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啥?印度想改名“巴拉特”?
印度要改国名?这事不小。
刚结束的G20新德里峰会上,印度总理莫迪的桌签上写着“巴拉特总理”;晚宴邀请函中,印度总统穆尔穆的头衔改成了“巴拉特总统”。
印媒透露,莫迪政府可能于9月18日至22日举行议会特别会议,正式提议将国名India(印度)改为Bharat(译为“巴拉特”或“婆罗多”)。
好端端的为啥要改国名?
印度总理莫迪桌签已变更为“巴拉特”。图源:央视新闻
一
India(印度)这个名字与殖民史分不开。
1947年,大英帝国撤离南亚次大陆,印度、巴基斯坦地区各自独立,亟待确定国名。历史上,这一地区除了Bharat(巴拉特)和India(印度)之外,还有Hindustan(印度斯坦)和Al-Hind等名字。
当时,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主张政治世俗主义,为避免将新国家变成“印度教徒的印度”,出自印地语的Al-Hind最先被排除。
而Hindustan(印度斯坦)最早出现于公元3世纪,在18世纪用来代指莫卧儿帝国的统治疆域。但在印度教徒眼中,莫卧儿帝国由伊斯兰教统领,一直打压印度教,出自印度教的政治精英们不想用这个旧名。
而在大英帝国侵占和取代莫卧儿帝国的过程中,India(印度)一词逐渐流行开来,用以代指英属印度疆域。但当时这个词涵盖的地理范围远超现在的印度国土,缅甸、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地都被包含在内。
至于Bharat(巴拉特)的词源,可追溯至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意为“夹在南方大海与北方雪域间的土地”。另一种说法是,Bharat(巴拉特)乃传说中古印度某位国王,他是梨俱吠陀部落巴拉塔人(Bharatas)乃至南亚次大陆所有民族的祖先。因此,Bharat(巴拉特)不仅是政治或地理概念,更有印度历史、宗教、文化意涵。
当年印度独立后的制宪委员会上,围绕国名问题,两派争论不休:一派说如果用India(印度)就不算真正的民族独立;另一派则说,Bharat(巴拉特)源自印度教典籍,穆斯林和锡克教徒等恐怕很难认同新国家。
结果,印度宪法来了个调和折中,开篇就写道:“印度,即巴拉特,将是一个邦联”(India, that is Bharat, shall be a Union of States)。这让印度国名成了“双轨制”。
球迷展示一面写有“巴拉特”的印度国旗。图源:外媒
二
国名“双轨制”让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大为不满。按他们的想法,宪法第一条应改成“巴拉特,即印度,将是一个邦联”。虽然只是俩词换了个顺序,意义却大不相同。他们甚至认为,印度国名只能用Bharat(巴拉特),这样才能洗刷被殖民的屈辱,激发民众爱国情怀。
其实,在莫迪政府执政前,印度社会党就曾提出要改国名。不过,印度最高法院多次做出反对改名的裁决。法官说,宪法已明文指出“印度即巴拉特”,修改没意义。
2014年,具有浓厚印度教民族主义色彩的印度人民党和莫迪政府上台,此后,消除与莫卧儿帝国、大英帝国殖民史相关的标识就提上了日程。莫迪本人多次表态,称印度要抹去殖民痕迹。
比如历史名城勒克瑙的重要景点均被重新命名;新德里总统府的莫卧儿花园改称阿姆里特公园;“国王大道”更名为“责任大道”……
可以说,更改国名本就是印度教民族主义者的政治诉求。2024年印度大选在即,莫迪政府提前打出了这张“王牌”。有意思的是,近期印度反对党成立的政治联盟“Indian National Developmental Inclusive Alliance”(印度国家发展包容性联盟),缩写刚好就是“INDIA”,他们将在明年大选中挑战执政党——印度人民党。从这个角度看,莫迪政府将India(印度)之名斥为殖民残余,似乎是针对反对派的一招釜底抽薪。
那么,印度能成功改名吗?
根据印度宪法,只有当联邦院和人民院各以法定人数一半以上成员出席,且出席成员2/3以上投票赞成,才能通过宪法修正案,继而修改国名。有人估算,如果改国名成功,全印度要为此付出约14304亿卢比(约合1266亿元人民币)的成本,毕竟上上下下要改的东西忒多了。印度反对派就认为,改国名将使国家损失“数百年来积累的不可估量的品牌价值”。
文/林民旺(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点苍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