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日本心理学大师:东亚的孩子从小“都在赶超别人”,都做了哪些无用功?

日本心理学大师:东亚的孩子从小“都在赶超别人”,都做了哪些无用功?

公众号新闻

来源:小花生网

今天给大家带来7条充满智慧、写给父母的”家庭教育思考“,作者是河合隼雄(1928-2007),他是日本临床心理学的开创者,将荣格精神分析学引进日本的第一人,是日本顶级心理学大师,更村上春树视为心灵导师和知己。


村上春树和河合隼雄曾有深度对谈,并出版成书


河合隼雄一生中给无数父母、孩子做过心理咨询。对养育与人生的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以及家庭教育的本质,有非常深刻的洞见。

20年前,基于大量临床实践,他写成这本养育书,在日本畅销了20年,其中的养育观,现在看来,还走在时代前列。

这本书里,他用非常朴素、温润、谈心般的语言解答养育孩子过程中几乎人人都要遇到的48个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日本父母有,中国、东亚父母也都有。

分享一些网友的精彩读后感:
  • 虽然是以日本社会为背景的育儿书,但因为教育子女所经历的情况还是大同小异,父母心理所承受的压力,纠结力,文中几乎都能直击到我的痛点@秋秋fling

  • 东亚国家在教育方面真的很相似啊!大家都喜欢分级,竞争,想要成为最好的那个。核心观点是没有一套方法完全适合不同的孩子,父母用什么样的方式还是靠观察孩子是什么样的。同样的环境有可能培养出完全不同的人。@Erica

  • 时不时看看河合隼雄的书,只是为了“听”他说说话,在一个充满弹性的空间,放松一下自己,治愈一下自己@migochan

  • 作者提出来的每个父母教育的困惑,其实也是孩子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到头来,读这本书是为了自己而读,我越来越觉得那个父母是我、孩子也是我@了不起的念念


本书由湛庐文化2020年10月出版


新年第一天,和大家分享

书中非常精彩的7个片段。

愿新的一年,大人、小孩,

都因为懂得更多的道理、拥有更加平和的心态,

从而获得更多的幸福 ... 


1
我能顺利地把孩子养好吗?
一想到这个问题就十分不安,怎么办?
“到底什么样的育儿方式好,其实我也不知道。” 
养孩子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事。想要人生过得愉快的话,如果不“享受”一下养孩子这件事可就亏了。但是现在的各种信息太多了,“这个很危险”“那个很重要”的信息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大家肯定都以为,“这些信息我知道得越多,养孩子就能越顺利!”可这么一来,谁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所有信息,所以就会很不安,会忍不住想:“这样做可以吗?”“还有别的方法吗?”
其实,世上并不存在适用于所有孩子的“好方法”。
说实话,对于“怎样养育孩子”的难题,其实我也没有答案。所以我经常会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养育就好。” 
其实不只是在养育孩子方面,现在人整体都很不安,因为这世道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
西方个人主义的观点传入日本后,过去的“村-族-家”被否定了,取而代之的是 公司变成了“家”。公司就像以前的“家”一样,大家互相支持努力工作,以此来维持这个“家”的繁荣,所以,日本在经济上才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
但在一定程度上,它是强迫全体成员只为“家”工作的。这样一来,对父亲来说,他为了公司这个“家”而不得不把自己的“家”扔在一 边。“父亲”就从家庭里缺位了,母亲只好一个人背负起养育孩子的全部责任,孤立无援,不堪重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仅仅是养育孩子,现在人们普遍焦虑不安的情绪,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有迹可循的。
当今时代,感到不安的不只是你自己。明白了这一点,你是不是能稍感慰藉呢?
 
2
好害怕做了“母亲”之后,
我就不是“我”了,怎么办?

“如何兼顾二者,正是一个人的个性所在。”
我以前听学校的老师说,他们让孩子们以“母亲”为题写作文,结果写出来的几乎都一模一样,全都是“我妈妈很温柔”之类的内容。可要是以“父亲”为题,孩子就会写出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来。
换句话说,一说起“妈妈”,河合某子、铃木某雄这样的名字就消失了,只剩下谁谁的“妈妈”这个角色。
从古至今,女性被“妈妈”这个角色限定得太厉害了。从孩子们的作文就能看出来,母亲是有一个近乎绝对的刻板印象存在的。这个刻板印象太过强大,以至于把女性的个性都破坏了。
人们都认为,“母亲就必须是这个样子”。日本的女性的确经历过这样的历史,她们被强行塞进“母亲就必须是这个样子”的观念里,所谓的自我以及个性则被完全压抑。
日本自古以来就非常强调母性的积极面,很难看到母性的消极面, 所以一提到“母亲”就必须是“好母亲”。可世上本来就没有绝对好或绝对坏的事物,任何东西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
对于女人而言,同时做好母亲和女性两个角色,似乎非常难啊!虽然很难,但一边扮演母亲,一边遵循“自我”和“个性”来生活,对今后的女性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也就是说,比起在母性和自我这两种生活方式里只选其一,不如去考虑“我在这两者之间,要找到哪里是平衡点,要让它们各自占多少比重”。这种“在哪方面”“何种比重”的倾向,正是一个人的个性所在。
女性在平衡母性与自我的时候,一起生活的男性也需要理解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尽力帮助她。女性生了小孩之后要是能彻底发挥母性作用的话,男性就十分轻松了。所以,他们以往一直把养育孩子这件事全权扔给“母亲”,自己从家庭里逃了出去;可如果今后还一直逃避的话,那可就麻烦了。
此外常见的还有,明明母亲自己拼命地不想只做“母亲”这个角色, 努力作为“个体”而活着,但却一再试图把自己的孩子放进“好孩子”这个毫无个性的框架里。
真是不可思议!孩子肯定也想要像母亲一样,充满个性地活着。 

3
孩子做的事总是不如我意,
是教育方法不对吗?
“因为孩子是活生生的个体,所以不可能尽如父母心意。”
当今社会过于相信父母可以控制孩子了。
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便利,所以人人都觉得,只要好好做事就可以如愿以偿。以此类推,养育孩子要是没能如愿进行的话,就会烦躁不已。机器这种东西,只要使用的人操作熟练,就一定可以按照人的意愿运转。
但是,养育一个活生生的人与操作机器可大不相同,所以,有数不清的困难也是理所当然的。如果一开始就懂孩子是不会尽如大人心意 的,“我家孩子啊,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吧!”这么想就没事了。
“只要养育方式好,就可以顺心如意”的想法完全是迷信。没有对所有孩子都适用的“好养育方式”,但却有很糟糕的养育方式。
所谓很糟糕的养育方式是指,父母总是发脾气、对孩子弃之不管、不给孩子食物等。但对所有人都通用的万全之法可是没有的。
所以,“一定是我做得不对,肯定有更好的方法,但我还不知道”的想法是错误的。
完全好的方法根本就不存在,养育孩子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要是真的有那么完美的方法的话,人们早就都用这个方法获得幸福和成功了吧!人生可没有那么方便的东西。
日本的传统文化中,其实蕴含着这样的哲理:“一切都由我自己来做,一切我都能顺利做成” 是根本不可能的。并非只要我自己做得好,就可以顺利把孩子养好。也就是说,我并不能够百分之百地掌握人生。
日本在明治时代之后,积极地从欧美引入了合乎逻辑的现代科学。合理主义一直沿用至今。这样,就会让人不由得产生了错觉,竟以为人生这件事应该是能合自己心意的。
总之,对象是孩子,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不可能完全按我们的想法活动,这才正是所谓的“生物”。这么想来,猫猫狗狗也不会完全顺人心意,植物也不是你想让它开花就能开花,更不用说孩子了,他们是不可能按照别人的想法成长的。
话虽如此,可一说到自己的孩子,父母们好像就总是觉得他们能如自己所愿。所以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一旦不顺心了,就认为“是我不好”,从而生出罪恶感的人,其实根本没有必要这样想。
不论是多么优秀的父母,多么优秀的孩子,都会有不如意的时候。虽然我这人可能已经是老古董了,可我还是觉得其实不如意的事才是真正有意思的事。或者更应该说,其实没有比不如意的事更好的东西了。这才是人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才能够成长出自己独特的个 性。
当遇上不如意的事,想来想去也没什么用,不妨先睡一觉吧!等你睡醒睁开眼睛的时候,事情也许就会有所改变。 

4
学前教育
对孩子究竟是好,还是坏?
“学前时期重要的不是学习,而是自由自在地玩耍。”
从零岁到六岁的成长时期,孩子几乎每大一岁就会变一个样,所以父母能清楚地看到他们的变化。
而六岁却是一个节点,这一时期,孩子开始自己做很多事,这就是“身边的自立”,也就是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开始追求自立。接下来,孩子就会离开父母,进入小学,正式开始学习生涯。
所以,小学时期才是重要的一个关键期。对于六岁之前的孩子来说,比起学习,情感体验更重要。长远来看,到六岁上学之前能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玩耍,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才是最有意义的。而且要让孩子亲身体验各种各样的情感,悲伤、痛苦、 愤怒、欢喜等都非常重要。
现在日本家长们的一大问题就是太短视了,短视到仅看到孩子现在学习还不错就安心了。有些父母让孩子很小就去学习、上课,其实只是为了让自己安心。因为靠眼睛看不到的东西来让自己安心很难,所以就只好去关注那些眼睛能看到的东西,以此来获得安心。
父母为了能让自己安心,而迫使孩子付出了大量的精力。这多么难为对文字和数字都还没有兴趣的孩子啊!而这种强迫孩子的代价总有一天会出现。
很多家长在孩子入学前急着让孩子学算术或识字,虽说孩子确实早学到了一些知识,但却占不了太多便宜。也许早早就学会的话,在刚入学的时候会显得很有能耐,但这种差距差不多一年就被别人追上了。从孩子的一生来看,几乎没什么意义。
从历史的角度看,近一百年日本都在追赶别人、赶超别人,所以日本国民有一些迫切的想法也并不奇怪。不过欧美人从漫长的历史中知道着急做这些事也没有用,所以放任孩子在自由地玩耍中成长。虽然欧美人中也有热心教育的父母,但他们并不会刺激到别人。
当然,热心教育的不只是日本,韩国、中国也差不多,都有一种“必须追上”的想法。
一些有罕见天赋的人,因为学前教育而取得了成功。但是看着那种特殊的例子,想着“我家孩子也可以”的父母,并不是以孩子为中心,而是以自己为中心在思考问题。
有的孩子很有天赋,也接受了学前教育,在外人看来非常幸福,可对他本人来说却非常痛苦。也有孩子因此而憎恨父母,甚至自杀。
“我家孩子开口说话太迟了”“识字太晚了”……因为这些事焦虑不安的妈妈特别多。不过发展心理学里写的那些时间点,只不过是作为参考值罢了,谁都不可能完全按照平均值和参考值长大吧!就好像天气,有时晴朗,有时多云,有时下雨,有时下雪……要是一直都是晴天,那才 是“异常天气”。
发育稍微晚一些的孩子也会渐渐地发生成长变化的,只不过,有的孩子发育得慢些,有的孩子发育得快些。有的孩子一开始发育得比较慢,后来可能一下子就追上来了。
但如果在他追上来之前,父母就认为“这孩子真没用”,那很可能就把孩子追 上来的可能性毁掉了。其实,发育稍慢的孩子有很多。而且就算是发育很快的孩子,也有可能只是一开始快而已。从漫长的人生来看,孩子小时候发育得是快是慢,几乎没有任何意义。 

5
有个性的活着,
到底是什么意思?
“就是赌在那些没有确定性、无法用数字表达的事上。”
如果要充满个性地活着,那就意味着有时要赌一些不知是真是假的东西。换句话说,有的时候就是要将人生赌在幻想的世界里。
随着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人们开始觉得“按下按钮就立刻运行”“在自动贩卖机里放入120日元就会出来罐装果汁”这样实实在在的东西才是正确的,觉得只要知道更多这样便利、实际的东西,人生就会一帆风顺。
可是个性这种东西并不是这样的。整天只做这些充满确定性的事情,根本就没法儿活出“自我”。
人是什么?我们好像在一定程度上知道答案,可认真思考的话,会发现其实我们也没有那么懂吧?而个性正是存在于我们不知道的部分里。
如果只做绝对确定的事的话,那就等于只在熟悉的圈子里活着,个性也就无从谈起。所以不是“我知道放入120日元就会出来罐装果汁,所以放钱进去”,而是“就算放入120日元后可能什么都出不来,我也偏要放进去试试”,这才有意思。
这种“赌上一把”的做事方式正是个性。有个性的人在人生中无数次地做着这样的事。有时会出现什么,有时什么也不会发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一点点历练和成长。
而且面对变化无常的人生该怎么反应,也是这个人的个性所在。所以充满个性地活着这件事,其实是个了不起的大事业,也是人生最有意思的地方。
所以,认同孩子的个性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到了孩子的事上,家长们总会容易太过心急。明明知道要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但眼前却总想把孩子塞进确定的形状里。
养育孩子其实也是一样的。有的家长想着为了孩子好,只让孩子去做那些早已经知道答案的、确确实实的事, 这样的家长只会把孩子的人生塞到所有人的最大公约数里面而已,孩子的个性也会一直被压制下去。
人们虽然嘴上都说着“重视个性”,可却没有能看到孩子个性的慧眼。
而且,个性是没办法换算成数字来衡量的。在学校里学习怎么样、 擅长哪些科目,这些都可以用数字表示,简单明了。但是“我家孩子很温柔”这种事,没有办法用分数证明,但能说出口的都是对此很有自信的人。如果能干脆利落地用这种没法用数字表明的事情来评价孩子,亲子关系一定是很棒的。
其实换个角度说,这也是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自豪的表现。假如父母自己也想要有个性地活着,但若不理解孩子的个性是什么,那可就说不上个性了。
也就是说,如果自己真的想要有个性地活着的话,也必须殚精竭虑地思考孩子的个性。
在这一点上,其实人们多少都在偷懒,所以对活出“自我”这件事莫名地感到内疚。父母想着:“我自己喜欢的事,这样好吗?”然后“这样好吗”的疑惑就会传达给孩子,孩子会反击道:“你可以那么随心所欲吗?”如果父母真的活出了自我,也懂得孩子的个性的话,就可以轻快地回答出:“当然可以!”
不过在日本想要活出自我,真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因为日本人自古以来就有着压抑自我的历史,近年来才改变了,所以活出自己可绝非易事。

6
在孩子青春期之前,
我应该事先做些什么?
 
储蓄 “啊!太有意思了” 的体验。
对孩子来说,青春期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个时期。
举例来说,如果有个像朱丽叶似的女孩,喜欢上了一个像罗密欧似的男孩,那也没办法,所以不必想什么“我家有问题所以才变成了这样”“我家的做法错了所以才发生这些”。我认为根本没有“这样做就可以顺利度过青春期”的万全之法。
多数情况是,父母并不清楚是怎么回事,等意识到的时候却发现孩子已经顺 利度过了青春期。
影响青春期能否顺利度过的关键是过去的亲子关系, 如果等到了青春期才开始发力就晚了。真正发挥作用的,是青春期之前的人际关系的储蓄。
在孩子小时候,当他难得想和父母说说话的时候,父母却没耐心地说:“好烦!”然后把孩子晾在一边,和温柔地说:“哦?”然后感兴趣地倾听,这两种反应,形成的亲子关系是完全不一样的。
正是在这种小事的积累中,关系就逐渐建立了。
所以在青春期之前,与孩子在金钱无法衡量,也没法用数字计算的方面好好相处,好好积累,这才是最重要的。亲子之间经历了多少“啊!太有意思了”的体验,可是用金钱买不到的。当孩子因为什么事而想去自杀的时候,如果他与父母的关系很好,其实是不会真的去自杀的。
因为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明白,自己要是死了父母会很难过。当然,天资非凡的孩子要另当别论。天资非凡的孩子,有时就算与父母关系尚可,也可能会选择自杀。因为这样的孩子无论是孤独还是悲伤,都比同龄人更深刻,不容易解决。
青春期的孩子可以尽情向父母倾诉苦恼,能发展出这样的亲子关系就太好了。“万一有什么事一定跟我讲啊”,就算父母嘴上这么说,但如果原本就没有建立这样的关系,那孩子是没法跟父母开口。所以说,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建立这样的关系非常重要。
举个例子,如果告诉父母“我在学校被欺负了”,这对于孩子来说其实相当于一种失败,这不就等于承认了自己是“败犬”吗?所以如果孩子不能完全相信 “就算失败,父母还是会认可自己” 的话,那是不会说的。
在孩子说“我被人欺负了,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撇下一句“都怪你自己没用”的父母真是不怎么样。就算没说出“你能说出来我很欣慰”,至少也要说“不管发生什么,不管有多少挫折失败,你都是我们的孩子”。
不论孩子怎么失败、落魄,都绝不抛弃,这才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而打造这样的亲子关系非常重要。有一些父母绝对不把自己的脆弱、缺点和失败显露给孩子。这样一来,孩子也会认为,脆弱是绝对不能示人的。那么若是孩子被欺负了,也无法对父母说出口。
所以我想,父母把自己的脆弱和失败都原原本本地展现给孩子是很重要的。
一位自杀未遂的孩子来到我这里寻求帮助,他说:“我完全没有任何才能,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是我唯一能做的可以派上用场的事!” 
我说:“还是不消失比较好啊,活着说不定以后还会发生什么呢。”
那孩子说:“哼,老师,您的话真老套。”
之后我说:“刚才你说我是大学教授,是很厉害的人,和我比起来你自己什么都算不上。但其实就算是大学教授,在生死的问题上,也只会说些老套的话,这就是人生啊!这是你自己的生死问题,你肯定比我想得更明白,更了解对于自己有意义的东西,不是吗?”
那个孩子之后就慢慢恢复了活力。
遇上这种情况,不要想着让对方在嘴上承认“您说的很对”,而是要创造一种“说什么都没关系”的气氛,因为没人能笃定地保证说几句话就能让对方一下子有了生的希望。
“为什么必须活着呢?”对于这种话题,除了些老套普通的话也没有其他可以说了。
孩子能平稳度过青春期的那些家庭,靠的就是之前储蓄起来的关系。孩子会想着“我小时候,父母也常陪我一起玩,我也挺幸福的”,怀着这种感激就能够克服种种困难。

7
孩子现在成绩很好,
将来一定能幸福吧?

如果你只看到“名次”,看不到“是什么样的孩子”,
恐怕孩子的幸福将遥遥无期。
日本人对什么都喜欢排名,无论对大学还是公司。假如全日本同一水平的大学有很多个的话,应试的竞争就不至于这么激烈了吧。
正因为东京大学被评为全国第一,所以人人都想着“无论如何都要去最好的学 校”,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
说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荒谬的现象,我想是因为“东京大学毕业”代表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身份。在社会上,一旦确定了身份,竞争好像就轻松多了。
这么做,完全不考虑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差异,认为只要同样努力,人人都能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这也是日本的一大特点。
日本人对于能力的平等观念是非常强的,但却出现了这样让人想不通的想法:既然都是平等的, 那就必须排名,划分级别。如果孩子说:“我考了第十名。”家人并不会说:“这样啊,那你以后会走上怎样一条有趣的人生之路呢?”而是会说:“你太偷懒了。要瞄准第一名,再努力努力!
这是因为大家都认为人与人在能力上并没有差别。像这样只看排名的话,孩子的压力是非常大的。而且学校要是能把数学好和语文好的学生分开排名的话也就罢了,可学校是把所有科目的分数加起来进行排名的,总分只要高出一分,排名就高。
所以为了能排出名次来,本来一些无所谓差异的事情,也非得要设计出能制造差异的考题来不可。而学生为了在这样的考试中取得高分,就不得不大量练习迅速反应、不被题目的陷阱欺骗等技巧,做大量相似的练习题,在题海中挣扎。
跟其他的国家相比,日本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又是相当娇惯孩子。日本人认为孩子小的时候只要学习就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学习上可以取得好成绩,就会被夸为“好孩子”。小的时候只要学习好,就可以随心所欲,等到长大踏上社会的时候,再接受严厉的社会教育。
也就是说,在日本的教育中,社会性的训练在离开学校之后才进行。
有位女士在咨询的时候向我讲述了她的成长经历。她小时候每次考了好成绩都会被夸“好孩子,好孩子”,所以她除了学习什么都不做,但好在考上了很好的大学。
但当她想要继续读研究生的时候,父母的态度一下子来了一个大转弯:“女孩子不用去读什么研究生,赶紧结婚吧。”
这位女士对我说:“如果目的是让我嫁人的话,那当初为什么非让我学习?”的确如此,如果目的是结婚的话,那么根本用不着那么努力学习,娇生惯养地当父母的掌上明珠才更好吧!
不顾每一个孩子的特别之处,而只知道关注孩子在学校的名次,这样的结果就是,完全看不到孩子的“个性”。根本不关注是“什么样的孩子”,而只想着名次,想着考好成绩,变成有钱人,结婚生子,忙忙碌碌地操劳,安稳度过一生。
可人最终都会归为尘土的,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活着的呢?
只做着所谓正确的事,就会让人想问:“你觉得有意思吗?”因为并没有“我在活着”的体验啊!这样的人,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活,而是做了别人认为有价值的事情而已。可这种评价的标准是存在于外界的,而不是内心啊。
“试着做一回自己觉得很有意思的事吧!”
这句话,送给所有的父母和孩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莱比锡金鸽奖《九龙东往事》:假发贸易与东亚的历史幽灵密苏里大学,心理学相关项目多到挑花眼(上)| ABA硕士/咨询心理学硕博/教育心理学硕博等项目介绍心理学大师荣格:你的潜意识指引着你的人生,而你称其为命运一百一十三 夏承焘细分专业:教育心理学 vs.学校心理学|iWanna资讯自私自利和爱护子女的人性(第一章摘要)细分专业解析:发展心理学vs.教育心理学|iWanna资讯让每个孩子从小自信、独立、乐观、优雅的成长指南!《玛蒂娜故事书》全新修订上市!学习心理学是我对自己最好的投资丨0基础心理学入门课程和心理学大师一起,寻找内心世界的奥秘心理学家:青春期的孩子大脑正在“战斗”,家长看懂了,孩子就“有救”了心理学大师荣格:当潜意识被呈现,命运就被改写了教育心理学全美第二,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下) |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工硕博项目东亚的内疚式教育:为何父母的"爱",总让我们有负罪感?学习心理学是对自己最好的投资丨0基础心理学入门课程早鸟价最后1天​为了成为“牛剑收割机”,领科做了哪些努力?一文读懂!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 | 心理咨询和咨询师教育/咨询心理学/人类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硕博项目介绍全家藤校学霸、从小“鸡血”长大的美国3娃妈北京择校记:这里的教育满足了我的全部期待!心理学专业必看!英国心理学TOP院校竟是这几所!今年A-Level要求也有提高!反套路童话书霸榜《纽约时报》35周!帮孩子从小辨别是非善恶!学习心理学是我对自己最好的投资|0基础心理学入门课程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顶尖公立研究型大学|咨询师教育/心理学/人类发展/学校心理学/社会工作等硕博项目介绍2023地中海邮轮行 (十二)卡蒂兹为了应对买量困局,手游大佬们都做了哪些事?“怕输”的新加坡才是东亚的内卷之王日本不再尊重中国游客:撕裂东亚的宿命悲歌2023年8月23日未来科学大奖直播视频之一:赵忠贤、陈仙辉获未来科学大奖,两位科学家做出哪些贡献?2023地中海邮轮行 (十二) 卡蒂兹东亚的人均GDP怎么和西方差距还是这么大我为什么建议孩子从小多读这类名著:一位硅谷投资人给女儿的家书咀外文嚼汉字(281)“电凸”、“炎上”百位诺奖得主母校,芝加哥大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心理学与商科/社会工作“本科不是心理学,如何跨专业申请心理学?”从小“练过”和“没练过”的孩子,12岁后会截然不同为什么你的孩子从小就学不好数学?写给数学差生和家长的一些建议。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