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宣教的反思 改善弱势
马来西亚是个多元族群的国家,20世纪组成联邦之前,就已有数个民族长期生活于斯,因此在该国1957年立宪颁布时,族群的特色与保障在宪法中相当明显。经过一番耙梳整理,本文中,我把马来西亚的族群分为三类,较能清楚表达接下来本文的内容,并非基于民族学的分类。
图:妇女们有来自印尼及东马边境的同源民族
马来人与原住民都是属于南岛语族,二者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马来西亚为什么会产生把二者区分的倾向?原因之一为马来西亚的宪法将二者做了若即若离的定义及描述。原住民应该即为马国宪法第160条所谓的原本居住于马来半岛之人,马国宪法第161条另又指出沙巴及沙劳越的原住民(用语为native或indigenous)及20个左右的族裔名称,其中包含了马来人。
此外,马国宪法另单独对马来人做出定义,必须是信奉伊斯兰教、惯用语为马来语并且遵循马来人习俗等,可见马来人在宪法中也被归为原住民,然而该族需具备更严格的宗教、语言及风俗条件。由于语言可以学习,风俗得以模仿,宗教则许皈依,故其他族群的许多人为了变成马来人,转教成为穆斯林,并且学习马来语,便符合马来人的定义,进而享有宪法上相关特权。
图:鲁玛夫牧师与负责边境xuan教的主责同工合影
大马原住民观点
不过,从当地原住民的观点来看,他们认为原本的马来人是外来者,族群记忆中马来人从印尼渡海过来侵略了他们的土地,因此原住民认为马来人和原住民是有所区别的。日积月累,马来人人数及势力渐渐茁壮,持续将原住民驱赶到偏远山区,所以马来西亚立宪之初,就明文保障马来人的特殊地位,赋予行政资源的优惠及公职保障,反之,对于原住民的宪法保障,还晚了一段时间。
图:鲁玛夫牧师特别为东马与印尼边境的妇女祝福祷告
地理分布方面,马来西亚分为东马及西马,两区域间有海区隔,首都吉隆坡位于西马的马来半岛上,西马繁荣程度及人口密集远高过东马,而东马就是原住民主要居住的婆罗州之沙巴及沙劳越;如今原住民集中在东马地区,也许是跟马来人大举相继进入马来半岛,致使原住民往东迁移有关,尚待详细查考。
东马原住民现况
文豪托尔斯泰观察到:「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以家庭这样的规模探索人世间的幸与不幸,的确可以发现不幸的、破碎的家庭各自上演着不同的情节,因为家庭的成员少,各自发展与演变的差异大,倘若把不幸的比对放大到族群层面,将可发现原住民在近代历史上遭遇的对待竟是如此相似。
图:鲁玛夫牧师(中间穿民族背心)受邀砂拉越美里卫理公会杜当堂证道(中间为陈俊杰主任牧师)
擅长经济交易的外来者对原住民其人其地的资源掠夺、奴隶剥削、巧言诈骗,原住民若不屈意顺从就遭灭家、灭村之惨境。或拿物质吸引的方式无形中改变他们,常听见各地原住民祖先接触到外界食物后饮食文化骤然改变,戒不了酗酒及高油脂饮食,导致健康普遍恶化、寿命减短;又或者因语言或文化思维难以适应现代教育及经济体制,想脱离自身、迈进更优的经济象限却欲振乏力。
图:东马前往印尼边境唯一搭乘小木舟的交通工具
对于以往的不公不义该如何补救?在此拿两个差异比较大的例子作比较,例如纽西兰对原住民的礼遇、尊荣、土地保留以及经济补助,使得他们给纽西兰其他族群的印象是领补助就足够生活,不需要勤奋地工作养活自己和家人。而在马来西亚,原住民居住于经济较不兴盛、位置甚为隔绝不便的东马山区;我这次进去坐车、坐船来回约27小时,开车经过的桥都是年久失修的木桥,摇摇晃晃,感觉再多几辆车就要被压垮,坐船行经的河流其实并不是很深,架桥衔接两岸应非太难的事,但是政府并没有帮他们修筑桥梁或道路,以至当地原住民到都市往返一趟花掉将近几个月的工资。
图:东马前往印尼边境山区的崎岖的路
虽然宪法保障东马沙巴及沙劳越的原住民奖学金、公部门职位或商业经营许可证等等的份额,却对他们居住地区的基础建设付之阙如,难以真正有效助益他们融入商业体系,除非远离家乡外出谋职,否则终其一生只能奉献最原始的劳动力靠小农经济来赚钱,生产的产品经过好几层流入市面,价格层层堆高,却无以掌控自己生产产品最终端的价格,完全欠缺探询市场价格、市场联络及谈判的能力。
图:鲁玛夫牧师于带领东马与印尼边境山区的原住民同工为两国的不同民族及华人等教会彼此饶恕及合一祷告
原住民文化流失
东马原住民有为数不低的比例信奉基督教,整体看来信仰有待复兴,我盼望有机会能够再去以神的话语安慰、激励他们,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不只是听福音的人,传福音的人,也要保有如此单纯的信心。
图:鲁玛夫牧师于东马与印尼边境山区的同工训练与教导
东马原住民的文化保存并不受重视,我在当地见到他们已无流传传统服饰,丧失织布技术,现在的老人家都是说印象里看过父母或祖父母做过、穿过。一天晚间,我上台讲道穿着布农族背心,老人们惊喜地说和以前的人穿的织布一样。我又展示了一段报战功,他们一致认同所看过长辈的表演就是这个样子,只是他们自己不曾亲身报战功。
即使外显可见的文化于东马原住民已然接近断层,文化的记忆和骨血始终架构了他们的一生,难以否认的亲近,无法远离的土地,我们的记忆流窜着文化相近的DNA,彼此之间特别容易拉近距离;文化是什么?文化是集体的名字,只要用心,就能听到它的呼唤,一起抬头,看见同一片天空。
可能是长期处在不公平对待的环境下,东马原住民对华人、马来人都产生不信任感,一些华人教会知道了原住民这方面的想法,逐渐降低对原住民的宣教及负担。穆斯林的马来人凭靠着优越的身分高居政府要职,华人以勤奋和智慧支撑起马来西亚的经济商业活动,两个族群皆有其傲人之处,在现代社会安顿生活的立足点。
图:南岛民族高脚屋建筑特色
原住民只占了约总人口的10%,居住地点非常缺乏基础建设,无法直接参与市场运作,即使公部门有保障名额分配,人数应也不多,实际能够为本族谋福利的力量和成效恐也有限。从世人最在乎的经济这点来说,东马原住民确实处于弱势,且改善不易,然而,教会信仰应该成为他们最荣耀的光点,求主保守他们一直这样相信着。
长按上图 进入赞赏
一牧师安息了,更多教会领袖装备起来!乌国神学生排除万难继续进修
四名新旧约翻译者遭害 烧书毁印刷设备 翻译资料硬碟奇迹未毁
非洲之角爆40年未见大饥荒:每48秒就有1人死亡、700孩童饿死
在每天的惊吓中忠心服事不停息|乌肢体最新的见证
74岁英国奶奶在成都开店,为700个困苦家庭带去尊严: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辞!
伊拉克信徒濒临灭绝|埃尔比勒牧者发出沉痛疾呼
全球10大翻译机构合作2033年前让地球上所有人都拥有自己母语的新旧约译本
印度基督徒被排除在当局粮食援助外每天只吃一餐,其余时间都喝水|请代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