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自律让我培养没了,“自律的真相”愿你早点知道
“自律”这个词的推崇,貌似是从某健身软件的开屏语开始的:自律给我自由。
从那时候开始,“自律”被推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
我就是那个时候掉入的自律陷阱。
👉不仅没自律,反而三年级全线失守
我那会也想培养芊芊的自律,但她反而越来越不自律。
我开始以为,自律就是不就计划,只要我天天给她打鸡血,盯着她严格执行到底就可以。
所以我那会给芊芊制定计划特别详尽,从起床到睡觉,学习到兴趣班,事无巨细,一项不完成就觉得今天没自律。
结果呢,自律不仅没培养出来,我在她3年级的时候还全线失守。
最终连她喜欢的马术课,跑酷课都不去了,就要在家摆烂。
事实证明,她只想要自由,不想要自律。
👉自律为什么难以坚持?
在《认知颠覆》这本书中解释到:
原因之一就是自律是通过间接手段来实现的,你想达到目标A,必须要做事件B。
比如“你想要减肥,但是你必须要少吃”
而这就需要咱们用大脑前额叶皮层来实现自控,而只要你启用了前额叶皮层这个区域,对大脑来说是一种消耗。
说白了就是你想要干嘛,必须要克制自己不去干嘛,那你说咱们这么克制,大脑能不累么。
所有自律是需要消耗大脑能量的,你可以理解为一块电池,电量是会越用越少的。
👉自律的正确用法是什么呢?
应该是省着用。
不能每件事都自律,而是要把自律用在刀刃上。
这个刀刃就是欲望,让欲望来驱动孩子的自律。
比如以前我让芊芊一周洗3次头,就跟她要命似的。
现在初中了,自己爱美的欲望足了,人自己可爱洗头了,还自己给吹头,那么长头发自己吹10分钟也不烦。
这,才真正的自律。
那些在社交媒体,坚持每天5点起,相信自律21天就能彻底改变自己,多数都是在表演自律。
自律不是说咱们要求每天让孩子按时早起,按时运动,按时学习。
因为每一件事孩子克制自己跟自己想睡,想玩的本能。这种克制对大脑来说是一种极度的消耗。
一天天下来,他以后能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咱还不知道,但他现在肯定是更累的自己。
长大以后可能就是“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跟随孩子的欲望,让自律水到渠成
所以现在我也慢慢悟出来,孩子的自律不是咱们能培养出来的,而是她自己想要的结果。
那咱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我的方法就是:跟随孩子的欲望,当这个欲望足够大的时候呢,你就引导他自己去设定目标,自己去达成。
我闺女现在初一,因为喜欢日本动漫,喜欢画画,现在最大的欲望就是去日本留学,学动漫设计与制作,而且她想高中就去。
我就跟她说,没问题,你查查去日本高中需要什么条件,你自己制定计划,你符合条件妈妈就同意你去。
然后她就查到,去日语必须要达到N3的水平力。
人家有了目标以后,自己就开始天天自学日语,已经会了不少单词,还买字帖练习,跟我还得瑟呢,N3简单。
她后来又跟我说,感觉光自学不够了,想让我帮她报一个日语班。
我说可以啊,但是呢日语班啊,你自己找,你找2-3个你觉得不错的,我看下多少钱,符合咱家预算的就给你报。
现在每周人家自己上2-3天的日语班,每次上完都开心着呢
第一天去试课,老师都没想到她自学的这么好。
所以你看欲望足够的话,自律就会变成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是不用刻意培养的。
👉欲望足够,也无法时刻自律怎么办?
即便欲望很足,但肯定有很累很不想自律的时候。
这个时候不要死磕,就减量,减难度,先放一放。
比如我自己,去年减肥的欲望很足,但是有时候真的很累,我就会自动减组数,平常做6组,今天3组,甚至我想摆烂2天都可以。
我们的大脑和身体都需要回血,要不然就不能持续给我们的自律供给。
所以自律在我理解,不是死磕,耗干它。正好相反,而是学会省着用。
“间歇性的混吃等死,是为了持续性的踌躇满志”
最后 视频版
喜欢视频版的妈妈,可以关注【芊妈i陪娃】的视频号,每次3分钟,1个案例+1个底层逻辑+1个解决策略,和芊妈一起生活化育儿。
—The End—
点开芊妈的公号名片👇
p.s:所有我写的装修和居家文章专门发到这个新开的公号哈,关注【i芊家】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