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8日2时23分迎来立秋节气。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立”,是开始之意;“秋”,意为禾谷成熟。
立秋后天气虽热,但是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已开始转变,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瑟成熟。在我国古代,便有以阴阳之气的变化来判定节气的方法,为“律管吹灰候气法”。律管,是用玉制成的笛子状物品,是玉制的标准定音器。乐器之音,分阴、阳各六,共十二律。律管可以定音,可以候气。但其定音作用,可能早在公元前后就已丢失。候气之法在明清时期失传,只在古籍中有所记载。但此法相比于立杆测影法更加科学,它可以更直观地测定出节气来临的时间,且候气与律管可以相互参证,律管误则不能候气,候气应则说明律管准。
据《梦溪笔谈·象数一》记载,“于密室中以木为案,置十二律琯,各如其方。实以葭灰,覆以缇縠,气至则一律飞灰。”“葭灰”指芦苇茎中的薄膜所制成的灰,质极轻。“飞灰”指放置在律琯内极轻的葭灰会飞出来。这是“地下阳气”的作用。
土壤中温度在不同的季节变化不同,律琯确切来说是一种“地温表”。这种通过地温变化来判断节气的做法,与现代通过气温来判断季节轮换的方法不同,但殊途同归。
来源:科技日报,资料来源:黄卫 著 黄缨童 绘《一只早飞千年的鸟》、霍福 著 《二十四节气与礼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