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核污染30年 全球后患无穷
◆韩国民众冒雨参加集会,要求日本撤回排海计划。 路透社
计划半年排放3万吨 专家警告微量放射性物质足以破坏人体器官
香港文汇报讯 日本计划最快当地时间今日(周四)下午1时(香港时间中午12时)起,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水排放入海。共同社报道,日本政府正与东京电力公司协商,首阶段便有7,800吨核污水入海,到明年3月料合共排放氚总量达5万亿贝克勒尔的核污水。日本一意孤行将核污水排海,很可能长远对海洋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日本核能专家警告,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将影响深远,核污水排海恐对全世界都后患无穷。
日本放送协会(NHK)和福岛民友新闻报道,东电周二公布所谓「核处理水」排放计划,首批约7,800吨核污水将在17天内排放完成。东电周二将其中一吨水与约1,200吨海水混合,输送到存储核污水的水槽中实施部分採样,检测样本达到日方国家标准、即每公升核污水含氚量低于1,500贝克勒尔后,东电就会正式启动排放程序,首轮每日排放量约460吨。
首年料减10核污水存储设备
依照现行计划,东电将在明年3月底前合共排放3.12万吨核污水,相当于福岛第一核电站储存核污水的2.3%,排海氚总量达5万亿贝克勒尔。至于东电现时超过1,000座核污水存储设备,将在核污水排海首年减少约10座。
东电称,现时预想每天最多只排放500吨核污水,每年排放的氚含量不超过22万亿贝克勒尔。东电对策负责人松本纯一辩称,东电是为「最大限度抑制形象受损」,因此「慎重地从少量(核污水)排放开始」,并在每年3月底公布其后1年的排海计划。
专家:ALPS无法有效去除氚
东电前年曾模拟核污水排海计划,估计最快需要到2051年才能将核污水排放完毕,意味排海计划至少持续30年甚至更久。从事核反应堆安全壳涉及的日本工程技术专家后藤政志指出,东电採用的「多核素处理系统」(ALPS)从以往运转情况来看,已证明无法有效去除氚及多种放射性核素,持续至少30年的核污水排海,对人类可能带来长远危害。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内后会造成各种损害,例如铯会对甲状腺产生影响,锶会侵入骨骼,即使微量也会对局部器官产生很大破坏,引发癌症的风险增大。
中国海洋法学会会长、国际海洋法法庭前法官高之国强调,放射性核素进入海洋生态后,氚或许还不是当中最危险的,对人类和海洋生物危害最大的放射性核素碳-14和碘-129,半衰期可达逾5,000年甚至更久,单是碳-14在海洋生物体内聚集的浓度,就可能是氚的50倍。
后藤认为,对于核污水排海方案,日方态度理应更审慎,「单方面强调核污水排海安全,不去倾听民众和相关从业者声音,甚至出尔反尔违背对他们的承诺,这很荒唐。希望日本政府重新考虑排海以外的方法,现时悬崖勒马也不迟。」
--- 廣 告 ---
--- 廣 告 ---
--- 廣 告 ---
--- 廣 告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