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Never Have I Ever》:个人经历与亚裔身份,本质化的亚洲是否存在

《Never Have I Ever》:个人经历与亚裔身份,本质化的亚洲是否存在

文化


有竞争的思想,有底蕴的政治


文|鲁薇薇



今年,舆论常在他者里寻找某种“东亚性”:一边在美剧《怒呛人生》里学亚裔发疯,宣泄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一边在日剧《重启人生》里重生,权衡审视过去的人生抉择。人们把个人的创伤归结于某种固定不变的文化本质,“老钟人”、“东亚女”各种被嫌弃的一生飞遍社交媒体。东亚性,真的是某种原罪吗?


网飞近日上线的印度裔校园剧《好想做一次》第四季,对“东亚性,真的是某种原罪吗?”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更为复杂和公正的回答。作为收官季,本季一上线豆瓣评分就飙到8.8分,该剧之前每一季的评分也都保持在8分以上,可谓是近几年口碑表现最佳的青少年成长剧之一,丝毫不输对标竞品英剧《性教育》。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印度裔美国女孩的普通高中生活中,我看到了许多中国学生的影子。虽然该剧的标题听起来像大尺度的电子榨菜,但这完全是翻译制造轰动效应的问题,它的英文标题是“Never Have I Ever”,意思反而是“我从没做过”,指北美青少年玩儿的类似于真心话大冒险的游戏。


一、Brainy or sexy:卷王、教育、智性恋

《好想做一次》的成功应当归功于它的编剧,美国印度裔著名女编剧、《办公室》作者敏迪·卡灵(Mindy Kaling)。她顺应了好莱坞近些年的潮流,在侧重亚裔的同时,在卡司上保持了非常高的多元程度:由于融合了编剧敏迪本人的经历,女主设定为印度二代移民德维(Devi),她两位最好的朋友一位是黑人,一位是中国人。三人组由于国际化程度高,被嘴损的高中同学赠送外号“联合国”(UN)。女主德维的两位情人中,运动健将、性感男神派克斯顿(paxton)是日本和白人混血,而女主的青梅竹马、学习上长期的竞争对手本(Ben),则是聪明的犹太人。无怪乎粉丝戏称,“本剧只有半个白人”。

但仅仅是卡司的多元性和更正面的亚裔代表,绝非令《好想做一次》脱颖而出的首要理由。因为某种程度上,“叠标签”是已经是屡见不鲜。比如英剧《性教育》中男主的最好朋友是黑人男同,男主的继妹则是拉丁裔女同。亚裔和亚洲文化在好莱坞如日中天也是大势所趋。近几年的青春喜剧,《致我曾爱过的所有男孩》、《真心半解》、《我变美的那夏天》的主角都是东亚人或亚裔混血,《政客》里两位白人主角谈恋爱说的是中文。更别提《摘金奇缘》、《瞬息全宇宙》、《怒呛人生》这类全亚裔卡司的重量级作品。

在我看来《好想做一次》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它跳出了美国长期以来的反智主义传统、扎扎实实描写了亚裔新一代移民的学习与成长。这种描写过于接地气,在青年观众当中引发共鸣的程度甚至强于描写老一代移民的《瞬息全宇宙》和《怒呛人生》。本剧背景设定于加利福尼亚州,得益于亚洲家庭重视教育的传统,女主德维是品学兼优的高中第一名,她参加模拟联合国、学习中文、刷AP学分,从小梦想是进入普林斯顿读大学。

然而,比起学业成就,美国高中丛林社会显然更为重视性缘魅力、体育和人气。在高中森严的等级体系中,德维这种聪明学生只能被划为“书呆子”,而书呆子,属于被歧视的最底层。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德维也渴望变漂亮,渴望受欢迎。

《怒呛人生》剧照


德维的父亲在她15岁时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为了将注意力从丧亲之痛上转移出去,德维开始了对校园男神派克斯顿的疯狂追求。在这期间,她做了很多青少年会干的傻事,也伤害了很多人。但她最终得以成长,和派克斯顿摊牌,两人说开,成为朋友而非恋人。德维意识到派克斯顿是自己青少年时投射的一个梦,梦想成为最受欢迎的女孩、和最学校最好看的男生约会,忘记父亲去世的痛苦——随着她的成熟,她超越了这个梦。

由于美国根深蒂固的反智主义传统,校园剧长期以来一直围绕着性感的运动员和美丽的校花谈恋爱进行,使得东亚观众大呼“难道他们没有考试不需要上课吗”。即便是好评如潮的反传统青春疼痛电视剧《亢奋》,其男主也是非常典型的橄榄球队队长。即便校园剧描绘毫无存在感的好学生女主男主,也几乎都要经历一个“丑小鸭变天鹅”的变装过程,通过增加性缘魅力来合理化受欢迎剧情。

《好想做一次》没有这么做。在德维的情感选择题中,“The brainy or the sexy?(选择聪明还是性感的爱人)”的问题贯穿本剧始终。她曾经短暂地相信“成年人不做选择、我两个都要”,贪心地脚踏两只船,犯了所有女人都会犯的错误,结果对派克斯顿和本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她又花了一季努力弥补,重新成为了派克斯顿的女朋友,然而却发现两人并不合适,最终分手。


虽然派克斯顿对她余情未了,虽然她身边的朋友和家人都看好更高更帅的派克斯顿,她却意识到,作为自己从小到大的学习竞争对手、永远的第二名、亦敌亦友、经常拌嘴、梦想去哥伦比亚大学的本才是自己心之所向。尽管他没有派克斯顿好看,尽管他和自己一样同属于书呆子的社交阶层,尽管他作为竞争对手时非常毒舌,可也只有他完全懂得自己,会在德维没有被普林斯顿录取时连夜爬窗跑去安慰;也只有德维懂得他,在本弄脏了为哥大面试准备的衬衣时,德维愿意伸手相助、送上自己的衬衫,尽管两人当时还在冷战——只有他们懂得彼此梦想的分量,懂得彼此为了进入理想中的大学付出了多少努力。他们是一模一样的人,可以穿一样衬衣的人。

也只有在他们这条情感线中,观众可以看到一些除了聚会、舞会之外的正常学校生活。德维和本一起参加模拟联合国、相互用中文吵架、申请学校、写小组作业、和招生官面试,申请大学提前批次和正常批次的录取。甚至直到最后三集,观众都还在为女主能不能被普林斯顿录取、实现梦想而揪心,这怎么会不让浸淫应试文化多年的东亚观众产生共鸣呢?

故事最后,德维和本高中毕业后修成正果,brainy胜过sexy,这绝不仅仅是本党和智性恋的胜利,也不仅仅是编剧敏迪·卡灵自身印度卷王属性的投射,它代表了女主等新生代亚裔移民无须完全归化于美式主流价值观和等级体系,无需归顺强调性魅力而忽视智力成就的主流观点;而是在挣扎、扬弃过后,开始顺应本性地生长,坦然地接纳并肯定自己文化中重视教育的一部分。

二、亚裔身份:从原罪到理解

与女主自我接纳同时进行的是她对印度身份的认同。

在第一季中,她曾经深深为自己印度家庭感到尴尬,多嘴多舌、毫无边界感的亲戚长辈;奇奇怪怪的节庆、衣服、祈祷,这一点都不酷,一点都不像学校里的其他人。直到她见识到了真正为自己民族文化感到骄傲的印度移民,她才意识到自己的“自我种族主义”:自己的黑人朋友有许许多多黑人朋友,自己的中国朋友参加了国人合唱团,只有自己,一个印度朋友都没有。作为少数群体,长期受到歧视或者冒犯,她逐渐将这种情绪内化为自恨——可是她根本就不需要和别人一样。意识到这一点后德维有意去改善,在最后一季里,她已经可以坦然向印度象神为自己妈妈的祈祷幸福。


虽然编剧是印度移民,她并没有对自身文化的许多缺点讳言、文过饰非。敏迪·卡灵在本剧中,借德维表姐的逃婚着重表现了印度包办婚姻的不合理性,还把德维的母亲塑造成一个典型的权威主义、打压多于鼓励的父母,几乎不会说好听的话。

然而,《好想做一次》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并没有诉诸“权威父母”、“亚洲家庭等级”之类文化本质主义(cultural essentialism)的套话。它拒绝从本质上定义某个文化的好坏,因为文化并非固有和恒定不变的,它会因为地域、阶层、性格展现出不同的面相。

例如,当德维忐忑不安地打开普林斯顿提前批录取结果通知时,她的妈妈再一次扫兴地说,“就算你没被录取,也没关系”,德维被妈妈总是说负面的事情气得大吵大闹。这当然可以被简单归结为亚洲父母的负面教育习惯,但是敏迪·卡灵并没有选择这样贴标签。在后文母女平静下来谈心时,妈妈告诉德维:自己不是有意扫兴,而是自己活得更长,经历更多。刚来到美国时,虽然有了印度的医学学位,成绩名列前茅,但不被美国认可,不得不重新来过。在移民时阶层跌落、成绩跌落的经历让妈妈明白,有时候,尽管一个人很努力,但最后结果并不一定如人所愿。她不想让女儿希望过高,失望过大。德维听了妈妈的故事之后,终于理解了当年也曾做过卷王的母亲。


从这个意义上,《好想做一次》甚至超越了《瞬息全宇宙》和《怒呛人生》这些引发“东亚人原生家庭原罪”网络讨论的作品。它拒绝将某种痛苦全然归因于某种文化的刻奇“本质”,而是承认身份的多层次性,看到除了文化以外,跨区域流动和阶层跌落是如何塑造个人性格的。它让主人公成长后,用成年人的眼光重新看待父母,理解父母在成为父母之前也曾有自己的青春和来路。在将父母理解为另一个普普通通的成年人后,能和解的和解,不能和解的至少做到释怀。

虽然没有明说,但敏迪·卡灵作为编剧的反抗深得萨义德《东方主义》的精髓。萨义德认为西方对东方的表现并非没有事实的成分,但值得注意的是知识生产的过程。亚洲是西方构建的他者,西方话语总是将东方置于一种劣等的、刻奇的叙事当中表述。敏迪·卡灵没有将亚洲文化定义为劣于盎格鲁撒克逊文化,或者将两种文化简化为集体主义压迫和个人主义解放的两极标签,她认真地挖掘真切的印度移民二代故事,让复杂的故事本身拒绝为种族化(racialized)等级化的“亚洲原罪”话语添砖加瓦。

也许我不是其他亚裔剧的受众,作为平凡家庭长大、认真学习的孩子,印度女主的《好想做一次》反而比东亚裔作品《瞬息全宇宙》、《怒呛人生》和越华混血的Ali Wong的喜剧加起来都要有共鸣。这也许正说明了——亚洲和东亚区域的概念本就是西方的构建。根本没有一个本质化的亚洲和东亚,有的只有价值取向和个人经历不同的观众群体。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本文责编:龚思量。
本期微信编辑:龚思量。
本文为思想市场原创内容,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澎湃新闻网站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Netflix的亚洲综艺战事:爱优腾看好了,我只表演一次回归商业本质,以不变应万变丨黑马×刘润商业本质通识课大水之年淘金游-优胜美地超优美投资回报率超高之选,本周热门地段多家庭别墅推荐---Everett/Somerville/Newton巴黎市长将重修Châtelet 广场以方便行人硅谷的亚洲菜——Mizu Sushi Bar & Grill ,保留了亚洲风味,还是已经美国化?“男孩被逼吃粪便”,霸凌者是何身份、动机?是否存在强迫和解?当地披露细节!​曼瑟·奥尔森:个人权利如何成为国家繁荣的动因APAD: good enough never is德勒兹如何在使用“本质”一词的同时避免本质主义?哈佛大案与亚裔教育维权之路(二):艰难的维权抗争求索十三点致猫书:The weak can never forgive, but we are strong.一代赤辱哈佛大案与亚裔教育维权之路(一): 美国大学的有色眼镜华裔身患癌症晚期 万锦议员发起筹款:帮助她击败病魔!荐号丨拉开人与人差距的,不是学历与金钱,而是……余朝辉:产业是本质,科技是引擎,资本是手段,并购要抓住产业的本质哈佛大案与亚裔教育维权之路(四): 披荆斩棘《Never I Have Ever》:个人经历与亚裔身份,本质化的亚洲是否存在毛泽东谈民主集中制:个人独断就是“霸王”,要让群众讲话,哪怕是骂自己的话Never have I ever 真是一部神剧,有剧透。战地恋情(六)一个千万富翁之死:精神病院是否存在收治漏洞?高达5万美金的亚裔专属餐馆补助等你来拿-全美亚裔总商会与Grubhub合作APAD: Never wrestle with a pig《Rover》StyleMe x SR AUTO GROUP联合概念品牌视频【The K Show】倒计时2天!!!投资性价比最高选择,自住投资两相宜--多家庭别墅推荐--Somerville/Revere/Boston/Everett译文双年选决选作品《我独自一人面对严寒——曼德尔施塔姆诗歌全集》介绍:个体生命经历与世界文化的相会交融斯坦福校长辞职: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中美的差别哈佛大案与亚裔教育维权之路(三):亚裔终于发声了【城事】巴黎市长将重修Châtelet 广场以方便行人白:个人禱锆生活的建立在美国购房是否有身份,房价和税费以及脱手税费是否一样?|移投路群问答过去的事情不再想郑重提醒:没有身份不要去佛罗里达,警察街头查身份,去看病也会被报告,帮助无证移民都是重罪揭秘!有身份和没身份,在北美求职的待遇差别究竟有多大?专家:个人信用分数达这么多 贷款最有优势江南春:传播的本质是重复,消费者的本质是遗忘Men share struggles women will never understand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