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取景器,来一场喀什City Walk
Q:作为这里长大的“少数民族”,
你觉得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独特的体验?
Q:你回国后,对这里的感受和理解,
发生了哪些变化?
去年前半年,我在喀什无所事事了很久,每天大量的无聊时间里骑电动车绕着街道,烈日下人的感知力好像也会变得奇妙,有时候是推车上的冰块,有时候是巴扎里红色篷布,有时候是擦肩而过的阿姨的金饰和裙子上的亮片,分不清是这些日常喀什生活还是高温振动了我。加上读到了早年探险家们在南疆的笔记,这个时候我才真正感觉到好像开始了解喀什。
Q:你最喜欢和不喜欢喀什
的哪些特点?
最喜欢喀什仍具有的社区感,每个人与每个家庭都距离很近,有时候也最不喜欢喀什的社区感,更为保守的观念下,不同的行为会被放大审视。
Q:你平时也在拍照,你希望自己的第一个展览,以怎样的题材或者形式呈现,以及请分享一张或几张你拍摄的有趣的照片。
感觉到自己拍的照更多是直觉与随机性的,缺少持续的逻辑和视觉的完整度,但如果能将自己拍的照做成展览肯定是跟新疆和这里的人相关的。
Q:上次见到你时,你正在读《中亚行记》,有什么有趣的感受可以分享吗?
Q:你的日常工作,也和拍摄相关,很多是偏向商业化的人物肖像,而你自己也在尝试拍摄艺术化的作品,你如何在二者之间来回跳跃?或者在你看来,它们有无对立关系?
Q:近几年,你困惑的事情有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少吗?在面对很多不可控的事情发生时,你是如何与失落感相处的?
有些困惑解开了,但是又有新的困惑出现,遇到困难或者什么不容易的时候,我的做法就是让子弹飞一会儿,不着急做判断。这个方法屡试不爽,也建议你试试。与失落相处,我通常就是转移注意力,要不工作,要不看一本难啃的书,要不看一部难啃的电影。
Q:回到当初决定留在喀什的那一刻,
是什么让你选择在喀什生活和创作?
我本来不想回来,大城市生活惯了,其实极其不愿意回来,但是回来待了几个月,发现喀什变成旅游城市之后其实还挺好的,能认识到天南地北的朋友,机会也多,就决定回来了,我喜欢在古城里生活。
Q:对于后续会来喀什玩耍的朋友们,
你有哪些建议?
建议就是选民宿要慎重,大多数环境一般,喝酒可以找我,然后可以去维吧体验体验。
Q:距离本次的“乌鲁克林”喀什站城市公益摄影项目,两个月过去了,拍摄过程中,哪个场景或经历让你念念不忘,会在脑海中经常闪回?
乌鲁木齐更像是一道融合菜,各种味道都有,汇集东南西北。我从小在乌鲁木齐长大,所以对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甚至蒙古族都有一些了解,因为他们就是我的同学或者邻居。而乌鲁木齐的融合属性,导致它虽自成一体,别有滋味,但也缺少了一点原汁原味的味道。而喀什,尤其是喀什古城,在我眼里是热闹的,充满生活气息的,也很地道,维吾尔族的传统文化在这里保存的十分完好,更像是我爸爸向我描述的他的童年记忆,甚至也包括了一部分我自己的童年记忆,比如婚礼的婚车,比如牛羊巴扎。喀什对我来说,就像一个时间胶囊一样,既熟悉,同时又是那么的新奇。
以及有没有意外的新收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