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复旦大学阐释健康生活方式降低抑郁症风险的神经机制
抑郁症是全世界主要致残原因,也是造成全球疾病总负担的主要原因。据《柳叶刀》最新抑郁症研究报告,全世界每年有5%的成年人患有抑郁症,在中低收入国家超过75%的抑郁症患者得不到正确诊断和治疗,即便得到治疗,很多抑郁症患者也会不断复发、终生服药。因此制定有效的抑郁症预防措施,缓解全球抑郁症负担愈加重要。
抑郁症风险因素众多、发病机制复杂。生活方式是最重要风险因素之一,过去临床研究表明保持健康饮食作息、定期锻炼、积极社交等生活方式的人群患抑郁症的风险较低。健康生活方式能降低多少抑郁症患病风险?这一关联背后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回答对于制定有效的抑郁症预防措施、降低抑郁症发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9月11日,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冯建峰教授/程炜青年研究员团队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教授团队,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Mental Health 上发表了题为:The brain structure, immunometabolic and genetic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lifestyle and depression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基于大规模生物医学数据库与大数据统计建模方法,发现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最高可降低57%的抑郁症患病风险,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健康生活方式能够通过影响我们的大脑结构、免疫系统和新陈代谢,进而对预防抑郁症起到保护作用。
研究团队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的数据,通过分析超290000人(其中13000人患有抑郁症)超过十三年的随访数据,制定了健康生活方式的综合评分,包含下述七个生活方式因素:适量的饮酒、健康的饮食结构、定期的体力锻炼、健康的睡眠时长、从不吸烟、低至中度的久坐行为、频繁的社交联系。
通过生存分析发现,拥有健康的睡眠时长(每晚7至9小时)的保护效应最强,可以将抑郁症的风险降低22%;频繁的社交联系可以降低18%的抑郁风险,并且是预防抑郁症复发的最佳保护措施;不喝酒或适量饮酒可使抑郁风险降低11%;健康饮食可降低6%;定期体育锻炼可降低14%;从不吸烟可降低20%;低至中度的久坐行为可降低13%。
进一步,研究团队根据健康生活方式的综合评分划分了三个生活方式类别,结果发现,与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相比,拥有中等健康生活方式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降低了41%,而拥有健康生活方式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降低了57%。
尽管人们可能很难做到各种生活方式都健康,但我们研究表明哪怕是相对比较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能够对抑郁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该研究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冯建峰教授表示。
程炜青年研究员表示:这个发现非常重要,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抑郁症保护效应的普适性,能够为有抑郁家族史以及较高抑郁症遗传风险的人群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保护策略。
郁金泰教授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郁金泰教授解释道:生活中的压力会影响我们调节血糖的能力,而不充足的体育锻炼和睡眠时长会损害身体应对压力的能力,加速体内细胞的老化损伤,进而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另外孤独感和缺乏社会支持也会损伤免疫系统并增加感染风险。
最后,冯建峰教授表示,我们知道很多抑郁症早在青春期或成年早期开始发病,因此应该从学校开始教育年轻人认识到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降低我国抑郁症发病率。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冯建峰教授、程炜青年研究员、复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教授为该文的通讯作者,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博士生赵钰洁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8年制博士生杨柳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上海市重大专项等的经费支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