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一《喜》激起千层浪:什么样的错误是一本历史书的“硬伤”?

一《喜》激起千层浪:什么样的错误是一本历史书的“硬伤”?

历史



采写 | 徐鲁青

编辑 | 黄月



近日,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鲁西奇新作《喜:一个秦吏和他的世界》的出版引发了一场讨论。该书今年7月由理想国出版,截至本文发稿前,该书豆瓣条目已有6958人标记“想读”,对于出版仅一个月的历史学术读物而言是较高的关注量。


8月6日,微信公众号“司马少”发表文章《鲁西奇的〈喜〉,一本硬伤累累的烂书》,作者司马少指出了书中九处错误,包括鲁西奇对刘邦年龄的判断,对“沛公沛翁”“门桑十木”“县啬夫若丞”“掘门 ”“棬枢”等词语的解释等。除了训诂外,司马少还批评了这本书的写作形式,认为作者在文中“无节制地堆砌文献”,且写作内容并未聚焦在喜这个人以及他的世界上,“简直就是把‘喜’当作一个大麻袋,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是能沾上一点点边的,就都往里面塞。”最后他总结说:“这本书的水平是不及格的。”


这篇批评文章在豆瓣上被多次转发及讨论。有人表示“还好没买书”“教授翻车”等,也有一些网友认为,司马少提到的一些“硬伤”在学术界尚有争议,且仅因这些错误而称《喜》为“烂书”太过绝对。


《喜:一个秦吏和他的世界》
鲁西奇 著
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2-07


次日,鲁西奇发文回应了司马少的批评,承认了九处质疑中的三点是自己疏忽所致。司马少的其他几点质疑,他“也认真琢磨过”,并“在此基础上,才形成自己的意见”。最后鲁西奇表示:“我的意见可能不正确,但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这本小册子,仍然是我自己最为满意的一本小书。”


8日,媒体人饶佳荣发表了《中国学者的喜,日本学者的喜》一文,在征得鲁西奇同意后贴出了他对争议的另一个回应:“书印出来,就是公共知识,读者怎样评论,都是好的。人家认真读了,挑了毛病,费神写出来,不容易。我确实错了的地方,就承认,有机会改正并感谢。不错,或者可以两存的地方,也不用辩。谢谢关心。”


10日,司马少发文再次回应鲁西奇的表态,表示自己不能接受此回应,因为鲁西奇只承认三处错误,其他地方措辞模糊。在这篇文章里,他又质疑了鲁西奇此前著作《何草不黄》中的一处错误,并引用文献进一步讨论了“掘门”等词语及刘邦本邦的问题。他表示,出现这些“低级错误”反映出“鲁教授恐怕没有直接阅读《史记》《汉书》《战国策》这些古书的能力”。


目前,关于《喜》的争论仍在进行中。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连线了事件当事人,以及参与讨论的几位豆瓣读者与历史出版者,试图通过本文厘清事件带出的几个关键问题:如何判定历史研究中的错误是否属于“硬伤”?普通读者可以从哪些角度评价一本历史作品?这场针对《喜》的争议反映了怎样的出版与书评生态?




争论:“硬伤”的判断与“烂书”的结论 


批评文章撰写者司马少在接受界面文化采访时表示,他最开始时并没想到鲁西奇会回应自己的文章。他说,“我必须坦诚地说明这本书我并没有看完,只是随手翻了翻就看到十多处错误,于是把其中尤其明显的错误挑出来写了这篇文章。有些人在揣测我写这篇文章的动机。我的动机说来很简单,那就是看到一本由专业学者所写的专业书籍,却存在这么多低级错误,我觉得很可笑,就把文章写出来了。对我来说,这最初只是吐槽性质,没想过会有这么大影响力。鲁教授的回应,在我的预期之外。”

鲁西奇回应后,司马少补充更多证据撰写了第二篇批评。“鲁教授如果不回应,我完全能够接受。但他回应了,却又不肯承认全部错误,也没有举出证据来证明那些他声称‘可以两存’的说法真的足以‘两存’。这一点我是不能接受的。”司马少在采访中表示,“有很多人依据他模糊的‘可以两存’,来指责我动机不纯、用心险恶,说我不够礼貌,胡乱地攻击一个名教授。实际上,你要指出一个教授的书里存在大量低级错误,这件事情是天然不礼貌的。”

围绕司马少文章的争议,主要集中于他在标题中对《喜》下的“烂书”定论。有一派观点认为,不能因为书中出现的几个训诂“硬伤”就否定整本书的价值。司马少对此并不认同:“鲁教授这本书写的是秦朝的历史,但他书中的错误显示出他恐怕看不懂《史记》《汉书》《战国策》这些古书。”司马少举例称,“当真熟读《史记》《汉书》的话,不可能没见过‘若’字作‘或’解的这种用法,不可能不知道‘穷巷’是什么意思。他所引用的那段秦简中的‘亡’字也不是指死亡,而是指逃亡,如果常读那些古书,一定可以轻松理解这个‘亡’字。”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对鲁西奇整个研究的价值判断。司马少认为,“我很难相信他在看不懂古书原文的情况下,能做出什么突破性的研究。比如说他研究喜这个人物在县中做小吏,讲到县廷长吏时,却连县令和县丞的关系都搞错了,那他这书的意义在哪里呢?”


《何草不黄:<汉书>断章解义》
鲁西奇 著
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06


书评人维舟也在豆瓣上参与了此次讨论。在接受界面文化采访时,他指出,事情的关键在于司马少点出的错误多大程度影响了全书价值。在他看来,“这些错误并非全局性的,比如推算刘邦年龄看错了行,其实是属于编辑层面的错误,好点的编辑甚至可以帮他纠正过来。”以此事为起点,维舟也联想到了一些汉学家的研究争议:“很多人讥讽汉学家‘缺乏基本功’否定其学术价值。这是‘汉宋之争’的变形,过于重视理论可能失之疏阔,但斤斤于细节则或成饤饾之学。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鸡同鸭讲,在意的不是通过批评形成对话,推动学术,而是确立自身范式的正确性。” 

针对维舟提出的应从多个维度评价一本书的看法,司马少在采访中表示了认同,但他也认为即便从结构、思维等方面来看,《喜》也没有可取之处:“鲁教授自己在序言里面也说,他只是把零星的材料串联起来,可能是描述了一个喜根本就不认识的世界,喜也很可能会否认书里写的那个人是他自己。鲁教授这本书只不过是以喜这个人物作为一个框架,然后把他所能找到的资料都堆在上面,看到什么就考证什么。”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后陈翔也在豆瓣上多次参与了针对《喜》的讨论。他在采访中提出,司马少的第一篇批评可以看作两部分,首先是所谓“硬伤”部分的批评,“对训诂的批评基本我都赞同,里面提到的‘若’和‘门桑十木’我之前也注意过,所以可以看到这类训诂的错误是比较明显的。”另一方面,他不赞同司马少对该书形式的批评:“喜并没有在正史上留下记载,只是在墓葬简牍里有这些信息,谁都没办法仅凭这些材料把喜的世界和生命史复原出来。类似的写法还有罗新的《漫长的余生》,你会发现中间也有很长的篇幅基本离开了他写的主人翁,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漫长的余生》
罗新 著
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2-7


历史从业者小月(匿名)在采访中提出了一个业内视角:史料疏漏对历史研究是否为“硬伤”,要根据不同历史著作来看。“有的历史学著作是对事实的全面还原,比如茅海建老师做的鸦片战争研究,很注重史料的基本事实的呈现。但也有些书更注重方法论层面上的突破,比如像阿利埃斯的《儿童的世纪》、福柯的《疯癫与文明》,这些书同样受到过材料准确性的质疑,但其在方法论意义上的开创性贡献是不容忽视的。”他也认为,“不少人提到了《喜》在写作中的新方法、新实践,并对其表示肯定,但这些评论并没有对这些新方法、新实践进行更明确地解释。史实上的批评对本书影响有多大,要对本书进行更全面、细致地分析后,才能知晓。”

界面文化也通过电话联系到了《喜》的作者鲁西奇本人,他表示已经做出全部回应,不再额外谈更多看法。


反思:错位的营销与缺位的书评 


在第一篇批评文章中,司马少除了批评“硬伤”,还提出《喜》的阅读体验对普通读者而言并不友好。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在豆瓣短评中可以看到,很多读者都觉得这本书的可读性非常差。有些读者可能会觉得是自己水平不够才看不懂。但我必须说,这不是读者的水平不够,而是作者写得不够好。”他举了书中第一节考证喜身高的例子:“按说喜的骸骨已经被挖出来了,棺材的长度也有发掘简报可以查到,仅仅是判断喜的身高,没有必要写这么多。但鲁教授却把秦代很多人的身高拿出来排比,完全没有剪裁,这是在无节制地堆砌材料。”


秦俑


陈翔则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这本书定位的目标读者是谁,如果作为大众读物出版,可读性就是需要考虑的方面。他指出,在“上海书评”发布的文章 《鲁西奇、罗新谈秦吏“喜”与他的世界》 中,鲁西奇在开头部分做出过说明,自己并没有把这本书当普及读物写。“所以我觉得问题的关键是出品方在做宣传、豆瓣简介、编辑推荐的时候,似乎有把包装宣传往一个普及性读物上引的倾向,导致普通读者或哪怕是我这种属于专业内的读者,看到之后也觉得有落差。”

从事历史出版七年的编辑小京(匿名)在界面文化的采访中谈到,作为编辑,她并不反感历史学术读物以大众化形式包装的做法,“一本好书能破圈引起更多关注,无论从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看,总归是好的……作为编辑,我觉得书卖出去,就是成功。当然,一旦采取这样的做法,出版社可能要做好应对舆论风险的准备。”对于《喜》来说,她认为这本书的错位营销、过度营销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引发一些普通读者的不满,让读者打低分,但这或许只是短期的:“我还是相信,从5年或10年的周期看,剔除了嘈杂,好书是不会被埋没的。”

在出版业之外,维舟也就这一争论思考了当下国内书评的生态。他发现,读者对书籍的评价普遍有两种倾向:一是将评价视为单纯的趣味问题(“它不合我口味,所以它不好”);二是类似于某种道德评判,“好”意味着完美无缺,见到某点疏漏就倾向于否定全部。


维舟也在采访中也谈到,非科班出身的读者如何尽量公允地评价一本专业书籍,最主要的几点是一本书是否提出了新的见解,丰富了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在学术史上有没有承接起巨大的转变。他以两本书为例做出解释:“去年国内引进的《奶酪与蛆虫》,豆瓣上很多短评都认为这本书太平淡。但它的问世代表了学术视角的转换,对当时历史学界来说,展示出微观的世界本身就是非常大的创新。还有一本书是《档案中的虚构》,有些读者觉得无非就是档案中的赦罪故事,但这本书的贡献不在于叙述某些历史事件,而在点出档案本身有视角,档案材料并非客观真实的,这对实证主义者来说是非常惊人的,在学术史上有巨大意义。”


《奶酪与蛆虫》
[意]卡洛·金茨堡 著 鲁伊 译
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07


维舟认为,《喜》的争议也呈现出,中国并没有一个专业的批评界,不同圈层之间互相割裂,真正健康的对话很少。他指出,一个理想的书评生态,是学术作品不在小圈子里自娱自乐,作品能深入浅出,让公众感受到学术的价值;专业批评界有公信力,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读者也有一定的鉴赏能力。维舟说,“这涉及到一个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产品,能不能有一种健康的公共生活。不然就是一头就是艰深的学术界,普通读者根本读不懂,一头就是像消费品一样的低质量的流行读物。”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记者:徐鲁青,编辑:黄月、林子人,未经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授权不得转载。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交易心理分析》在交易中95%的错误!都源于心态贵妇顶流→波折流浪:扒一扒雅顿背后的故事安倍“国葬”,在日本掀起千层浪……听有声书的效果怎么样?听书和读书的区别是什么?重磅新课 | 最美书法系列课之一《从甲骨文到小篆》及零基础篆书实践开始报名!清晨信步第92战:南北归一(1)“隋炀”的“前世”,被史书泼粪埋没的鬼才教父(九千长篇)一本书的75年避开设计卧室时最常见的错误,收获舒适安眠空间【装修干货】修复 Ubuntu Linux 中 “Command ‘python’ not found” 的错误 | Linux 中国家史书写者:山东中学生口述历史论坛,10月7日不见不散!只有抑郁症才能看懂的漫画:什么样的人更容易中招?要想孩子成大器,这部史书不能少精致的美术置景,无法掩盖《断·桥》的逻辑硬伤!26集后,「梦华录」硬伤就一个字大娃“日思夜想”的历史书,实在太好看了!鸭仔蛋与鸡仔蛋银行行长被骗3.5亿:什么样的人容易受骗?直击器官交易、揭露PUA、扶霞聊美食:你永远猜不到“译文纪实”下一本新书的主题是什么超生儿遭遇了什么样的“社会调剂”?那些孩子应该知道的中国古代的史书伤膝盖的错误动作,来看看你中了没?百年孤独安倍一死千层浪,为何有人欢乐有人忧《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奇妙大营救》:“如果我改变了,那不是真的我”老破小的户型,都有哪些硬伤读了庄子的《秋水》,就知道什么样的认知,就是什么样的命运高考作弊和交白卷谁更重视知识口罩令取消,朋友变成了陌生人【教育】大学生的新学年生活成本历史性增长!平均要花2527欧特拉斯老板一龙马斯克要给俄乌指方向,犯了基辛格一样的错误。英联邦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行走历史书阅尽人类文明转身多少事你对爱情的错误期待,正是恋爱不顺的原因。优才移民媒体报道大解析:什么样的媒体报道最有用?美国律师详细解读!SB57通过在即,我们再次辟谣这些关于“预防药物过量”的错误说法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