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生,饱满地活,全心地爱,无惧地死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3294 篇文章
配图来自:戈登·莫特森(Gordon Mortensen)美国版画家
作者:晓炜,现居美国。就职一家公司,也是一名作者、瑜伽坚持者、营养师和生命教练。提倡带着觉知活在当下(Living in the Present)。用真实和勇气静观自己的内心,用客观的视角观察外面的世界。本文来自:晓炜健康花园HealthyLiving
人生有三大主题: 如何活着,如何去爱和如何死去。
前些日子终于放下《生命的礼物》一书。此书叙述在妻子玛丽莲得了多发性骨髓瘤后经历治疗、选择药物死亡、丈夫欧文的陪伴、接纳妻子离世、自我疗愈以及对死亡的进一步理解。虽然此书描述了一对耄耋老人面对妻子治疗和接受她死亡的过程,最后对我启发更多的是,该如何渡过己这一生。
我想,借此书,可以常常思考人生这三大主题,并问当下的自己,“我正饱满地活着、正全心地爱着吗?此生我该如何死去?”
也许,你的生命已经有了遗憾。那就在遗憾中,尝试着去获取教训和智慧。得智慧是人一生最大的福报。也许,你正在经历磨难,那就让磨难唤醒你,让自己踏上生命觉醒和成长之路。人生总是高低起伏,像极了大海潮起潮落。当有一天前行的脚步多了一份厚重和心安,那么曾经经历的苦都是值得的。
最近去尼加拉大瀑布。当船靠近大瀑布时,船开始不断翻涌,必须一手拉住栏杆,一手拉着雨衣的帽子,瀑布的雾水随意打落在面颊上,眼睛无法睁开,感觉自己置身在瀑布之中,如同灵魂的洗礼。
在生活中,每一次重要的决定,都有它的代价。有些时候回看时,可能会发现当初决定的青涩,但请相信那是当初在自己认知和环境情况下的选择。所以,不要沉浸在后悔里。
怎样知道自己内心真正想要什么?我发觉,这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搞清楚。在和外界的碰撞和诸事经历中,不断地往心里走,和自己对话,才会慢慢知道。了解自己是一个有些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但,这是一件需要做的事。
当你很了解自己时,你便有了守护好自己的心、守护好自己天性和边界的勇气。
在生命的长河里,去试着主动做出选择。然后,选择了什么,不后悔。玛丽莲在治疗期间,关于不同治疗方案的尝试和如何结束自己的生命,都是主动做出的选择,充满了勇气。她对自己如何活着和如何去死始终在做着自己的决定。这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
真实而勇敢地按自己的意愿活着,而不是按照他人的评价或期望,或麻木地人云亦云。
我记得听过这样一段话:人在离世前 10-20 年的生命质量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在死亡前自己对自己一生的评价。
所以,去充分体验自己的人生旅程,无论精彩、艰辛或平凡,但不执着,让来的来,让去的去。尝试着地去帮助别人,帮助你可以帮助到的人。如果可能,试着去寻找自己作为个体的某个使命,并借此去实现自己认为值得的某种意义。
如果遇见一个不合适的人,不必害怕,更无需慌张。害怕是因为习惯了很长时间形成的某种生活状态可能要被打破和对未来的不确定。在剧烈的碰撞中,去更深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需求,包括自己的执念和执着。只要生命还在,一切都可以重建,包括离开错爱,重新去爱。
关于爱,首先要懂得爱自己。不懂得爱自己的人是无法真正去爱他人的,也常常需要得到他人的爱来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爱自己是一个人内核稳定的关键。它主要包括:时时爱惜自己的身体,始终把身体的健康放在第一位;不要活在过去,学会放下过去,知道唯有当下才是唯一真实的;当发现自己处在内耗时,能有意识地停止,不再沉浸在过去的悲伤或对未来的恐惧里,制造出更多的妄念,而是将能量放回当此刻,放在解决问题上;在感受到痛苦或自己表现出不完美时,依然能给与自己肯定、接纳和关怀,而不是不停地自责;真正去看清自己内心的需求,学着自己满足自己;知道以何种方式去滋养自己的灵魂,比如保持阅读、冥想、漫走、思考、音乐、与自然相联等等。以此,不断地滋养自己的内心,保持自身的独立和完整。当你真正爱自己时,你会心怀宽容和慈悲,用升起的慈悲去面对自己的周遭。
去遇见那个与自己能量同频的人,与ta在一起,饱满而真诚地去爱,一直有心与心的交流,可以安全地袒露自己的脆弱,没有太多的委屈,没有一丝斤斤计较。书中,欧文和玛丽莲的爱便是这样的一种爱。他们从高中时就彼此相恋,他们总是在彼此扶持、彼此分享,毫无掩饰地分享生命里的一切。这种分享让两个生命交织,让爱一直在流淌、在延续。
真正的爱会让自己自由、让自己成长,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因缘聚散,缘起缘灭,缘份的时间各有不同而已。如果有一天不爱了或感受不到对方的爱,要及时离开,放手,祝福对方。这样的分开是值得祝贺的。这也是全心地爱的一种表现。
记得,爱的河流如同生命的河流,它需要涓涓流淌,才能保持它的活力。
关于死亡,如今,想它的频率增加了,虽然还是一种有些惶恐的心态。但我告诉自己要去想这个主题。
身体死亡时,灵魂到底会去哪儿,也消失了吗?还是会和意识(consciousness )汇合?灵魂是身体和意识结合在一起后的产物,还是意识本身?在死亡来临时,是被恐惧淹没,是无可奈何,还是欣然接受?当身体痛到无法承受的程度时,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生命,是自愿结束还是靠医疗继续忍受下去?是否此生活得饱满没有遗憾,在死前恐惧程度会减弱?或带着某种信仰,比如前世来生或天堂,恐惧程度会减弱?
这些是我在想的问题,小心翼翼,带着深深的敬畏。
我对身体的痛是很敏感的。我曾经经历过因病毒感染喉咙痛到几乎任何药物都无法缓解的程度,我很清楚那是死亡前的距离。我想,从身体层面,自己是有些知道死前的滋味的。
《生命的礼物》这本书最感动我的是读“死亡抵达”这一节。文字一开始,我便被玛丽莲身体的剧痛带入,悄然落泪,最后哭得不能自己。玛丽莲在吗啡的作用下,一直处在昏迷的状态,虽然疼痛有点减缓。等她恢复了一点知觉后,她决定喝致死的药。她的死是何其从容,虽然也是熬到了最后一刻。用她的话,“死得其时(die in the right time),一个对自己的生命毫无遗憾的老妇人的死,不是悲剧。” 而欧文的爱更让玛丽莲死得无惧。在她服入致死药物后,欧文一直握着她的手,依在她身边,数她的呼吸,14 次后,呼吸停止了。然后他亲吻了玛丽莲的前额,此时她的身体已经变冷。很快在死体被抬走时,欧文再次要求看一眼她,亲吻了她已经冰冷的脸颊……这是一种在爱包围下的离世,是活得饱满和全心地爱后的馈赠。
关于如何死?突然死是一种可能性。大部分人会在医疗不断抢救下,经历身体无法忍受的痛苦后死去。在这个忍受的过程中,其实人依然有主动选择。玛丽莲用她的亲身经历给了我们示范,在疼痛难忍又不愿依靠医疗仪器维持生命的情况下,吃下致死药物是一种死法。
对死后有无生命,人只有到自己死亡非常接近时,才会知道死后会不会还有生命的延续。至于活着时,信不信“死后有生命”完全取决于自己,每一个人信的起因也会因宗教或无宗教而各有不同。这就是生命最神奇之处- 要到最后一刻谜底才会被揭晓,也只有身体死去的人才知晓答案。
但有一点是比较确定的:你活得越充实,便死得越坦然。对终究问题的思考是值得的,因为它常常更多地会帮我们回到当下,问自己,“我到底该如何活着?什么才是生命里最重要的?” 再细问下去,也许是“我该如何活好今天?活好此刻?”
在死亡面对,无论如何抗拒都无济于事,我们只有敬畏和接纳。这是生命的规律,没有人可以抗拒任何规律。
在人生漫漫长路上,我们所有走的的每一步都似乎在为死亡做准备。我们如何活着决定着我们如何死去。
(图片注:戈登·莫特森(Gordon Mortensen)美国版画家,当代绝版木刻艺术家中的重要人物,早期的作品大多是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山川湖泊。部分作品多达六十四种颜色,画面丰富细腻,有着水彩画般的绚丽清新,以及丰富的分层颜色和木刻的纹理。这些作品让人感觉非常安静。)
- END -
推荐阅读
请放下对幸福的执着
医生说他只能活到2岁……
50 岁,我想问问自己最喜欢什么
各位读者朋友,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投稿或者商业合作的朋友,请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
记得点一下在看和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点“阅读原文”,加入“奴隶社会”朋友圈,诺言社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