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营收增长不足5%,格力和美的渐行渐远|焦点分析

营收增长不足5%,格力和美的渐行渐远|焦点分析

公众号新闻

格力与美的差距拉大。


胡依婷
编辑袁斯来

封面来源IC photo

格力和美的之间的差距越来越远。

近日,格力、美的都公布了2023年上半年的财报,营收和利润双增长。数据显示,格力上半年营收约992.4亿元,同比增长4.22%;净利润为126.7亿元,同比增长10.52%。空调业务占比较同期略有下降,但依然占据了总营收七成。

图源格力官网

上半年,美的仍保持略高的增长。此次其营收约为1969亿元,同比增长7.84%;净利润约为182亿元,同比增长13.98%。营收构成方面,美的依然较为均衡——暖通空调占比不到一半、消费电器占34.59%,机器人自动化系统等占比8.76%。

在两者营收占比最高的空调领域,格力已经连续多年拿下中央空调行业第一,今年上半年空调的毛利率提高到了35.69%,是显而易见的优等生。但在整个家电领域,格力却偏科严重。今年上半年其工业制品虽然营收增长飞速,同比增长近一倍,但这块业务与生活电器类相加,也不到总营收的8%。

同行对比来看,美的业务均衡,更被看好。财报显示,其暖通空调在总营收占比未过半的情况下也拿下了家用空调市占第一。在家电领域,美的地位更显,线下市场中美的有电饭煲等十款产品市占第一,线上有3款产品市占超过40%。同样为千亿级企业,在业务布局方面美的明显更为稳重。

销售渠道方面,两家都有出海布局,但格力出海的步伐明显慢于美的。今年上半年,格力的外销业务占营收比重为12.92%;而美的这一数字为40.88%,海外营收是格力的6倍之多。

图源美的官网
两相对比下,格力不论是规模和增速都不及美的,仅依靠空调来拉动整体的营收。单脚走路总是不稳且危险,但目前格力其他板块的业务还起不到支撑作用。

寻找第二支柱

回溯两家企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它们很早便已开始寻找空调以外的第二支柱。生活电器在其营业收入构成中都位列第二,但在这一领域格力远不如美的迅猛而直接。

在市场布局方面,美的的策略更为清晰。美的在1980年通过制造风扇进入家电市场,90年代通过收购广州航海仪器厂的空调生产线进入当时大热的空调领域,2004年通过并购布局了冰箱、中央空调和洗衣机等白电领域,2016年收购东芝家电和意大利空调企业Clivet80%的股权。

合资、并购是美的实现快速前进的主要途径。即使美的成立于1968年,比格力早23年,但其市场扩张的策略显得更年轻而野心勃勃。

直到2004年格力才进入家电市场。2013年其在珠海成立格力大松生活家电有限公司,主营电饭煲、风扇等家电产品。然而,自成立以来除了高管的多次变动外,该公司并未给格力集团带来更多的增长。生活电器类业务近九年来对格力总营收的贡献都未超过3%。

空调的黄金时代随着房地产行业下行也已日渐消失,更多的生活需求也已产生,生活家电类产品不可忽视。在这一领域,美的由于拥有更丰富的经验与更高效的策略而位居前列,格力近些年不甘落后也不断追赶。

最直观的是,格力近些年发力线上渠道以及改变品牌定位。2020年起,董明珠亲自下场,开启直播带货。热水器、电风扇、净水器等家电产品进入“格力明珠精选”直播间,参与了京东等平台的庆典活动。直播间的标语已经变成“好电器,格力造”。

发力生活电器将是格力未来的主要方向之一,但后发者要从美的、海尔等品牌手中“夺食”,格力还面临不小困难。

铺更大的棋

今年,美的与格力都动作频频。从财报与近期动态来看,格力除了继续直播卖家电外,或将发力工业制造业务以及“填坑”格力钛,而美的已经计划分拆子公司上市。

格力的工业制造业务大都贴近时下热点,但不少都与格力本身空调制造的技术、管理等经验相关度较低,比如医疗设备和预制菜设备。

医疗装备始于2020年。董明珠在一场公益直播中表示格力将投资10亿元在医疗设备领域,研发生产高端医疗设备,如移动诊疗车、实验室等。而预制菜业务则始于2022年底。格力成立了珠海格力预制菜装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预制菜企业提供整套装备的系统解决方案。

除新业务外,早年收购后持续亏损的格力钛也等着格力“填坑”。在今年6月的格力股东大会上,董明珠宣布未来格力将“填坑”,使仍处于负债状态的格力钛尽快独立自足。

追赶潮流的新业务能否迎难而上众说纷纭,但这只能等格力未来给出答案。

美的的节奏与格力较为不同。作为均衡选手,美的也无法逃脱大势的困扰,它需要更多金钱撬动业务,其动作也集中在资本市场。

今年8月美的发布公告称其基于深化全球战略布局的需要,正在对境外发行证券(H股)并上市事项进行前期论证。这意味着,美的或许会成为海尔之后,下一个布局“A+H” (A股+港股)上市格局的白电巨头。

此前,美的便已推动子公司美智光电申报创业板,但最终撤回了IPO申请。但分拆子公司上市是美的长期的计划。今年美的还在推动子公司安得智联(物流供应链)与美智光电独立IPO。

美的的进程比格力快了许多,这也与其不断改革管理体制有关。与格力一言堂的体制不同,美的在1997年便进行事业部改革,使用了更为灵活的组织架构。除了拆分不同业务线的事业部外,美的还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启用大批年轻人担任负责人,以完成管理层内部的新老交替。美的目前的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也曾任职空调事业部总经理。

对比发展灵活且有序的美的,格力倾向于铺一盘更大的棋。目前格力开展的新能源、手机、医疗装备与预制菜等业务能否多点开花,在未来支撑其营收增长,仍需观望。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身心合一东方甄选年利润11亿:下周在淘宝直播 与抖音渐行渐远沁园春 登山有感董事长被立案,净利大跌四成,苹果代工成闻泰救命稻草|焦点分析「雪糕刺客」消失了,蒙牛却靠冰淇淋狂挣50亿 |焦点分析妖鬼香港人「挤」满深圳,只为代购一杯奶茶|焦点分析ChatGPT时代,数据标注员还在搬砖|焦点分析国风茶饮跑出一匹黑马,却不是茶颜悦色|焦点分析“烟火气”为何与我们渐行渐远?京东的难题:左手要低价,右手要利润|焦点分析美团度过最紧张的时刻|焦点分析销量与价格齐“跳水” 上汽智己“高端梦”渐行渐远储能电池跌破成本线,行业大逃杀开启!|焦点分析牵牛花核污水排海背后的日本巨头,竟是ESG评级的「优等生」|焦点分析三千元的Prada面霜,卖不动的高端美妆|焦点分析TikTok电商背刺Temu,一场事先张扬的征战|焦点分析「宁王」反击比亚迪|焦点分析甩开7-11和全家,罗森中国向万店迈进|焦点分析B站亏损大幅收窄,盈亏平衡道阻且长|焦点分析面包里吃出刀片,划破了「桃李面包」ESG遮羞布|焦点分析营收近瑞幸两倍,这家百年意式咖啡品牌开启​「中国速度」|焦点分析光伏企业陷入「怪圈」:一边产能过剩,一边大幅扩产|焦点分析《碟中谍7》的超级AI令人胆寒,现实可能更加凶险|焦点分析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大更新,给世界一点小震撼,但量产还很遥远|焦点分析星巴克熬过低谷,却丢了中国咖啡第一的宝座|焦点分析再砸6亿美元,富士康却在印度进退两难|焦点分析风暴卷袭公立医院,出走是医生的避风港吗?|焦点分析名创优品在海外,比我们想象得都要好|焦点分析粘人的小虎关闭外链,Tik Tok正为自家电商修起高墙|焦点分析盒马狂奔七年,终于成了山姆「唯一可能对手」|焦点分析市值暴跌100亿美元,投资人拒绝给Shopee转型时间|焦点分析储能人才被疯抢:人均五六个offer,总监年薪百万|焦点分析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