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松:开火!开火!普京拜登勾肩搭背财经2022-08-06 05:08 人们都知道美国原本是一个奉行孤立主义的国家,尽量避免参与欧亚大陆尤其是欧洲的事物,但两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美国,也改变了世界的格局。第一,在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的石油产量是世界第一。1895年8月27日,德雷克上校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泰特斯维尔采用先进的钻探手段钻到石油,拉开了人类能源消费步入石油时代的序幕。1914年美国的石油产量就达到2.66亿桶,占世界石油产量的65%,1917年增至3.35亿桶,占世界石油产量的67%。到1945年,全球石油产量为36582.9万吨,美国占63.3%。在这一时期美国的原油生产在世界上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1900年之后,美国的煤炭产量超过了英国开始占世界的第一位。自从17-18世纪诞生了“工业化”这个词汇之后,能源在工业化中的基础性地位就奠定了,这源于能源是所有经济活动的基础。英国的工业革命伴随的是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和利用,德国的工业革命伴随的是鲁尔区(产煤区)的大发展,从1900年开始,美国开始左右了全球的能源格局,这是美国的工业活动可以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继续扩张的基石。第二,两次世界大战将欧亚大陆打成了一片废墟,工农业活动都陷入了严重的衰退,全球需求就只能转向美洲,这就极大地推动了北美经济活动尤其是工业活动的加速发展。两次世界大战剧烈地放大了欧亚各国对美国的军火需求,美国军火工业的大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科技行业、工业活动的快速扩张。能源的充足供给为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工业的继续扩张奠定了基石,欧亚大陆将自己的工业、必需品需求转向美洲,战争导致军火需求的加速膨胀,这些因素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虽然有资料认为1900年的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但从综合实力来说肯定不如英国,也未必就强于德国。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工农业、军工产业和科技产业获得了大发展,从方方面面来衡量其综合实力都已经明显领先于其他主要国家,让美国建立了自己的全球主导地位。两次世界大战让美国脱胎换骨,从一个奉行孤立主义的国家走上了世界的大舞台,也改变了这个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球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中东和苏联地区的石油行业获得了大发展,并逐渐成为世界能源开采和出口的中心,这就支持了二战之后欧亚大陆的重建以及各国的工业化进程。第二,由于欧亚大陆国家的生产要素价格更低、也基于德国、日本、中国等国家的民族性格(更有纪律性)更适合工业化大生产活动,当欧亚大陆逐渐完成重建之后导致美国的制造业不断外迁,让欧亚大陆逐渐成为全球的制造业中心和工业活动的重心。虽然从七十年代开始美国通过科技发展、服务业的发展依旧维持了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但产业不断外迁并逐渐显示空心化之后(空心化实际是中国崛起的衍生效应,除了美国之外也只有中国这样的大国才能提供远超中小国家的、稳定的地缘环境,再加上劳动力和部分生产要素优势,才能让美国出现产业空心化,中小国家显然做不到),本国的综合实力就会受到制约,这就是奥巴马、川普执政时期孜孜不倦地推动产业回迁的根本原因。但奥巴马、川普时期制定的政策对产业回迁的推动效果并不十分明显(有效果,但效果不大)。欧美部分企业或基于某些特殊的原因从某些国家迁出,但却依旧愿意驻留在其他亚洲国家,这是可以理解的,源于经历数十年的产业外迁之后,美国的一些产业环境已经不适合这些企业的发展,再加上美国的人工、环境等生产要素成本过高以及基础设施配套问题,它们(比较典型的就是苹果)就愿意继续驻留在亚洲,这都是客观事实。从2019年开始,美国的能源已经自给自足,参考下图,再加上加拿大、委内瑞拉、巴西等都已经是重要的能源生产和输出国,足以满足美国再工业化的要求。此时要实现产业加速回归,享受类似一战二战时期那样的战略机遇,就只欠一股东风,这股东风是什么哪?就是类似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欧亚地缘环境。这样的欧亚地缘环境主要是两点:其一是欧亚大陆的投资环境变化。战争的到来就会破坏欧亚大陆的人文环境(这会导致适龄人口加速外流,主要的流入地之一就是美洲)和投资环境,原有的工业产能也会被破坏,就会推动产业再次回流美洲;其二当然是能源环境。当欧亚大陆的能源生产遭到破坏的时候,工业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会强迫欧亚大陆的部分产业回流美洲。此时,您再看看俄乌战争爆发之后欧亚大格局的变化就能看到那只无形之手在干什么。首先是战争驱动。今天,俄乌战争正在如火如荼,亚太地区已经紧张到只需点根烟就可能点燃战火的程度,多数战略分析师认为这已经是一场新的世界大战的起点,至少是大规模对抗的开始。那些国际大企业进行投资活动时优先考虑的就是地缘政治风险,俄乌战争爆发之后很多国际大企业慌不择路地出逃俄罗斯已经让他们遭遇了惨重的损失,这会不会影响他们继续在欧亚大陆的投资活动?这是当然的。如今,东亚、东南亚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心,一旦爆发战火,这些产能就会遭到破坏,就会出现萎缩。企业重建产能时,首选地应该就是美洲。过去,国际企业基于比较成本优势热衷于在欧亚建立生产基地然后将产品销往美国——这是全球化时期的贸易模式。但随着战争的不断爆发,欧亚大陆的产能不断被破坏,国际资本就会逐步回流美洲进行投资活动,在将产品在本地销售的同时也可以将产品返销到欧亚大陆的战区——这实际就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五十年代的贸易模式。然后就是能源驱动。任何工农业活动都离不开能源作为基础,这其中能源价格是主要因素之一,更重要的是能否实现能源的稳定供给,看看下面这张图的对比就十分清楚: 需要说明的是,天然气市场一直都是区域市场,美洲的价格一直就低于欧亚大陆的价格(2020年曾出现短期的一致),但从2021年开始、尤其是俄乌战争爆发之后各地天然气市场开始出现剧变。其一是欧亚大陆的价格出现暴涨,远远高于美洲的价格,欧亚相关企业的成本压力急剧放大,美洲相关企业就建立起很大的比较成本优势;第二,欧亚开始面临天然气短缺(能源短缺)的压力,导致欧洲尤其是德国部分使用天然气为原料的工厂已经被政府强行关闭,美洲相关企业的市场空间就得以扩张。但这还只是第一步。欧洲正在降低对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依赖度,俄罗斯正在使用天然气为武器打击欧洲。在这种局势之下欧洲必须重建自己的石油、天然气供应链,目前欧盟和欧洲国家正与非洲、中东和中亚国家签订新的供给协议,这些合同都必须是长期的,源于为了执行这些合同相关各方需要进行天文数字的基础设施投资,比如码头、管道等,当这些合同开始执行之后,欧洲与俄罗斯之间就会出现能源脱钩。此时,俄罗斯面向欧洲的能源基础设施(管道、码头等)的运行效率就会下降甚至直接被废弃,相关投资就会成为烂账,推动其债务危机爆发;同时,当俄罗斯的能源产业失去主要的需求端之后,就会陷入长期的萎缩。就在人们关注俄乌战争和台海紧张局势的时候,伊拉克已经出现了比较长时间的动荡不安,而以色列以伊朗之间的局势又在恶化,美国英国法国已经公开宣布绝不准许伊朗拥有核武器,但伊朗会放弃拥核的意图吗?几乎不可能。因此对于以色列来说,这个问题最终只能依靠战争来解决。中东地区的动荡和战争的到来当然会打击中东的石油与天然气生产和出口。俄罗斯的能源产业陷入萎缩,中东的能源生产面对战争的威胁,一旦欧亚大陆的能源生产不再稳定、甚至遭到严重的破坏之后,就会强行驱动很多产业回流美洲的进程。以俄乌战争为起点,欧亚战争时代正在走来,这已经是确凿无疑的,俄罗斯的能源生产正在遭到破坏,中东问题最终依靠战争来解决,这就是那只无形之手,它在推动产业重回美洲。很多人认为普京拜登已经在乌克兰打的不可开交,两者是死对头,双方都想将对方置于死地,这只看到了表面。普京希望通过俄乌战争削弱欧洲,美国则希望帮助乌克兰抵御、削弱俄罗斯,但普京拜登却共同推动了产业回流美洲,在这个视角上两个人又勾肩搭背在一起。这是拜登总统之所以存在的重要意义。美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一支军队,但拜登总司令却可以让这只军队的阿富汗撤军行动最终变成了逃跑行动,这就极大地鼓舞了欧亚大陆的各路强人,强人们开始在欧亚大陆四处点火,战火不断蔓延就直接破坏了欧亚大陆的投资环境和能源环境,推动产业不断回流美洲让美国受益,拜登总统也算是功莫大焉。一个很怂的总统对国家未必就是坏事,在特定时期甚至会成为好事。未来的世界是中美争雄的时代,这基本已经成为整个世界的共识。中国的对手真的是美国吗?很难说。一旦无形之手推动产业不断回流美洲,就会不断加强美国的综合实力,因此中国真正的对手是那只无形之手。这只手实际是一种文化和地理的比较优势,终归欧亚的所有纷争(俄乌战争、中东乱局和印太的紧张局势)的源头都来自于欧亚大陆的文化特点和地理特点,希望中国在这一点上必须引起重视。美英等海洋国家,依据文化和地理上的比较优势不断强化自己的海军,在海上建立起自己的防线,进而就保证了自己的本土具有稳定发展的内部环境,当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之后就可以长期争雄于世界。中国怎么才能构架自己的比较优势,为自己争雄于世界奠定基石?这是必须建立的国家战略,希望中国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如松〈道德经〉感悟》销售链接:https://item.jd.com/12837347.htmlhttp://product.dangdang.com/29236503.html《如松看财富之道》销售链接:http://item.jd.com/12054343.html《如松看人权货币》销售链接 : http://item.jd.com/11993888.html《如松看货币之道》销售链接 : http://item.jd.com/11705115.htm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