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另一部《四个春天》?明星2023-09-07 00:09一开始会去关注这部纪录片,原因应该只有这一个。那就是,在很多评论中,都提到了我们很熟悉的另一部纪录片《四个春天》于是,这部让大家想起《四个春天》的纪录片,到底是怎么回事,总会让人有些好奇。这就是同样拿了不少奖项,且豆瓣评分也很高的纪录片《神人之家》:这部《神人之家》是去年台湾地区很重要的一部纪录片,拿到了很多奖,且收获了各种好评。尤其是在去年的台北电影奖,拿到了最大的百万首奖,以及最佳纪录片与最佳剪辑。从这个角度,这部纪录片确实是可以关注下的。而让人想起《四个春天》,是因为两部纪录片都有一个相似的设定。都是关于漂泊在外的儿子,在人到中年之后,开始反复回到老家,用摄影机去记录他的父母和家人,而在这一点一滴的记录中,创作者与父母的关系,其实也是有着微妙的变化的。当然,两部纪录片还是有着不少不同的。起码从观感和影片质量本身,其实我还是更喜欢《四个春天》多一些。同时,虽然都是家庭私影像,但因为家庭不同,关注的生活也是各不相同的。相比来讲,《四个春天》中,两位老人的夫妻关系以及对生活的态度,是更让人羡慕的,是非常理想和融洽的家庭关系。属于很多人的理想型。而《神人之家》,其实是另一个样子的。或者,对不少东亚人来说,《神人之家》里面的家庭关系,是大家更熟悉的,是非常普通、非常真实、甚至略有痛苦的。因为在《神人之家》里,导演卢盈良的家并不完美,甚至可以说是问题不断。嗜赌成性的父亲,独力操持全家、抚养三个孩子的母亲,很小就自认通灵、事业却一直不顺的哥哥……包括导演自己,也是个小时候就被认为“没出息”,18岁离开老家前往台北,从此就跟家人并没有太多联系了。是的,《神人之家》里面,这一家的关系,其实是略有些疏离的。按导演自己接受采访时的描述,他说,他们家的气氛其实很凝重,家人之间其实很少讲话。“我们家说话的时候,大部分都是骂人”。但是,这种不和谐,可能更会让一些观众觉得似曾相识。毕竟,回忆起自己的家庭生活,未必每个人都是那么完满的。包括对导演自己,拍摄《神人之家》其实也是一次家庭关系的修复过程。像前面提到的,导演从小跟家人的关系其实就没有那么亲密,然后18岁离开家独自闯荡,跟家人的关系也就更加疏远了。他平时跟母亲的联系,不是母亲跟他借钱,就是跟他讲他哥算到他可能有些不顺的事情,让他多加小心。总之,在影片的一开始,这个家庭关系,是很不正常的。而这次难得回家,去拍一部纪录片。也是源自母亲的一个请求,是他的母亲突然给他电话,想让她帮忙拍照片,将来用作遗像。很显然,母亲的请求给导演带来了很大的内心冲击。由于他本身也是从事纪录片制作的,索性就带着设备回到家,一边给父母拍照片,另一边也开始记录更多影像资料。这就是这部纪录片的缘起。而其实,他家最传奇的是他的哥哥,也是本片片名的缘由。他的哥哥12岁就表示自己通灵了,从此之后,也成为家乡的名人,经常会有人去他家求签算命。所以,一开始纪录片的主角是他的哥哥,那时候还是个短片计划,叫《阿志》。因为导演觉得,他哥哥虽然一直自称通神性。但其实事业和生活并不很顺,做过很多事,但都不长久。包括纪录片里讲的是哥哥决定种小番茄,种之前还特意问过神明,结果却遭遇灾害,损失很惨。导演觉得这个事情很荒诞,也是打算接这个事情,去讲信仰和生活,刚好延续他之前纪录片的主题。但是,由于回家这件事本身,还是太过于私人。在反复回乡拍摄,与家人重新接触之后,他与家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感情,其实都是有变化的。而影片的主线,也从他的哥哥,慢慢转到他的父母。所以,这部纪录片的意义也就在于,导演在拍摄这部纪录片本身,对于自己本人的审视,去尝试跟父母和家人们,去重建家庭关系。当然,从影片本身,这一层其实并不明显,你需要透过这部纪录片,才会慢慢发现类似的迹象。而纪录片本身,其实就是导演对家庭与家人的各种观察。甚至,影片也没有什么非常完整的脉络,涉及的话题也很多,有一搭没一搭的。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很多熟悉的内容,比如那个嗜赌成性,且不太关心这个家的父亲。虽然在纪录片里,这时候的父亲,也只是热衷签赌(也就是买彩票)。但其实,当年的父亲,是什么都要玩玩的,包括全家还因为躲赌债而搬家。而母亲的形象也非常有代表性,一个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母亲,一个人抚养他们三个孩子长大。劳累了一生,即便人到晚年,仍然不得清闲,还要伺候患病的丈夫。包括,即便不善表达,其实她对几个孩子,还是非常关心与爱的。总之,这一切看起来非常普通,极其日常的生活碎片的记录,反倒让不少人觉得亲切。缺少沟通、或沟通无效的家庭关系,以及并不擅长表达情感的父亲与母亲。甚至导演自己都说不清,父母之间是否真的有什么感情。两人因相亲而结婚,婚后也是各忙各的,其实并没有什么时间去培养感情。但这,可能也是不少家庭里面,老人之间的情感现状吧。由导演父母的关系,我们也可以发现,其实导演自己对这个家,一开始也未必是那么有爱的。毕竟,按他自己的描述,他一直不是那么喜欢这个家的。父亲很差劲,哥哥从事神职工作,也让他觉得是骗人,很丢脸。所以,他18岁就逃离了这个家庭,之后跟家里也是断断续续的联系,又谈什么感情呢。但是,当母亲提到了遗照的要求,包括他后来得知父亲患癌、放弃化疗、最终去世的经过,还是触到了他内心的敏感之处。我们又会发现,其实他对父母,也是很多爱的。人有时候,可能就是这样吧,说是逃走了、疏离了,但却又很难真的割舍开。这种断又不可能真正断掉的关系,就是家吧。于是,无论影片的初衷如何,这部纪录片,确实成为导演与父母和家人的一座桥梁,让全家的关系,开始有那么一丝丝缓和了。所以,影片最后,虽然是以亲人离去这样一个很悲剧的事件结局。但影片真正的结尾,却还是收在了导演带母亲去看海这一段。导演说,他发现,自己老家其实离海也只有几十公里,但母亲却从来没看过海。然后,他还会说,从此之后,母亲会反复跟村里人聊起儿子带自己看海这件事。看得出,导演很得意,因为他发现母亲其实还是很爱他的,也很以他为傲,即便疏远了那么久。但是,还有件事,不知导演是否注意到,那就是,他在这个过程中,对家人的态度,其实也是逐渐变化的。比如他会带母亲看海,可能是18岁离家的他,永远也无法想象的事情。还记得前阵子《四个春天》导演陆庆屹曾经写过一篇长文,悼念自己的父亲。文章很长,都是各种回忆中的细节,看得人非常难过。这种关于家人的私影像,似乎总是逃不开生老病死这些让人伤心的话题。《神人之家》也是从拍遗像的故事讲起,且有意无意触及到了很多关于生死的话题。或者,这就是人到中年的无奈吧。到了这个年纪,有些事情,终究是没办法回避的。它最终让离家多年的游子重回家乡,去以拍纪录片的方式,修复与家人的关系。晚了,却也不晚。毕竟,有这么多影像资料留下来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事情,还是起了些变化。而导演本意是希望透过这部影片,去思考信仰的真实与荒诞。但最后,家这件事本身,可能也成为对信仰探讨的一部分。比如,他看到母亲为了供奉家里的神明,身体不好还要每天爬上爬下,觉得很辛苦。母亲却说,这么多年,都是这些神明陪伴自己,听自己在诉苦。很明显,这也是信仰的意义。起码对这个家,是这样的。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