研究者通过对免疫编辑效应(immuno-editing effect)的探究,间接证实了SV新抗原的高免疫原性。首先,相比于其他结构变异,产生新抗原的SV所对应基因的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其次,SV新抗原主要产生于肿瘤发展后期,既肿瘤产生免疫逃逸能力后。以上证据均提示SV新抗原易于被T淋巴细胞识别,并受到免疫系统的负向选择压力。
最后,研究者将SV新抗原的数量与传统的SNV、indel新抗原数量进行加和,得到GANB(genomic alteration-related neoantigen burden)。相较于被广泛应用的TMB,GANB可以更全面、更直接地反映肿瘤的新抗原负荷。结果显示,GANB与肿瘤的免疫浸润水平有很好的正相关性,比TMB更适合解释肿瘤-免疫的相互作用。此外,GANB也是潜在的新生物标志物,可重新定义适用于抗PD-1药物的患者人群。
该研究提供了全面的SV新抗原分析方案和数据资源,进一步完善了人类新抗原图谱,也为今后的生物标志物和癌症疫苗靶点选择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
来源:BioArtMED
往期热点 (点击标题跳转)
01
02
03
04
生命科学综合交流QQ群:681341860
微信学科群:神经科学群、医学、基础科学等纯科研交流群、硕博交流群和医药投资交流群(微信群审核要求较高,请各位添加小编后主动备注单位研究方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