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灵魂,少不了一本有趣的书
《纽约时报书评周刊》总编帕梅拉·保罗在写给孩子的信中说,“阅读会指导你如何活着,教你去过能想到的最智慧、最冷静、最文雅的生活。”
读一本书,就是在读一种人生的可能,可能性多了,你便不那么容易被生活的枷锁框住。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十点好书7月榜”。
十点君从过去三个月上市的新书里选出的10本好书,涵盖社科、文学、历史、心理等你关心的领域,带你打开生活的更多可能。
十点君也会为20个朋友送上好书榜的新书一本,长按识别文末二维码,加入十点福利社,即有机会领取。
刘任侠
天津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律师刘任侠的真实案件辩护手记,记录了她九年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女性:
有个母亲,忍受一辈子家暴,却为了女儿杀掉她最怕的丈夫,她问:这样可以保护我最爱的人吗?
有个女儿,她逃离原生家庭,却收到家人全部死亡的消息,她问:这样的我值得被爱吗?
有个妻子,她为了配得上优秀的丈夫,执意对自己实施“换脸”手术,她问:这样的我他为什么突然不爱了?
这是一部真实的女性群像案件纪实,讲述现实社会中女性的困境与希望。看似光怪陆离的记录,实则在描述女性群体的痛苦和自救。
理查德·谢泼德
译林出版社
理查德·谢泼德是一位执业四十多年、检验超过2.3万具尸体的传奇法医,参与调查了国内外数千起非自然死亡案件,在行业内拥有国际声誉。
在《七种死亡》中,谢泼德怀着对生命的敬重和对真相的执着,揭开职业生涯中未曾披露的案件真相,记录下普通人的生死悲欢。
24个层层反转的案件、7大年龄段的健康风险,谢泼德从法医的角度,探究他们因何而死,并探索人在七个阶段的身体变化。结合丰富的统计数据与调查研究,向读者描绘在每个阶段、我们可能面临的健康隐患。
余华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歌手李健说:“其实余华所有的小说都应该看,但最好的是那本《在细雨中呼喊》。”
余华首部长篇小说,2023版全新装帧,新版封面作品来自中国著名当代艺术家张晓刚的“蜉蝣日记”系列之一。
小说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家庭的欢乐和苦痛,细腻地刻画了柔弱的母亲如何完成了自己忍受的一生;名叫孙广才的父亲又是如何骄傲地将自己培养成一名彻头彻尾的无赖;家中三兄弟的道路只是短暂地有过重叠,随即就又叉向了各自的方向。
黄永玉
作家出版社
2023年6月13日,99岁的黄永玉因病逝世。
《还有谁谁谁》收录了他的14篇随笔,记述的是他与多位故人相遇相交的过往岁月。
透过他的笔触,我们得以窥见多位名家贤士的另一面。个人命运的浮沉与历史岁月的动荡在寥寥数语间交织,通过黄永玉式的戏谑与调侃,举重若轻地道出了人性的幽微与深邃,最终叩问的是时代深处的荒诞。
随着书中人物的离去,一个时代也在随之远去。
琳达·柯林斯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周一早晨,琳达如往常一样起床,为女儿维多利亚上学做准备,却发现女儿的房间空空如也。公寓保安登门,送来的却是维多利亚的死讯。
为什么一个十七岁的女孩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家人为何没能注意到维多利亚的不对劲?学校辅导员对她的心理状态了解多少?朋友知道她有多绝望吗?
哀痛之余,琳达发现了女儿留下的日记。在阅读日记的过程中,琳达拼凑出悲剧发生的缘由,也真正走入了女儿的内心。
隐形校园霸凌、教育系统沉疴、边缘群体处境、少女内心隐秘,一场无声的联合绞杀,一位丧女的母亲发出的阵阵悲鸣。
谭伯牛
九州出版社
林徽因经历了什么,会被钱锺书写小说影射?
金岳霖被称为“情痴”,我们可能误会他了?
沈从文长信追张兆和,让不喜欢自己的学生回头,他写了什么?
拯救萧红的护花使者萧军,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家暴男”的?
关于近代文化名人,后世多有夸大失真之传,作者谭伯牛身为考据型历史学者,查找多处史料,为读者还原了文人大家真实的一面,以平视化视角讲述文化名家在爱情中的恩怨情仇和悲欢离合。
【美】葛玫
上海三联书店
生育率的降低、预期寿命的提高和家庭结构的改变,让养老成为当下老年人必须应对的一大难题,一场“银发海啸”呼啸而来。
这是一部针对中国养老机构的民族志调查报告,作者将中国传统的养老观念与照护理论相结合,从时间维度描述中国经历的养老形势变化,从空间维度展示不同形式的养老机构,分析当下养老困境,剖析老年人、家属及照护人员面对的衰老、死亡和照护难题。
视自身为“累赘”的、住进养老院的老人,他们的身心感受如何?作者以在养老机构所见的人际交往,展现复杂的关系网络,探讨影响照护的多重关系视角。
潘卡吉·米什拉
文汇出版社
印度在过去四分之一个世纪里实现迅猛发展,但在这腾飞的新世界中,大多数印度人找不到自己所属的位置。
在这样一片大陆上,印度思想家、评论家潘卡吉·米什拉开始了一段长达十年的旅程。
他从喜马拉雅山麓的村庄出发,拜访不再辉煌的佛陀诞生地蓝毗尼;最后回到喜马拉雅山麓的村舍,在这个充满暴力又困惑丛生的世界中,重新书写佛陀。
米什拉行走在东方智慧与西方哲学之间,用思考连接现实和历史,在佛陀教诲中寻找终结苦厄的可能性。
祝勇
人民文学出版社
国难之下,国宝颠沛流离,保全文物,就是保全民族的文化之根。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祝勇,常年书写与故宫有关的历史,这部《故宫文物南迁》更是选取了这座宫殿历史上最为惊心动魄,也最为可歌可泣的一段历程。
作品以翔实的考证还原了历史原貌,尤为可贵的是将有关的历史中人化为鲜活的文学形象,为读者留下了难以替代的感性认知。
理查德·奥文登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古代中国有“焚书坑儒”,英格兰有宗教改革运动对修道院藏书的打击,德国则有纳粹开展的焚烧犹太典籍的行动……
对知识的肆意破坏常常是系统性的,是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发起的攻击。
但是,“哪里有人放火烧书,最后就会有人放火烧人。”无数仁人志士为濒于灭绝的知识和档案赴汤蹈火。
《焚书》记录了知识存储所面临的政治灾难,还有图书馆由于疏于管理造成的悲剧,作者及其亲属的意愿导致的不可挽回的损失,数字时代信息保存与监管的缺失,巨头科技公司垄断的威胁……
王小波说,什么样的灵魂就需要什么样的养料
有趣的灵魂,需要有趣的书来滋养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加入「十点福利社」
即有机会领取十点好书榜的新书一本
20个机会等你来拿,快来进群玩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