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测有效:用对奖励,孩子不仅立马听话,还越来越自律了
这个暑假,大宝学习起来特别“卖力”。
每天制定的学习计划,不用催、不用吼,早早地就能主动完成。
我一边惊讶,一边感叹:我儿终于长大了!
后来,我才知道真相,原来是他和川爸私下达成了“协议”:
如果他能够主动、高效地完成每周的学习计划,周末的时候,他就可以玩一个小时的《我的世界》。
不由得佩服:游戏的“激励”效果太强了,比我吼一万句更有用。
调侃归调侃,大宝的变化,让我重新思考了“奖励”和孩子驱动力之间关系。
其实,以“奖励孩子”为代表的外驱力,本身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
它们能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主要看我们什么时候用、怎么用。
激发内驱力
先搞明白孩子要什么
“鸡娃”的这些年,我深刻地领悟到一个道理:
想要孩子有内驱,变得自律又自觉,我们最要明白的是,孩子到底要的是什么。
也就是我经常说的“需要-动机-行为”链条。
著名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类的需要从低到高进行了分层,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进而追求实现高一层次的需要。
不同的孩子,会因为追求不同的需要而学习:
为了过好日子读书,是生理和安全需要;
为了让老师喜欢、同学崇拜,满足归属感;
怕被瞧不起而努力学习,满足自己的尊重需要。
为了自我实现,但这样的终究是少数。
我曾认真问过大宝“为了什么学习”,他说“为了找个好工作,为了赚钱生活”。
这个答案本身很务实,是为了满足最底层的生存、安全需要。
但为什么不能真正激励他自律自觉呢?
“需要”是否能够起到激励作用,还需要考虑两个问题:
需要是当下的还是未来的?
需要真的很迫切吗 ?
对大宝来说,找工作赚钱实在太遥远了。就算成年人,也很少会为了10年后的好日子,从此刻开始就奋发努力。
另外,虽然赚钱生活是满足最底层的需要,本应很迫切,但从目前的状况看,大宝吃喝不愁,他当下的生存安全需要早就得到了满足。
相比之下,因为监督和限制,玩《我的世界》融入同龄人小集团这个归属需要(孩子玩奥特曼很多也是出于这个需要),反倒是大宝当下更迫切的需要,也是他更愿意去努力实现的。
对于孩子、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
眼前的需要(大多来自“自我实现”以下的外在需要)往往比“远大目标”更迫切,也更能激励他们自律学习。
所以,相比通过讲道理妄图让孩子一下子拥有内驱力,不如先好好花时间,搞清楚孩子当下真正的需要,知道他们想要什么。
然后,通过外驱手段好好加以引导利用,才是更直接、有效的激励手段。
外驱是起点,内驱是终点
内驱力,从不是凭空而来的。
心理学家德西和瑞恩认为,想要具有内驱力,实现自主、自律,首先要满足三种心理需要:
归属感:主要是指被接纳、被爱。
自主感:可以自己掌控事情的能力。
胜任感:感觉自己可以的信心。
相比归属感、自主感,胜任感显然更难实现。
孩子获得胜任感的前提是,他愿意先去做这件事。
在行动中,才有机会去体验;在体验中,才能得到“我可以”的肯定,从而建立胜任感。
对很多孩子来说,在面对有难度或不擅长的事情时,真正的阻碍不是“我不行”,而是因“畏难”产生的“拖延”。
所以,不管能不能做到、做得好不好,首先要去做。
外驱力,就可以助孩子一臂之力。
在孩子的“自我实现”需要还没出现时,可以通过满足孩子的其他外在需要,来激励他们迈出“做”的第一步。
比如,孩子觉得练琴难、一直拖着不练。答应他练琴后,可以来一把他喜欢的桌游,就可以让他更快地“练习”。
孩子不喜欢数学,平时能不学就不学。为了让他全力复习、考个好成绩,答应他考90分以上,就一起去他一直想去的游乐园玩。
孩子害怕比赛会输,不敢参加。答应他参赛后,把他最爱的玩具抱回家。
这些物质奖励手段,在做事的初期,是很好的帮手。
可以帮助孩子克服畏难、拖延或者其他负面的情绪,让孩子更有动力迈出第一步,去做、去尝试,进而获得胜任感,激发内驱。
所以,外驱力是内驱的起点和前提。
想要激发内驱,要先学会合理、科学地利用外驱力。
外驱想要效果好
做到这几点是关键
外驱力虽然好,但是想要起到正向作用,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点。
1. 金钱或物质奖励,不一定会削减内驱力
很多人觉得,用外驱力激励孩子,就是“砸钱”。
但芝加哥大学的学者莱维特研究发现:
对于小孩子来说,给他们奖章、奖杯这样的奖励,比钱更好;对大孩子(初高中)来说,钱是一个很有效的激励手段。
可能有家长会担心,孩子拿了钱,会不会影响他们继续努力的动力?
哈佛大学教授弗赖尔通过大量统计发现:
孩子得到物质奖励,并不会削减他们“因为努力学习而得到的成就感”。
相信大家都听过一个故事:
一群小孩总是跑到老人门口玩,吵得他头疼,一天,老人想到一个方法,他告诉小孩子们,明天希望他们还来玩,只要来了,就可以得到10块钱。
第二天小朋友们太别开心,玩还能挣钱。第三天,当他们兴高采烈地来玩、并找老人要钱时,发现钱变少了,只有5块钱。
第四天变成3块钱,第五天变成2块钱……
慢慢地,来的孩子越来越少,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亏了”,每天跑来,结果钱一天比一天少。
这是一个典型的内驱转变为外驱的例子。
孩子玩耍的喜悦,被“金钱奖励”操控了。当奖励变少时,孩子的玩耍价值,也遭到了“贬值”。
但如果换一个角度,假设老人开始只给1元,后来每一天都涨1元钱,那孩子的情绪就会瞬间高涨起来。
这说明奖励重要,但它所代表的价值是肯定还是否定,更为重要。
当外界激励是肯定时,依旧可以感受到“胜任感”,甚至变得更为主动。
所以进行外驱时,除了关注外驱的方法之外,更要注意方法实施过程,是否是一个积极、正向的价值导向。
2. 多奖励输入,效果会更好
虽然同为外驱激励,但激励的目标不同,会直接导致不同的结果。
比如下面两个物质奖励:
A:读一本书奖励10元钱;
B:考试超过90分,奖励50元。
大家可以猜猜,哪个更能激励孩子?
从奖金数额来说,明显B更有诱惑力。
但哈佛大学弗莱尔教授发现:A反而更容易实现且能够激励孩子学习。
他在芝加哥、达拉斯、华盛顿和纽约4个城市,分别进行了实验:
达拉斯:读完书目,并完成阅读机考测试,可以得到奖励;
华盛顿:每天来上学,同时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就得奖励;
芝加哥:完成作业、小测和单元考核,可以得到奖励;
纽约:考试成绩提高得奖励。
结果发现:
达拉斯的学生,因为阅读积极,成绩也跟着有所提高;
华盛顿的学生,成绩也有所提高;
芝加哥的学生,成绩喜忧参半;
纽约的学生很惨,相比有奖励的学生,没有奖励的小组成绩反而更好。
4地学生获奖励的差异,主要在于是奖励输入还是输出。
奖励输出(考试),孩子很多时候无法把控最终结果,自主感和胜任感没有那么强。
奖励输入(读书、完成作业),孩子可以更好地把控自己,努力读书就可以,更有自主感和胜任感。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爸妈在使用物质奖励时,大多把重点放在了输出上。
就像孩子练琴,我们总是说“你把这首曲子练好,音准、流畅,就算过了,带你去吃冰激凌”。
孩子即便很想吃冰激凌,但也不一定会表现出很强烈的欲望练琴,甚至依旧拖延。
有人觉得是自己的奖励力度不够,一再加码,但发现依旧不起作用。
其实,是我们的重点搞错了。
如果我们把孩子练琴的重点放在“你今天如果能够主动练琴、认真练琴,少说废话、不抬杠”,即便是很小的奖励,对孩子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进行外驱激励时,把重点放在奖励输入上,效果会更好。
3. 外驱和内驱要即时转换
之前写培养内驱力的文章时,我就提到过,物质奖励会出现高开低走的“边际效用递减”。
所谓“边际效用递减”,孩子第一次拿到物质奖励时,会动力十足。但随着物质奖励带来的满足感降低,就会变得没有动力。
就像心理学家Daniel.H.Pink所说的那样:
就像咖啡因只能饱腹几小时一样,物质奖励只会在短期内有效。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会逐渐消失不见。
所以,我们要懂得将物质奖励的外驱,变为价值肯定的内驱。
就拿大宝最近主动学习来说,开始他是为了玩《我的世界》。
但在坚持一段时间后,我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当着他的面,跟爸爸、妹妹、外公外婆不经意地夸他。
说他“特别自觉,特别自律”,还把他每天主动学习的“事迹”告诉了他很喜欢的老师。
虽然大宝嘴上没说什么,但是我明显感觉到,他内心是有变化的。
有段时间周末即便没有玩《我的世界》,也依旧可以按照计划高效学习。
这其实就是“我可以”“我能行”的胜任感,带来的“自我价值”的驱动。
4. 值得尝试的方法
最后再分享给大家两个比较有效的外驱方法:
①积分法
这个方法,比较适合用于激励比较长远的目标。比如,完成暑假计划、为期末考做准备。
把每天的计划详细列出来,每完成一项,会得到对应的分数。当分数达到一定量时,就可以获得一个奖励。
②心愿卡
这个方法,短期和长期计划都适用。
将孩子的日常小心愿,全部写在相同的卡片上。当他完成了某一项任务或者当天的任务后,就可以抽取一张心愿卡,去实现自己的心愿。
这些心愿都是比较好实现的日常:玩一把喜欢的桌游/游戏,看30分钟动画片,去楼下玩30分钟……
不管是心愿卡,还是积分法,都能够让孩子在努力付出后,得到一些他“真正喜欢和需要”的奖励,对孩子来说,这是一种认可和肯定。
当然,在实施这些方法时,要注意:
奖励,需要是正向积极的导向;
多奖励输入而非输出;
注意即时从物质奖励,转化为价值肯定。
只要把控好力度和方法,外驱会成为激发内驱的强助力。
川妈说说
川爸和大宝从新疆回来了。这两天,大宝手舞足蹈地跟我讲述他的新疆之旅。看的出来,他玩得非常开心。我有些不识趣地提醒他:“玩得开心很好,但现在该收收心了,不到三个星期就要开学了。”他一下子泄了气,嘟囔了一句:“唉,不想开学,还是出去玩开心。”听他这样说,我觉得该和他聊聊快乐的含义,为开学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想知道我和他聊了啥,点个“在看”告诉我吧~
“练一次琴给20块”,最好用的奖励制度,正在偷偷扼杀孩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