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如何面对不确定性?听听军事学专家谈名将们的策略

如何面对不确定性?听听军事学专家谈名将们的策略

公众号新闻



作者:宫玉振
来源:笔记侠(ID:Notesman)


导语:宫玉振,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副院长,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副研究员,获得过军事学博士学位。

长期以来,他致力于军事史、战争史、战略、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对于不确定性环境下的领导力与竞争战略、战略文化与战略行为、中国文化中的领导力等方向具有很多独到深入的见解。

本文收集整理了宫玉振教授的多篇文章,梳理出他对于不确定性环境下的商业规律、组织、管理、竞争等方面的观点。

面对不确定性的旋涡,不妨打破大脑中的条条框框,逐机应变,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尝试从不确定中获益。

01

不确定性,已成为常态

1.不确定性造成的影响

我们今天所处的环境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确定。国际格局的动荡,加上政策的调整、技术的演进、市场的竞争等因素,导致外部环境的高度不确定。

不确定对管理者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大致有三个。

第一,使人焦虑迷茫。

人的本性追求确定、追求秩序,希望事事可预期,但环境的不确定恰恰打破了这种需求。因此,人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会出现焦虑、迷茫,甚至情绪化。

第二,使人急功近利。

不确定环境的最大特点就是未来的不确定,因此很多人就不愿意对未来进行投入,往往只关注现实和眼前,甚至会表现出机会主义,导致急功近利和短视。

第三,使人随波逐流。

既然环境是不确定的,我做什么都无法改变,就随波逐流好了。这种无力感会使人陷入消极与被动,放弃主动把握和改变命运的努力,听凭环境的裹挟。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现实——今天所处的环境,其本质就是不确定的,想回到过去那个相对确定的环境已经不可能。

2.如何应对不确定性?

从战略的角度来说,不确定性带来的一个影响是:过去我们讲战略,往往一旦制定了战略就可以管5年、10年;现在不行,外部环境处于高度易变、不确定、模糊、复杂性中。

打个比方,过去定战略像登山。

山就在那里,是静止的,大致方向是知道的,要做的只是规划一条路线,然后率领团队,依靠经验、体力、协作精神等因素走下去。

途中可能会走一些弯路,但是山本身是不变的。

现在定战略从登山变成了冲浪。浪是一波接一波,动荡、不确定的,战略的地基是动荡的,这对每个人都是最大的挑战,管理者会陷入迷茫或不适。

为什么我们今天要从军事看管理,从战争看竞争?尤其在不确定的环境下,为什么我们用战争的案例来思考企业的战略?

因为战争的本质就是不确定的。自古以来军人就必须面对不确定性的挑战。中外的军事家早就揭示了这个主题。

2500年前,中国的孙子就提出了“兵形象水”的命题:“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战争和水一样,水永远没有固定不变的形态,战争也永远没有固定不变的形态。“无常”,就是动态,就是不确定。

19世纪,《战争论》的作者克劳塞维茨明确提出了不确定性的概念:“战争是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战争中行动所依据的情况有四分之三好像隐藏在云雾里一样,是或多或少不确实的。”

今天大家常谈的“VUCA”这个概念(VUCA是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分别代表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就是20世纪80年代美军在克劳塞维茨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的。

VUCA后来被引入商业领域,被公认为商业环境最本质的特征。

不确定性带来了战争的最大悖论:战争充满着不确定性,但是人的理性总是有限的。

没有人从一开始就能看到结果,没有人对大势的理解能够一步到位,更没有人能一次性看清所有过程和细节。

因此也就造成了战争决策的最大悖论:一方面,在战争史上,完全按照计划来实现的战略只能是例外,而不可能是常态。普法战争的指挥者、普鲁士名将老毛奇曾讲:“在遭遇敌人的时候,没有任何计划能够保持一成不变。”

但另一方面,战争又必须有计划,没有计划或者计划漫不经心从来都是战略的大忌。战略的价值就是要解决这个悖论。

为什么在战争中一定要有战略?战略就是驾驭不确定性和利用不确定性的艺术。战争中的战略本来就是用来应对和利用不确定性的。

02

向军事,学什么

1.把握军事的4个基本要素

我们经常说“隔行如隔山”,战争和商业毕竟属于不同的领域,战争中的经验不能机械地套用到商业管理。

但还有一句话,叫做“隔行不隔理”。在方法论的层面,战争和军事又可以给企业管理提供独特的视角。

在我看来,企业向军队学打胜仗,应该从决定竞争胜负的本质要素入手,包括战略、组织、领导力、执行四个方面。

战略

战略这个词本身就是来自于军事,原因就是没有一个领域会像战争这样,把战略的价值揭示得如此淋漓尽致。

战争史上经常有这样的例子:赢了眼前,但输掉了长远;赢了局部,但输掉了全局。原因就是缺乏战略头脑。

美军在越战之中最大的痛苦就是打赢了每一场战役,但是输掉了整场战争。

其实企业也是这样,很多企业就是因为过于关注眼前的业绩,反而伤害了公司长远的发展,原因同样是缺乏战略思考的意识。

学会战略性的思考,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组织

不管是战争还是商业环境中,经常会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新手重打仗,老手看组织。

新手看重的是打仗,要打更大的仗,打更漂亮的仗。

就像有些企业,就是要推出更多的爆款,要进入更大的市场。但仗打到一定程度之后,突然发现组织能力跟不上了。

真正的老手看的是组织能力,组织能力是支撑军队持续不断地打胜仗的关键因素。

企业也是这样。刚刚创业的时候可能你身边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就行了,但是到一定程度你会发现,组织能力变成了决定企业生死的关键因素。

好的军队能打胜仗,不管是战国的秦军,还是西方的罗马军团,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强大的组织能力。好的企业也是这样。

领导力

战场是学习领导力的最好课堂。

好的将军从来是打出来的,而不是选出来的。你到底有没有领导力,一到战场上就看得清清楚楚。

关键时刻,卓越的领导力可以在看来没有胜算的情况下,扭转战局的走向。

在战争的环境下至少有两条是所有将军都要具备的,第一要沉着冷静,第二要同甘共苦。没有这两条军队是打不了胜仗的。

再好的战略理念,也需要强大的领导力,才能真正落地。战场和商场,都是如此。

我们今天的商业环境最大的特点就是复杂、动荡而又充满压力。在这样的商业环境中,优秀的管理者同样也要像优秀的将军一样,具备强大的领导力。

执行

世界上最强调执行的组织可能就是军队了。军队要靠结果说话,要打胜仗,所以军队的文化很大程度上就是执行的文化。

企业如何打造具有执行力的团队和强执行力的文化?军队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可以给企业提供很多的启发。

所以,战略、组织、领导力和执行这4个要素,不管对于战场还是商场来说,都是打胜仗要把握的基本要素。

2.要避免的3个误区

当然,向军队学打胜仗,我们也要避免一些误区。我认为有三个误区一定要警惕。

第一个误区是形式主义。

向军队去学打胜仗,不能光照搬军队的做法,套用军队的形式。

很多企业一提起向军队学打胜仗,就搞军训、讲军语,或者套用军队的编制等等。

生搬硬套军队的做法,往往学到的东西只能是外在的、表面的、形式主义的,与企业自身的管理实践根本就是两层皮,这样做反而会扭曲了企业的管理,未受其益,先蒙其害。

第二个误区是短期主义。

有些企业之所以想起来要向军队学习,是抱着一种急功近利的抄捷径心态,以为有一种打胜仗的灵丹妙药,可以立竿见影,马上改变组织的现状,马上解决现实的问题。

没有这样的事情,打胜仗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

要想打胜仗,就必须从决定胜负的最基本要素入手,老老实实地沉下心来,一点儿一点儿地把打胜仗的基本面做好,这样才能奠定持续打胜仗的根基。

第三个误区是片面主义。

很多人对所谓的军事管理经常理解成军事化管理,把军事化管理又进一步理解为绝对服从,坚决完成任务,没有任何借口。

这些东西是不是军事管理的内容呢?

肯定是,但不全面。真正保证军队打胜仗的机制,远远比这些要复杂得多。

片面地强调这些要素,以为这是军队管理的精髓甚至是全部,是军队之所以能打胜仗的原因,从而把这些要素绝对化,只会使企业的管理更快地与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背道而驰,离打胜仗的目标越来越远。

03

从长征中学习管理

长征中的红军,从组织层面,有很多值得我们今天的管理者去思考。

第一条就是组织的扁平化。

红军当年在四渡赤水过程中有一个扎西整编,扎西整编就是除了红一军团之外,其余的军团全部取消了师的编制,由军团直接辖团。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红军主要的组织就变成三级:中央、军团和团。组织扁平化,压缩了组织层级。

而且中央是和军队一起行动的。中央的指示可以迅速地传递到一线,一线的信息和意见又可以迅速地反馈给中央,回过头来完善甚至改变中央的决策。

就像过金沙江,中央原来的想法,是在利用有利地形、集中优势兵力在云南打一个大仗。

但是林彪和彭德怀在一线先后发现金沙江出现了机会,跟中央建议要迅速地抓住机会过金沙江。

而中央立即接受了林彪和彭德怀的意见,做出了过金沙江的战略决策。

这就是我们讲的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参与决策。

决策也就不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战略和执行二者也不再是脱节的。决策变成了一个上下级不断反馈、不断互动的过程。

战略和执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环境的变化、一线的声音通过制度的方式给充分纳入了决策。

第二条就是组织的开放性。

刚才我们讲的是上下级的关系。从平级来讲,红军在四渡赤水过程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打破了组织的刚性边界。

林彪是一军团的军团长,彭德怀是三军团的军团长。两人是平级的,但作战中根据任务需要,林彪有时候可以指挥彭德怀,彭德怀有时候可以指挥林彪。

如果任务是以彭德怀的三军团为主,那么彭德怀可以指挥林彪;如果任务是以林彪的一军团为主,林彪就可以指挥彭德怀。

他俩是平级,但是可以根据任务的需要相互指挥。任务完成以后这种关系就自动取消。

这是一种在动态的过程中随机改变指挥关系的过程。

也就是说它的组织不是完全封闭的,相反是开放的、柔性的,可以随机地迅速形成一种新的指挥关系,从而实现动态环境中的完美协同。

组织是扁平化的,上下级之间是不断互动和反馈的,平级之间是开放和协同的。

这样的组织就不再是官僚化、刚性化的,相反是一种我们今天所说的敏捷型的组织。

这种敏捷型的组织、水一样的组织,背后有一个要素,就是组织必须要有拥抱变化的文化。

共产党部队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因为他们长期习惯的就是游击战和运动战。

什么叫游击战?游而后击;什么叫运动战?运动以后再打。

机会是打出来的,是走出来的,是探索出来的,而不完全是你事先规划出来的。这种战略战术的机动灵活是共产党军队的基因。

因为大家在思想和理念上都接受这种机动灵活,随机应变,接受这个变化,接受调整,随时可以调整,随时可以变化,你才能真正打造出敏捷的、水一样的组织。

文化是组织的灵魂。敏捷型的组织一定需要拥抱变化这样一种文化。没有这种拥抱变化的文化,你很难打造水一样的组织。

04

存量时代,如何面对竞争?

1.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上世纪60年代,中国来自于苏联的压力很大,中苏之间很可能会发生战争。有人问毛泽东:该怎么打仗?毛泽东的回答是:打仗非常简单,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我们要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带对方的节奏,不能被对方带了节奏。要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同时让对手的优势无法发挥。

尤其在竞争环境下,好的商业战略都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当年eBay进入中国的时候,凭借其雄厚的资本,财大气粗地跟中国所有主流的门户网站都签了排他的广告协议,目的很简单,就是封杀包括淘宝在内的所有竞争者。

马云出人意料地采取了免费的模式。很简单:在规模与实力层面,弱小的淘宝根本不是强大的多的eBay的对手。

但是免费的策略,却足以颠覆行业的逻辑,使得淘宝与eBay之争,从eBay希望的规模与实力之争,变成了淘宝发起的商业模式之争。

这就是经典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身为弱者,我不会在你具有优势的战场与你正面对抗,进行实力与资源的消耗。如果那样的话我就死定了。

我要把你引导到对你不利的战场上、采取对你不利的模式,让你的优势根本就发挥不出来,让我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这样就可以为我打败你创造条件。

最后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强大eBay最终黯然退出中国市场。

战略性的思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将实力的对抗、资源的消耗,变成智慧的较量。

2.知彼知己

《孙子兵法》中的“知彼知己”,很多人容易说成“知己知彼”。

我们经常拿这句话看一个人有没有读过《孙子兵法》,或者有没有好好读过《孙子兵法》。

如果说“知己知彼”,那这个人一定是没有好好读过《孙子兵法》。因为《孙子兵法》说的从来都是“知彼知己”,从来没有说过“知己知彼”。

它的语序,其实背后是有战略的内涵,就是战争环境下“知彼”和“知己”之间关系上的深层逻辑。

首先,知彼难于知己。

“彼”和“己”之间,在战争的环境下,包括在商业的环境下,谁最难了解清楚?

一定是“彼”对吧。

双方都在尽量掩盖自己的实力和意图,都在尽量搞清楚对方的实力和意图,都在释放烟雾误导对手。

你了解自己的意图和实力相对容易,想了解对方很难,知彼难于知己。

其次,知彼重于知己。

在战争上还有一个更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你想怎么做其实不重要,对手认为你会怎么做更加关键。

您看四渡赤水的过程中,毛泽东想从什么地方突围不重要,蒋介石认为毛泽东会从什么地方突围,这个对毛泽东的决策才重要。

你了解蒋介石的判断,就会知道他的计划,然后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针对他的计划,找到你的机会,这就是知彼重于知己。

所以,好的作战计划一定是建立在对手的作战计划基础之上的。

其实企业竞争也是一样,好的市场计划要建立在对手的市场计划的基础之上。就像招投标,如果你了解了对方的标的,那你很容易就赢了。

最后,知彼是知己的前提。

人性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有时候会过高地估计自己,有时候我们如果不看对手,不看其它的,会觉得自己特别好。

我经常看到很多企业家分析自己优势的时候,会说你看我的人才有优势、我的市场有优势、我的技术有优势。

但是放在整个行业的竞争环境中,你认为自己优势的地方恰恰可能是你致命的弱点。

竞争的特点是什么?

相对于对手的优势才是真正的优势。如果你没有知彼,没有对整个大的参考系有了解,怎么可能给自己找到最准确的定位呢?所以知彼是知己的前提。

知彼难于知己、知彼重于知己,知彼是知己的前提。这就是《孙子兵法》为什么特别强调知彼,一定要把对手的情况了解清楚。

在商业的世界中,这个“彼”不只是对手。

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你的客户、消费者的心理、你的竞争对手、外在的大势,这些东西都算“彼”,你要了解清楚,才能给自己做清晰的定位和决策。

这是从《孙子兵法》的角度来讲它的战略思想,反映了战争的环境下,也包括博弈环境下,“知”的特点。

比如曾国藩“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屡战屡败是一个事实,屡败屡战是一种态度。就是不服输的精神,曾国藩叫倔强之气。

比如曾国藩“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屡战屡败是一个事实,屡败屡战是一种态度。就是不服输的精神,曾国藩叫倔强之气。

曾国藩老打败仗,但是为什么最终还是他赢了呢?

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有不服输的精神。他叫“打脱牙和血吞”,把我的牙打掉了,我连牙带血一块吞到肚子里,不露出败相,咬牙立志,就是愈挫愈勇。

其实所有的管理者,尤其企业家,注定要遇到挫折和逆境,甚至遇到失败。

关键的时候有没有这种屡败屡战的意志,有没有强大的韧性,就是决定你和你的团队能不能走向成功的关键。

这就是为什么“屡败屡战”的精神可以鼓励很多人继续走下去。

曾国藩有句话,“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事,打得通的便是好汉”,做任何事情都有极其艰难的时候,让你绝望想放弃,但挺直了、打通了、脱胎换骨就好了。

他讲当你遇到艰难困苦的时候,正是上天要磨炼你、成就你的好机会。英雄是怎么成就的?

是磨炼出来的。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正是磨炼自己、成就自己最好的机会。

尼采说“凡是杀不死我的,必将使我强大”,其实真正的领导者是在这个过程中一步步成长、一步步成熟、一步步脱胎换骨的,组织也是如此。

失败和挫折是企业和企业家的成人礼。想要打造打胜仗的组织,就先要能够经受失败的考验。

05

结  语

在不确定的战略环境中,最大的战略能力就是感知、驾驭和利用不确定性的能力,甚至包括给对手制造更大的不确定性的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把不确定性作为常态,并主动地去塑造未来和创造未来。

在四渡赤水的过程中,红军3万人,国民党40万大军,从常规来说红军没有取胜的机会。红军为什么可以突围而去?

红军始终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智慧和行动来影响和塑造自己的未来。

在不确定的环境下,积极主动地创造未来,永远比预测未来更为重要。

所以,我们要学会与不确定性共舞,并把制定战略变成利用不确定性来创造机会的过程,让不确定性成为我们的朋友。

这样,我们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成为不确定环境下最大的受益者。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他们如何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子宫内膜息肉一定要手术吗?听听专家怎么说美联储或已达加息终点,但反弹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宫玉振:向战争和军事学管理,组织强大的4个秘诀!刘润:不确定性时代,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美国为什么总甩锅中国?听听美国专家怎么说今年H-1B“海底捞”的机会很大?听听我们的分析!无锡狄邦文理学校行政运营校长尤小艳:学校要通过方方面面的设计培养学生应对不确定的能力六月夏正酣黄益平:拥抱不确定性希腊圣托里尼岛(Santorini),悬崖边的居所你不是焦虑,你只是害怕不确定性|日签不要用确定性换取不确定不确定性时代下的新投资范式叙军事学院毕业典礼遭恐袭,已致80死240伤如何看穿诈骗?听听专家详解35亿参与新华联控股重整?多氟多: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沁园春 道中一望不确定的时代,在科技之都旧金山寻找建筑的确定性|AIA ’23周浩,用真实影像来对抗世界的不确定性碧桂园称债券兑付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生命回鮭(原載《真理報》)又阳了补VC有用吗?维生素C选“天然”还是“合成”?听听专家怎么说~突破不确定性:生成式人工智能重塑管理遥感顶刊TGRS 2023!MUS-CDB:遥感目标检测中的主动标注的具有类分布平衡的混合不确定性采样微报告下载!市场不确定性周期下的激光雷达前装赛道半导体产业链面临不确定性!鹤冲天 记梦周其仁:不确定性比“风险”来得严重警惕!农产品价格上涨!这一现象或成新不确定性风险北大团队数据解析新方法:揭示新能源多时空尺度不确定性的奥秘【成都】线下讲座 | 穿越不确定性, 迈向财务投资规划新纪元​24Fall申请如何打破信息差?听听美/英/澳/加招生官怎么说人云亦云的所谓不确定性经期总长痘该如何用药?听听医生怎么说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