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车主被充电站拒之门外,混动车企的「良心」不会痛吗?
充电站里「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低素质行为,一直让很多电动车主和充电站运营商头疼——本来就不多的充电桩,这下更不够用了。
这一次,轮到小鹏先忍不住出手「严打」了。
这两天,小鹏在官方 App 上发布了一则告示,为了缓解超充站压力,在之后会加强对超充站「霸位」不充电情况的整治。如果充完电 30 分钟还不撤退,每分钟罚一块钱;如果不交罚款,则不准再用小鹏的充电桩。
不过,小鹏自营超充站从 19 年建设开始,在数量上一直在全国排名前列。
怎么到了今年,突然就开始出现充电站紧张的情况,且开始「严打」霸位了呢?
01 纯电品牌充电站被「占领」了
最近,微博上有网友表示,家附近的一座品牌充电站,被一辆混动车当做家充来用了,自己作为该品牌车主想去充电,却没有位置。
实际上,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纯电品牌充电站,已经被混动车「占领」了。
如今,第三方充电站在经过一波涨价之后,低价优势不再明显,这就导致了很多混动车主,开始倾向于选择一些品牌自营的充电站。
这些充电站坏桩率低,充电速度更快,体验比第三方的充电站更好。在一些特定时间段,费用甚至也比第三方的充电桩更低。
像是小鹏、蔚来这些品牌,都有一部分对外开放的充电站。开放自家的出发点,一是为了填补一部分的运营成本,二是可以一定程度缓解新能源市场的充电压力。
但是到这些品牌自建站充电的人多了,管理难度也就会变大。像是不是本品牌的新能源车,来充电站「霸位」的情况,自然也就出现得越来越多。
归根结底,这些充电站「乱象」的出现,还是因为目前的充电桩还是太少了。
02 充电桩难匹配销量市场
品牌自营站开放,本就是一种牺牲自家车主利益的大格局行为。
但是,对于缓解现在充电桩的紧张情况,这些对外开放出来的品牌充电站虽不至于说是杯水车薪,但也绝对达不到雪中送炭的效果。
因为现在的新能源车,实在是太多了。
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 7 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到了 64.1 万辆,同比增长了 31.9%;2023 年仅七个月,总计就卖出了 372.5 万辆,在零售市场中的渗透率已经达到 36.1%。
而且在这些不断新增的新能源车里面,混动车型占了很大的比例。
像是理想、比亚迪这些销量高的、主打混动产品的品牌,自家的补能设施又偏偏很少,甚至没有。
以最吃香的新势力车企理想为例,截 2023 年 6 月,其在全国的补能设施总数仅 30 座。
甚至可以说,这些占据了很大比例市场份额的混动车型,是造成充电桩紧张的一大原因。
你们混动车主没有自己的充电桩吗?有,但真没多少,自家肯定不够用。
同时,并不是每一位混动车主都有安装家用充电桩的条件。有无家用车位,电箱距离的远近,甚至于费用,这些都是限制条件。
没有家充的混动车主,自然就只能选择第三方充电站或者是品牌自营充电站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