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数学老师,我真心舍不得提前教自家孩子数学知识
看点 数学怎么才能学得好?不少家长早早给孩子渗透数学概念,希望孩子通过早接触的方式,赢在起跑线上。这种方式,或许能让孩子在短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要想让孩子走得稳,更得注重知识背后的东西,这些远远比数学知识本身更重要。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引光小站(ID: sy-cafe)
文丨小海 编丨May
就数学来讲,市面上主要有两种家庭辅导思路,超前鸡娃派和佛系自然派。
这篇文章并不是要评价两种方法的优劣,而是从另一个维度聊一聊关于学前教育的思考。
至于最终的结论,可能会颠覆绝大多数家长对数学学习的认识,也与上述两种方法的主张均不相同,甚至说在底层上是背道而驰的。
所以请容我慢慢来讲,不然很难把这么大的弯给拐过来。
我家小朋友恰好在学龄前。我“教”她十以内加减法,估计已经有一年多。到现在,还没敢正式接触超过十的加法。
你可能会说,怎么这么慢呢?这么简单的东西,值得教这么久?
我举一个小例子,解释一下知识和知识下面的东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观察过小朋友们刚学加减法时的状态,很有意思。像是4+2这种,她算得非常快,直接可以报出答案。
但是2+4这种,她算的就很慢,甚至需要掰手指头。先伸2个,再伸4个,然后再去数。
成年人会很不耐烦,心想,这难道不是一样的么?因此会有难以抑制的冲动,想教她一些东西:
你看,2+4和4+2,这两个数可以换位置呀,结果是不变的。
如此教几次,可以让她快速掌握“加法交换律”这个知识点,再做类似题目就很快了。
但问题是,为什么可以交换呢?
由于直接接触到了真理,探究过程中的摸索与思考,对原理的体会,对方法的总结,这些底层能力的训练也被一并跳过了。
对于一个初学加减法的小孩来讲,想发现加法交换律这个东西,确实并不简单。在引导她体会加法交换律的那一段时间,我每天给她出几道简单的计算题,像是:
前几天,但凡是大数+小数,她都算得很快;但是小数+大数,算起来就吃力。而且她没有发现任何规律,每一题都是独立去算。
有了几天的计算之后,如果她没有发现啥,可以适当给一点提示。比如把两个当成一组,引导她比较一下结果。然后继续出这种题目。
在某一天,她突然就能很快写出第二个算式的答案了。你问她:哎,怎么写这么快?你算了嘛?
她会偷偷地笑,然后继续写。很快把题目都算完。
你继续问:到底怎么算的?到底怎么算的?
然后她会很开心地给你解释:你看,8+1和1+8,这不是一样的么?所以上一个知道了,下一个就不要算啦。
你继续穷追不舍:为啥它俩是一样的呢?我想不明白。
她会略微想一想跟你说:你看,这边有8个苹果,那边有1个苹果,都是把两个合在一起,最后肯定是一样的。
如此,她大概理解了加法交换律。最重要的是,它不是你直接教来的,而是孩子自己观察、摸索、体会出来的。
我们比较一下两种做法。
直接教的方法
简单直接见效快。但即便你把原理跟她解释得很清楚,因为缺乏问题引导和探索时间,会跳过底层能力的训练过程,直接进入知识层。
诱导启发的方法:
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速度极慢。但时间主要都放在了“案例积累、观察思考、尝试总结”等阶段,对求索心、研究耐力、研究方法、知识原理等方面的提升,都有很大帮助。
你可能会说,反正最后都是学会了知识,会做题不就行了么?管它之前怎么学的?
但即便仅考虑做题,如果一直都是学表层知识,到了中后期也会相当吃力,甚至是无从下手。
像是计算,是最容易提前教的知识。孩子只要会一位数的加减法,其实不难迅速教他们竖式,完成多位数的计算。
从技法角度来讲,这很简单。无非是让他们把每一位对齐,竖着一列一列去加,有进位的就往前写个“1”,一点点去算而已。个人觉得,真要是铁了心想教,90%以上的孩子都能在幼儿园阶段学会多位数加减法。这说明不了啥,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
但问题是,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要右对齐,不理解为什么要竖着算,不理解为什么要进位借位。
在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了学习技法、不求甚解、努力练习到熟练的认知循环,渐渐成为标准的流水线工人。而一旦习惯这种学习模式,就大角度偏离了培养数学底层能力的路线。
这样,他们看似幼儿园就能算一二年级的问题,比如这种:
是不是感觉很高级?感觉孩子数学能力很强?感觉很有成就感?
但越往高年级,类似纯计算的意义会越小。数学终究是推理的学科,仅靠鹦鹉学舌毕竟是学不久的。
虽然都可以算几千几万了,但他可能都无法准确分析这些一位数应用题:
⭐小明家有3只鸡、4只鸭子、5只小龟,请问一共有几只家禽?
⭐外出旅游,团里有6个游客带着帽子,有8个游客穿了防晒服,请问这个旅行团一共有多少游客?
再往高年级,他将更无法理解这些问题:
越往高年级,数学中潜在的变化越多,考察的重点是原理与性质的理解,而不是比谁的操作更熟练。
这时,很多家长才开始抱怨:
孩子计算能力都还挺好的,怎么一到应用题,就怎么都转不过这个弯呢?讲了一题,怎么就是没法做到举一反三呢?
答案是,因为他们很早就被灌输了错误的学习理念,他们只会按照大人教的标准动作去处理问题。谁见过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会举一反三的?他们怎么可能有能力根据需求来调整流水线设计?
在中年级,还可以通过大量刷题,把所有类型的解题方法都记忆下来。但越到高级,数学的推演变化是近乎无限的,用这种方法,无疑只能是死路一条。
明白这些,大家有必要重新审视小学数学的价值。
它固然有很多知识点,大家对它的知识价值都看得很重,恨不得想在孩子没上学的时候,就把小学课本里的知识一股脑都教给他。
但小学数学的素材价值,几乎都被成年人们给忽视了。这种素材价值是指,学会知识并不是最终目的,在探索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所能训练到的底层能力,才是皇冠上最闪耀的珠宝。
从这个角度来说,小学数学里的知识点,都是极其珍贵的素材资源。如果用得好,在探索每个知识点的过程中,都能立体而深刻地训练孩子的底层能力。
所以用的时候,一定要十分珍惜。小学数学的知识点其实不多,但都是极其贴近于生活,对初学者有极大启发意义的素材,一旦用完就再也不好找了。
更重要的是,它们不可重复利用。每一个知识点,一旦你直接把它告诉孩子,就再也不可能让他们去观察、探索、思考、总结了,训练底层能力的路,相当于被直接跳过,再也回不去了。
最后,我想把小学数学知识点,比喻为一池大鱼。这些大鱼固然肉多好吃,但作为食物,仅仅是它们的次要价值。
它们更重要的价值是,你需要利用这一池的鱼,把自己的钓术训练到可以野外生存的水平。
普遍意义的超前学,是大人直接把这些鱼捞上来,拼命塞给孩子吃。短期来看,孩子确实吃得肥头大耳,但问题是吃完了之后呢?孩子的底层能力如果没有被训练,进入初高中那片野生领域,就只能挨饿到死了。
更具有长远意义的做法,是早早陪着孩子钓鱼,给予指导、给与耐心、帮他总结和反思,每钓一条,都切实把钓术提升一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祖宗很早就说得很透彻了。
而又力所不及的地方
《星际穿越》这部电影中,在地球面临毁灭的前夕,未来的人类前来拯救现在的我们。
但他们并不是直接开着飞船把人类接走,而是在土星附近放了一个虫洞,给人类以希望。
即便是虫洞,也无法直接通向家园,而只是一个陌生的星系,有几个可能的星球而已。
人类经过绝望的折磨、勇敢的探索、艰难的抉择,最终在几乎耗尽所有力气后,才找到了美好未来。这样,人类最终得到的,就不止是一个生存环境,而是种群精神的升华。
这几乎是一种启示。
教育,尤其像是一种来自未来的指引。其目标之一,是把当下懵懂的孩子,引导到未来的正路。学习数学,亦是如此。
如果你完全不管他,那肯定是不行的。就像是以人类当下能力,根本不可能开飞船到几万光年外的星系中,那注定是死路一条。
对比数学,如果你完全不管孩子,肯定也是不行的。没有任何人可以在毫无指引的前提下,独自走完人类花了几万年才摸索出的道路。
但如果你把所有的答案,都直接递到他眼前,这同样后患无穷。
如果未来人如果直接给人类一个宜居的星球,这固然保存了地球人的肉体,但却糜烂了他们的精神。在未来,地球人类将成为一个不曾经历磨难、毫无探索精神、缺乏精神厚度的种群,这样的种群是没有希望的。
这就像把所有知识直接传授给孩子,看似学得快,却跳过了底层能力的训练,对未来有害无益。
我们应该学习未来人拯救他人的方法:把知识放在目力所及,但又触手不及的地方。
“目力所及”,给人以目标和希望。而“力所不及”,又需要靠自己的力量,艰难走完必须要走的路。这会在更深层次塑造她的精神、培养她的学习能力,让孩子走得更深更远。
正是从这个角度,我很不舍得教自己孩子任何数学知识。
这些不可再生资源是那么宝贵,实在不忍心一股脑挥霍掉。我只舍得时常挑出一个,给予她足够的耐心、充分的时间,通过大量案例和引导性的提问,帮助她自己把书本知识二次发明出来。
如此学,会很慢很慢。比如,常规来讲一个加法交换律,一天就学会了。但自己摸索,可能要几个星期。
所以你势必要提早规划,让她从很小开始就有机会,慢慢体会思索着基础性问题,才能无缝衔接小学学习的进度。
早起步,慢前行。不要着急那么快把知识给他们,但要创造条件、给予时间,让他们从小习惯于思考,习惯于通过探索把知识自己体会出来。这是给所有家长的培养建议。
封面图源:pexels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