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女孩做一桌子饭菜,妈妈一句话被全网骂惨……
上周被那个14岁女孩的一桌饭菜刷了屏,但今天想和大家聊的,不是打击式教育这件事……
“我是要表扬你吗?”
14岁的女孩给妈妈做了四菜一汤,荤素搭配,有凉有热,连餐后水果都安排好了。自己面前摆了个小空碗,但特意给妈妈准备了蛋炒饭。
任谁回家看到这一桌子热腾腾的饭菜,都会开心的吧?但妈妈的第一反应却是:
“我是要表扬你吗?”
“你跟我整这么多菜?大中午的!”
“怎么吃啊就我们俩!”
本应该是爱和被爱的一瞬间,却输给“浪费”二字。
视频发出来以后,网友们都骂这个妈妈“扫兴”“窒息”。
我翻了翻这位妈妈的视频账号,没看到更多证明她一直践行“打压式教育”的蛛丝马迹,所以我们暂且先不给她扣这顶帽子。
其实细品品视频文案,我会觉得也有一点点妈妈炫耀女儿的意思在里面,只是没掌握好分寸罢了。
就像我们给父母长辈买了什么东西,他们嘴上骂你乱花钱,结果转身就拿出去和邻居炫耀:“这是我孩子给我买的,哎呀说了不要买,就不听话!”
脸上的表情或嗔怪,或刻意不笑,往小了说是不能表露出自己对孩子行为的满意和欣慰,往大了说是不能对自己被爱被照顾这件事欣然接受。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还看到一条帖子,女孩点了杯奶茶外卖,恰好送外卖的人就是自己妈妈。但妈妈觉得奶茶不健康,直接给换成了矿泉水。
妈妈唠叨了两句继续工作,女儿觉得离谱又好笑,于是上网分享此事。
没想到网友劈头盖脸几句话给她问蒙了:
“妈妈在外辛苦工作,身为女儿的你竟然在家里享受!”
粗看这个逻辑真是无懈可击,指责的话不用多想就能涌到嘴边:“太不孝了!”“父母多心寒!”
等一等,所以女儿应该和妈妈一起去送外卖吗?这样就能抵消掉妈妈的辛苦吗?
显然不能,那我们又为什么会形成“父母辛苦,孩子就不能快乐”的道德观念呢?我们上班辛苦赚钱,不也是为了能多给孩子一些选择权吗?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从“被评判”到“自我评判”
前同事大林是个从农村考上来的孩子,为人踏实肯干,大家都很喜欢她,只除了一点……
有次加班到很晚,领导大手一挥说请大家吃比萨,本来气氛活泼轻松,大林却愣在位子上。
我捅捅她问她怎么不吃,她说:“我突然想起,我爸妈好像还没吃过比萨呢,不知道他俩今晚是不是又随便应付吃点儿馒头咸菜……”
办公室热热闹闹,大林沮丧又自责的声音断断续续传进我耳朵里,好像给我也戴上了沉重的枷锁:“啊?老公和孩子不会在家里吃泡面吧?”
我们俩坐在工位上相对无言,像两个背叛了父母家人的“白眼狼”。
这不是唯一一次,之前大林和别的朋友逛街时也有过类似的念头,要么是“我爸妈可没穿过这么好的衣服”,要么是“他们是不是这辈子都不会知道‘巨幕’和‘IMAX’是什么了”……
其实并不难猜,这应该和大林的父母有意无意地反复强调自己的付出有很大关系。
“砸锅卖铁也要供你读书!”
“以后赚钱了别忘了爹妈就行!”
“只要我姑娘开心就好!爹妈苦点没关系!”
父母确实“慷慨”付出,以求孩子能有更好的发展或生活体验,但同时,父母又会向孩子诉苦、抱怨,希望孩子能够懂得感恩。
我曾经在快餐店里看见隔壁桌的父子俩,只有儿子面前放了个餐盘,看着像点了一份儿童套餐,爸爸说:“这是我大半天的工钱,好吃吗?”孩子低着头不说话。
怎么可能会觉得好吃呢?每一口伴随着味蕾欢愉的,是精神上的自责与内疚。
在这种教育行为下,孩子会被对父母的亏欠感裹挟,变得不敢快乐,惧怕享受:
我的快乐,建立在父母的痛苦之上。
如果父母过得很辛苦,即便我有能力,也依然得过苦日子,不然就是不孝。
这些充满了“不允许”和“评判”的声音,从父母那里来,时间一长又被内化成我们评价自己的道德标准,潜意识里慢慢觉得快乐和享受是羞耻的,而受苦却是高尚的、值得歌颂的。
希望我们能真正的快乐
没有负担地拥抱快乐,首先需要我们觉察到自己有“快乐羞耻”这件事。
允许这种情绪存在,勇敢地和它多待一会儿,在不会引发自己抗拒心理的前提下,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我会感到羞耻”:
是童年里的哪件事吗?是爸妈或者爷爷奶奶不经意的一句话吗?还是我们心底里有个一直未能得到满足的愿望?
追溯完我们过去的经历,再回到我们和孩子的关系里——下次再想给孩子“泼冷水”、进行“感恩教育”时,或许就会有个小警报在脑袋里响起:
我们真的觉得孩子做得不好吗?
还是怕表扬孩子之后,TA骄傲自满?
这种担心背后,是否还藏着我们的其他需求?
我们付出这么多,是孩子需要的吗?
我们到底想要孩子快乐还是愧疚?
可能找得到一个源头,也可能找不到;警报可能来得及在我们发火之前响起,也可能在事后响起,都没关系,往前走的另一个关键是,试着反驳头脑里那些认为“快乐可耻”的声音:
“轻松一次也没什么关系嘛!”
“下次带父母家人一起来玩就好了呀!”
“我值得!我配得上!”
成年人理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而不是推卸给孩子或家人,寄希望于让他们来买单,从而减轻自己的痛苦。“和亲人的苦难进行心理分离”,这也有助于我们打破这个痛苦的死循环。
这句话同时也在告诉我们,为人父母要守好边界。
不以讲述自己的苦难和付出来要求孩子听话,不把孩子当成自己做决定的挡箭牌或借口;无论完美与否、自私与否,都诚实地面对自己,积极地接纳自己;允许孩子有TA自己的路要走,以及最重要的是,允许我们自己快乐。
参考资料:
1、武志红:《我40岁了,快乐一下还要偷偷摸摸》
2、minimi白:《我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同情模式》
(广告)
作者介绍
汪洞洞,笔名,偶尔也叫汪坑坑,因为育儿路上不是在掉洞就是在踩坑,自恋(频繁)受损于是决定以此为名,激励自己多动脑,少哔哔。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转载本文请在公众号发送“转载”。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