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孩子得了抑郁症之后,一个家庭的治疗「实验」

孩子得了抑郁症之后,一个家庭的治疗「实验」

公众号新闻


在大众的印象中,国内对于抑郁症青少年患者的治疗通常针对个体,父母总隐于孩子身后。他们是毋庸置疑的「大人」,难以相信自己也会出错。


但现在,当孩子因抑郁情绪被带到医院,父母同样可能被医生要求做测评、接受问询和治疗。在大人们看似强大的外表之下,可能是处于异常值的性格、幼稚化应对问题的方式和疏远的原生家庭,甚至他们本身也患有情绪问题。

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约9500万。据《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18岁以下抑郁症患者占总数的30.28%。在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科的诊室里,许多家长第一次通过做心理测评和访谈的方式看见自己的问题。但这只是第一步,父母还需要在心理治疗师的指导下做出改变。

如果把家庭比作一个系统,孩子无时无刻不受到父母的影响,仅对孩子进行治疗,很多时候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一旦他们回到「生病的」旧系统,问题很可能会再次出现。

改变的过程并不容易。有的家长为了迎合生病的孩子而强迫自己做出改变,但往往难以持久。真正的改变来自更深处,一些家长的身上发生了关于自我的更根本的转变——感知到自己的情绪,看见自己的行为模式和背后的原因。

这场关于大人的改变实验效果如何?或许孩子的变化是最好的检测器。





文|张涵 黄思韵
编辑|计巍
来源|北青深一度



给家长的测评

小学文化的徐云丽听到医生说「去做个量表」时,脑子里完全没有概念。医生让做,她就做了。

她需要为很多事情打分。从「我完全满意配偶对我的感情」「我觉得父母对我很严厉」到「我经常是快乐的」,她完成了针对婚姻质量、父母养育方式、防御方式和人格测试的四项量表。医生建议凭直觉作答,但她有时难以确定自己的感受,在两个选项间掂量很久。做到父母养育方式量表时,儿时痛苦的回忆不断浮现,她大哭了一场。徐云丽很久没有这样仔细打量过自己的内心了。

徐云丽并不是患者,她带着在上高中的女儿陈可莹来看病。在学习的压力下,上高三的陈可莹出现了试图自杀和自伤的行为,她自己找医生网络问诊,对方建议去线下看病。徐云丽心存怀疑,但陈可莹的朋友在目击她试图自杀后,哭着告诉徐云丽,「她真的有这个病(抑郁症),你带她去看看吧」。

除了陈可莹做的自杀风险评估、抑郁自评等几套量表,徐云丽和丈夫也有自己的任务。医生叮嘱他们,不能互相看题,各做各的。

孩子出了心理问题,父母也要做测评。这是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科在五年前引入的辅助诊断方式。医院的诊室门口和自助服务机上都贴着醒目的提示:「首次就诊的青少年患者,父母需提前加号共同完成心理测评」,不过大部分父母都没有提前完成这一步,科室主任李艳的桌上总准备着一沓加号条,等问诊结束一起交给家长。

从2005年心理睡眠科设立之初,李艳就开始担任门诊医师。起初,她接收的青少年患者中仅有5%-10%存在抑郁焦虑的情况,精神问题大多基于遗传,但近几年来,这一比例增长到30%-40%,社会心理压力成为主要的致病因素。

大部分青少年患者的诊断结果是混合型焦虑抑郁障碍,其中至少一半都与家庭因素有关。在治疗阶段,李艳发现有的孩子一开始情绪好转,但很快又复发,一追问,发现刺激主要来自家庭。为了更准确地评估家庭因素和加强疗效,李艳所在的科室从五年前决定给家长增加心理测评。目前,国内一些精神专科医院和三甲医院均引入了类似的方式辅助诊断。

测评的题目来自国际通用的量表,涵盖性格、应对问题的方式、婚姻质量、养育孩子的方式等,采用打分制,如果最终得分不在正常范围内,意味着父母的性格或行为模式可能存在偏差。量表并不能直接用于诊断,只作为医生问询的辅助。

门诊的十多分钟,李艳主要用来和父母聊,「跟孩子谈什么?(很多)孩子是替父母生病。」但她强调,除了家庭因素,还要重视孩子先天的体质和性格特点、时代环境和应激事件等因素,不能把责任都放到父母身上。

心理测评并不具有强制性。问诊结束后,大部分家长都会配合做量表,但医生们有时能看出家长的不情愿。有人叉着腰质疑问卷结果的有效性,还有家长说自己学过心理学,这些都懂,也有的每次来都说自己「实在没时间」,更多人会直接消失。

李艳介绍,许多不愿意做测试的家长不只是不配合医生,而是平时就缺席对孩子的教育,还有的家长本身就是孩子病因的施暴者,因此选择回避。此外,心理测试也有一定的学历门槛,家长至少要能认字和理解基础的语句。

量表不仅交给医生,很大程度上是给家长自己看的。李艳说,「孩子没有成年的时候,父母肯定是主要的影响人物」,但如果没有数据和图表的结果,有的家长就是「不认」,也不接受治疗。广东省中医院心理治疗师文汉宜介绍,如果家长有意把所有的选项都往好的方向选,测评结果可能会失真,但在后续的访谈中,通过观察家庭成员的互动方式和孩子的描述,依然能识别出家长的问题。

为了更准确地评估家庭因素和加强疗效,李艳所在的科室从五年前决定给家长增加心理测评



两个世界

再次就诊时,医生在电脑中打开一家三口的量表一一分析。结果显示,陈可莹的自杀风险高,对于父母对自己的养育评分在合格线以下。徐云丽的管教模式激烈,应对问题的方式存在问题,和原生家庭的关系较为疏远。

在填写婚姻质量量表时,徐云丽没有多犹豫,把每一项都勾选到最好,丈夫一直包容和支持自己,她对婚姻「非常满意」。但此时她才知道,丈夫的测评结果是相反的极端——「不满意」。

徐云丽沮丧极了。回家后,她翻来覆去地想,是什么地方让丈夫觉得不满意?陈德华心里知道,一直以来,妻子性格强势,自己和她根本「没得沟通」,只能一直忍耐,「50岁的人,我也不可能跟她离婚。」陈可莹觉得有些好笑,「一张表差点把他们的婚姻给拆散了。」她和父亲有同感,母亲似乎总在自己的世界里,难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影响。

陈可莹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徐云丽生下她很不易。丈夫在外忙生意,她在家全职照顾女儿。从陈可莹上小学开始,家里的电视就没有打开过。徐云丽骗她电视机的线路被老鼠咬坏了,要把整面墙拆掉才能修好。她也不让女儿和朋友一起玩,怕她学坏,影响学习 。

初中时,陈可莹的成绩一直在年级20名左右,有一次考到了更高,她在回家的车上「哈哈哈」地开心着,徐云丽马上打断她,「你看你又翘狐狸尾巴了!你为什么只有12名?想去xx学校,必须要到年级前五」。

陈可莹的饮食起居也被牢牢控制着。衣领要叠成直角,她不能点外卖、喝奶茶,只能吃家里低油低盐的饭菜,每天早上还要喝下一把掌心大小的营养素片。

初二的一次英语考试前,陈可莹感觉自己出问题了。她突然失控地崩溃大哭、抓头发,在床上扇自己耳光。作为对母亲的抵抗,她在期末考试中故意答错一些题,成功地让排名掉到了90多。

徐云丽反应异常激烈,一边打骂陈可莹一边扔书,「滚出去!」「不要认我当妈。」整个假期,陈可莹都被反锁在家里预习初三的知识。学到视力模糊,徐云丽带她去了当地最好的眼科医院,医生说这不是近视,是在小空间呆太久了,要去广阔的地方看看。

陈可莹问过母亲,「如果我没有这样的好成绩,你还会把我当你的小孩吗?」她记得母亲的回答很冷血,「当然要考个好成绩,不然你能干什么?」她感到从那时起,自己彻底崩溃了。

高中时期,陈可莹开始住校。尽管周末回家的时间短暂,吵架还是难以避免。压抑之下,陈可莹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一次回学校的路上,她试探着问母亲「如果有一天我去死掉会怎么样?」「去死啊!又不见你去死,你赶紧去死给我看呐。」陈可莹下车了,她再没和母亲说过自己内心的想法。

在徐云丽的世界里,她为了培养女儿付出了自己所有的精力,什么都帮她做,希望她出人头地。虽然嘴上常常挂着难听的话,但女儿在徐云丽心里是「天使一般」的存在,她爱她,「可以为了她去死」。

陈可莹被确诊为抑郁症后,徐云丽一直无法理解,她不断地问心理治疗师,「不可能吧,我对她那么好,为什么?我女儿到底是不是有病?」

这是很多父母得知孩子抑郁后的最初反应。文汉宜说,大部分父母都不愿相信和接受孩子患有心理疾病,即使他们知道自己也存在问题。

接受后续治疗之前,所有的家长都被邀请参加一堂关于青少年抑郁情绪科普的课堂。心理治疗师杨睿来每次都会强调孩子的个体性差异,「比如一个女孩被同学问了一句,你今天为什么没有扎头发?体质好的孩子可能不受影响,但先天体质较弱的孩子,性格更敏感,或许会不断回想:对方是不是觉得我这个头发丑?是不是在嫌弃我?」

因为一句话的小事而陷入巨大的念头里,在一些家长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杨睿来又举例,「假如今天孩子放学回家说自己因为被老师误会上课讲话而被骂了,你们会怎么想?」一位父亲举手,「老师这样做很正常,我会给孩子分析老师为什么会批评他。」

这样的时刻,大人和孩子的世界似乎并不相通。杨睿来介绍,许多父母对自身感受的觉察力较弱,「此刻的情绪是焦虑、心疼还是难受?如果家长对自己的情绪都是麻木的,就更难体会孩子的心情了,更不用说提供情感支持。」

来李艳的心理睡眠科门诊看病的孩子和父母



一堂角色扮演课

对于受家庭因素影响较大的青少年,家庭治疗是较为推荐的心理治疗方式。心理学家李松蔚曾在博文中介绍系统式家庭治疗师弗里茨·B.西蒙的观点:家庭是一个致力于保持自身平衡的系统。这个系统里任何一个人发生了变化(不见得一定是坏的变化),都会让这个系统面临失去平衡的危险,系统里的每个人都会自发地做一些调整,设法让这个系统重新回到平衡状态。这就是为什么只是治疗孩子的病,却需要全家人一起参与。因为只有整体的变化,才能形成长期且有意义的新稳态。

但医生指出父母的问题后,他们就愿意接受治疗吗?李艳介绍,仍有许多家长难以意识到家庭作为系统对孩子的影响,他们觉得自己没有问题,甚至有父母「像保姆一样」陪同孩子来到治疗室,但就是不进去参加。还有的家长找到李艳的诊室门口下跪请求给孩子加号,但后续治疗时又消失了。

她接手过一位治疗了三年的患者,每次父母吵架,孩子惊恐发作,母亲就把孩子带来治疗,自己从不参与,认为他们的婚姻关系与孩子无关,「别的父母也这样,为什么别的孩子不病,就他病了?」由于治疗效果有限,母亲又提出想优化孩子的治疗方案,李艳拒绝了,「只有你俩改变,治疗才有效果」。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科从2018年开始较为集中地开展家庭治疗,但由于患者数量大,治疗资源有限,能接受一对一治疗的家庭数量不多,大部分心理治疗以团体的形式进行。每次10-20个家庭参加,内容包括亲子关系、婚姻关系、正念练习等。虽然家庭治疗通常要求父母和孩子共同参加,但文汉宜发现青少年在父母面前往往是沉默的,很难顺畅地表达自己,于是决定把父母和孩子分开,先各自治疗,等孩子情绪稳定后再一起参与家庭治疗。

在医生的建议下,徐云丽和丈夫参加了为期8周的亲子关系治疗团,陈可莹参加个体治疗。他们每周坐一个半小时地铁一起去医院。心理治疗师杨冬榕对徐云丽印象深刻,这位只有小学文化的母亲总是坐在第一排,每提一个问题,她总是踊跃地回应「我女儿......我这样做对不对?」有一堂关于改善孩子睡眠的足部穴位按摩课,徐云丽第一时间就脱了袜子把腿架起来找穴位,杨冬榕有点感动,「她巴不得把全部干货都搬回去用在孩子身上。」

让徐云丽印象最深的是一堂体验角色扮演的课。家长们被分为两组,先扮演家长,再扮演孩子,按照自己平时的沟通方式合作表演。「你怎么又不睡觉了?你怎么又吃冷的东西……」蹲在地上被骂的那几分钟,徐云丽感到「想死」,她心里产生了从未有过的感觉,「原来被骂的感觉是这样的。原来我是这样的人啊,我真的是很衰很衰呀。」

回家后,徐云丽和女儿分享自己上课的内容,模仿着自己骂其他家长的语气。陈可莹觉得母亲挑选的那些话太温柔了,她提出,「那不如我做家长,你做小孩好不好?」徐云丽蹲了下去,觉得很新鲜,她带着笑意看女儿模仿自己,「你来你来,我怕你吗?」

陈可莹不用多回忆,把所有母亲骂人的话语一股脑倒了出来,「你去死啊,这么多人死都不看到你去死」「滚出去」「不要认我当妈」……徐云丽渐渐不说话了。最后,她把自己裹进被子里哭。陈可莹骂爽了,但母亲似乎被吓到了,她不忍心地上前拍拍徐云丽:「不用怕,不用怕,你是妈妈,我才是女儿。」

那几天,徐云丽被伤心的感觉填满,「原来是我让女儿受了这么大的苦,我真是不配做妈妈」。许多家长都会经历这样的第一次,第一次共情孩子的痛苦,第一次真心实意地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杨冬榕介绍,这样的体验产生的基础是父母对孩子自发的爱和情感,如果家长自身的心理年龄较小或对孩子的爱缺失,可能会产生自我否定或未必有所触动。

杨冬榕的治疗课上有一项让父母和孩子对视的体验。他们分别站在房间的两端,看着对方的眼睛,慢慢地走向彼此。她仔细地观察着每个人的表现,有些孩子走向父母的步伐是紧张的,有的母亲很快开始落泪。杨冬榕发现,不同家庭爱的基础并不相同,有的父母情感丰富形于色,有的父母脸上看不出变化、孩子也始终不愿看父母的眼睛,前者往往比后者的治疗效果更好,「父母流动的爱是发生改变的基础」。

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中的家庭



家庭实验

团体课程结束后,徐云丽一家三口继续参加文汉宜一对一的家庭治疗。

第一次见面,文汉宜很快发现了这家人的相处模式。徐云丽表达欲强,不断输出负面情绪,习惯指责他人,女儿受妈妈影响,也形成了类似的表达方式,爸爸总是说话最少的一个。这也是很多家庭中常见的模式。

文汉宜向他们描述了自己的观察。徐云丽也对自己感到无奈,她常常意识不到自己的言行对别人的影响,比如明明想安慰女儿考试不理想,出口就变成了「我也没指望你能考上本科」,丈夫形容她,只要开口说话,「第一句还正常,第二句就有点不对劲,第三句肯定负能量。」

经历了角色扮演带来的内心冲击,徐云丽告诫自己一定不能再伤害女儿。为了避免说错话,她开始控制表达欲,在心里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说话,打死都不说」。

陈可莹发现,母亲突然间温柔得可怕。很少讲话,连自己犯错的时候都不多嘴,要钱就直接打钱,甚至还哄着出去玩,一旦开口说话,就会紧接着问:「我这样说你有没有压力?」陈可莹感到有点害怕,「好像黑暗到来之前的感觉」。她早已习惯了母亲从前的说话方式,可以熟练地应对每一句贬低自己的话,但现在,她不知道怎么办了,甚至问母亲:「你就不要变,像以前一样好不好?」但陈德华很欣慰,至少妻子第一次开始有意识地改变了,自己说了几十年都没有起过作用。

再次回到治疗课,文汉宜发现了一家人的「不习惯」,他们共同讨论调整的办法。徐云丽说多少话合适?什么时候可以说?这些时刻其他家庭成员的感受怎么样?就像做一场家庭实验,慢慢改变,感受和调整,再继续改变,直到大家都感觉舒服了。

起初,徐云丽的话匣子一打开,很快就会回到原来的指责模式。陈德华感到很头疼,在医院,妻子是一副知错的模样,但一出医院大门就变了回去,「好像只有7秒的记忆」。陈可莹的病情也跟着起伏,一次争吵后她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急得徐云丽通过医院找到文汉宜接电话,她才同意开门。

文汉宜试图让徐云丽慢下来。起初,他让陈德华作为中间人提醒徐云丽不要吵了,但没用。他们还想过用录音让徐云丽收敛,但一吵起来大家就激动了,没人想到去打开录音设备。徐云丽还试过在手机上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先检查一遍,意识到原来这些不经大脑的话「这么难听」,她马上删掉了。

尝试了很多方法,他们发现声音的刺激对徐云丽最有效。陈德华买了三个黄色小锣,一个放在客厅,两个在卧室。每当徐云丽说话刺激女儿的时候,他就走过去敲。如果不停,继续敲,大力敲,直到徐云丽被吵到回过神,意识到自己又开始说不好听的话了。渐渐地,徐云丽一看见锣就会自己停下来。

文汉宜也让徐云丽和女儿每天写情绪日记,增强对自己感受的察觉和控制。为了避免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犯错,徐云丽习惯了道歉,出门遛狗的时候,路人离她有一段距离,只是「哎呀」一声,她就马上「对不起对不起」。陈可莹发现,随着母亲输出的负面情绪减少,自己的心情更稳定了。

医生在给家长讲解患有抑郁症的孩子到底经历了什么


改变是如何发生的?

徐云丽平时很少带两个孩子回娘家,因为不想面对自己的家人。心理治疗期间,徐云丽的父亲生日到了,她不得不带着孩子们回家。那段时间她患上了膝关节炎,只能拖着脚走路,但没有一个娘家人主动关心,大哥说:「老人家也没有说自己腿脚怎么样,你这么年轻就要说?」还有家人说:「你这么懒,这个病肯定是懒出来的,我们是不会可怜你的,你先思考一下自己有没有错。」

那几天,徐云丽和陈可莹都感到压抑。看到女儿双手抱头摇晃,用力抓着自己的头发,徐云丽知道这是发病的表现。回家后,陈可莹又开始割手,她既心疼母亲,也知道这些影响是原生家庭带给母亲,再带给自己的。徐云丽也意识到,自己那些自然流露的语言、行为和神情,都是原生家庭中与生俱来的,难以克制,丈夫和孩子都是「受害者」。

李艳在徐云丽身上看到了许多家长的影子,「上一代人很多都是在资源不足的环境下成长的,家长本身就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照」。而随着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快,家长们的焦虑更加无处安放。她既希望家长们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也不要有太大压力。

文汉宜说,虽然父母接受治疗最初的目的是修复和孩子的关系,但在这个过程中自身也能得到疗愈和成长,家庭关系中的行为模式会延伸到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一位母亲在接受完治疗后,从强势的状态变得温和而坚定,在工作中也更能接受别人犯的错误。

在文汉宜治疗过的青少年中,疗效较好的大致占30%到40%。疗效一般的家庭中,家长改变的动力往往不高,他们认为自己没有问题。这种情况下,治疗只能对孩子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有时连孩子自己也会怀疑改变的持续性,「是不是我好了?回到家又会变回去?」

还有一部分父母会在治疗中直接向孩子表示「我是为了你才改变的」。他们压抑了部分的情绪和自我需要,为了缓解孩子的症状而附和。这样的改变难以长久,即使一开始孩子的情绪改善了,后期往往会出现明显波动,孩子也不再相信新的家庭相处模式了。家长的改变是否发自内心,孩子的表现是有效的检测器。

今年高考前,文汉宜专门给陈可莹做了回访,她的自杀倾向已经消失,情绪也基本恢复稳定。克服多年的惯性做出改变是困难的,徐云丽依然控制着自己不要和女儿说话太久,但她又很喜欢聊天,仍在摸索着和女儿交流的「尺度」。

考试结束后,陈可莹在电视机上摸索一番。屏幕突然亮起,她才发现这个尘封的机器从未坏过。一向过于紧张的母亲也支持了她出国留学的决定。18岁这年,她终于拥有了看电视的自由和许多更大的自由。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徐云丽、陈可莹、陈德华为化名)



《人物》「时间的力量」系列图书
点击图片购买↓↓↓




亲爱的读者们,不星标《人物》公众号,不仅会收不到我们的最新推送,还会看不到我们精心挑选的封面大图星标《人物》,不错过每一个精彩故事。希望我们像以前一样,日日相伴。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需要用干扰素吗?患抑郁症20年:有人用电休克治疗,有人拒绝吃药悲剧!哥大本科留学生因抑郁症离世,留学圈成抑郁重灾区,大家该如何自救……当一个中产家庭的孩子,遇到抑郁症当一个家庭遇到抑郁症夫妻的对话里,藏着一个家庭的爱。当一个中产家庭遇到抑郁症妻子,决定着一个家庭的幸福一个心理医生的无奈:孩子得了抑郁症,父母却不信成功案例 | 新法EB5本所新获两个家庭的I-526E快速批准七月 你好移民生活(19)你愿不愿信上帝这是对2000个家庭的承诺:专访《里斯本丸沉没》导演方励38岁顶流女网红,战胜了抑郁症10w成标配?100个家庭的暑假花销报告来了!“中产返贫”,一个夏天就够了……真正破坏一个家庭的,不是外遇,不是贫穷,而是你这个习惯!和李後主詞医生也救不了抑郁的青少年:在笼子里养孩子,不疯才怪儿子差点得了抑郁症后,我才发现:这一代孩子,正经历最严重的次生灾害……43岁北师大教授“抗抑郁”日记:一份关于重度抑郁症的生存报告孩子得了过敏性鼻炎,除了用激素,这个治疗方法现在挺火的……喜欢一个人的旅行,以及相忘于江湖Nat Commun:光学调控血脑肿瘤屏障开放度以扩展胶质瘤治疗的治疗选择陪伴女友治疗抑郁症近3年后,我们还是分手了治疗胃食管反流,除了抑酸、促动力,还要知道这些!澳洲史上最大建筑商破产案!Toplace欠债超2亿澳元,公司老板被曝身处黎巴嫩,因“抑郁症”入院治疗癣病具体的传播途径,孩子得了癣怎么办?日常注意卫生很重要!香港大学揭示SaeR作为新的治疗靶点,为抗毒力治疗提供新思路!奥运冠军自曝「终身戴呼吸机」!这种病猝死率很高,孩子得了更危险是谁更好的解释了生活《他从火光中走来》演绎消防员救援的背后,是千万个家庭的默默付出如何判断你是否患了抑郁症走近我国9500万抑郁症群体:充分治疗者不足1%,患者面临这些问题→“以色列地”还是“巴勒斯坦地”:一栋房子两个家庭的故事一个家庭的精神长相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