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汪建:未来生命时代的大科学和大产业

汪建:未来生命时代的大科学和大产业

公众号新闻
来源:华谷致远生物科技与产业研究院
作者:华大集团董事长、联合创始人 汪建

编者按:


生物经济是21世纪各国竞相发展新赛道,也是我国实现跨越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为了促进我国生物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华谷研究院汇聚各方资源,聚焦产业趋势与热点,于2023618日在杭州成功举办生物经济50人论坛。论坛得到政界、科技界、产业界和投资界等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与会专家结合自身研究及经历,紧扣主题发表真知灼见,为生物经济发展注入了智慧源泉,为与会嘉宾呈现了一场思想盛宴。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会议的思想精华,华谷研究院根据现场录音,整理与会专家的演讲材料。经个人同意,华谷研究院将以高端报告系列展示的形式对外正式发布。我们力求通过这样的知识和信息互动,让更多的生物经济研究者、从业者了解行业的前沿与进展。同时也希望借此让更多社会人士认识、支持并投身生物经济发展,为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生物经济强国助力。

2023年7月18日

中国生物经济50人(杭州)论坛

高端报告展示之七


聚焦IBT赛道,建设新动能新优势

华大集团董事长、联合创始人 汪建

华大的发展,不缺科研、技术和资本,但是我们缺有效市场和有力政策支持。我今天重点讲这个问题,讲科技与制度优势的双重加持。


美国举国体制科学创举及启示


讲到科技与制度优势,我们回顾一下美国举国体制下的科学创举,最后的转化是什么规律。第一颗原子弹是280亿美元,到现在的效益大概十倍。现在的电费是每度电3毛钱,核裂变3分钱,但是核聚变可能1分钱。


再看外太空。马斯克的SpaceX提出三五年内实现100美元一公斤的载重。我国价格是SpaceX的一百倍以上、一千倍,我们在成本上的差距还很大。


第三就是人类基因组计划。实际上是IT和BT的大融合计划,当年(2003)花费38亿美元,十年以后(2013)的投入产出比是1:141,最近这十年没再统计了。所以当价格降到1000美元做一个人的基因组时,奥巴马提出了预算48亿美元的精准医学计划。华大在2021年实现了一个基因组1000块人民币,实际我们在国外销售是99美元,凡是美国人提出一个美元的价格,我们就将其变为人民币单位。2023年,美国提出1000美元的多组学精准医学诊断和防控,我们就提出实现1000人民币的多组学。


所以,在基因组领域,美国说中国是挑战美国战略地位的竞争者。他们2022年9月份提出合成生物和生物制造计划,今年3月份,进一步把计划细化,5月份提出标准战略,连续发布了三个政府文件或法案,都是围绕这个主题。


文件提到的第一个是气候、再生原料,中国和美国各有千秋;第二是粮食,我们确实压力比较大;第三是提高供应链弹性,实际是去中国化;第四是促进人类健康,这也是我们面临的压力。精准医学提出1000美元的多组学,在20年之内要实现。细胞治疗有效率75%,成本5年之内要下降10倍,治疗10种已知遗传病,5年内达到每年五百万剂产能。第五是交叉领域。以资源为基础,以创新技术为支撑,加持资本及其他优势,提出百万微生物测序计划,将新基因的发现速度提高100倍,小分子酶的设计三周就要完成,如果出现新的疾病,三周就要进入市场。这都是非常量化的指标。


在华大,基本上看不到进口的东西,设备的国产化率已达到95%。从自动化设备、测序设备、全套的仪器设备,到试剂、原材料再到系统,我们希望尽快全部国产化。


在“读基因”这一块,一个Gb (109) 基因数据要控制在1块钱人民币;“写”即生物合成,要做到1块钱人民币合成一Mb(106)DNA。样本信息可以存储百年,我们在这个领域孵化了一些企业,实际上已经和我们的产业链完全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打破西方技术垄断的产业链。


制裁吓不倒华大

六年来,美国政府以举国之力连续五次制裁华大。


第一是数据安全。我们在全世界20多个国家做基因组项目,美国煽惑那些国家说中国人在偷你们的数据。我们回应两句话,一我们从来没碰过你的数据;二我们有14亿人数据,要你那一千万数据干什么?


第二是涉疆。华大在新疆的正常业务也成了他们打击的理由,中国企业在中国开展测序和医学服务也得听他的,没什么道理可言。


第三是专利。美国人打专利官司输了,去年8月份赔给我们3.34亿美元,相当于每个美国人赔我们一美元,还和我们签了三年和平协议,三年之内不再打专利官司,美国市场对华大全面开放。一场完胜,换来的是新一轮制裁。


第四是涉军。华大与军队科研机构有科研合作,竟被认定为中国军方企业,再次被制裁。


第五是科技领先。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是深圳市二类事业单位,3月份也被制裁了,因为我们正在筹划全球引领的时空组学项目国际大科学计划。


美国政府要求大学和基金会不许和华大合作,联邦调查局有事没事到华大波士顿、硅谷的办公室、实验室看一看,请我们负责人“喝咖啡”,没完没了的騒扰。美籍华人在中国工作,回美国后联邦调查局也要家访质询。去年我们300个员工去美国扩充生产基地,90%多被拒签。英国的科技部长直接请华大在英国的负责人“喝咖啡”,话题是数据安全。


德国政府也对其科研机构提出五条规定:第一,华大能力再强,也不许和华大科研合作;第二,华大设备再好,也不许买华大的仪器设备;第三,华大服务再优,也不许用华大的科技服务;第四,基于华大设备产出的数据废掉重做,产生的费用由德国政府补贴;第五,与华大合作项目的文章不许发表。他们内部说对待中国的华大,要像对待莫斯科一样,全面绞杀。我们在加州的实验室有8000平方米,被制裁以后很多美国员工跑了,因为他们觉得不安全。


按照这些“强盗”逻辑,华大什么都不能做,做什么都是“犯规”。但这些制裁吓不倒华大,反而让我们对自己更有信心,也将以更多的投入、更强的竞争力,突破这些无妄、无底线的打压。


从1%人类基因组计划到全球1%人口基因测序

在我的认识里,未来一定是生命时代。“十二五”的时候,科技部徐冠华部长还兼任“973”计划组长,就想拟定一个大的973项目,问我们能不能提出1000种罕见病的预防。徐部长等了很长时间都没见到标书,我说网评的时候就被拿下了。在“十二五”末,我们确定1200多个罕见病位点,这是大规模测序可以做到的,每一个产出比都是十亿以上,每年可能完成1000万人的疾病防控。


我们华大内部提出“三不”:第一,不许有严重的出生缺陷。我们有一万多员工,已经生了五千多孩子,出生缺陷是零;第二,不许放支架。意思是通过技术手段把“三高”控制了,就不需要放支架;第三,不许晚于医院发现肿瘤。这些年我们员工中发现了30多例肿瘤,死亡两例,绝大部分都做到了提前发现提前干预。我们做任何产业,首先要问,你自己做了吗?你家里人做了吗?


当年我们做1%人类基因组计划,克林顿感谢我们,江主席表扬我们。后来刻在中华世纪坛的青铜甬道,写入中学的语文和生物学教科书里。我们从当年的1%做到一个完整的基因组,然后再做到14万人。现在提出来人类基因组计划第二期,三个目标:做全球人口的1%,8000万人;实现一个Gb的数据一美元;全球共用标准。我们先从阿联酋、沙特等富裕国家开始,现在已经有20多个国家参与。希望组织50到100个国家参与到这个计划中,做到2000万人以后,肿瘤等疾病的早期诊断都可以实现。


但是光一个基因组够不够?我刚才讲到“三不”,一个基因组是不够的,所以美国又提出,要做一千美元的多组学精准医学。这是一个根本的想法,要多组学、大数据,5000人看不出来,5万人基本上能看出来,50万人的时候因果关系和趋势就非常清楚。


“三不”到底应该做什么?答案是大科学。有些代谢性疾病基本能防得住,肿瘤基本能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这些占到人类死亡原因70%到80%的疾病,因果关系清楚的时候,能不能控制住,需要什么样的平台,需要什么样的人群,需要产生多大的数据,这些大数据形成什么样的模式,都有待回答。美国人搞ChatGPT,我们要搞GTP,数据量从G(109)到T(1012)到P(1015),生命科学的ChatGTP一定能够实现。未来一定是大科学等于大产业,所有科学项目,后面直接就是产业,所有的产业项目也无缝转化成科研项目。


华大近些年的科技突破

多能干细胞转化成全能干细胞。全能干细胞和多能干细胞是不一样的,具备形成一个完整个体的可能性。我们的全能干细胞只比受精卵大3天,可以形成一个全新的个体,这个技术已经在猴子里面试验成功了,但是没有继续做下去(涉及科学伦理)。未来,在医学上,仍有无数可能的应用场景。


百万人肠道微生物基因组计划。这是我们2020年1月和欧洲几个国家签的一个项目,合作方说敢不敢提出一个1%,全球做8000万人?未来能不能做到全世界每个人都做,且是每年都要做?10年20年能不能实现?现在欧洲做一个需要几百欧元,将来几十欧元行不行?3欧元行不行?我说随着我们技术和成本的不断优化,一定能做到。


多年生水稻。2003年我们在政府支持下完成了水稻基因组,成为中国基因组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一晃20年过去了,我们最近与云南大学共同做了三年的水稻研究,把水稻变成了多年生的,成为去年Science全球十大科技进展。现在已经连续收割15季,不用犁田,不用插秧,只要做点田间管理,产量基本是稳定的。我们还在用时空组学技术,寻找水稻控制“春风吹又生”的基因,未来可以给农业带来巨大变革,少劳而获、不劳而获。


沙漠农业。用从植物纤维素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混合到沙漠里进行改造,如同给沙漠敷上面膜一样,可以保水保肥。一次性沙漠改造,七年没有再浇一滴水,仅依靠自然降水(年均百毫米),全部变成了绿洲。无论是生态改造、沙漠农业,还是碳排放,都有巨大潜力。我们在沙漠里面种植的作物,产量高、口感好,更重要的是我们把与根系相关的益生菌群找出来了。沙漠里原来几乎没有微生物,用了这个技术后作物根系富集了大量微生物。这项技术有望引领一场巨大的农业革命,世界粮农组织也已提出和我们全面合作。


我们为什么坚持基础科研?

华大一直坚持做科研,走产学研联动发展道路。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有2000多人,发表论文500多篇,平均引用率是58。我们的研究生院今年在校生已经有980人了,可能明年开始就有20%到30%的海外学生。国家基因库现在已经到了EB的数据,10的18次方,是世界上最大的数据库。


作为企业,我们为什么坚持基础科研?刚才我讲到生命的中心法则,从DNA、RNA、蛋白质到一个细胞,从一个细胞怎么变成生老病死的过程,是不是有个时间、空间法则?我们每个细胞里的基因都是一样的,为什么鼻子、耳朵、眼睛、头发长的不一样,转折点在哪里?谁在指挥?是不是有一个新的法则?肠道微生物起到什么作用?我们能不能对每一个细胞重新定义?怎么定义?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变成人体37万亿个细胞,要不要搞清楚这个完整的发育演变过程?所以我们启动了一个时空组学重大计划,估计需要10到20年,需要百亿资金甚至更多。华大挣的钱都要回到基础科研中去。


什么叫时空?一个受精卵是怎么变成一个个体的?所以我们先做一条小鱼,研究它在48小时内怎么从一个受精卵变成一条鱼的,追踪每一个细胞的变化,每一个基因的变化,全球只有华大有这样的技术。从受精卵变成个体,以及“生老病死”这样的自然规律,过去从来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现在用我们的方法,完成三维、四维重建,能够开始回答这样生命的根本问题。


我们这个基础研究如果继续前进,是不是所有的物种都可以这么做?这中间孕育的商机在哪里?基础科研和产业从来都不应该分开,至少生命科学领域是这样的。


这个时空组学国际大科学计划,已经有30多个国家、300多个科研团队加入。我们希望在这一场关系生老病死过程的研究中,通过“时空”的解读,做出中国人应有的科学贡献。


从珠峰之巅到深海之渊

我们的科研活动已经从最高的山巅走到了最深的海底。


在一万多米的海底,我们的深海测序仪已经在工作了,发现的95%的微生物是全新物种,给世界已知的微生物数据库增加了6.9%的数据;病毒99%是新的,给世界病毒数据库增加了24%。我们的项目建成了最大的海洋数据库,比联合国和法国政府、欧盟支持做了十几年的数据库,一次性就大了十倍以上。发现了2000多个新的抗生素(基因),还有新的酶、合成酶、工具酶,一大堆的新发现。在马里亚纳海沟,现在只有中国人能下到深海并取样,其他国家都没有相应技术能力。2022年开始,美国禁止中国人去马里亚纳海沟,我们转战新西兰,转战南太平洋。去年年底和今年,华大和中科院深海所又在新西兰海沟的10040多米深处找到很多新东西。


我们和中科院深海所、上海交大发起了一个叫MEER (马里亚纳海沟生态环境科研计划) 的计划,任务是探索生命起源。在深海5000到6000米的地方是一个“荒漠地带”,没有什么微生物,但是为什么在万米深渊物种却那么丰富呢?万物生长靠太阳,靠的是核聚变的能量,但黑暗海洋里为什么能有那么多生命?凡是有地壳活动,有地热、有地震的地方,都有可能给生命起源和演化带来全新认知。


今年春节的时候,我又去高海拔地区取了样本,98%是疑似新物种。在高辐射、低气压、低氧状态下,那些极端条件下形成的基因和物种,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有什么意义,这都是我们在努力回答的问题。


公平竞争环境是最迫切的需要

美国正在制裁我们,但国内许多单位仍在引进我们竞争对手的东西。我们的竞争对手进入国内,各省都在抢。在政府采购招标时,不少指标都是定向的,带马甲的伪国产设备到处耀武扬威,这是不公平的。我们写了很多报告,都不管用。后来我们提出来,能不能至少做到同等税收,人家制裁我们,你不制裁人家,税收还给他5%的优惠,这是什么道理?在这个领域美国人出什么价,我就以人民币价格和他对着,他没有能力和我们竞争。但我们没有应用场景,我们目前最大应用场景都在海外。华大100多亿收入里,60%以上是海外收入。如果国内有重大的应用场景,哪里还有什么资本的问题?有效市场在前沿科技里见不到,反倒是负面争论太多。


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应用场景,对市场和政府的期盼和需要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创新阶段,提出不同的社会需求,如何创造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挑战还很大。


谢谢大家!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Stay in the game|「白马黑马」、「八大产业」投资机构暨「最受GP关注母基金」等系列调研发布3000亿产业基金!助推江西现代化大产业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一个老红卫兵的肤浅、狂妄、愚昧无知尹烨:生命时代解决的是我们和基因的关系,它的本质是永不过剩千秋岁 爱琴海词四首脑科学和学习策略专家:如何科学有效地和孩子谈成绩?再登哈林峰 - Ha Ling Peak赵建:民营经济,在时代的漩涡里黄奇帆:未来30年,中国一定要抓住ChatGPT们带来的大机遇“小菌菇”背后的“大产业”重磅|美国14万“汽车人”同意罢工!要价450亿!三巨头傻眼,加拿大产业链或遭重创迅速登顶 HackerNews!这款深圳团队开发的编程语言月兔(Moonbit)将重塑 WebAssembly 的未来生态?把小吃街做成大产业,西雅图这位邻家妹子火了;西雅图青少年犯罪上升,谁是始作俑者?英本留学生利好!四大产业即将起飞!杂感沙漠中的動物舒適圈大科学时代中的奥本海默 | 墨子沙龙36氪暗涌·2023产业未来大会:做产业投资时代里的机遇洞察者美国会不会拿下中国这个基本盘大产业?2023年8月23日未来科学大奖直播视频之一:赵忠贤、陈仙辉获未来科学大奖,两位科学家做出哪些贡献?饶毅:华大基因汪建从来就是汪建,一群草包假扮聪明起哄试试帮汪建说话AI时代的美国大学申请: 学子们如何保持不被取代的竞争力?推动32个重大产业项目签约!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今日闭幕新片上映|文字是一种巧言令色——“爱情从不伤人,它带来生命”法拉第未来三季度交付三辆FF 91,称已经做好扩大产能的准备推荐书单 | 不止奥本海默,大科学时代闪耀群星的故事和思考警惕!老年高血压的8个“致命时刻”“全球最大3D打印住宅区”正建:未来城市将由机器人和无人机建造?中国科学家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总部成立!6亿"神秘"捐赠,这所大学火了!"董事长校友"遍布超20家A股公司,王传福、汪建、梁稳根均在列…3000亿产业基金 助力江西现代化大产业黄奇帆:未来30年,中国一定要抓住ChatGPT们带来的大机遇!忆秦娥:东篱偏隅,种植花卉都活腻了?美10-24岁年轻人涉枪自杀持续攀升, 结束生命时平均年龄刚过20。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