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椰拿铁看产品设计逻辑
去年我在研究几家企业时偶然看到了一篇关于瑞幸高级副总裁、瑞幸咖啡产品线负责人周伟明的采访。其中有两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结合近期瑞幸的这波营销,我有了一些新的感受。
其中一个问题是:“是否预测到生椰拿铁会如此火爆?”
周伟明:
坦率地说,我们也没有预测到生椰拿铁会这么火爆。我们做研发不能保证某款产品一定大卖,我们可以保证的是这个产品的逻辑没有错,它是符合大部分人喜好的产品,我们只能增加这些产品的热销概率。
这一段回答跟做产品设计很像。虽然不能保证某个项目或功能上线后马上就能见效,但至少可以保证在逻辑上是合理的,能够解决商业问题和用户问题。
问题是,如今许多人对方案的对错判断是基于某些原则或方法论的,而非逻辑思考。就像我在「交互问答」系列中提到的各种例子,都是在讲逻辑,而不是符合某些设计原则。
问题是,这里的逻辑指什么?针对瑞幸咖啡,周伟明做了如下阐述:
我们当时的逻辑是,椰子的群众基础好,我们国人很早就喝过椰奶。设计生椰拿铁的时候我们还决定要把咖啡的苦味调掉,因为这样更符合当前大多数咖啡消费者的口味偏好——不喜欢咖啡的苦味。我们事后进一步分析,或许还因为踩中了奶茶用户向奶咖用户转变的趋势:近两年学生变成了上班族,他们从喝奶茶变成喝奶咖,而生椰拿铁又比大部分的奶咖好喝。
这段简单的描述包含了很多思考和复盘,其中自然有很多无法详细说明的内容。例如,我们都知道椰子在国内的受众基础广泛,但如何计算这个数据基数;不喜欢苦味的结论又是如何得出的呢?瑞幸的美式和拿铁的销售数据可以作为参考;而奶茶转向奶咖的趋势,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才能判断。
类比产品设计,如果业务要求搜索结果页有一个这样的筛选条件。
大多数设计师只能说出「筛选能提高用户体验」这样毫无意义的话,却完全不知道筛选项里这么多条件,为什么偏偏要展示这三个,以及排序的方式为什么是这样。体验不仅仅是操作上的,还有感知层面的,它需要有逻辑的合理性,而不是遵循了什么设计原则或设计模式。
如果一个设计师做完一款项目后,对项目的了解和认知,与普通用户无异,那显然等于没做。除了会画图,毫无竞争力。
我总是在文章里提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是简单说说的,它需要设计师或产品人员对业务问题有充分的思考,而不是理所应当的认为:筛选能提高用户体验。
开头说瑞幸的这波营销让我有了一些新的感受,结果扯到产品设计去了。那就在这里说吧。
作为我们的「股王」,茅台能够与曾经有「污点」的瑞幸合作,这表明瑞幸自暴雷之后这两年的市场数据超出了预期,并且对咖啡业的冲击确实挺大。否则,茅台怎么会放下身段与之合作呢?好处是,相信这次的营销会在白领群体中会留下一些「酱香基因」吧。
同样,对于瑞幸来说,这次与「生椰拿铁」做爆品的逻辑完全不同。「酱香拿铁」的持续性肯定不如「生椰拿铁」(我猜的),但会对瑞幸的品牌形象产生不错的重塑效果。
我几个月前跟朋友聊消费的时候,就说瑞幸的数据如果是真的,那确实值得关注。当然作为普通消费者,我只希望这 9.9 元的活动能够保持吧……
来源 | 呆呆本人(ID:daidaiul)
作者 | 呆呆有理;编辑 | Spring
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早读课立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