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东亚的人均GDP怎么和西方差距还是这么大

东亚的人均GDP怎么和西方差距还是这么大

财经
最近查了下全球各国和地区的人均GDP,是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3年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数据。
起因呢,是不时的在网上看到有网友说,台湾的人均GDP在2022年超过韩国和日本成为东亚第一,其实这个说法一看就知道是错误的,首先中国香港地区的人均GDP就肯定比台湾高。
在IMF官网很容易的查到2022年人均GDP的数据,不过让我惊讶的并不是台湾的人均GDP如何,倒是突然发现2022年整个东亚地区竟然只有香港的人均GDP还在全球前三十位了。
数据如下:
2022年东亚地区人均GDP最高的是香港,为4.923万美元,排名全球第20位。
2022年人均GDP日本为3.382万美元,排名全球第31位;
2022年人均GDP台湾地区为3.264万美元,排名全球第33位;
2022年人均GDP韩国为3.225万美元,排名全球第34位;
还有个澳门地区人均GDP下降的比较厉害,2022年人均下降到仅有3.154万美元,排名全球第37位,还不如日台韩了。
那么中国大陆在哪里呢,
2022年人均GDP中国大陆为1.281万美元,排名全球第68位。

东亚地区发展到今天,和西方仍然有巨大的差距,除香港外无一进入全球前三十位,而香港也仅排在全球第20位。
相比之下东亚和东南亚黄种人地区最为奇迹的是新加坡,2022年人均GDP 8.281万美元,高居全球第六位。
老实说,这让人会产生一些思考,都说东亚人是全世界最勤奋的,又是全世界最聪明的,而且从小就卷,读书的时候参加各种补习班,工作了以后各种996,为何到了今天,仍然和西方的差距如此巨大。像欧洲经济明星爱尔兰,2022年人均GDP都超过10万美元了。
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1:由于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客观上的巨大差距,东亚长期是追赶型社会,几百年来0-1的基础科学和新兴产业,源头仍然主要在西方,换句话说,东亚的人均GDP追赶到现在,已经是跨越了巨大鸿沟的结果
而追赶型社会的人均GDP是很难超过创新引领社会的,因为产业发展有其规律,那就是最先产业化的企业往往会获取该产业最多的利润。
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而亚洲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洋务运动,也只是发生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时间上整整晚了一百年,而实际的差距其实还不只这一百年,西方国家在此之前已经经历了大航海时代,占据了大量的殖民地,同时在政治体制上也完成了改革,像英国在工业革命之前的17世纪,就已经爆发和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的《权利法案》就已经标志着英国进入了君主立宪制,而同时期的中国还是清朝开国不久。

像中国,尽管洋务运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了,但政治体制上直到八九十年之后,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稳定下来,组织能力得到另一个跃升,但之后在经济领域,在改革开放之后才从计划经济走向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到今天也就四十多年。
像韩国,摆脱日本殖民统治之后,又遇到了朝鲜战争,真正的开始大发展还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事情了,到今天也就是六十年左右。
即使是转型最为顺利的日本,在发展时间上也比西方晚了不少,而且日本鲜有开创性的产业,今天支撑日本的支柱产业,汽车和电子,技术和管理手段都是最早来自西方,而后才在日本有大发展。
最近二十年我们最为火爆的新兴产业,人工智能,智能手机,互联网,都是最开始在西方诞生和发展,只有新能源汽车,这个0-1的产业中国在时间上和美国相差不多,比亚迪在这方面的长期坚持投入,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下图是8月初王传福在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活动上演讲的PPT,
截止到 2019 年底,比亚迪累计推出了 20 个车型,176 款不同型号的新能源车型。
但是总体汽车销量停滞不前,2010年汽车销量(包含燃油车,下同)52万辆,2019年还下降到了45万辆,甚至2010年的52万辆销量还成了十年(2010-2019年)来销量最高的一年。
幸而最后坚持到了2020年新能源车的爆发。

王传福还说,
"在最近的 12 年,比亚迪有 11 年的研发投入,超过了当年的净利润,甚至很多时候还是净利润的 3- 4 倍。我很清楚的记得,在 2017 年到 2019 年,比亚迪连续三年利润大幅下滑,尤其是到 2019 年,净利润只有 16 个亿。但是在研发上,那一年我们还是咬紧牙关投了 84 个亿。"

2:西方军事霸权的影响
韩国和日本,目前事实上就是在美国控制状态,美军在这两个国家大量驻扎,并且事实上对他们的政治生态有着巨大的影响。
这使得美国实际上具备对这两个国家人均GDP和发展程度的控制力。
这一点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面已经提过不少了,可以见:
日本工业发达,为何造不出民航客机?
这几天的事情,不知道为什么让我想起了三十年前的日本
对华为mate 60 Pro的一些想法
几十年来,美国想和日本签任何不公平的贸易条约,日本最后都得签,这是严重影响日本产业发展的。
通过军事霸权,可以牢牢控制着日韩发展的上限。

不过这里我想说,这个西方军事霸权,对于中国同样有巨大的影响,当年的抗美援朝,就对中国的工业分布产生了巨大影响,
首先是南厂北迁,建国初期东北的工业主要集中在辽宁省,而抗美援朝时期辽宁成为了前线,而此时苏联作为盟友却是大后方,因此组织了把辽宁的大型工厂搬往黑龙江的南厂北迁计划,1950-1953年年后搬迁了25个大型工厂,1952年黑龙江工业产值跃升到1949年的2.6倍,并首次超过了农业产值。
然后是156个大型工程,因为我国在抗美援朝击败了西方军事力量,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地位,也巩固了中苏同盟关系,而且让东北得到了朝鲜这个屏障隔绝西方军事力量,苏联增强了对中国的信心,将中国作为工业扶持对象,而且156个大型工程得以三分之一放在东北地区,倘若抗美援朝我国惨败,那东北地区将成为前线,不仅大规模工业建设不能展开,而且苏联的156个大项目经济援助也会受到严重影响,苏军也可能长期呆在中国不走。

到今天也是一样,为什么台湾问题对我国如此重要,为什么我国在大力的推进军事力量建设,海陆空天各种新式武器不断涌现,海军高速度造舰下饺子,就是因为一个国家一旦在某个战争中失利,其国运都将受到严重影响,内部各种矛盾会爆发,影响内部稳定发展,经济当然也是首当其冲。
而其他国家也将知道,你的经济发展是受到军事霸权国家控制的,因此在各种日常经济政策制定中一定会倾向于考虑战胜国的意志。
美国也深刻的明白这一点,因此不管日本还是韩国,其军事领域的发展是被美国牢牢控制的。
未来在台海,如果打仗是必须要打赢的,没有输的余地。

3:超低生育率陷阱--东亚发展模式的问题
前两点是客观的历史因素和外部因素,但是我始终觉得东亚模式也是存在自身的问题的,2018年我写过一篇文章,历数了东亚在发展水平上的不足:
中国的发展与打破东亚地狱模式
但我觉得东亚模式也是需要与时俱进的,其共同的特征就是东亚无一例外陷入超低生育率和超高老龄化社会,全球生育率水平最低,这个最低是字面意义的最低,不仅低于中东,非洲,拉美,南亚等,也低于俄罗斯,西方等。
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包括东南亚的华人社会新加坡等生育率全部都在1.0的超低生育率附近,中国大陆的生育率也在朝这个方向走,也就日本好一些,但也低于西方水平不少。

东亚的超低生育率,是非常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因为超老龄化社会是无法持续发展的,也是没有年轻社会有活力和创新的,市场规模也会不断萎缩,老人尤其是底层老人也得长期工作来养活自己。
我们一般都会说中等收入陷阱,说的是大量的国家无法有效的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而迈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对于东亚社会来说,似乎不存在这个问题,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都顺利的跨过了这一阶段,进入了发达经济体的行列,对于东亚来说,独有的特色问题是超低生育率陷阱,这个严重损害了东亚社会的长期竞争力,使得人均GDP到进入发达经济体门槛之后就后继乏力。

一般我们会直觉的说,东亚社会出生率超低是因为人多地少,人均资源少,人口密度大,但是这个解释太简单粗暴了,东南亚,南亚人口更加稠密,可是生育率可是高出不少,
就算同样在国内,东北地区人口密度就很低,但是生育甚至在国内都排在倒数
再拿国内的陕西和英国比较,两者的土地轮廓非常相似,
陕西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英国面积24.4万平方公里,
陕西人口3956万人,英国人口6697万人,
英国的人口数量比陕西高69.3%,足足多出了2741万人。
按照人口密度,英国比陕西高出了42.7%。
但是一看生育率,陕西2022年出生29.1万人,英国出生人口光是英格兰和威尔士就有60.5万人,陕西比英国还低。

人是利益的动物,无利不起早,生育率低其实是因为觉得成本过高,而获得收益不够,而且超低生育率跟社会资源分配问题息息相关。
这个长期的问题如果不解决,也就无法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也永远无法达到西方人的生活水平。
我自己也简单的想过,如果从我个人的生活体验出发,能够提升生活满意度的包括以下几个点:
其一是继续高端产业突破,做大蛋糕,最宝贵的资源不是自然资源,而是高端产业工作机会,这个是做大蛋糕的关键,一个苹果公司一年就能创造几千亿美元的增加值,为什么这几年围绕着华为中美展开激烈的攻防,因为华为是高科技产业和工作机会的代表公司,华为及其上下游企业产业链能够给中国带来上几百万个高收入岗位。

其二是工作机会的转移,来北上广深工作的人,恐怕很大一部分并不是真的有多么喜欢这里,而是因为这里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如果能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恐怕很多人会愿意在老家拿一万一个月。
前几个月我身边就有在深圳工作了十几年的前同事,举家搬迁到重庆去了,听说房子买了一百五十多平,原因是因为他们工作的公司在重庆建设了新的中心,而愿意从深圳调过去的员工,薪资待遇是不变的,这就很有吸引力了,在重庆整个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层次。我在以前也说过这个问题。
新三线建设与年轻人的希望

其三是在非一线地区先放开低密度住宅和别墅的建设
为什么说生育率和分配相关,就算高科技产业突破了,高收入岗位更多了,但是住宅供给上还是高层住宅,密集小区模式,那对老百姓来说居住水平也没有提高,应该提高土地资源对住宅的分配。
目前全国人口总量已经在2022年开始下降,以后下降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实际上2020年七普的数据来看,全国绝大部分城市的人口都已经比2010年下降了,在人口下降已经是全国各地主流的情况下,很多地方人口迅速减少甚至已经成为影响当地发展的头号问题,还在这里继续限制别墅和低密度社区供给已经没有必要了。
扩大供给,降低单位面积房价,让一部分人先住上北美澳新水平的社区,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生活水平,还可以极大的释放消费潜力,也可以吸引更多人才从一线地区回来创业,生活和居住。
目前国内其实是没有真正的北美,澳新式的住宅的,少数的别墅产品很多也显得拥挤,设计水平差,所以每年国内有大量的购买力涌向这些海外地区购买住宅,这也不奇怪。

其四是不断加大生育补贴和支持
这一点现在已经在做了,像深圳卫健委发布《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就规定补贴标准
(1)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办理出生入户后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3000元,另外每年发放1500元育儿补贴,直至该子女满3周岁。
(2)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办理出生入户后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5000元,另外每年发放2000元育儿补贴,直至该子女满3周岁。
(3)生育第三个子女的,办理出生入户后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10000元,另外每年发放3000元育儿补贴,直至该子女满3周岁。

只要我们应对得当,我相信中国大陆是有机会成为第一个跨越东亚社会超低生育率陷阱的地区,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最终超越西方的生活水平的。

往期文章链接:
对华为mate 60 Pro的一些想法
最近的一点想法--中美竞争和第三方市场的重要性
对台湾贸易壁垒调查的一些数据--这个星期最让我关注的两个新闻
查询了2018年以来的一些数据
想起了多年前在报纸上看到的香港案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山居图没想到AI游戏编辑器,中外差距也有这么大和西雅图富人圈顶级学神吃了顿饭,我才知道有钱人原来这么养孩子丁辰灵:岸田怂了,急求亲中元老访华,中国将和西方高端产品全面脱钩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 国家统计局称“完成全年GDP预期目标非常有信心”日本心理学大师:东亚的孩子从小“都在赶超别人”,都做了哪些无用功?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约旦河西岸怎么赚钱的?祈石提供考古研究的重要工具(一)火遍东亚的日系氧气美女团,为啥最近纷纷主动毁脸?祈石(Priestly prayer-stone) 提供考古研究的重要工具(二)美国六代机已经首飞,我们的差距还有多大?日本不再尊重中国游客:撕裂东亚的宿命悲歌美国的学区房差距真的有这么大吗?具体扒一扒~在毕业典礼上,王乙康这么和毕业生说.....加拿大发达国家地位岌岌可危!实际人均GDP增长垫底,生活水平落后其他发达国家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没有通缩!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5%!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2元,同比名义增长6.5%,城镇调查失业率公布明星vs素人,原来素颜差距这么大……人均GDP3.38万美元的日本,退休老人只能拿3000养老金?美国二季度GDP下修为2.1%,9月加息还是暂停?《孙子兵法》,中国军师和非洲军阀2.4%!美国二季度GDP超预期,今年将温和衰退还是增长放缓?高盛观点 | 将男女就业差距减半或可令全球GDP增长6%造车这件事,我们和特斯拉的差距还很大黄奇帆最新演讲:中国人工智能落后美国至少两年,差距还在快速拉大,警惕美欧利用数字规则合围中国……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2%!亚开行:中美GDP总量差距将进一步缩小警醒?加拿大正游离七国集团外!生活水平下滑、人均GDP增长滞后…“日本和西方没兴趣,中国是唯一选择”东亚的内疚式教育:为何父母的"爱",总让我们有负罪感?82%:6%!"韩国又败给中国,差距还在扩大"中美差距拉大!半年内,我国GDP降为美方的64.5%,发生了什么?普通人怎么和其他人拉开差距?5113 血壮山河之武汉会战 富金山战役10年投入3500亿后,中、日医药行业差距还有多大莱比锡金鸽奖《九龙东往事》:假发贸易与东亚的历史幽灵王菊杨超越,一个营里出来的,差距咋就这么大?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