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岁月中的青花之色
随着明代景德镇制瓷技术的不断进步,永乐青花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与宣德青花一道,开创了中国青花瓷器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时代。
其烧造风格基本摆脱了元代青花浑厚凝重的影响,胎体厚薄适度,器物大小适中,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
明永乐 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
观复博物馆藏
青花瓷器是在瓷坯上以钴料描绘花纹,后施透明釉,于高温中烧成的釉下彩瓷器。
明永乐年间,青花瓷器经过洪武朝短暂的低潮后又迅猛发展,出现了自元末青花瓷成熟以来的第二个高峰,无论在产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一个新水平,被称为青花瓷器的“黄金时期”。
它一改元青花繁密、雄健的格调,呈现出浓艳、凝重、古朴、典雅的艺术风采。
烧制青花使用进口的“苏麻离青”钴料,产品呈现出浓艳明亮的蓝宝石般色彩,纹饰线条间往往会出现晕散现象,宛如水墨画在宣纸上所形成的墨晕。
明王士懋《窥天外乘》载:“永乐、宣德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鬃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此为“苏麻离青”最早的文献。
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明永乐
故宫博物院藏
此梅瓶造型秀美,青花色泽浓艳而有变化,使画面具有层次感,为永乐青花瓷器中的佳品,呈现出古朴、典雅的艺术风采。
青花瓷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青花竹石纹碗,明永乐
故宫博物院藏
在颜料浓淡,笔势转折,构图留白间,青花瓷凭“两色”,实现了丰富的视觉表达。
此碗画面大面积留白,给人以清新雅致之视觉感受,完全摆脱了元代和明代洪武时期青花瓷器装饰繁缛的典型风格的影响,堪称永乐一朝开创瓷器装饰新风格的标志性作品。
永宣时期(永乐、洪熙、宣德三朝)是明朝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永乐青花中,最受人称道、也最能体现皇帝审美品味和创造精神的,可谓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它是迄今为止所见传世和出土永乐官窑青花瓷中,唯一署有年款的器物。而且能与明代文献记载相互印证。
青花压手杯(花心),明永乐
故宫博物院藏
此压手杯制作精细,形体古朴敦厚,青花色调深翠。明人谷应泰撰《博物要览》一书中特别提到了这种杯:“若我永乐年造压手杯,坦口,折腰,砂足滑底。中心画有双狮滚球,球内”大明永乐年制“六字或四字篆书,细若米粒,此为上品。
观复摹古制作 仿明永乐手绘青花压手杯
青花瓷,白地绽蓝花,将素雅与浓烈,含蓄与飘逸,毫不违和地结合在一起,是中国瓷审美理念的卓绝代表。
观复博物馆秉承“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的造物理念,联合当代优秀仿古匠人,多年精研,摹古烧制了观复仿永乐青花缠枝莲盖碗。
缠枝莲花纹又名“万寿藤”,是传统吉祥纹饰之一,因连绵不断故又有生生不息之意。
此观复仿永乐青花缠枝莲盖碗,最大程度还原永宣青花韵味,经由无数次烧制试验,从多地青料层层筛选得来的独特青料,只为尽可能接近永宣青花莹莹雅致之色。
盖碗碗身、碗盖,皆以缠枝莲纹为主体装饰;底足处又绘以莲瓣装饰,更显古拙雅致;碗心,内饰莲纹,莲花枝叶疏朗有致,恰到好处地分布弦纹内;盖钮特意制成唇口,方便拿取,不易脱手。
其纹饰纤雅俊秀,青花呈色浓淡适宜,深沉高古,颇具明青花之韵。
8月24-27日,此观复缠枝莲纹盖碗限时优惠中~
进入店铺搜索关键词:永乐、青花、缠枝莲纹,查看更多瓷器佳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