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看了北大室友的时间表,才明白人和人的差距是从哪里拉开的

看了北大室友的时间表,才明白人和人的差距是从哪里拉开的

其他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米粒妈,看更多教育好文



文 | 米粒妈 (公众号米粒妈频道)


最近,米粒妈看到了一张“下班后5小时”的时间表对比图。

         

其中一份时间表是发帖者本人,另一份则属于跟她合租的北大室友。

         

从六点半下班到家,发帖者的安排就是各种玩手机。        

         

         

从下班到家玩手机休息一下,到一边想着要洗澡睡觉一边玩手机磨蹭,再到洗漱完成后精神百倍继续玩手机……

         

最后玩到累了,才在凌晨一点感叹着虚度时光艰难入睡。

         

而同样六点半回到家的北大室友呢?

         

她有条不紊地安排了如下活动——

         

健身、个人洗护、与父母视频、处理工作遗留并安排第二天工作、阅读英语简报、听有声书……

         

         

至于用来玩手机的时间,只有短短半小时。

         

发帖者看着时间表,感叹“人类的参差”。

         

前排围观的网友纷纷表示,下班后的摆烂状态太真实了,简直是在“演我”。

         

         

可米粒妈仔细看了一下这份时间表,却发现了北大室友自律生活背后的玄机。



时间管理,效率为先

         

看到这位北大小姐姐的时间表,作为每天要写文章、选品、直播的公号汪来说,米粒妈反正是自愧不如。最近每天的生活,好像有又开不完的会,选不完的品,写不完的文章……


前几天跟大家分享了一个经历,我拿到了斯坦福的offer,又拒绝了……文章戳→《拿到斯坦福的offer,我拒绝了!现在后悔了吗?》拒绝的原因之一,就是上学之余,无法兼顾工作。


因为正常的课业、研究,要读的大量书和文献,要写的论文等等,每天几乎都要忙到凌晨一两点,吃一顿细嚼慢咽的饭都是奢侈,哪有时间去开视频会?去写文章?


而在996、007的高强度运转模式下,对很多打工人来说,六点半下班到家,都成了奢侈。

         

把未完成的工作带回家,更是常态。

         

可在北大室友的时间表里,米粒妈却看到了这样的真相:

         

她用来处理工作遗留及安排第二天工作的时间,仅有半个小时。

         

这半小时与其说是真的在忙工作,不如说是抽时间进行复盘和计划。

         

前者是打工人的被迫产出,而后者则是发挥职场人的主动性,以达到自我提升为目的。

         

这样的时间管理有一个大前提,就是效率为先。

         

这不仅意味着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还真正做到了让每一分钟的“业余时间”,都能转化为自我成长的能量。

         

米粒妈之前还看过一个浙大学霸的作息时间表,从早晨六点到晚上十二点半,每个小时都有任务,一眼看过去密密麻麻。

         

         

很多网友看着这份满满当当的时间表直摇头,说这样活着未免太累了。

         

但别忘了,能管理时间的人,才能掌控人生。

         

真正从自己的进步中获得满足的人明白,这种自律从不是束缚,反而让人乐在其中。

         

这种精进自我的心态,永远保持追求与探索的渴望,才是名校给予人最大的精神财富。

         

还记得之前很火的那个段子吗?

         

老师卑微提醒:“前面玩手机的同学,麻烦提醒一下中间讲话的同学,不要吵到后面睡觉的同学……”

         

本以为是夸张,可在大学课堂里,却成了再真实不过的现状。

         

空荡荡的教室里,前面两三排空无一人,后排却成了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玩手机、打瞌睡的比比皆是,更别说还有干脆逃课的。

         

         

而在北大,却是截然相反的景象。

         

米粒妈之前看过这样一个视频。

         

在北大最宽敞的公开课教室里,学生们挨挨挤挤座无虚席,前排更是要提前抢占的“宝座”。

         

         

抢不到座位的同学宁可站在教室后面,也要听课。

         

在北大官方账号发出的另外一个视频里,中午十二点多的午休时间,老师还被学生围住“被迫拖堂”。

         

         

上前提问和讨论问题的学生排起了队,老师也很有耐心地一一回应。

         

看了这些米粒妈才明白,我们仰望名校头衔、光鲜人生时,其实是在用“学霸”、“学神”这样的标签,代替了这些学生们孜孜以求的每一分钟。

         

正如女性作家黄碧云所说:

         

“如果有天我们湮没在人潮之中,庸碌一生,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要活得丰盛。”



内驱力,不是逼出来的

         

当“时间管理”这个概念风靡到教育圈,不少父母都习惯性越俎代庖,见缝插针一般,把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得明明白白。

         

殊不知,真正高效的时间管理,不是一张时间表就能框出来的,而是要靠内驱力。

         

还记得那个火爆全网的学习主播小巧吗?

         

她带起了直播学习的热潮,此后不少主播纷纷效仿,却没能复制小巧的成功。

         

         

作为一个在申请硕士时,一举拿到哈佛、剑桥、牛津、耶鲁等八所世界顶尖高校的11个offer的大学霸,小巧的自习室仿佛自带“学神高光”,吸粉无数。

         

         

她的时间管理计划本里,记录了自己的学习密码。

         

她做计划从不是形式主义地完成任务,而是从长期目标开始逆推,逐步做好中期和短期的目标管理。

         

她特别强调,一定不能只做“日计划”,那会让自己的视野变得狭小。

         

长期目标激励,中期目标检验,短期目标落实,同时注意优先级排列和劳逸结合。

         

         

这种时间管理模式,不但让她适应了高强度的学习生活,还帮助她解锁了很多新的人生体验。

         

今年,小巧在留下了“各自努力,顶峰相见”八个字之后,便离开互联网的纷扰,去过新的人生了。

         

至今还有不少粉丝,在怀念她、等待她。

         

         

她之所以能吸引这么多人一起努力,是因为她本就拥有一个强大的内核。

         

这种内核,不是家长逼出来的。

         

教育科研工作者郑强曾说出一个真相:

         

“中国的孩子不是输在起跑线上,而是累倒在起跑线上。”

         

一味强迫孩子在某件事上努力,只是对时间的空耗,最后父母越来越心焦,孩子却日渐麻木。

         

前几天有个反讽育儿的视频,米粒妈看得哭笑不得。

         

孩子坐在学习桌前捧着手机,课本就摊在眼前,却分不走他半点注意力。

         

爸爸看得着急,在一旁哐哐敲桌子。

         

         

眼看着手都“砸出血”了,孩子还是两耳不闻身边声,主打一个“以不变应万变”。

         

视频情节确实夸张,却是说出了无数家长的心声。

         

孩子神思不属的状态下,家长的逼迫不但没用,甚至会激化矛盾、适得其反。

 


张弛有度,陪伴式教育

         

如今,不少家长走入了一个育儿怪圈,迷信极端的时间管理和假性勤奋。

         

制定N个闹钟精准到分秒地控制孩子的所有时间,却仍然得不到一份“满意的答卷”。

         

米粒妈看过一部韩国纪录片《学习的背叛》,里面有个女孩叫允叶媛,她在学习上,努力到让人心疼。(文章戳→在韩国,普通家庭的孩子考入名牌大学有多难?

         

她的计划本上,写满了每天的学习目标,连吃饭、上厕所的时间都有严苛规定。

         

         

在这份计划表的驱使下,她每天学习十几个小时,能赶在凌晨两点睡觉,就是莫大的安慰。

         

她学习的方式也很极端,坚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她,为了把教科书背过,不惜从头到尾抄写好多遍。

         

         

长时间的握笔最终导致叶媛手关节变形,可即便手僵硬无力,她宁肯一圈圈缠上橡皮筋,也要继续抄写。

         

         

但对学习如此“虔诚”的她,却被成绩“背叛”了。

         

高中第一次大考,她考了全年级末游。

         

看着吊车尾的成绩,她失望地说:“努力学习和得到结果,是两回事。”

         

         

很多家长都会下意识地觉得,成绩不够好,就是时间没花到位。

         

殊不知,没有真正拥有学习内驱力的孩子,花再多的时间也是白搭。

         

那么如何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呢?也许名校的同辈竞争效应,能给我们启发。

         

正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名校的孩子们互相影响,形成了最有利于进步的正向循环。

         

那么放到家庭里,唤醒孩子内驱力的最大影响因素,就是父母的行为。

         

一位参加过《开学第一课》的北大学霸,在视频平台分享过自己的成长经历。

         

初中的时候,他和所有叛逆的孩子一样沉迷网络,差点就此一蹶不振、毁掉自己。

         

但父亲却没有放弃他,而是当机立断,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停机断网。强制孩子戒网的同时,父亲也以身作则远离网络,工作之余看书看报,给孩子正向引导。

         

第二件,全程陪读。高考前整整四年时间,父亲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孩子的学习,不仅帮助他获取知识,还帮他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第三件,自我提升。为了帮助孩子学习,父亲自学了很多教育学理论,一边看书一边做笔记,每天都和孩子分享今日心得,和儿子一同进步。

         

在父亲的榜样作用下,一个网瘾少年完成逆袭,考入最高学府。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每天写作业,米粒姥姥一直陪着我。那个时候别的家长晚上下班之后都在看电视,而米粒姥姥放弃一切娱乐活动,静静地陪着我。我在做作业,她就在一边安静的看书。只要她陪着我,我就觉得特别安心。

         

陪伴式教育的真谛不是“生陪硬陪”,而是父母与孩子步调一致,一起前行。

         

还记得诗词大会的才女武亦姝吗?

         

她妈妈曾说:

         

“真正的教育,其实就是拼爹妈。但教育语境下的的拼爹,不是官二代、富二代的寄生和遗传,而是比拼父母的观念,以及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处世方式。”

         

是的,也许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考入名校,但高明的家长,会让孩子从小在“名校氛围”里成长,活出最富足的人生。


点个“赞”+“在看”做成长型父母,跟孩子一起进步!


PS:最后来个直播预告,明天有咱们的米莱童书专场,儿童科普书界的天花板了,无论是内容的权威性、趣味性、应试性都是业内数一数二的。


米粒妈这次铆足了劲,把物化生、历史地理经济、自然科技这几大领域的书都搬来直播间了,孩子小学阶段需要的几乎都涵盖了,其中好几套都已经快被米粒翻烂了。



在直播间里,米粒妈还给你们选了超多米莱童书的宝藏读物,都是超适合小学生来读的,妈妈们赶紧先预约上!👇


作者简介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畅销书作家。专注于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分享;著有《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荣登当当图书畅销榜!《我是大女主》荣登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看了这张暴露真实状态的生图,才明白为什么娱乐圈力捧她看了胡歌的《不虚此行》才明白:只有直面死亡,才能更好地活着看了一夜爆火的《长安三万里》,才明白成年人的辛酸,都被他说尽了在纽大读经济学 学长的亲身感受:清华北大和美国Top30大学的差距在哪里?浙大凌晨视频流出:人和人的差距,其实是视野和习惯的较量今夜悉尼似银河,流光溢彩冠全球看了无删完整版,才明白这书为何只在内部发行孩子未来20年的差距,是这样拉开的如何评估乌军第一波反攻是否成功?清华教授一句话揭露教育真相!真正拉开孩子的差距不是家境,而是...“寒门”爸爸教出6个博士:孩子未来20年的差距,是这样拉开的《报任安书》和《答苏武书》并读13岁王诗龄获「67万奖学金」?!我才明白父母的差距在哪里......五十三 昭忠祠【双养日课】孩子都会问的问题:“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看了董宇辉在9万人家长会上的3句话,才明白:为什么你累死,也养不出有自驱力的娃对话超级牛散李国飞:价值投资是你明白就明白,不明白就不明白五十四 除四害“体验麦当劳新开的自习室,才明白一生考公的中国人有多疯”在纽大读经济学的学长的亲身感受:清华北大和美国Top30大学的差距在哪里?看完高盛员工晒出的网页收藏夹,才懂人和人之间的差距...芯片和人脑的差距,就在一个汉堡北师大教授:大语文时代,国学经典如何拉开孩子们的差距?看完高盛Banker晒出的Excel证书,才懂人和人的差距!吴国盛:中美之间真正的差距是什么?“体验麦当劳新开的自习室,才明白一生考试的中国人有多疯”《人民日报》推荐:9个时间管理小技巧,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人和人真正拉开距离,可能是在30岁以后劳工日长周末 哪里开门哪里关?各大商场营业时间表看了李白的朋友圈才知道,人和人的关系都是季节性的看了2023年高考作文题,才明白:普通家庭这样育儿才有希望看完高盛Banker晒出的网页收藏夹,才懂人和人的差距看完摩根大通内部疯传的估值建模课程,才感受到人和人的差距…看了这个把废物儿子逼进北大的爸爸,我才明白男人狠起来能有多疯?!娃与娃之间的差距,一定要靠学习能力拉开!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