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卡片关注👆
如果有一天,可以在互联网上派「数字分身」去搞定一切辛苦工作,而你只负责「躺赢」,是什么体验?
这样的「好事」已经有了端倪。ChatGPT 引爆互联网后,在知乎上引发了大量讨论。而更多 AI 领域的创业者,已经迫不及待开始了 AI+创业的探索。
搜索「数字分身」几个字,不难发现许多知名公司的名字。无论是当作噱头,还是真的看好应用前景,这样的热度都验证了「数字分身」对人类的吸引力。
「数字分身」,也有人称之为「数字孪生人」,是用自己过往积累的真实数据资料,通过在 AI 模型下进行训练,最终创造出来的「虚拟人」。
它拥有和你一模一样的想法、习惯、说话方式,代替你去和他人进行沟通,甚至直接进行问题的解决。某种意义上来说,数字分身就是存在于另一个维度下的「你」。
知乎上聚集着大量 AI 领域的前沿创业者和研究者。在大众还在憧憬幻想的时候,已经有人在分享训练自己「数字分身」的过程。有人甚至在开发「数字分身」的过程中感悟到人类痛苦的来源。
「数字分身」目前的国内探索到了什么阶段,将给普通人带来什么影响?我们和走在创业前沿的答主们聊了聊。
王建硕:在研究 AI 的过程中
了解人为什么痛苦
2022 年 11 月,ChatGPT 引爆互联网时,@王建硕 马上就意识到,人工智能的时代真的来临了。
在吃瓜群众们还在忙着讨论「人工智能是否毁灭人类」,或是学习「ChatGPT 有哪些神奇的使用方式」时,王建硕作为百姓 AI( 提供企业级 AI 解决方案的公司)的 CEO,已经开始思考起如何把现有 AI 技术转变为产品了。
他的思考很快便有了结果——给企业做「数字分身」。
「基于 ChatGPT 或者其他的大语言模型,把企业的文档、信息等所有东西灌输进去,很快就能建出来一个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可以像真正的人那样沟通,可以在企业里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客服,比如技术支持等等。」
简单来说就是,原本需要一堆人才能完成的工作,以后只要一个数字分身就能全部搞定。
不过想法虽然美妙,但若要将想法变成产品,面对这样一个全新的技术,有许多未知挑战。
而这让他更加亢奋。
小学四年级,第一次在学校机房里接触到计算机的王建硕,一下子就对编程产生了浓厚兴趣。在物质匮乏的 80 年代,莫要说编程,连接触计算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然而王建硕自有办法——没地儿学习编程,他就找来书籍自学;没法上机敲代码,他就用笔在本子上写,一口气写出几百页。
现如今他已过不惑之年,依然能感受到少年时的澎湃,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 AI 到底能够做出什么样子的产品,也迫不及待地想要看一看,这些产品最后能够产生怎样的影响。
产品上线后,好评不少,「客户提供信息比较完整的时候,机器人效果几乎是完美的。问的所有问题,它都能做出很准确的回答。」
但更让他着迷的,则是探索中的意外发现:
「在开发的过程中间,我觉得最有趣的是,当你了解得越深,跟 AI 打交道越多,你就能越清楚地了解人是怎么生成想法,产生对话的。比如通过看 ChatGPT 那些函数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就能够了解人为什么会痛苦。这样的关联性,是我之前从来没有想到过。」他持续在知乎上撰写文章,分享自己对 AI 的心得:「ChatGPT 是产品,Web3 是概念,这是它们最大的区别」「ChatGPT 带来的 LUI 比 AIGC 大得多」「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社区。」王建硕说,「知乎相较于其他社区,里面的用户比较专业,对创业者比较友好,可以得到比较好的反馈。」
梁宇鹏:
我们帮企业做了一个 AI 老专家
和王建硕一样想要利用 ChatGPT 大模型来搞点事情的,还有知乎用户 @一乐,他是美信拓扑的创始人梁宇鹏。梁宇鹏是一名有着 12 年经验的通信技术专家,开发的「蓝莺 IM」即时通讯云服务技术被应用在全球多款智能手机上,但当他第一次看到 ChatGPT 时,内心深处还是被震撼了。梁宇鹏想给企业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AI 老专家」。这个老专家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最重要的是,TA 不吃饭,不睡觉,干起活来 007,还不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倾囊相授。想起来真美好,可现实很骨感。如何进行数据处理,怎么把这位「老专家」训练成真的专家,费时费力效果也总是差强人意。确实,方法大家都知道,但规矩而笨拙——通过人力在前端查找、替代、抽取、精简关键词,整个过程就像闭门练功,「想要打死人,十年别出门」。直到ChatGPT来了。「这些繁琐的工作看起来是也是ChatGPT能干的事,我们何不让人工智能自己干呢?」这句话犹如醍醐灌顶,梁宇鹏立马着手试验,而结果又让他着实再次震惊了一回——和传统模式相比,让大模型自己搞定这些事情,不光省时,呈现出来的效果更是好到离谱。这样的感觉就好比探索迷宫,所有人都在围墙里兜兜圈圈,费尽心思去寻找着那条最短的路径。结果有人突然掏出个锤子,把迷宫的墙给砸个稀巴烂,然后大步流星,一路径直走到了终点。于是在 AI 的加持下,产品开发变得顺利起来,一上线就得了客户们许多的正向反馈——它真的像一个有温度的老专家,而非一个冷冰冰的机器。不过,这还远非梁宇鹏对「数字分身」探索的尽头。他心中已经有了「数字分身」的下一个想法。「接下来是 Agent。它不光是一个你问我答的模式,而是在了解了公司的业务内容后,可以主动去做分析,帮助经营者做出决策。」梁宇鹏也对知乎的大模型满怀期待,「知乎通过问答的模式,在过去积累了许多专业问答和经验知识。这种模式具有天然优势,在 AI 时代一定会有新碰撞。」王登科:用 80G 数据
我把自己给「分身」了
当王建硕与梁宇鹏正忙着在给企业打造「数字分身」时,王登科,也就是知乎答主 @王宗闻 则用清华大学的 ChatGLM-6B 模型,打造了一个个人分身。80G 的聊天记录,280 篇文章,经过训练,最后得到了能够与自己对话的另一个「自我」。这个「自我」有着和他相似的语气和说话方式,甚至敷衍人时,还能讲出相似的玩笑话。但与此同时,这个「自我」又仿佛来自于某个平行宇宙——经常搞不清自己的工作也就罢了,有时候连性别也变来变去,甚至于在最开始的版本里,还喜欢飚出两句国骂。「我也不知道他从哪学到的。在我的聊天里,我没怎么骂过人;原始的模型更不可能有骂人的东西,很奇怪,现在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过「玄学」归「玄学」,王登科对这个「自我」展现出来的结果还算满意。「在我的预期里,它应该是一个很弱智的东西。但根据后台调查问卷反馈,有 43% 的人和它聊了很多。30% 的人会觉得他很像一个人;7% 的人甚至觉得它已经和真人没什么两样了。」现阶段,王登科打造自己的数字分身纯属是因为爱折腾,图好玩。他从小就是个爱折腾、有些异想天开的人。小学时在黑网吧里研究怎么做游戏,大学未毕业就跑到北京创业,几年时间里,创业起起伏伏,但「爱折腾」的性格却始终未变。他「折腾」出了国内第一款区块链小程序,又在 AI 绘图大火之前,「折腾」出了绘图平台「6Pen」。至于「数字分身」,远在 ChatGPT 4.0 震惊四座之前,他其实已经抢先「折腾」过了一回。那时候,他试着用 GPT-2.0,给《老友记》中一些经典角色做中文版「分身」。但 Chat GLM 的出现,让王登科再次看到了「数字分身」的希望。「真正的数字分身,就像是我们克隆了一个王小波。他不知道自己叫王小波,也不知道自己在哪所大学任职,甚至不知道王小波的任何事情。但是你让他写一篇小说,他可以写出一篇与《黄金时代》一样好的小说。因为它的底层逻辑和结构是用数据来训练的,他具备那些先天性的东西。」而给自己打造「数字分身」的详细过程,也被他整理后,发布在了知乎上。在「有没有中国版的 Chat GPT?」问题下,网友留下了这样一段话:「探索就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之前我也做过很长时间的开发,但开发是在一个有限的可能性里面去组合,但是 AI,至少现在我们还没有探索出它的边界是什么。它是一个更广阔的空间,里面有着更多的可能性。」正是因为有了像王建硕、梁宇鹏、王登科这样爱「折腾」的人,我们对未来才多了许多幻想,少了许多单调和无聊。而知乎见证着这些走在前沿的人,一步步将幻想变成现实。作者:李渔
题图:《悦纳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