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自律越低效?这本书颠覆了我的认知!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放假的原因,我发现自己最近有点信息过载,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一心二用”。
运动时,想着耳朵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听书;
打扫卫生时,觉得无聊,顺便听英文磨耳朵;
出去散步时,脑子里还在回忆早晨背过的古诗。
但凡有一点空闲时间,我就想找点东西来填补,觉得这样才能更高效地利用时间。
但,《暗时间》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
看完这本书,我才发现,自己之前看似是在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但效率却极低,掉进了低效自律的陷阱。
而要改变这种低效自律的情况,首先要纠正自己的认知误区。
1/认为惯性不可逆
自律有一个名叫“惯性”的对手,它强大,狡猾,还有不屈不挠的斗志和自我修复的技能。
它有脾气,能让你对一些道理听过就忘,所以我们才经常会知道很多道理,却做不到。
比如,我们都知道,专注可以提高效率,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
但我之前写作遇到卡顿,还是下意识打开手机分心找资料,结果注意力被带偏,一个小时过去,初稿也没写完。
跟朋友聊起这个问题,他提议尝试【草履虫计划】:
就是像单细胞生物一样过极其简单的生活,绝不同时做两件事:吃饭就只吃饭,写作就只写作,运动就只运动。
于是我开始实行草履虫计划: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把写作这件事复杂的事情拆成了几个单一的小任务:
先明确了文章的核心内容,再简单列出框架第一、第二、第三点,然后一次性把资料素材全都找好,最后开始写作,速度比之前快了好多!
过去一直以来,我并不觉得“一心二用”是个问题,认为这能更高效地汲取信息,结果因为注意力分散,反而一件事都没做好。
现在,我开始采用单线程工作、学习,慢慢感知到自己的做事效率变得更高,专注力也更强。
无须担心惯性的力量太强大,只有有意识去行动,没有什么是改不了的。
2/认为自律就是定目标
每年年初,很多人都会给自己定目标,比如要减肥、要读书写作、要提高英语口语等。
我也曾在年初立下养成运动习惯的flag,但现在,2023年已经过了1/2,很惭愧,运动习惯还没有养成。
这并不是因为不想自律,而是不知道自律是为了什么,要如何自律。
目标“模糊”,是行动最大的绊脚石。
于是,我先回忆了自己运动的目标,运动是为了有个好身体,有更好的抵抗力以便减少生病的次数。
然后又将运动的目标具体化,明确运动的方式和频次:每天晚上在家举哑铃20个,周末户外慢跑半小时。
如果你想培养阅读习惯,也可以明确自己阅读的方式和频次,比如每周读一本书,每天读半小时,读到心有触动时,就停下来记录思考。
目标具体清晰,行动自然会更加积极。
自律哪有那么多的反人性,不过是没找到正确的方法罢了。
3/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
如果一个人有明显的缺点,比如粗心、自卑。
那他会因此在未来的人生路上,一次次经历失败,直到他改正这个缺点为止。
而这每一次失败,都是考验,都是一个自我观察和学习的机会。
你可以透过失败了解自己的不足,然后改正它,使自己变得更好。
很多人会因为担心自己做不好而焦虑,这本质其实是害怕失败。
但,担心没有意义,失败也不完全是坏事。
每当你担心坏事发生时,不妨告诉自己不要心存侥幸,它注定会发生。
然后去思考,自己可以采取怎样的预防或补救措施,把能做的事情做好。
不要担心失败,而是把失败当成学习契机,把它变成成长的垫脚石!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