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黑龙江:青龙的狂舞(中)

黑龙江:青龙的狂舞(中)

时事

阅读本文前,请先阅读《黑龙江:青龙的狂舞(上)


叁 大庆



在东北,有大量历史和北大荒差不多的地方,都是前人从荒原草莽开拓出来的。


从建三江往西近600公里,有片同北大荒经历相同的区域,便是全国大名鼎鼎的大庆。


我原本以为大庆是一座到处是石油钻井,咣起咣起响声迭起的城市,结果跑去一看,城市跟中国其他地方几乎一模一样,只是马路边旷野处多了些磕头机在那不停歇地埋头干活。


城市里到处都是湖泊,荷花开得粉嫩娇艳,恍然就在江南。


大庆乡亲让我见识的第一样东西,居然是当地乳业公司出的雪糕。


乡亲说,他们这乳业发达,是因为泡子多,又是盐碱地,特别适合长牧草,能养出好奶牛。


我问泡子是什么?


就是湖,这荷花不是长湖里吗?向导指着那一大片荷花说,大庆是百湖之城,到处都是湖泊和湿地,有水有草,其实是一片好牧场,所以才有好奶粉,又用奶粉做出好雪糕。


那石油不会污染环境吗?


不会的,现在一滴油都不会落在地上,黎明河也治理清澈了,大庆的环保现在做得很好。


乡亲的声音里,充满了对大庆环境的自信。


我们一边说着话,一边来到了市区东南处的龙凤湿地,此时夕阳渐沉,红彤彤挂在天际,看到各种鸟类在天空盘旋,下面湿地里绿草茵茵,水波粼粼,空气里微带着水腥味,这种亲切的自然场景,居然出现在市区里头。


乡亲指着脚下的高架桥说,修这座高架桥,主要也是为了保护这片湿地,原先是一条马路穿过这里,湿地里有76种鸟类,207种野生动物,小动物常常因为过马路被碾死,修好高架后,就再也没有发生这种事了。


我查了下数据,大庆确实有84万公顷草原、64万公顷湿地、284个百亩以上的湖泊,光主城区就有26片湖泊。


湖泊之多,虽不能跟武汉比,但也相当可观,我一直以为大庆是黑乎乎粘稠稠的石油城市,居然是个小江南。


当然,我们最终还是要聊到石油。


乡亲说他父亲就是油田二代工人,他们家打小是王进喜的邻居,对大庆油田知根知底,于是带我去到铁人纪念馆,见到了王老爷子。


王老爷子早已经退休,满头白发,站在铁人纪念馆前,笑微微着跟我打招呼,我们在馆内信步而行,老爷子指着各种展览用的物什,跟我讲起大庆油田的陈年往事。


原来大庆最早的石油工人,有不少是甘肃玉门油田过来的。


1953年,王老爷子的父亲十七岁,先到的甘肃玉门油矿当学徒,他当时在后勤保障队,王进喜则在钻井队,那年王进喜30岁,已经在油矿干了15年,他6岁时就带着右目失明的父亲沿街乞讨,15岁就在玉门油矿当童工,出身极苦。


因为出身过于贫寒,王进喜没读过书,几乎不识字,入党申请书都是请人代写的,我在铁人纪念馆还听到他打电话的录音,如果不是屏幕上的文字,完全听不懂他的甘肃方言。


准确地说,王进喜是一个文盲,我猜测他身边许多同事也是这样,但就是这样的一代人,从文盲起步,解决了那么多技术问题,打下了中国石油的根基。


今天学历不高的各位,看看王进喜,千万不要气馁,学历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这世上只有放弃的人生,生活中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要以奋进的人为榜样,千万不要和哀哀切切只会抱怨的人共鸣。


1958年王老爷子他爸带着全家人又去到克拉玛依油田工作,才干了一年,1959年,突然传来大喜讯,大庆油田发现了!


1930年日本人就跑到东北来找石油,到1942年钻了81口井,深达千米都没打着,那时全国缺油,1948年时,中国全年产油仅32万吨,到1957年,全国一年也才产145万吨石油。


1955年地质部召开石油普查会议,根据勘查结果,决定派人去松辽盆地找油。


1958年,根据前期实探结果,收缩到松基一井、二井、三井三处重点区域找油,那时候没有大型载重汽车,还只有乡间土路,工人们挪动100吨的乌德钻机,130公里的路程,需要走两个月。


其中松基三井从19594月打到7月,打到1200米左右,终于打到了油砂,工人们欢喜得抱在一起,“比抱儿子时还乐”,926日,黑色油龙顺着管子喷出来,油花飞溅,工人们在现场一片欢呼。


当时松基三井在大同镇,黑龙江省委提议现在是建国十周年,将大同改名为大庆,便有了今天的大庆油田。


大庆发现油田后急缺工人,王老爷子他爸便于196010月,又拖家带口,从克拉玛依乘火车来到大庆。


王老爷子说,他们在当地打听,得知落脚这块地叫“萨尔图”,指月亮升起的地方,429日,这里已经开过一次“大庆石油会战万人誓师大会”。




幼年的王老爷子,便跟着父亲在大庆火车站下车,他说,眼前“茫茫一片荒原”,就是一大片不见边际的野草地。


除了他们这种技术工人,前面已经另从克拉玛依调来了石油工程第一师,就是原19军第57师共8000人,战斗力特别强。


在王老爷子来到大庆前五个月,已经有4万多石油人提前到达,这里冬天最冷时能达到零下40度,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居住问题。


跟建三江的乡亲们一样,19609月前到达大庆的年轻小伙们,先挖出一片地洞,住在地窨子里面。


就是电视剧《山海情》里面出现的那种地窨子。


北大荒知青地窨子原貌


地窨子建于地下,平日里密不透风,阴暗潮湿,人住久了会患风湿和皮肤病,大家一合计,还是建干打垒吧,四五万人便开始在大庆荒原上建干打垒居住。


干打垒是用砖框土坯,或者纯干土垒起来,顶和墙十分厚实,看起来又丑又憨,但是冬暖夏凉,造价便宜,建起来又容易,只需要羊草、芦苇、泥土和木材,可以就地取材,大庆人花了120天,一口气建了30万平米的干打垒,一共只花了900万,如果是砖瓦房,大概要6000万,节省了大量资金,解决了当年的过冬问题。


干打垒原貌(大庆网)


王老爷子带全家到大庆时,已经用不着住地窨子,可以住进刚建好的干打垒里,但房子不够分,四家人住一间屋,住了好长一段时间。


我在黑龙江时,不止一位老人跟我讲起过在干打垒居住的往事,他们通常用自嘲的口吻,说起几对夫妻混居时的尴尬场景,白天大家亲如一家,晚上在席铺中间拉上一块布,“各顾各的说话办事”。


王老爷子说,他们全家人的衣服,是从新疆带过来的,一年四季一套衣裳,吃的是高粱米、玉米面,工人每个月20多斤口粮,工人家属则没有配额,要自己去开荒种地养活自己。


平时交通全靠两条腿,半小时才能在黄土马路上见到一辆解放牌卡车驶过,1959年也没有医院,生病全靠硬挺,或者职工里有通医术的帮大家看看。


后来见到刘少奇时,油田领导谈起医疗问题,1960年才建了三层楼的油田总医院,大家平时管它叫“大医院”,就是今天大庆油田总医院的前身。


跟建三江一直苦到1980年代不同,大庆苦到1970年代,就没有那么苦了。


196061日,大庆油田发出了第一列原油,3年后,累计生产原油1166万吨,占到全国石油产量的51%,简直是国家工业发展的起动机,是当时国家工业的掌上明珠。


大庆在全国如此重要,待遇相对也就高一些。


据王老爷子回忆,作为技术工人,他爸在1965年时,拿80多块钱一个月,属于高薪收入,王老爷子的母亲种地挣工分,年底也有一百多元收入,两口子养活一家子七口人没问题。


当时油田大部分人的收入,是40-50元每月,而当时全国许多工厂工人的月工资,是30元左右,农村居民年收入,才90元左右,月收入才七八块。


当时一斤大米约0.13元,一斤猪肉约0.64元,一斤大白菜约0.02元,物价较低,80块钱养全家是正常现象。


在第一代石油工人的努力下,从1964年开始,大庆以每年350万吨的速度增加产量,到1976年,原油产量跨上了5000万吨,一直维持到2002年。


虽然跟世界第一的沙特加瓦尔油田,那恐怖的2.8亿吨年产量没法比,但在少油的中国,大庆实在太宝贵太宝贵,为了保证工人们的生活,1970年有了市政,开始有城管、路管、百货大楼,城区主要分西城东城,西城以油田为主,东城以市政为主。


1976年盖了一部分砖房,先分配给了工程师和干部,1979年开始遍地开花盖楼房,工人们陆陆续续从干打垒住进了楼房。


王老爷子说,他1971年进大庆做学徒工,28块钱一个月,两年后出师,工资涨到34块钱,后来涨到三级工45元月薪,全家他爸他姐他自己加上母亲三四个人挣钱,日子一直过得挺好。


1977年大家都有了自行车,1978-1979年,身边的家庭开始陆续普及黑白电视,1980年代陆续有了彩电,据他估计,那时候身边30-40%的家庭都有电视机。


我颇有些吃惊,我说我在湖南农村,1987年全村才有第一台黑白电视机,我家是1992年买的第一台17寸韶峰牌黑白电视,还是村里比较早的,大庆人居然1980年代普及了彩电。


湖南农村的生活质量,至少比大庆油田落后十几年。


王老爷子说是的,从1970年代开始,周边女性挤破头想嫁给油田工人,嫁过来生活就有保障,刚开始时吃的一般,穿的话因为油田活脏,也不太好,后来吃的也丰富了,活也不脏了,生活越来越好。


大庆市区从19782000年,突飞猛进搞基础建设,2000年后又大搞文化福利场所,现在高铁、机场、图书馆、纪念馆全都有了,加上大庆生态环境好,住在这还是挺舒适的。


我问老爷子的退休收入,老爷子说他2013年退休,现在每月7000多退休金,今年还涨了163块。


我说这么高的退休金?


老爷子说正常,他周边的其他老石油人,都是七八千,市政的有技术的,退休能拿到一万上下。


我这个湖南土包子又被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我问现在石油工人的收入,王老爷子说过去很好,他儿子1998年大学毕业时,进油田第一年,就能拿2700多块。


我迅速查了下1998年的人均工资,当时城市工人普遍是在300-800元每月,以杭州举例,当年杭州市卫生局工资最高,月薪1467元,杭州丝绸控股公司月工资最低,月薪520元。


我印象中,1998年邵阳市工人的工资大概是500-600元左右,大庆油田的新人职工,居然高达2700元,在全国真是逆天。


那现在呢?我问王老爷子。


现在就不太好了,王老爷子怕自己记错了数据,还打电话问起了一名年轻后生的收入,挂上电话后说,现在扣完五险一金,大概四五千块钱,不过福利很好,钻井工人都住公寓,有服务员帮忙洗衣服,食堂伙食可以点餐,上下班车接车送,各种劳保护具都免费。


我在大庆另遇到几名从油田出来的年轻人,他们有本科学历,现都在外地工作,他们说,从油田出来的主要原因,是自己一个月才挣四千多,还不如沿海一个工人,不能年纪轻轻等退休,趁年轻都出去闯荡了。


年轻人离去的主要原因,是大庆油田的产量降低,利润也不如以前。


2003年到2014年,大庆油田的产量从5000万吨降到了4000万吨,之后,又缓缓下降到3000万吨,产量离最高峰跌去了40%


2014年普京夺取克里米亚后,美国为制裁俄罗斯,后续将油价打到40美元一桶,过低油价波及到大庆,使其在2016年两个月亏损60亿,油田便将其管理的学校、公交、供热、通讯等剥离出去,转给政府或市场,之后油价回升,大庆一直平稳运营,但再也没办法像过去那样提供大量高薪就业岗位。


当地乡亲说,大庆已经十多年不招工了,有人员退休后也不进行补充,清退了合同工,也不大面积对外招工,仅接收大学毕业分配来的新人,员工总人数,从巅峰时的20多万,减少到现在的9万人。


大庆也在抓紧谋求转型。


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时,一共收费了18亿美元,加上流动资金,需要27亿美元流动资金,这当中吉利出资41亿,大庆国资出资30亿,上海嘉定出资10亿,成都市政府出资30亿,所以才有了今天的上海沃尔沃总部,和成都大庆沃尔沃工厂。


大庆沃尔沃原本发展得挺好,2020年时共实现产值440亿,出口120亿,解决了当地2800人就业,还吸引了5家零部件企业落户大企高新区,原本预计到2025年,大庆要实现整车年产20万辆,零部件企业50家,市场服务企业230家,达到千亿级产业。


但是谁都没想到,电动车市场会爆发得如此之快。


2021年,大庆沃尔沃产量为100660辆,同比下降了16%


以现在的情形看,大庆沃尔沃不可能达到20万辆目标,而且产量很可能会持续下跌,除非沃尔沃电动车改革成功,要不很可能会面临被国产电动车收购的结局。


大庆转型之路,主要放在“油头化尾”、沃尔沃汽车、新材料三大产业板块,目前来看,转型困难重重,大庆油田储量也不多了,但大庆累积了国内一线、国际中上水平的油田技术,包括采油钻井、修井、勘探等,目前开始在海外接单,走出去要生存,在伊拉克、沙特、苏丹等54个国家开展油田开发、工程技术等业务。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大庆为国家做出过巨大贡献,它的实际税收常年超越省会哈尔滨,但大部分都会上缴给中央。


有一些大庆朋友跟我抱怨这事,说大庆的税要是能留在本地,大庆不知道多富裕,我说江西的有色金属,湖南四川的矿产劳动力,这些也都是本地资源,但也没有留在本地,都是以低廉的价格输入到了沿海工业城市,这些都是全国一盘棋的一部分,只有先发展沿海工业,赚到钱以后再反哺不发达地区,国家才可能发展,如果各省不齐心,那就会出现全国大面积不可控的贫富差距,大庆起家是举国之力起来的,咱不能忘本。


而且目前大庆的经济情况,在黑龙江还算良好,其278万人口,只有我老家邵阳近三分之一,但2021年创造了2600亿GDP,跟邵阳总体量却差不多,退休工资相对较高,流失人口也是全省最少,这座城市在整个东北都处于第五名,仅弱于大连、沈阳、哈尔滨、长春,毕竟大庆底子在,技术还在,自然环境又好,怎么看都差不到哪里去。


毕竟,全省真正没落的工业城市,应该是旁边的齐齐哈尔吧。



齐齐哈尔


要说起齐齐哈尔,当然要先说烤肉......哦不,我们先擦一擦口水,先必须要说起富拉尔基。


富拉尔基是达斡尔语,意思是“红色的江岸”,是齐齐哈尔下的一个区,19611980年间曾叫红岸公社。


一五期间,当时跟苏联正处在蜜月期,为了背靠老大哥,求一个安全,便在离苏联较近的齐齐哈尔市,挑出有嫩江经过、地基又扎实的富拉尔基区,承接了苏联援建的中国一重、北满钢厂、富拉尔基热电厂三大企业。


后来,又陆续建有黑龙江化工厂、齐齐哈尔玻璃厂、富拉尔基纺织厂等十多家企业。


当年的富拉尔基(来源百度)


这些企业都有自己的专属机车和铁路专用线,一重甚至每个车间都有军队驻守,同厂但不同车间的人都进不去。


这里头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企业,就是一重。


19502月,毛泽东与斯大林会面结束后,回国途中,与周恩来一同参观了苏联乌拉尔重机厂,看到苏联宏伟的大型设备,毛泽东十分感慨,说中国人民也要有自己的乌拉尔重型机械厂,回国后便将一重列为一五计划156个重要工程项目。


一重有多重要呢?它是民族重工业发展的起点,它是国宝级重型装备制造企业,为了稳住一重,那个有一万多女工的富拉尔基纺织厂,特意从上海迁过来,主要是为了解决一重男职工的婚姻问题。


“当年富拉尔基区一共有34万人,一重有两万多人。”


729日,在我去阿拉村调研之前,我在齐齐哈尔拜访满头白发的张老先生,他曾在一重工作十年,对里头的事如数家珍,说起当年往事,忍不住侃侃而谈。


张老的父亲毕业于沈阳东北工学院,很早就进了一重,张老算是一重二代职工,据他说,19549月,全国1.6万人来到富拉尔基,在荒原上完成打桩、沉箱、金属结构三大奠基工程,19606月完成了对一重的验收,批准投产。


不久后一重生产出了12500吨自由锻造水压机和1150毫米初轧机两大重点产品,后又生产出2800毫米铝板冷、热轧机和30000吨模锻水压机,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成套重型机器产品的历史。


放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这也是划时代的成就,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工业母机,可以自己生产重工业设备。


张老说,除了一重,1953年建成的北满钢厂也十分重要,它是中国第一个特钢厂,能生产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钢铁,职工多达1.78万人。


这两家公司,算是中国工业的掌上明珠,占到了全市80%的用电量。


那是东北重工业的黄金时代,一重填补了国内工业产品400多项技术空白,能独立设计制造核岛铸锻件及核岛主设备、石油化工重型容器、热连轧成套设备、冷连轧成套设备、重型锻造设备、火电机组大型铸锻件、水轮机关键铸锻件、大型支承辊、大型船用曲轴锻件等等。


比如世界首台万吨双柱斜置式油压机、世界级1.5万吨自由锻造水压机、世界最重的2044吨煤直接液化反应器等等。


张老说,他1988年大学毕业进一重时,厂里先给他发了1500元安家费和一个大公文包,那年头,2000元就可以盖3间房了。


他刚进工厂时听领导开会,领导在台上讲话:一重在银行的现金存款都高达2亿,全厂职工三年不干活,都能让大家照吃照喝。


富拉尔基最风光的时候,除了三大厂,造纸厂有两万人,红光糖厂有七八千人,建华厂、车辆厂、纺织厂都有一万多人,其他各种小厂另算。


整个富拉尔基都是工人的世界。


张老1988年进厂时的工资是62.5元,当时公务员是30元每月,普通地方大学生是54元每月,张老说,一重当时富得流油。


那时候,就有浙江人跑到这边来讨生活,卖配件给这些大型国企,或者将北钢看不上的边角料拿去浙江加工一下,再拿回来卖给北钢。


浙江人那时就满世界跑,从最底层的生意开始接触这些行业,最终是他们熬到最后,承接了大东北的许多机械产业。


张老说,他在一重的好日子也就十年,1998年他以1.2万元买断工龄下岗,出来做钢材生意至今。


另一个著名的北钢,1992年上市后不到两三年,也开始衰败。


我不由得问张老:“既然一重和北钢的技术在国内领先,这么好的厂子怎么会走下坡路?”


“主要是三角债。”张老说,“计划经济嘛,牵一发动全身,我们下游的工厂给不了货款,就把我们也给拖垮了,一重的底子是没问题的。”


2010年一重上市,之后持续走低,2016年时曾巨亏57亿,之后经过一系列改革,将19个管理部门精简到13个,取消二级单位109个,裁员2355人等,2017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1.08亿,到2021年,实现净利16亿,重新活了过来。


而那个为中国第一代超音速飞机、第一门厚壁火炮、第一座大型高通量原子反应堆、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第一辆坦克、第一艘核潜艇、第一颗原子弹和人造卫星提供钢材的北满钢厂,2003年曾因严重亏损全面停产,2004年交辽宁特钢重组不成功,到2016年各种问题大爆发,东北特钢董事长杨华甚至自尽而亡,北满特钢又陷入重整,2017年交建龙集团重组后,2018年终于扭亏为盈,磕磕绊绊终于活了过来。


但现在的北满特钢,再不是那个1.78万名职工的北钢了,它现在只有4000多员工。


第一重工也从两万多人,缩减到现在的八千多人。


其他许多工厂均已倒闭或缩减,富拉尔基的工业果实,只有北钢和一重这种关乎国计民生的大厂,在重点关照下存活下来。


“当年富拉尔基区一共有34万人,光一重就有两万多人。”张老重复着他说过的这句话,“但现在,富拉尔基数据有19万,但真正在这生活的,可能只有10万人。”


2021年,406万人口的齐齐哈尔市,仅创造了1224亿GDP,这还是一重和北钢犹存的数据,可见齐齐哈尔的工业,是近乎扫荡式的衰退。


但更让人不安的是,1224亿GDP居然可以在黑龙江排第三,第四名的农业大市绥化是1177亿,第四名到第十名,没有一座城市的GDP能过千亿。


这种数据,在全国都罕见。


也可以深刻说明,黑龙江省是中国今天农业极强而工业极弱的省份代表。


齐齐哈尔的农业资源极丰富,光耕地就有4300多万亩,而我们整个湖南省才5443万亩耕地,一个市能干翻我们一个省,所以动不动人均十几亩地,一望无际的平原上,每年栽种着1500万亩玉米,1300万亩大豆,600多万亩水稻。


齐齐哈尔这个名字来自达斡尔语,意思是“天然牧场”,全国知名的齐齐哈尔烤肉,根源就在于这里养出来的牛肉质好,这里地处北纬47度黄金牧草带,周边数百里都是水草肥美的平原,又有嫩江中游的天然水源,养出来的安格斯牛,味道香而不膻、鲜而不腻。


促成好烤肉还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这里汉蒙朝多民族杂居,一般杂居处厨艺交流多,东西都好吃,大家平时都爱吃肉肉,自然取长补短,融合了各族的料理手法;二是齐齐哈尔重工业发达,车辆厂、机床厂的工人们动手能力强,很早就利用工厂废铁自己做烤锅,男工们在自己家伺候媳妇练出一手好技术。


吃烧烤本是新疆人带过来的,齐齐哈尔综合以上特殊条件,以好肉、好锅、好料理为基础,配上几瓶雪菲力,自我学习贯通,才在1980年代,形成了著名的“齐齐哈尔烤肉”品牌。


我想起在徐州时,徐州人说自己烧烤也很棒,便问当地人两派的区别。


当地人哈哈大笑,说徐州是烧烤,我们是烤肉,烧烤范围更广,我们做的是细分市场。


我便在当地品尝了一次,其料理、摆盘、味道确实有独到之处,是去黑龙江必须体验的事物之一。


粮食多使这里产生猪,全国生猪前几的大户都在这里有基地,饲养着五六百万头生猪;牧场好则使这里产好奶粉,飞鹤奶粉的总部就在齐齐哈尔,从20042021年,飞鹤缴税高达155亿元,是齐齐哈尔的第一纳税大户。


齐齐哈尔和大庆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两市都是移民重工业城市,但大庆底子更好,局面还维持得住,过去十年,只流失了12万人,而齐齐哈尔的重工遭到重创,过去十年流失了130万,位居黑龙第二位,仅次于农业大市馁化。


齐齐哈尔的变化,是黑龙江和整个东北三省的缩影,除了中央重点保护的部分国之重器,许多工业难以避免走向衰落,整个黑龙江与东北三省,也不由自主,走向了重农轻工的发展道路。



(未完待续...


-------------------------------------------

↓点击下方图片购买卢克文2021作品集锦↓

----------------------------------------------



在我的知识星球,能看到





每日时政深度点评,了解国家大事,看透国际风云变幻

    

财经股评,从宏观视角读懂股市变化本质,掌握市场规律


分享我的观点和见解


2019年,从《文在寅的复仇》,有几百万读者关注我们,我在文章里带大家解析了当今国际局势和中国的崛起之路。

如今,有31000+读者加入我的星球,重新开始认识世界的逻辑和本质规律。

扫码加入
31000+人都在卢克文工作室
看国际风云诡谲,时事变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黑龙江男子不幸与黑熊狭路相逢,血肉模糊!他倒地装死,也未躲过一劫……轨迹涉哈尔滨西站、哈尔滨东站……黑龙江一地疾控部门紧急寻人!“雷霆风暴”过后能晴天吗?2年前,曾火爆全网的小网红钟美美,考上了黑龙江的省重点…注意,涉及这些地方!黑龙江发布最新提示!时隔一年,黑龙江再次等到了......检出多例阳性!有交集者速报备!黑龙江一地发布紧急提醒突然!黑龙江这里下雪了,雪景美如画轨迹涉及哈尔滨火车站、面馆、客运站等,黑龙江一地新增1例外省返乡感染者黑龙江:青龙的狂舞(全文)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最新提示轨迹涉哈尔滨西站、地铁……黑龙江一地疾控部门连发公告,紧急寻人!小镇的美食民国女子教育先驱熊淑媛再说一次:美国和北约不可能让乌克兰失败的。乌克兰若失败,原因只会是他们放弃抵抗。他们会放弃吗?当然不会!纽约地铁“绿魔狂舞”!肆意殴打女大学生并抢劫。嫌犯前科累累,4人竟有15次逮捕记录黑龙江一地急寻同轨迹人员!轨迹公布今起,调整临时管控措施!黑龙江一地最新发布冒充医务人员私自送人出城,黑龙江一男子被查获大山深处有“熊出没”,黑龙江一地发布安全提醒阳性病例密接人员,故意隐瞒哈尔滨行程!黑龙江刘某被拘留部分地区调整风险等级!黑龙江两地发布公告一走一过你的信息就被盗了!黑龙江警方破获省内首例“嗅探”案件黑龙江两男童被遗弃在幼儿园20多天,爸爸妈妈,你们在哪?10岁女孩被舅舅从5楼抛下!让整个黑龙江都牵挂的孩子怎么样了……“天价”救命药纳入医保,黑龙江这对双胞胎有救了......什么仇什么怨?黑龙江一男子对共同生活20多年的妻子痛下杀手……黑龙江一女子被人强行剃了头!真相令人发指……“区域化、强韧性”——全球供应链再布局(中):进军海外,谋定而后动黑龙江一地发布最新通告:实行过渡期管控政策!和奥秘克戎吻上了(中)吃了点苦头把窗户当成门!黑龙江一老人稀里糊涂从窗户出去了……黑龙江两地最新通告:风险等级有变!扯点胃酸的事。教育部公示!黑龙江3所学校入选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