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应我,去海边不要戴红色黄色紫色的太阳镜了!
太阳镜镜片的颜色挺多的,怎么挑?
颜色不同的太阳镜镜片丨图虫创意
如果你肤色偏冷,就挑颜色艳丽的;反过来就挑颜色浅一点的。
有道理!但今天我们要说的内容是另一个角度:用错了太阳镜镜片的颜色,可能让紫外线伤害眼睛,还可能有安全风险!大家应该在不同场景下,使用不同颜色的太阳镜镜片。
长期暴露在过度紫外线下的人,眼睛有可能会长出这种增生组织丨kellogg.umich.edu
挑墨镜也要一步步来,走起!
是否合格?看吊牌上的国标
就在2020年,我国刚出了强制性国家标准,《太阳镜和太阳镜片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39552.1-2020)》。这个国标涉及到太阳镜镜框、镜片方方面面的指标,比如抗紫外线性能、材质安全、使用耐久度等。这个标准还是挺高的,与全球标准接轨。
所以选购太阳镜的第一步很简单:直接看产品的吊牌上,有没有“执行标准号:GB 39552.1-2020”的字样。如果有的话,这就是合格品,咱们才能接着在里面挑。
图丨作者供图
功能分类,你要哪一种?
产品合格,只是选购太阳镜的第一步。毕竟每个人使用太阳镜的需求不同、使用场景不同,实际上需要的太阳镜类型也不同。
上面提到的国家标准中,还对太阳镜镜片做出了一些分类,你看看有没有你需要的种类。
太阳镜的分类,点击可放大阅读丨参考文献[3]
我们可以从上图看到,镜片根据阻挡太阳光和眩光的能力,由弱到强分成了0到4这五种。这些分类编号,你都可以在太阳镜的吊牌,或者镜腿内侧找到编号或标识。
浅色太阳镜
0类和1类属于浅色太阳镜。
这类太阳镜对光线的遮挡能力较弱,但色彩丰富。浅色太阳镜适合多种场合,尤其对于服装搭配、舞台走秀或者非刺眼的室外环境下(比如多云天气)使用。
遮阳镜
2和3类属于遮阳镜,一般我们说的墨镜或者太阳镜就是这个类别。
遮阳镜对于光线的遮挡效果更好一些,是夏天户外活动的首选。其中2类产品适合普通的晴天使用,而3类则更适用于夏天烈日下使用。
特殊用途太阳镜
4类的特殊用途太阳镜主要应用于有强光的环境,比如海边、山地、雪地以及沙漠等,一般的户外活动都不至于使用这种产品。
另外,对于有驾车需求的人群,最好选择0、1、2、3类太阳镜片,但在黎明、傍晚以及阴雨天气驾车时,则不建议佩戴2、3类太阳镜,太暗了。
镜片颜色的讲究
下一步,我们就要挑一下镜片的颜色。我这里就不考虑大家对颜色的喜好了,只说不同颜色的功能(真的有功能)。
灰色、茶色、墨绿色镜片最常见,主要是这几种颜色戴起来,都会感到比较柔和,而且遮光性能较好,可以大大缓解户外强光对眼部的刺激。
近些年一些表面呈现蓝色、银色、甚至炫彩的镜片,大多是采用了表面镀膜的技术,增加了镜片对光线的反射能力,效果跟上面说的镜片大同小异。
至于红色、黄色、紫色的镜片,则多为染色镜片,基本都属于0类和1类的浅色太阳镜,功能性不强,主要是为了拗造型。
毫无用处,感受欠佳、容易磨花,只是为了拗造型丨李小葵
此外,很多人觉得太阳镜镜片颜色越深、光线阻隔效果越强,就越是好太阳镜。其实不尽然。
首先,不是任何时候都适合戴深色太阳镜的。光线昏暗的时候使用深色镜片,就会让人看不清楚,开车戴的话更是有危险。
另外,阻隔光线的亮度是一回事,阻隔伤害眼睛的紫外线又是另一回事,深色镜片不一定就特别能抵挡紫外线。有的不合格太阳镜镜片颜色深,人戴着会瞳孔扩大;要是镜片还没有紫外线防护功能,更多的紫外线就会趁机进入眼睛,造成伤害。
这一点上,还是要认准吊牌上的国家标准啊,毕竟国家标准里对镜片的抗紫外线能力是做出了规定的。
国标中对镜片抗紫外线能力的要求,不需要细看,知道就行丨参考文献[3]
问答时间
为什么太阳镜价格差异这么大,有的十几块、有的几千块?
从实用性上来说,可能不同的材料,比如镜片材质、镜框材质会带来价格的差异;一些功能的添加,比如镀膜镜片、偏光镜片增加了产品附加值。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太阳镜也是时尚单品啊!做广告不要钱吗?代言人不要钱吗?
近视眼也想戴太阳镜,能支个招吗?
其实不少透明镜片也具备一定的紫外线防护能力,只是没有太阳镜那么到位,且没有太阳镜的遮光属性。
如果有需求的话,给您支4个招:
1. 购买一副太阳镜夹片,外挂在镜框上;
2. 佩戴隐形眼镜,再戴太阳镜;
3. 把近视眼镜的镜片换成染色片或者变色片;
4. 定做近视太阳镜。
儿童是否需要佩戴太阳镜?
很多国际上的视光师协会、眼科学会都指出,儿童同样需要佩戴太阳镜,甚至比成人更需要做好光线防护。
不过,太小的小朋友可能不会好好戴着眼镜,有的还特喜欢抓眼镜。这时家长可以选择在户外给孩子戴遮阳帽、用遮阳伞。
来个彩蛋:生活在雪原的因纽特人,他们戴这样的太阳镜丨wikimedia commons
参考文献
作者:金鑫
编辑:李小葵
封面图来源:图虫创意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