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吃三食,戒三事,修三心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有书”,加⭐星标⭐不迷路
文 | 有书聆音 · 主播 | 童颜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尽管林间的绿意还未消退,天地间的暑气依旧浓烈,但随风而落的树叶,正在悄然提醒着人们:秋天已经到了。
《管子》有云:
“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秋之后,阳气渐收、阴气渐长。
这是万物从繁荣生长走向成熟素简的关键节点,也是我们养生修心的黄金时期。
要想读懂立秋的节气哲学,享受人生的立秋年岁,就要吃好三食、警戒三事,修养三心。
吃三食,滋阴润肺
“一宿秋风未觉凉,数声宫漏日犹长。”
秋天的到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使秋风吹了一整夜,暑气依旧残留不散,白昼仍然炎热而漫长。
清代医家费伯雄,曾在《医醇剩义》中说:
“初秋尚热,则燥而热……燥自上伤,均是肺先受病。”
初秋时节的暑热,会带着燥邪,伺机侵袭人体、损伤肺津。
因而人们会在立秋之际,通过吃各种应季的食物,来滋阴润肺、平缓秋燥。
1. 吃酸物,养肺气
《脏气法时论》中说:
“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立秋养生,首要任务就是生津润燥,帮助收敛和补养肺气,增强肺部功能。
酸有“收敛、止涩”之效,辛有“发泄、发散”之能。
想要在立秋之后,抵御秋燥的入侵,就要少吃生姜、辣椒等辛辣食物。
适当多进食酸奶、酸荠菜等略带酸味的食物。
2. 吃瓜果,清暑热
《津门杂记》曾记载道:
“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
立秋之后,早晚的天气逐渐变凉,与中午的炎炎烈日形成巨大反差。
这时枝头上的瓜果得以存储糖分和水分,使口感和味道达到最佳状态。
立秋时节,人们会吃一些应季的瓜果,名曰“咬秋”。
具体做法,就是将西瓜、香瓜或桃等当季瓜果,提前放在院子里晾晒一天,然后在立秋当天吃下去。
经过晾晒后的瓜果寒气散去,只剩丰盈的汁水、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多种营养素。
吃一口生津止渴,在促进消化、免腹泻的同时,还能清热解暑、不生秋痱。
3. 吃肉食,补气血
俗话说:
“立秋到,贴秋膘,冬去春来身体好。”
秋是夏季和冬季的过渡季节,无论是之前的酷暑还是之后的严寒,都会消耗我们的大量气血。
若不及时进补,就会导致气血两亏,身体虚弱。
从古到今,每逢立秋,人们都会以肉食补充气血,以恢复和调节身体机能,提高自身免疫力,为凛冬的到来,打好健康基础。
当然,肉补不是乱补。
老话说:
“一夏无病三分虚。”
此时如果盲目进补、过食肉类,不仅无法达到以食补身的目的,还会增加肠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等问题。
所以贴膘需谨慎,进补要适当。
戒三事,调养脾胃
《黄帝内经》讲:
“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
长夏就是夏末秋初,此时自然界的阳气尚盛、阴气初生。
人体的阳气也随之外泄发散,腠理大开、极易受寒,导致脾胃虚弱。
而中医认为: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它具有消化食物、供应营养的功能,就像自然界的泥土能够养育万物一样,对于人体健康非常重要。
脾胃调和,则阴阳平衡,脾胃失调,则百病丛生。
立秋时节,我们一定要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戒掉对脾胃有害的习惯。
1. 戒贪凉吹风,避受寒
《琐碎录》说:
“卧不可当风……夜卧贪凉,百病损伤。”
立秋时节,很多人晚上睡觉时,喜欢袒露手脚、迎风而睡。
但毕竟伏天未尽,人体毛孔仍处于张开的状态,加上抵抗力会在熟睡之后大减。
此时如果贪吹凉风,不仅极易受寒气侵袭,导致腹痛和腹泻,还会让风邪进入体内,埋下中风隐患。
民谚说:“立了秋,把扇丢。”
到了立秋,就要丢掉风扇,戒掉摇扇纳凉、贪凉吹风的习惯。
2. 戒运动过度,避暴汗
《扶阳讲记》曾写道:
“动能生阳,也能耗阳。”
适量的运动能够加强我们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有助于阳气的生发。
但如果过度运动,不仅会增加心脏供血的负担,还会导致暴汗。
所谓“汗多泄气”,大汗淋漓之下,阳气将加速外泄。
这时运动不但无法达到扶阳的目的,还会损耗仅有的阳气。
立秋养生,一定要戒掉运动过度的锻炼方式。
可以选择散步、瑜伽等舒缓运动,来加强气血的流通,实现“以动助脾”的效果。
3. 戒贪食生冷,避伤脾
中医上认为,“脾胃喜温不喜冷”。
秋天的到来是个渐进的过程,许多对节气感知不够敏锐的人,立秋时依旧“秋行夏令”:
贪吃生冷食物,贪饮冰凉,按照盛夏的饮食方式生活。
殊不知,经过一整个夏天的酷热后,我们的脾胃功能已经遭到骤减,稍显虚弱。
如果再吃冷食、喝冷饮,便容易导致脾胃受寒,引起肠胃收缩、痉挛,出现胃痛、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因此,立秋前后,我们须戒掉贪食生冷的饮食习惯,避免脾胃损伤。
修三心,收敛神志
《金匮要略》曰:
“秋三月,六气十八候,皆正收敛之令,人当收敛身心,勿为发扬驰逞。”
以立秋为始,此后三个月里的六个节气、十八个气候里,万物渐次成熟,趋于收敛。
万物只有收敛,才得以丰收;人只有收敛,才得以精进。
我们要想真正的精进自己,就要从“修养三心”开始:
1. 放下我执,修从容心
《内经》曾言:
“秋三月,此谓容平。”
所谓“容平”,意为“容纳、平和舒顺”。
既表明了身体要收敛阳气、容纳能量,平和地分配好各类能量,让体内循环保持平衡,最终达到舒顺的效果。
也是在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太多的身不由己和无可奈何,就像草木必须经历盛夏的暴晒和秋天的凋零一样。
与其对不如意的事悲悲戚戚、念念不忘,不如学会放下。
尝试容纳生命中所有的好与坏,平和接受一切得失和聚散。
如此,才能和草木一样,将命运赠予的体验,化为灵魂的滋养,收获更加丰盈的自己。
2. 放下浮躁,修素简心
《菜根谭》上说:
“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
与人相交,应有几分肝胆相照的侠义之气;
与己独处,要留一点天真无邪的素简之心。
这是为人处世最基本的原则,也是立秋警戒世人的道理。
秋天,既是一个删繁就简的季节,也是一个摒弃浮躁的阶段。
这时的我们,要像树木落掉树叶一样,慢慢褪去身上的浮华和急躁。
修得一颗素简之心,涤荡自己的灵魂。
进而在人生至味中,找回最真实的自己。
3. 放下贪欲,修清净心
《摄养诗》中劝道:
“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
最好的养生,不在于昂贵的药材,而在于少思寡欲,修得一颗清净之心。
正如布袋和尚曾所言:
“行也布袋,坐也布袋。 放下布袋,何等自在。”
大道至简,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得到多少,而在于感受到多少。
与其汲汲营营,背负着一个又一个的布袋艰难前行;
不如放下贪欲,回归生活的本真,自在享受独属于自己的人生。
▽
“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
时值立秋,岁过泰半。
面对渐起的西风,比惆怅失意更重要的,是欢悦庆贺。
努力让自己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囿于境,养好身体,同万物走向成熟素简;
不乱于心,养好心性、汲取大步向前的力量。
点个在看,愿你我都能告别喧嚣、放下浮躁,带着秋的从容,不慌不忙,安享生命中的每一段“立秋”时光。
有书君精选
| 人生下半场,千万别染上这三种“病”
| 《长安的荔枝》:普通人的4条人际交往潜规则,不懂容易吃亏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