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人物|井柏然,后来的我
SEPTEMBER 2023
COVER STORY|封面故事
松石蓝风尚3.0系列142邮筒包、
冰岩灰1858系列潜水腕表 Montblanc
灰色羊毛阔型外套、灰色羊毛阔腿裤 Zegna
浅灰色羊毛短袖 MIU MIU
来自生活的提示
往往就藏在稀松平常的琐碎中,
沉甸甸的,
留意了便可抓住。
这是井柏然眼下在意的事,
他不想错过。
典雅灰风尚3.0系列双肩包、冰岩灰1858系列潜水腕表、
入耳式降噪耳机 Montblanc
马赛克印花牛仔夹克、牛仔裤 LOEWE
藏蓝色背心 FERRAGAMO
母亲历经一天一夜才最终把他生下来。井柏然觉得,这理应成为自己人生放映机中出现的第一个画面。
命运里起初的几块多米诺骨牌往往由不得自己,比如其中一块叫作原生家庭的。但遗憾的是,它又往往对一个人的以后起着决定性作用。井柏然也曾想过,如若家庭没有发生过改变,自己像其他孩子一般平顺地长大,或许就不会生出既敏感又宽容的性格,更不会在那么小的时候便懂得接受与适应。
没有这些,
后来的他也就不是他了。
他说像自己这样非科班出身的演员,创作中绝大多数时候是依凭着真实的感受,那些姑且被称之为“灵感”的东西,似乎是来自于过往的某种引动。有许多事井柏然已不愿再去回想,因为都已经成为他努力代谢掉的积郁。
当然,记忆也总会再次清晰起来。那时的井柏然已经渐渐长大,在家乡沈阳念书,学乐器。一个下午,他和几个同学突发奇想地跑去吃烤肉,因为已经过了饭点,两层的烤肉店只开了一层,可他们偏想去楼上吃。好说歹说之下老板娘才同意。他也没留意究竟是什么时候旁边又来了一桌客人,直到有人过来递给他一张名片——让他去参加比赛。“毕竟年纪小嘛,心里想:骗子。”井柏然回忆。他也真就没有去。
因由学校与地方电视台合作,没过多久,井柏然机缘巧合又碰上了递名片给他的人。这次人家要走了他的电话,并再次发出参加比赛的邀约,井柏然同意了。
他说:“即便已经做了参加的决定,心里却依然在想,家里条件也不好,哪来的投票啊,终归是徒劳一场。可谁的青春里还没有个明星梦呢?那时候想表现自己,也活在别人的期待中。既然人家都说我行了,那就去看看吧。”
顺势而为
经典黑风尚3.0系列M扣信封包、
冰岩灰1858系列潜水腕表 Montblanc
条纹衬衫Bottega Veneta
乱穿衣服黑色羊毛阔腿裤Dries Van Noten
黑色丝质领带Emporio Armani
黑色皮鞋 FERRAGAMO
“我觉得自己能有这样的偶遇,进而得到如此机会,可能是老天爷看我小时候吃过太多苦,受过太多委屈,所以在18岁那年推了我一把,让我进入到这个行业。所以我不会说我有多努力,只能说我可能挺幸运的,一切都挺好,至少我现在有好的生活,也可以让家里人有好的生活。”井柏然说。
起初的三年,他也不知道自己每天在做些什么,有一种快速被消耗的感受。
有意识地努力是发生在井柏然选择做演员之后。
某种程度上,投身于角色的生活中帮助他建立了一部分自身的世界观。与此同时,也将他与现实世界隔离,令他不必纠缠于日常琐碎的“战争”。井柏然说:
我反而会觉得自己或许没经历太多事儿,但我经历了很多故事。这些故事可能与现实不存在绝对的关联,但至少能帮助我从意识上理解许多。”
选择角色,井柏然一直遵从于自己当下的感知。林见清是他始终没能彻底放下的一个角色,他说:“在那样一个阶段,自身面临着很多离别与失去,以及必须要去做的抉择。所以,林见清的情感跟我在戏里戏外都是一种共存的关系。要是问我会看自己的哪一部作品,我每一年都会看的就是《后来的我们》。”
他并非无法从一个角色中抽离,而是一个人不可能真正挥别过去的自己。
接下《归路》中的路炎晨,也是井柏然的顺势而为。从理性的角度出发,他起初并不相信路炎晨与归晓的感情在当下社会真实存在。投入拍摄前,井柏然提前进组训练以及学习排爆知识,他是通过不同形式慢慢了解排爆特警这份职业的。有一个瞬间令他印象深刻——在内部影像记录中出现过一次意外现场,仿佛也是在目睹那一瞬间的时候,井柏然真切地意识到了这份职业背后,眨眼间需要承担的责任与付出。
“他的痛楚或许来自职业本身必须要去肩负的责任,与面对爱人需要承担的责任间的挣扎,这两者间是矛盾的。作为一名排爆特警,他给不了对方任何的承诺和陪伴,因为生活,甚至是命都不是自己的。而且,一个能够选择这份职业的人,怎么可能没有责任感呢?可他能怎么办?当生活中出现了一个如此爱他的女孩,已经不是关乎于她愿意为自己做什么,而是他究竟能给对方什么。”特殊的职业属性,带来了不同以往的角色魅力,也是井柏然选择他的原因之一。
也是在这一段人物关系中,让井柏然落回现实地去思考。他觉得,在当下“短平快”的节奏中,能够有一份坚守,有一个能够无论如何都陪在身边的人,是无比珍贵的。“不是所有的错过都能重逢。他们两个人的情感是一种非常理想化的状态。我觉得在当下,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越来越难以把控,无论有多难、多狼狈的时候,身边都有这样一个人,彼此依旧能从对方身上感受到温暖与包容,而不是让彼此越来越糟,我觉得无论如何,这都是令人向往的。”
共通的语言
松石蓝风尚3.0系列M扣信封包、
典雅灰风尚3.0系列双肩包 Montblanc
灰蓝色螺纹针织衫、白色针织上衣、靛蓝色牛仔裤 FERRAGAMO
白色帆布靴 TOD‘S
阅读剧本占据了井柏然近半年来的绝大部分时间,算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像从前一样,第一遍他会完全跟随故事,第二遍才会站在演员的视角下判断一个人物的塑造空间。他说:“对于我来说,当下的阶段更看重的是自己是否能与一个角色共情。因为我觉得情感意味着一个角色内心的成长以及他的核心表达。是我与人物间沟通的语言,也是观众与角色间的桥梁。”
井柏然认为,无论出演与否,如此阅读的过程也可被视作一种自我训练,是一个演员必修的功课。
同样,生活上也渐渐产生了变化。他并不回避提及或许目前的自己正处在一个“迷茫期”。
因为环境在变,很多时候我认为就是很现实的,从自身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永远地追求,永远朝某个方向努力,但终究是要知道可以投身于何处。”
井柏然经历过“黄金时代”,向上、向新,让他有机会成为新鲜血液的一部分。
那个时候他想证明自己。
“我觉得我证明了,但可能在别人眼中我还没有。这是一道无解的题。之于我个人,当我真的努力完成了一件在自己看来很困难的事儿的时候,我就已经做到了,是一种突破了。事实上,我很早就意识到工作与生活之于我不同的意义。有时候我会问自己,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在这个行业里面,你想实现的是什么?可许多时候能做的,就是去接受所有变化。”
他说回归生活这件事也许是因为到了年纪,是另一种顺势而为,于变化中不变的是他始终相信,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坚守住一个不至变形的自己。井柏然说:“我最近也一直在思考,未来我到底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也许在二十几岁的时候你不用去想这个问题,但快到35岁的时候,我觉得我要思考了。其实,眼下的生活中存在着许多需要去承担的责任与陪伴,所幸父母都还身体健康,这已经是最大的福气。但冥冥之中我还是觉得自己应该去思考,这并不意味着得到与失去,但我需要知道那个答案。”
三分之一
卡其色羊毛开衫、卡其色羊毛短袖、
深棕色羊毛条纹西裤
MIU MIU
井柏然觉得,自己还没有能力站在人生的三分之一处去回望、总结人生。但有一件事是明确的,他已经疲于就自己去做任何解释了。
他说一个人每天都会面对遗憾。例如排队很久也没吃到想吃的东西;因为选择坐车而没能在街上碰见那个有趣的人;再比如错过了一个想要得到的机会,都是遗憾。“但这些都不重要,无论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井柏然说。
我觉得对于我的人生来说,唯一可以构成遗憾的只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他说自己有时候过得稀里糊涂的,无论多么不开心的事儿过一天就忘了。他也一直尊重着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比方再亲近的朋友之间也需要“礼尚往来”。
最近,他馈赠的“礼”就是自己烤的蛋糕。
我在做烘焙的过程中明白一个道理,有些事无论你做了一百遍还是一千遍,都不能确保下一次的成功。”
以前他为了角色健身,现在他为了往后自己的健康去运动。每天看剧本,有时候一抬头天已经黑了下去。
井柏然这半年来都维持着这样的生活节奏,似乎做着一些“没什么营养”的事情,但每一天都很充实。他觉得,自己应该已经具备了面对现实生活的能力。“真正去学会、拥抱生活是一件很难的事。当你不必每天都出现在一些场合,成为一个谁的时候,依旧有能力掌握自身的节奏,且不会产生太多焦虑,或许就有能力面对未来了。”
适时地隐藏自我,屏蔽掉一些外界的声音,将外散的气力收回来,井柏然认为只有这样才有机会听到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
当然,他依旧会努力尝试创造新的价值,不会一味地沉浸在“拥有”中无所事事。他觉得人生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或许可以真的去尝试一些新的事情,去感受一些不同以往的成就感或是挫败。
“任何事情我都不强求。我不会逼自己,更不会放弃自己,我接受自己。我觉得人生就是这样,别那么较劲,那么认真。对我来说人生多数时候是个加减法,可多可少,都是体验。因为终有一天你会变回原形。”
今年过年的时候母亲在家包饺子,忽然喊井柏然——要教他擀饺子皮,嘴上念叨着:“你早晚都要会啊” 。那一刻,他忽然意识到,来自生活的提示往往就藏在这些稀松平常的琐碎中,沉甸甸的,留意了便可抓住,错过也就错过了。
形象 吴炜
摄影 尹超
策划、统筹 程雪、平凡
艺人统筹 李小鹏
文字编辑 暖小团
妆发 张哲纶ONTIME
采访、撰文 在安
制片 Tammy
服装助理 高同志、小嘉
美术编辑 孙毅
Director导演 壹杨
DOP摄影指导 林乐
Assistant Camera摄影助理 阿浩 崔龙海
Editor剪辑 壹杨
Sound Design声音设计 开晟
TC调色 7
新媒体编辑 Sissi Hua
排版 Pomelo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